第142章 勇闯美利坚
第142章 勇闯美利坚四只小狸,一只母猫躺在纸壳子上,几只小的要么熟睡,要么在怀里眯著眼来回鼓捣。
母猫见有人进来,警惕的叫了两声。
方堃上前隔著有一段距离,蹲下去道:“看著还没一个月大,这谁家的猫。”
“应该是野猫,真要有人养也不可能把孩子生在外面,也得亏我昨天过来了,这大冷天的,要是没人照顾,指定冻死。”
可能是寧姚餵食了一些东西,这小傢伙还算温和,允许她上前摸一摸脑袋。
方堃手伸过去想要拿猫崽子,果断会抬爪子防御。
寧姚道:“怎么办,咱们要不要养著?”
“养著唄,总归是几条生命,这要是在夏天也就算了,这个季节扔出去,没一天就得冻死。”
当初方堃足够豪横,门房这边的杂物室也是安了暖气片的,温度和户外是天差地別。
既然来了他们老方家,那就是有缘,正好方堃之前还想养条狗什么的,这养只猫也差不多,起码能逮耗子。
俩人回到厨房,寧姚给方堃拿出了一包茶叶。
“碧螺春,不能是咱爸给的吧?”方堃猜道。
“恭喜你猜对了,我偷偷拿的时候被撞见了,我爸爸说女大不中留,现在就想著拿自已老爹的东西给小男朋友用了。”
俩人腻歪了好一阵,许是卡著算准了大学开学的日子,下午韩錚大宝他们屁顛屁顛拎著东西跑了过来。
“哥,我们给你拜个晚年!”
“现在这么閒?三个人一起来。”
“哥,喇叭裤现在根本就不够卖的,而且市场现在主要不是在咱们京城,是在冀省天津卫那边,不知道为什么,销量突然就上来了。”
说著,金子从包儿里拿出两样东西。
电子计算器,电子手錶,不是吴兴国弄的,这老小子现在一个喇叭裤都忙不过来,不可能空出手倒腾这些。
“这是街面上避开我们,突然出现的两样东西,听卖家说是香江那边过来的高级货。”
方堃接过手看了看,乐道:“听他们扯淡,这跟高级两个字一点关係都沾不上。”
电子手錶,不用看指针了,屏幕上直接显示数字,可能在金子几人眼里很高级,可落方堃眼里,就是塑料货里面放点基础的电子元件。
韩錚挠了挠头:“哥,这玩意儿现在街面上很流行,一块儿手錶能卖到五十块钱,这种电子计算器更是六十块钱一个。”
物依稀为贵的年头,方堃可还记得三味饭店前台放著的那个大號算盘。
“怎么的,听你们这意思,是想做一做?”
三人面面相,韩开口道:“卖家那边是前门大街的许军,我们接触过,人不错,还挺好说话的,可以拿点试...”
方堃摆了摆手:“这种事你们自已判断就行,香江货能隨隨便便进来大陆?这许军后面要是没人我都不信,反正我是言尽於此,街面上的事情具体什么情况,具体怎么经营你们自己心里有把尺。”
贪多嚼不烂,这是方堃自己认为的,有个喇叭裤就得了唄,稳稳噹噹的铺开市场扩大规模才是王道。
目光落在三人身上,这两年走下来,多多少少也成熟了不少,沉默了许久。
“哥,我们听你的。”
方堃给他们倒上茶,韩錚弱弱的试探道:“哥,我什么时候能出去帮帮金子他们的忙,现在生意铺的大,人手听你的不乱招,现在也不太够。”
方堃看著他:“坐不住了?”
韩錚连忙摇头:“不是,年前您不是掏钱帮我垫付了买四合院的钱嘛,除了还你钱那院子我还打算等开春翻新翻新,这手心手背都缺钱。”
大宝金子俩人现在一个月两百块钱,都不用韩錚主动开口,真要缺钱,一起长大的髮小瓷器,说拿就给拿了。
可韩錚不想借钱翻修,他爸妈也去看了四合院,西城皇城根儿底下的院子,喜欢是真喜欢,就是欠大几百块钱的饥荒,让他们一直忘不掉,而且这笔钱还是欠方堃的。
方堃目光扫向另外两人,不用看,这仁货是穿一条裤子的,来之前肯定早就串通好了。
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人品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是没见过什么钱,贪了些。
方堃突然又想到了薛建军上的那个什么夜校,给这三个傢伙报一下好像也不是不行。
“啊?回学校啊?哥,没这个必要吧!”
