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31章 新的財源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1章 新的財源

    第230章 新的財源
    “这赚的也太多了。”
    林雨溪满脸震惊,转而变得兴奋起来。
    陈光明胸中的那股亢奋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找到平阳的便宜塑编袋源,不仅仅是省下了包装成本,更是一个绝佳的销售新品类!
    他完全可以把这边的商品拉去平阳县城,再去把编织袋拉回来,还能省的拖拉机恐怕,路费都省了一笔。
    “媳妇,这只是开始。”
    陈光明的眼神灼热起来,“这买卖真的可以马上做起来,成本控制得好,价格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这些袋子,我们不仅能自己用省大钱,更要卖出去赚大钱!”
    “卖?”林雨溪迅速理解了丈夫的意图,“你是说,放在我们的供销点里当商品卖?”
    “没错!”
    陈光明认真点头,“咱们店的那些顾客怎么买东西的?特別是买了衣服鞋子的,是不是都想找个袋装起来提回去,显得体面又方便?”
    “很多顾客买东西多,只能靠抱著,可咱们以前仙降进的那些袋子太贵,卖个三四分钱根本没啥赚头,卖贵了又没人要,但现在不同了!”
    他拿起一个中號袋,“看看咱们手上这种袋子,厚实,能装,咱们的成本是多少?”
    “三分八,加上运费,摊到每条袋子上顶多也就四厘钱,咱们卖给顾客,一条八分钱,甚至都比仙降进回来的还便宜的多,还比他们的袋子厚实!”
    林雨溪的眼晴也很亮,“八分钱?那一条袋子咱们就稳稳赚四分钱,甚至更多!”
    “利润比卖一双塑革鞋也差不了多少啊,关键是这东西需求量大得很,是家家户户的日常消耗品!”
    “对!”陈光明用力点头,“不仅是顾客零买,镇上的小摊贩、做点小买卖的、甚至那开饭馆的、码头上的管事,哪个不需要用袋子?”
    “大姨父说过,县城里的国营商店和供销社卖同样的袋子,最便宜也要一毛,我们卖八分钱都有优势。”
    计划迅速成型。
    陈光明打算让余平带人把这批拉回来的编织袋样品仔细清理分类,中號和小號为主,少量大號同时,他先把这些编织袋拉去了天井乡里这边的供销点,打算先在这里试点卖袋子。
    林雨溪还沉浸在巨大的价格差带来的震撼中,陈光明却已经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指挥余平和余安兄弟俩带著几个伙计,从刚拉回来的样袋中仔细挑选、
    清理分类,主要集中在中號和小號,少量拿了些大號。
    然后,他亲自押著一小批塑编袋,开著拖拉机直奔天井乡里的供销点,这里是他商业网络最成熟的起点,也是试探新產品市场反应的绝佳地点。
    拖拉机在乡里供销点门口突突停下,立刻引来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正值下午,一些刚忙完地里活或者卖完农副產品的村民正聚集在供销点附近歇息聊天,还有几个常来进货的乡里货郎也在。
    “光明回来了?这次带啥好东西了?”
    一个熟识的老汉叼著旱菸袋,凑上前好奇地张望,
    他看到余平、余安正小心翼翼地往下搬那些灰扑扑但显得格外厚实的一大捆塑编袋。
    陈光明跳下车,脸上带著惯有的自信笑容,拍了拍车上堆得老高的袋子,“李伯,好东西说不上,但绝对实用,这次带回来一批顶顶结实的塑编袋!”
    说著,他隨手拆开一捆,麻利地抽出一个中號袋,用力坤了坤,又揉了揉袋身,向围拢过来的眾人展示:“大傢伙看看这袋子!厚实吧?编织得密吧?可不是那种一扯就破的玩意儿,装苞谷、
    装菜、装山货,或者买完东西提回家,都好使得很!”
