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1977俗人重生指南 > 第143章 正黄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3章 正黄旗

    第143章 正黄旗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佛檐。
    三月入春,万物復甦,冰雪消融,南下的燕子开始北上。
    方堃瞅著自家屋檐上的两只小傢伙,不由哼起了小调,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春天代表看生机,总是让人身心愉悦。
    寧姚见他那样儿,笑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老话怎么说来著?燕子不入愁门之家,瞅瞅这两个小傢伙,这要是把燕子窝搭起来,福气也就到家了。”
    方堃背著手,他不清楚其他地方对燕子是怎么看的,反正他们老家普遍认为燕子是个有灵性的鸟儿。
    哪家气场好,哪家和睦,哪家阳气足,它们门儿清,能落在哪家搭窝筑巢,自然也就寓意著这家有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没有再放收音机,只是听著嘰嘰喳喳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很舒心愜意。
    树梢开始泛出嫩芽,方堃把葡萄藤从被子底下放了出来,想了想,又回厨房拿了一包白,往根部底下埋了些。
    去年这枝移过来的葡萄藤结的葡萄,哪怕十月底秧子根须都枯没了,果身已经成熟到紫中带黑的程度,可依旧酸的很。
    想要结的葡萄变甜,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春的时候往根部埋点白进去。
    这法子乍一听不科学,可却是老一辈人亲自尝试有效传下来的。
    葡萄藤搭在凉亭旁,隨著时间推移,会自动往上面攀爬蔓延,方堃又进屋把一个个盆栽搬了出来。
    现在的北方冬天要远比后世冷的多,除了松榛子树,其他植被没有一个在户外能活过整个冬天。
    前段时间,方堃还不厌其烦的白天搬出来晒晒太阳,晚上再犊子的给搬回去。
    脚边跟著一只小狸,棕色斑纹毛髮,小眼晴瞪的大大的,尾巴向上翘著,方堃走哪儿它就在脚边跟到哪儿,稍不注意可能就会踩上一脚。
    当初的四只幼崽,除了韩錚窜过来抱走了一只,余下的两只方堃也不知道被母猫送去了哪里。
    反正他是来一次少一只,最后只剩下了这一个小傢伙。
    大狸猫应该已经拿这里当自己家,倒是不用方堃操心投喂,除了白天是在家里睡觉以外,一到傍下午根本就看不见猫影子。
    前院大槐树树干树梢沿著墙根,是那傢伙攀爬出门的必经之路,反正绝对不会走正门。
    方堃脚下这只,才更像是母猫留给他,养大看家护院用的,为此,方堃还特意把厕所那边的路用木板给挡住了,就怕这小傢伙跑过去掉茅坑里。
    “赵德柱。”
    “喵嗷~”
    “赵德柱。”
    “喵嗷~”
    寧姚看著方堃一阵无语,“你说你起的这是什么破名字,赵德柱,得亏咱们身边没有同名的同学,不然准跟你急眼。”
    方堃乐道:“赵德柱罩得住,这名字多好,还有寓意,我可是指望这小傢伙长大看家护院逮耗子的。”
    盆栽全部搬出来,方堃刚端起紫砂壶,韩錚就从门外窜了进来。
    “哥,嫂子。”
    “有消息了?”
    “有了,北城的关延亭,这傢伙自翊自己是什么满清正黄旗,瓜尔佳氏后人,祖上是满清名將瓜尔佳·额勒登保將军,也不知道是不是唬人的。”
    方堃笑道:“满清八大姓改姓后,大多都採用了佟,关,索,马这些同音姓,名字是改了,可骨子里的高人一等,是改不了的。”
    韩錚接过方堃递过来的烟,跟道:“还真是,哥,这些傢伙真跟那个王志伟一个样儿,我都打听清楚了,除了在文联有个閒职外,基本上就是靠鬼市变卖家產过日子,反正说什么也不会进厂做职工的。”
    “屁的家產,多半也是慈谿逃京的时候顺的,这人具体什么情况?”
