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30章 谈下一笔大单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0章 谈下一笔大单

    第229章 谈下一笔大单
    “只有三成的价钱?!”
    陈光明眼睛一亮,满脸惊喜。
    现在的货不愁卖。
    制约利润、限制扩张的最大瓶颈,就是成本!
    这其中,货物的包装运输成本占了相当一块。
    他每天经手的塑编袋用量巨大,这笔钱省下来就是纯利润,绝对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
    如果塑编袋量大的话,他都还能拉回去卖。
    “大姨父,你没听错?”
    “確定是同样的尺寸规格?”
    “质量和仙降那边比,差多少?”
    陈光明再次询问道。
    “绝对没错!”大姨父拍著胸脯保证,“我特意拿了咱们装货常用的那种中等袋子去比,人家作坊老板亲自递给我的半成品就是那种尺寸。”
    “分量手感我捻了又捻,虽然没仙降给大厂做的那样丝滑均匀,但绝对够厚实够密实,装咱们的成衣塑革鞋,再扛顛簸也顶得住,关键这价钱,喷喷。”
    陈光明用力搓了把脸,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
    巨大的差价意味著巨大商机,但也可能有陷阱,比如质量不稳定、產能跟不上,或者作坊老板坐地起价。
    “不能光听一家之言。”
    陈明果断地说,“余强,收拾一下,跟我走,大姨父,你带路,咱们现在就去看,多跑几家!”
    他当机立断。
    店铺里有余三哥坐镇,余平余安也能看顾运输,他必须立刻把这事敲定下来。
    两个多小时后,陈光明、大姨父和余强三人已经走进了平阳县城老街靠河的一片弄堂。
    空气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塑胶原料加热的味道。
    果然如大姨父所说,几间灰扑扑的老屋门口,堆放著一捆捆白色、蓝色的塑编布卷。
    简陋的作坊里,几台喻喻作响、布满油污的老旧圆织机正在工作,几个工人手脚麻利地操作著。
    大姨父熟门熟路地领著进了一家相对规模稍大的作坊,老板姓胡,是个四十多岁、皮肤黑的精干汉子。
    “胡老板,叻扰了。”
    陈光明脸上堆起生意人惯常的热情笑容,递上烟,“听我姨父说您这儿的袋子做得又好又公道,特意来长长见识。”
    胡老板接过烟,打量著上次过来的余老板,还有陈光明和他身后挺拔壮实的余强,眼神带著审视。
    余老板上次来只是打听价钱,这次架势不同了。
    似乎,这个更年轻的才是主事的。
    “好说好说,老板贵姓,要啥规格的袋子?”胡老板招呼他们在堆满半成品布卷的狭小空间坐下。
    “免贵姓陈。”陈光明没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胡老板,我听说你这边的塑编袋便宜,货又好,都比得上那些国营大厂了。”
    胡老板听闻后脸上有笑容,还是道:“那可是给国营大厂、给供销社打交道的,机器新,工人多,讲排场。”
    “咱们这家庭小作坊,一家老小全指著这几台老傢伙餬口,省下点水电房租人工,东西能做出来不坑人就不错了,陈老板要的话,规格报给我,保准给你实在价。”
    陈光明伸手捻了捻旁边一捆编织好的布幅,手感確实厚实坚韧,虽没那么均匀光亮,但韧性和耐磨性肉眼可见的不差,他心中已经有了七分数。
    “胡老板谦虚了。”
    “我要的量大,非常大,而且要持续不断地要!”
    陈光明脸色认真,著重强调道:“不是几十个几百个,是成千上万,每个月都得要!”
    胡老板一听,眼神骤然亮了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些:“陈老板做哪行的?要这么多袋子?”
    “我们在万全开了家百货店,生意还过得去。”陈光明笑著说:“但我的货不只送到万全一个点。”
    “我还在瑞安有店,以后仙降、平阳县的其他乡镇,包括这个老街、龙港那边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会有我的点,所有的货都需要袋子装!”