“是啊哥,我们铁三角真不是读书那块儿料。”
“少废话,这段时间我联繫联繫,你们回去等通知。”
人的同时,方堃又喊住了韩錚:“回头继续打听打听,像年前王志伟那样的遗老遗少,京城现在还有没有了。”
“哥,你是想...”
“这些人手里的宝贝不少,你留意留意,他们不是喜欢坐吃山空么,我乐意给他们买单。”
送走三人,前脚进屋,后脚薛建军带著女朋友就来了。
肖从南还是第一次进正院,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方堃,可俩人可以说是一点也不熟悉。
“哥,我和从南来给你拜个晚年。”
“用不著,有时间了来家里吃顿饭就行,今天不是周日吧,你们不用上班?”
肖从南搭话道:“我和建军请了半天假。”
薛建军则看著方堃:“哥,我爸妈那边..
“你这边的情况,我该讲的都已经讲了,刚开始你爹和你哥一脸的不信,反覆逮著问我是不是真的,我还给了你在这边的地址,他们没给你写信?”
薛建军摇了摇头,他连个信影子都没看见,可又一想,这不挺正常的,就算真写信了,薛建军也预感不会是什么好內容。
两个女人一台戏,寧姚和肖从南起身目光落在了屋內那些观赏鱼和盆栽上,客厅罗汉沙发上只剩下方堃两人。
“你啊,过好现在的日子,自家事我也不方便多说,以后真要想帮衬帮衬,或者说体面的回家看看,也得有那个实力不是。”
他老娘之前碎叻的,方堃现在还记得,最怕的就是薛谷材真就千里迢迢跑来京城闹腾別人家是伏弟魔,搞不好这边就是扶哥魔,总之电视剧里的剧情有时候看著扯淡,可实际上现实生活里,比电视剧更扯淡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傍晚俩人没有急著去学校,而是带著薛建军俩人去西单三味饭店吃了顿饭。
看著从服务员到老板都对方堃寧姚这么客气,俩人都蒙了。
“哥,你和老板认识?这饭店现在很火的,我和从南父母他们元宵在这儿吃过一回,味儿好还实惠。”
方堃异的看著他们,想了想道:“我应该也算半个老板,这饭店是我和人合资办的,我是股东负责出钱,他主抓日常经营。”
这种被动的逼,方堃也不想装,他之前没有人人提一嘴,就是想低调。
可有时候碰上了,就像这种情况,遮遮掩掩不说,如果后面人家从其他小道消息知道了,反倒不好,可自己主动讲吧,真的有点装逼的嫌疑。
一顿饭吃了二十四块六,薛建军想要抢著付钱,方堃给拦了下来。
这小子现在就是太重体面,毕竟自己的体面跟自尊掛鉤,他太想在肖从南父母那里证明自己,得到真正的认可了。
可有时候太过认真就很容易钻进牛角尖,事事俱到,琢磨待人接物,心思不会再如原先那么单纯,久而久之,可能人也就变了。
吃罢饭,相跟著走了一段距离,方堃和寧姚在公交站台和俩人摆手告別。
公交上,寧姚觉著这俩人挺配的,就是家庭背景差距有点大,门不当户不对。
方堃乐道:“寧姚同学,亏你也是知识分子,新时代的女性,你也觉著门当户对是硬性条件?”