    “今年正好七十岁,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国外,小儿子跟在身边,孙子都成年了,老伴儿不在了,这人平常挺大手大脚的,听说家里不怎么点火,全聚德八大居是每天轮著去。”
    “真特娘的瀟洒,你去接触接触,还是那句话,他有多少我吃多少。”
    隔天上午,方堃在学校第一节大课下课,就等到了韩錚那边的消息。
    出门找公共电话又给之前的傅修文打过去,打了三道愣是没人接,这个点应该是家里没人在单位,方堃只好再给李广华打过去代为转告一声。
    傅修文这边,在得知方堃的请求之后,想都没想就给同意了。
    这年轻人上次出手费给的那么阔绰,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哪怕自己就是再没时间也得腾出来去一趟。
    下午音韵学大课,两个班在阶梯大教室一起上,方堃果断给翘课了。
    西校门街口拐角,等了没十分钟就看见了傅修文骑著自行车的身影。
    待上前,方堃拿出烟:“傅师傅,麻烦您了。”
    “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上次要不是你喊我,还见不到那么多好物件,能亲自上手过一遍也算幸运,而且说句实在的,广华应该把我的情况给你说了说,能赚点外快,我是真心乐意。”
    方堃点了点头,表示出手费还是和上次一样。
    钱是王八蛋,可人人都喜欢这个王八蛋,傅修文当然打听到了,国外有肾源移植一劳永逸的手术,可这哪是他们能享受得起的。
    有没有门路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在一个钱字,钱到位了,怎么可能会没有门路。
    俩人骑著自行车直奔北城,先在路口和韩錚碰头,这边同样是独门独院,不过真应了北贫南贱的说法,破的不是一星半点。
    韩錚带著到一栋四合院门前,大门是单牙儿敞开著的,刚敲就有个年轻人迎了出来。
    “錚哥,这两位是?”
    “古董我喜欢归喜欢,不过我对这行是个门外汉,这是我请的老师傅专门过来帮忙掌眼的。”
    年轻人扫了一眼,笑道:“没问题,我爷爷已经在等你了。”
    关延亭,七旬老头儿,年过七旬古来稀的谚语,在现在可相当適用,能顺利活过七十,一般就是往八十以上奔的。
    一头华发,中式绣褂子,拄著拐杖,面貌上看还挺精神的。
    关延亭对於谁是买家並不在乎,这十几二十年间,他通过鬼市或者熟人介绍的各种途径,已经卖了不知道多少物件。
    年轻面嫩,看著是小屁孩怎么了,只要拿的出钱,那就是爷。
    老头儿也没有废话,直接给他们带到了西屋,门打开勉强刚够几人进去有个下脚的地方,二十平的屋子,这时候已经摆了满满当当的老物件。
    原先肯定不可能就是摆在这里的,方堃猜测,要么这院子下面有防空洞或者地下室,要么就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
    甚至大胆点想,这老头儿手里的宝贝可能不止於此,地下室,別的藏宝地都存在。
    “你们隨便看,看上眼的只要价格合適,就拿走。”
    韩錚看向方堃,后者示意傅修文,俩人一起上前开始一件件翻看。
    这批货元明时期的一件没有,最早的也就清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方堃猜测这傢伙毕竟不像之前那个王志伟一样,一门心思的变卖家產往香江奔。
    这老头儿手里绝对还有好货,估计是压箱底不到最后不拿出来的那种。
    俩人忙活了將近一个小时,傅修文点了点头,示意没问题。
    韩錚叼著烟道:“这些我全要了,开个价儿吧。”
    关延亭上前,指著一件瓷器:“云龙纹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內施白釉,外壁以青绘云、釉里红绘云龙出海,两百块钱。”
    “雍正青簇菊捧寿纹盘一对,口,浅弧腹,圈足,造形雋秀典雅,胎质坚致细白,釉汁莹润如玉,通体青纹饰,两百块钱。”
    “雍正·斗彩卉“朗啥阁製”盏,“朗润”款,这个便宜点,算你七十。”
    这老头儿像是加特林上了润滑油一样,那嘴叭叭叭一口气指著说了十件。