    “所以,我的要求很简单,质量要跟今天我看的这个一样,只准好,不能差。”
    “我要稳定的供应,数量我说要多少,你能按时按量给我交货,最后就是价钱,必须公道!”
    陈光明顿了顿,拋出了最关键的条件,“如果胡老板能保证这三点,我可以和你签一个长期合同。”
    “每个月起步量至少给你两万条,以后隨著我的点铺开,量只多不少,而且现款现货,绝不拖欠!”
    “两万条?!”胡老板倒吸一口凉气。
    他的小作坊现在一个月也做不了这么多,如果吃下这个订单,那可就彻底翻身了!
    陈光明后面提到的现款现货更是让他怦然心动,这是他们这些小作坊最渴望的回款方式,钱赚的踏实。
    而且,这种情况下,他也不怕陈光明动什么手脚。
    如果不给钱,大不了不交货就是了。
    巨大的惊喜和压力同时砸过来。
    胡老板脸上闪过激动,马上下定决心,又询问:“陈老板说话算数,真给我签合同,保证用量,现款结?”
    “当然!”
    “我们可以马上籤个意向协议,具体数量、规格、价格今天敲定,第一批货我明天就付定金拿一部分样品回去装货试效果,效果满意,大合同立刻签!”
    “好!”
    胡老板一拍大腿站起来,“陈老板是爽快人!质量你绝对放心,我老胡在这弄堂里做了十几年塑编,糊弄人的事干不出!”
    『我这儿现在產能大概一个月能有个一万多,你要两万—我立刻去隔壁老王家、刘阿婆家他们商量,让他们帮衬,我们一起给你保证量!”
    他太清楚陈光明这种大主顾意味著什么了。
    不仅是一笔大生意,更是稳定的財源和作坊未来发展的保障,这单生意必须拿下!
    陈光明微笑著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需要稳定可靠的货源,如果能通过胡老板整合几家靠谱的小作坊,形成一个小型的供货联盟,比他自己去一家家谈效率高得多,也更能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那行,胡老板,我们具体来谈谈规格和细节。”
    听了陈光明的话后,胡老板激动的搓著手,“陈老板爽快,你要哪些规格,我这就拿尺子和样袋来!”
    陈光明早有准备,从隨身带的帆布包里掏出几份摺叠整齐的纸张和几个不同尺寸的空袋子:“胡老板,我要的主要是这三种规格。”
    胡老板拿起样袋,仔细比对著陈光明提供的图样,又捏了捏厚度,用力坤了押布幅,“没问题,这三种规格我们都能做。”
    “厚度保证只厚不薄,结实耐用,跟你手里这几个样品看齐,你放心,咱们小作坊就靠这口碑吃饭。”
    隨后两人谈价格。
    中號袋每条4分钱,大號袋每条7分钱,小號包装袋每条1分5,这是之前大姨父打听到的价格。
    比起確实只有仙降镇那边塑编袋价格的三成。
    胡老板报完价后,紧张地看著陈光明。
    陈光明没立刻接话。
    他拿起中號袋,再次摩著布料的厚度,又仔细看了看封口的编织工艺。
    大姨父適时插话,“老胡啊,你这个中號袋4分,这次的量大得嚇人,袋子的用量不敢想,你看这价码—
    陈光明也点点头,“胡老板,这报价,我看得出你確实有诚意。”
    “不过,我们这个可是长期、稳定、量大的长期买卖,如果我零散著要,这个价没问题,但现在总要再便宜一些吧,这样,每个袋子再少两厘。”
    “今天签了意向,我先付给你定金,货验收没问题,我立刻付清样品钱,同时签正式合同,货我自己上门来拉,现金结算,不拖不欠。”
    胡老板听闻陷入沉思。
    陈光明精准地砍掉了他每条袋子两厘的利润。
    別小看这两厘,每月几万条就是上百块,但这预付定金和保底订单实在诱人,而且还是自己上门来拉!