“怎么可能,”寧姚瞪了一眼,“我当然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俩人彼此相爱才是最主要的,只是我听你讲完薛建军和肖从南的故事,总觉著俩人会很难。”
怎么可能不难,可再难也难的是老爷们几这边,“真爱也好,门当户对也罢,其实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绝对有彼此深爱对方,打败一切阻碍的例子,同样,也有为之努力最后还是倒在了“门当户对』这四个字上的例子。”
“其实都是藉口,说白了还是俩人爱的不够深!”寧姚果断下了结论。
方堃没得辩驳,寧姚的家庭条件也不错,按原先的发展轨跡,他们俩人是不可能產生交集的。
哪怕老天爷故意捉弄,真產生交集了,可自己家这边的条件,显然配不上人家。
有时候双方放弃在一起,其实不是爱的不够深,只不过顾忌的因素有很多,父母在亲家那边能不能抬起头来,是作为儿子最大的心理考验。
老爷们儿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种环境下直起腰板,要不然薛建军也不会积极的去夜校学习提升自己。
他现在展现的,唯一拥有的,就是肖从南的倒贴和自己的进取心。
韩錚几人就是经典的反例,京城土著,现在在街上认识的小太妹不少,兜儿里又有钱家庭条件太好的压根碰不见,身边环绕的往往都是些条件差不多水平的年轻人。
一个男人最不幸的,就是在不恰当的年龄,遇见了那个对的人。
好在方堃不用担心这些,寧姚把几本杂誌往她老子面前一甩,直接就给干哑巴了。
就这样的女婿,打著灯笼都找不著几个。
先回宿舍跟赵勇军几人碰头,晚上的晚自习辅导员露了下脸。
去年的期末成绩出炉,成绩单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前十那几个人撑死前进一位后退一位,这里面天赋占了很大比例。
靠努力,是很难挤上来的。
方堃露面的时候,掀起了不小的轰动,电影《牧马人》城里的基本上过年都看了,村里的学生昨天返校,今天白天也去看了。
小说是小说,文字进入脑海剧情全凭个体的想像,可电影就不一样了,牧马人给人的感觉更加立体更加深刻。
作为作者,方堃现在在眾人心里的印象,简直强的可怕!
只不过这种轰动是短暂的,晚自习一上,今年要考托福,爭取出国的名额,是人是鬼都想尝试尝试。
想出国的,现在是拼命,单词,语法,口语反覆练习。
方堃看向张伟:“你那一口东北大碴子味儿的英语,也想勇闯美利坚?”
“试试嘛,那可是美国啊,我这个人不崇洋媚外,可出去看看开阔开阔眼界总归是不错的。”
“与其做题,真想出国,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签证官会问的问题,这才是直接决定你会不会拿到签证的关键。”
嗯?
周围几人纷纷侧目:“这有什么好准备的,问什么就答什么唄,我要是有一口正宗的伦敦腔,指定能拿到签证。”
方堃冷笑道:“如果签证官问你,去美国公派留学毕业后,会不会选择留在美国,你怎么回答。”
“当然是选择回国!”张伟梗著脖子:“咱参加高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建设祖国,出去那是见世面学本事去了,又不是给他们美国佬卖命做奴隶去了,留下不回来的,要我看都是汉奸。”
这话多少有些犀利,张伟的声音不大不小,不少人心里有所不满,可还是选择了默不作声。
方堃则道:“信不信,就凭你这句话,你就是托福考满分,这辈子也拿不到签证。”
“不可能!方子你少嚇唬我。”
张伟对上方堃的眼神,继续不服道:“少嚇嘘我,你写小说是厉害,可这是出国,又不是动动笔桿子就行了。”
倒是一旁隔壁宿舍的乔杰好奇道:“方堃,那按你说,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才算合格。
“当然是顺著签证官的態度回答,使劲儿的夸大洋彼岸多么多么好,美国人民多么多么友善,自己有多嚮往那边,毕业后也要在那边努力工作给他们创造税收。”
“你这,你这汉奸的名头不就坐实了。”
“傻啊,当然是先忽悠住洋鬼子,不过最怕的就是有些人说著说著自己就真信了,反正咱是不考托福不出国,国外没啥好的。”
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外有多憧憬,出国选择不回来后,背刺就有多严重。
住地下室,餐厅做服务员洗盘子打黑工的是普遍现象,洋车洋房洋媳妇那是说吃就能吃上的。
方堃懒得给这些凡夫俗子爭论,高楼大厦要真想住,豪车真想开,那就自己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建。
至于洋妞儿,等身价什么时候到位了,那还不是飞蛾扑火的往自己身边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