    他一边展示一边走到供销点的柜檯前,跟负责看店的堂叔交代了几句。
    堂叔也是第一次见陈光明特意卖这个,虽然有点疑惑,但还是麻利地在最显眼的角落清出一块地方,把这些塑编袋整整齐齐码放好。
    “光明哥,这袋子咋卖啊?”一个年轻的货郎眼晴一亮,他天天挑担子,对结实、好用的袋子需求最大。
    陈光明介绍,“给大傢伙透个底!这袋子的料子结实著呢,进货价就不便宜,最常用的中號,
    只要8分钱!”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议论:“,8分钱一个袋子?看著是挺厚实.
    “在镇上供销社买个一样大的,好像要一毛多呢!”
    “李老三,你昨天买的袋子多少钱来著?”被问的货郎李老三摸著下巴:“我买的那种便宜的薄袋子,就装点小零碎还行,稍微厚实点的也得一毛多了”
    “陈老板卖东西向来厚道,他说厚实肯定差不了。”
    林雨溪这边也把带来的帐本拿出来,和负责这个点的堂妹对好帐,一边听著外面的议论,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她原本觉得卖袋子赚头可能小,但此刻看到价格优势带来的直接反响,信心也起来了。
    就在这时,刚在田里摘了一大篮新鲜豆角,准备到供销点称点盐巴的张婶走了过来。
    她看著那厚实的塑编袋,掂量了一下手里的竹篮子,犹豫道:“光明啊,我家那破布袋子提水泡菜罈子总湿,这个防不防水?耐不耐用啊?”
    陈光明二话不说,拿起一个空袋子,走到供销点后院里,直接从水缸里留了半瓢水倒进去!
    “哗啦一—”
    水稳稳地留在袋子里,一点没渗出!
    他拎起袋子展示了一圈:“大家看好了,虽然不是专门防水袋子,但料子密实,盛点水啥的,
    或者装带泥的山货海货,短时间內完全没问题,拎回家一点都不漏!”
    接著他又补充道:“最主要是耐磨,背粮食、装农具、天天提著赶集买菜,一条袋子用个三五个月甚至半年问题不大,绝对比几毛钱买个竹筐便宜多了!”
    这番现场演示效果拔群。
    张婶立刻拍板:“行,就冲光明你这实在劲儿,信你了!给我拿两个中號的,一个给我家老头子装工具,一个我赶集买菜用!”
    “好嘞!张婶您拿好!”负责柜檯的堂妹麻利地收钱、递袋子。
    第一个零售顾客成了。
    货郎们看得更真切。
    之前叫李老三的货郎当即道:“这袋子確实看著靠谱,价钱也实在,我这一趟要跑几个村,你这袋子给我拿五十个中號的,先试试水!”
    他算得很精。
    8分钱一条,卖给村里人按一毛算,一条赚2分钱,50条就能赚1块钱!
    而且袋子是刚性需求,肯定好卖。
    “没问题,余平,给李哥拿袋子!”陈光明应道,又转头又对其他货郎说,“各位兄弟也都看到了,批发零买都行,批发的话,量大的咱们再商量!”
    很快,又有几个村民也围了上来:“给我拿个小號的,装点零碎!”
    “给我也拿两个中號的!”