    量大的情况下,绝对有的赚。
    而且,他还能再跟其他作坊谈,赚个中间费,很容易就能把这两厘的价差赚回来,还能多赚不少。
    如果他不答应的话,对方肯定会拿著同样的价码去跟其他人谈。
    一番思索后,他应下了。
    虽然心里激动,但他还是装作满脸苦笑。
    陈光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伸出手:“胡老板痛快,那我们这就写个意向书?”
    “写!马上就写!”
    胡老板连忙答应,两人开始写合同。
    合同很快写好,双方签署完毕。
    这一刻,两人都鬆口气。
    陈光明隨后就把作坊里面的那些编织袋都打包了。
    这些编织袋虽然不是他要的规格,但也不错,最重要的还是现货,这么低的价格,肯定是他赚到了。
    进好货,他当天就打算拉回村里的作坊。
    先在仙降镇落脚过了一夜。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拖拉机突突地驶入天井样。
    陈光明和余平、余安兄弟脸上还带著从平阳县赶路的疲惫,但眉宇间却满脸兴奋。
    车刚在作坊门口停稳,林雨溪就闻声迎了出来,手里还拿著帐本。
    看到丈夫平安归来,她悬著的心落了地,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这么这么快就回来啦?一路可好?”
    “好得很!”
    陈光明跳下车,一边拍打著身上的灰,一边冲余安喊:“安子,把车斗里那几个专门包著的样袋拿出来!”
    “嫂子,看光明哥给你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余安笑嘻嘻地从车厢最上层抱下几个叠得整整齐齐、用旧帆布仔细包裹好的东西。
    林雨溪有些疑惑地看著那被小心护著的包裹,还以为是平阳那边新发现的什么时髦布料或新款式样品。
    陈光明示意余安把包裹放在旁边的空箱子上,亲自解开了帆布结。
    隨著帆布被一层层掀开,露出了里面堆积著的,是三种尺寸大小不同、灰扑扑的塑编袋。
    林雨溪脸上的笑容先是僵了一下,隨即转为惊和不解。
    她拿起一个中號的塑编袋,入手的分量和编织密实感告诉她这质量並不差,甚至比她之前经手买过的那些还好些。
    但·这不就是普通的塑编包装袋吗?
    家里作坊、镇上代工点一直都在用,仙降镇那边买得也不少。
    这算是什么了不得的好东西?
    还需要光明特意大老远、当成宝贝似的包得这么严实运回来?
    “光明,你—”林雨溪的声音里带著困惑,甚至有点哭笑不得,“你专程跑平阳去,就为了运回这些袋子?仙降那边不是也能买到吗?”
    “咱们仓库里还有些存货呢,你这么火急火燎地拉回一批袋子,运费加上去也划算吗?”
    陈光明看著妻子难得的呆愣模样,却笑得更加开怀,他让余平和余安带著作坊里出来的工人一起先把这些编织袋都送到仓库去,拉著林雨溪回了屋。
    “媳妇,你先看看这个。”他把那张记录著意向协议和样品採购单的纸递给林雨溪,“看看上面的数字。”
    林雨溪带著满腹疑惑接过单子,目光快速扫过,
    当她看到那明明白白写著的价格时,那双总是精明、沉静如水的眼睛瞬间睁得溜圆,满脸惊讶神色。
    她猛地抬头看向陈光明,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颤抖:“光明,这写错小数点了吧?一个袋子三分八?”
    “没有!”
    陈光明脸上带著一丝得意。
    林雨溪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再次问道:“仙降那边,现在拿货是什么价?”
    “至少一毛二三分一条!”陈光明替她给出了答案,“而且是同样的尺寸,同样的厚度和结实程度。”
    “三分八和一毛二三林雨溪心里面飞快的计算,脸上越发惊讶。
    按照自家编织袋的消耗速度,一个月差不多能省下一千六百多块,而且他们用的越多省的也能越多。
    这仅仅只是因为换了包装袋的供货渠道?!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大老远把东西拉回来了吧?”
    “每个月我们就能省下不少钱,而且这些编织袋我们也可以放在各个供销点卖,绝对能够大赚一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