    別说方堃了,韩錚现在终於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能靠吃老本吃到现在了,隨便一个瓶瓶罐罐就能卖到两百块钱,平常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也才七分之一的工资,这让他们上哪儿说理去。
    方堃则觉著有些蛋疼,这是个懂行而且脑子正常的,喊价也是现在正常的收藏家,指望当白菜价捡漏是不现实了。
    韩錚不用徵得方堃意见,直接开口道:“你这要价太高了,东西都是真东西,可我们要的多,你便宜点儿。”
    关延亭摇头,“便宜不了一点儿,这些宝贝现在就值这个价,咱们又不是强买强卖,你们要的多那是你们的事儿,要的多也得有要的多的实力,没实力就別乱开口,这不耽误时间么。”
    “您这话说的,有实力归有实力,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颳来的,你说多少我们就给多少,不允许我们砍砍价,那不成二傻子了。”
    老头儿的小孙子在旁边轻声了句『爷爷』,前者才道:“你说个数儿。”
    方堃这时候在一旁开口道:“元青一件没看到,这些显然是你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口价,雍正乾隆时期的大瓶一百块钱一件,中等物件七十五,像清晚期这种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的,大物件一件五十,中等物件一件三十,可以的话,別说这些了,你再有个五百件我也照单全收。”
    “其实真正的买家是你才对吧。”关延亭开口道。
    方堃不可否置:“您考虑考虑,只要合適,我这边马上就能拿钱。”
    “你要这么多古董干嘛?別跟老头子我说是喜欢收藏,就是收藏著玩儿的。”
    方堃还真就是自己喜欢,想收藏著玩儿的,可他这话配上自己的年龄,说出来多少有点不真实。
    “一部分收藏,一部分送人。”
    “送人?”
    见方堃没应,关延亭又道:“还没问,小兄弟贵姓?”
    “免贵姓方,单字一个堃,关老爷子,这些物件您大可以一件一件慢慢出手,再等个十年二十年,没准儿价格还能翻个几十甚至上百翻,可现在您既然愿意跟我们见面,还拿出这么多物件想一批卖掉,肯定是缺钱,我相信,现在整个四九城除了我,没人有这个实力,也愿意和和气气的拿钱做这笔买卖。
    2
    方堃的话,多少带点威胁的意味,可话不糙理也不糙。
    对方既然愿意见面,一次性卖这么多,那肯定就是缺钱。
    而只要是缺钱,这就是给他破价的理由,现在可不抵后世,全国各地没多少大买家,就算有,他也寻不到。
    出乎方堃的预料,关延亭没有再纠缠,而是问道:
    “真的有多少你就能吃多少?”
    嗒~
    方堃点上烟,笑道:“最好是拿些好宝贝出来,有多少我吃多少,而且不拖帐!”
    关延亭挣扎了片刻,最后还是同意了方堃的给价。
    傅修文在一旁嘴角发乾的清点,儘管已经经歷过一次,可他还是被震的不轻。
    一方面他震惊於方堃年纪轻轻这么財大气粗,另一方面更震惊,原来民间,尤其是这些八旗子弟手里竟然藏著如此多的文物。
    傅修文称此为文物,毕竟他就是故宫的文物工作者,眼皮子底下如此大量的私人交易,说实在话,他是有点意见的。
    这些官窑要是全部充实进故宫,绝对是件大好事,可这想法他只能想想了,而且还不能多想,得麻溜甩出脑子。
    一番清点后,韩錚找大宝他们叫人运货拿钱,照样先搬去香山半亭。
    关延亭则是让方堃给他点时间,等个十来天,再聊下一批。
    让方堃没想到的是,没一个星期,就在郑卫东这边听到了一个大消息。
    “琉璃厂仓库?”
    “那几年抄家抄的瓶瓶罐罐有一大批都在那几间仓库里放著,原本是要集中焚烧毁掉的,不过被老爷子他们保护了起来,前天晚上开了一间仓库,没两个小时就被搬空了。”
    方堃心在滴血,这事儿他知道的是不是有点晚了,而且也瞬间明白关延亭说让他等十天是什么意思了,合看看老傢伙在等这个。
    “你这什么表情?”
    “琉璃厂还剩几个仓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