    “光明,给我拿十个,我家里用的布袋子都糟烂了—”
    柜檯前渐渐排起了小队。
    林雨溪看著帐本上迅速增加的一条条记录,心算著利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
    成本才三分八厘,卖八分,这利润空间让卖塑编袋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瞬间变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新財源,只有量跟上,赚的不会比卖塑革鞋差。
    乡里供销点的这场小试牛刀,效果远超预期。
    不到两个时辰,这批样袋就去了大半。
    陈光明心里更有底了,这塑编袋的生意,不仅要省出包装费,还能作为一个热销商品。
    下一步,就是把这种成功模式复製到他的每一个供销点去,他心中对光明小百货的版图规划也越发清晰。
    两天后。
    陈光明再次开著拖拉机前往平阳县城。
    路上,他心里还在飞快盘算著塑编袋的调度。
    上次编织袋在天井样乡供销点试卖的场景还歷歷在目,八分钱的厚实袋子被村民和货郎爭相抢购,利润空间比预想中还大。
    眼下万全县城的店铺、即將铺开的平阳各乡镇供销点,都需要海量的包装袋支撑,这批货必须儘快到位。
    所以他火急火燎的就往平阳县城赶。
    这还是因为要顺带著把衣服和塑革鞋都送过去,不然他当天就想出发,不知道胡老板那边有多少货。
    车刚拐进老街河边的弄堂。
    陈光明就闻到了那股味道,比之前还浓,显然附近的作坊都在加班加点的做。
    看到他过来,胡老板还很惊讶。
    这才一个多礼拜,陈光明竟然又来了。
    “陈老板,快点里面请。”他笑道。
    陈光明跳下车,目光锐利地扫过作坊门口堆放的成捆塑编袋,比起上次的零星样品,这次足足堆了半人高,灰白的袋子在阳光下泛著塑胶特有的光泽。
    “胡老板动作麻利啊!”他笑著递过烟,脚步却没停,径直走到货堆前。
    胡老板笑著道:“这些都是刚做出来的。”
    “除了这里的,周围其他作坊那边也还有。”
    陈光明满意点头。
    胡老板是个干大事的,这执行力已经相当可以了。
    此时,余平已经默契地抽出裁纸刀,利落地割开一捆袋子的捆绳,开始检查起来。
    “你放心,规格全按合同来的,中號、小號占大头,大號也备了些。”胡老板紧跟在后,指著袋子解释,“你瞅瞅这封边,我特意盯著老师傅做的,质量绝对上乘。”
    他捻起一条中號袋递给陈光明,又用力押了押袋身,“你摸摸这厚度,跟上次样品一模一样!”
    陈光明接过袋子,指尖熟练地揉捏布料,感受编织的密实度与韧性,又对著光仔细检查封口处的走线。
    几个关键位置的反覆抽检都过关后,他紧绷的嘴角才鬆弛下来:“嗯,胡老板讲信用,东西非常不错!”
    他转向余平和余安两兄弟,“点数,规格分开点,重点核对中號和小號数量!”
    两兄弟立刻带人清点。
    胡老板趁机压低声音:“陈老板,我等会把隔壁老王和刘阿婆家的货也调过来一起给你,质量我都验过,包管一样好,这次你要带多少走?”
    “当然是全都带走了。”
    陈光明爽快地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这是订金,等核算好了,马上给你结清!”
    他把厚厚的钞票塞到胡老板手里,“胡老板,以后合作路子还长,我还有更多店要开起来,塑编袋需求只会更大,你这边產能能不能顶上去?”
    胡老板捏著厚实的钞票,激动得声音发颤,保证道:“顶得上,绝对顶得上,你儘管铺开买卖,我这就去再盘两台机子,多招人手,保准跟得上你的进度!”
    “那就好。”
    “回来我留个人在这里收货。”
    “只要差不多,隔三差五就让拉走一趟。”
    陈光明心中一动。
    他当然满意这物美价廉的塑编袋,这极大地降低了包装成本並开拓了新的財源。
    然而,一个更诱人,更长远的念头已经在他脑中成型。
    仅仅做买方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把这廉价的塑编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就好。”陈光明用力拍了拍胡老板的肩膀,“胡老板是个痛快人,跟你合作我很放心。”
    他话锋自然一转,指向余安,“余安,你这趟跟著胡老板多熟悉熟悉,以后这边收货的事情就交给你专门负责了。”
    “胡老板这边货备得差不多了,你就带车过来拉,记住,货品质量你亲自盯好,一点马虎不得,这是咱们跟胡老板长久合作的基础!”
    余安愣了一下,隨即反应过来,大声应道:“光明哥你放心,我保证把活干好,一个次品都混不过去!”
    陈光明满意地点点头,又对胡老板笑道:“老胡啊,你看我这个小兄弟怎么样?”
    “以后收货对帐这些粗活就交给他,省得我老往你这跑,耽误你生產的时间,你有啥事,也儘管跟他说,他能做主的直接办,不能做主的也能马上联繫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