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145章 陆军裁军,海军建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5章 陆军裁军,海军建部

    第145章 陆军裁军,海军建部
    布尔伯爵脸色阴沉地站在议事厅中,手中紧握著財政报告,语气沉重地向皇帝稟报:“陛下,今年因大规模战事,我们的军费支出已达到惊人的一亿八千四百万弗洛林。这其中包含了新增的薪资、战功奖赏、抚恤金等各项开支。眼下,
    裁军已成当务之急。”
    布尔伯爵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向法国狠狠地敲诈二十亿弗洛林,实在不行还可以联合普鲁士施压。
    弗朗茨皇帝沉思片刻,缓缓点头:“確实,六十五万的军队规模確实显得有些庞大了。政府打算裁减多少?”
    “三十万。”布尔伯爵说著,不经意地警了一眼对面正目光炯炯盯著他的战爭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他快速补充道:“今年时间已经不多,先裁减五万人,
    明年、后年再儘快完成剩余三十万人的裁撤。”
    新设计的军队薪资和功勋制度在战时带来了过於沉重的財政负担,军费开支较往年翻了整整三倍还多。
    实际上,从十一月开始,帝国军队已经著手遣散那些仅仅走过场、未经歷实战的预备役士兵。这些人也能领到一笔遣散费,毕竟也是为国效力过。
    “只保留三十五万陆军?”德根菲尔德伯爵闻言大惊,瞪圆了眼晴强烈反对:“这比战前还少了十万人,如何確保帝国安全?”
    他从身后年轻的参谋军官手中接过一份详细报告,快速翻阅著说道:“首相阁下,我们必须认清现实。新占领的亚歷山德里亚边区需要驻军,匈牙利叛乱平定后,当地贵族元气大伤,但我们至少要维持战前的五个军事区驻军规模。更別提我们还要应对南面的奥斯曼帝国、东面的俄罗斯帝国、北面的普鲁士王国,哪一个不是劲敌?”
    “將军,俄国现在是我们的盟友。”身后的参谋军官微微侧身,小声提醒。
    德根菲尔德伯爵不以为然,继续激动地说:“好吧好吧,但是帝国幅员如此辽阔,三十五万人如何能够管控得了?”
    在裁军问题上,陆军自然不会轻易让步。
    不仅不能裁军,军费还要涨才对,皇帝陛下英明啊。给各级人员都涨了工资,中高级军官没有像底层土兵一样提升一半,也提升了百分之二三十,而且还御驾亲征贏得了这次战爭,更別提什么改善伙食、整顿贪污等等事情了,现在军队中皇帝的威望是非常高的,任何说弗朗茨皇帝坏话的人都可能被人揍一顿然后领著去监察处告一顿。
    所以,皇帝陛下肯定是不能指责的。
    德根菲尔德伯爵知道裁军估计大概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但是跟首相唱唱对台还是可以的,毕竟大臣是对皇帝负责,而且,他需要为自己的部门爭取利益,屁股决定脑袋嘛。
    “咳咳。”弗朗茨轻咳两声,“伯爵阁下,我原则上同意裁军,而且知道战爭部也在推进这项工作。依你们战爭部的意见,应该裁减多少为宜?”
    德根菲尔德伯爵脸色由阴转晴,“陛下,裁军十五万人,我们计划保留五十万人的帝国陆军规模。”
    “如果是五十万人的帝国陆军规模,明年的军费开支应该是9875万弗洛林,”財政大臣布鲁克男爵面无表情地轻轻挥动了手中文件,发出清脆的啪啪声,“而如果按照三十五人的规模计算,我们只需要支出6912万弗洛林就行了。”
    显然,他早已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军队规模做出了详细预算。
    布鲁克男爵一推自己的眼镜,“这样,和我们战前的军费开支相比增加了不算过分,可以接受。但如果是接近一亿的军费,我们財政部明年很难批准,陛下已经决定转向国內经济建设,我们需要资金。”
    “那还有罗马尼亚联合公国问题呢?他背后是奥斯曼帝国。”德根菲尔德伯爵的手指敲了敲桌子,“按照约定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我们就要出兵了,到时候难道再扩军?”
    “不不不,伯爵阁下。”外交大臣安东·冯·施默林双手摆了摆,“按照许布纳男爵发来的情报显示,俄国还在对高加索地区进行整合清理行动,国內改革出现了严重阻力,財政困难,所以我很怀疑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他们有实力进行联合作战,而且。”
    施默林缓缓停顿了一下,神色凝重道:“外交部正在和俄国密切协调,准备向奥斯曼苏丹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议』。”他將双手交叉放在光洁的桌面上,语气轻缓但充满自信,“如果这次外交行动成功的话,对付区区一个罗马尼亚联合公国这样的弱小国家,我们和俄国隨便派遣个十万大军就绰绰有余了。”
    布尔伯爵赞同地点了点头,声音里带著几分诚恳:“德根菲尔德伯爵阁下,
    您一定要体谅帝国政府目前的困境啊。我们迫切需要振兴经济、恢復生產。这次借著战爭赔款和匈牙利地区税收形势大好的东风,最重要的是抓住机会进行投资建设。只要经济基础打好了,未来投入帝国军队的军费自然不会少的。”
    德根菲尔德伯爵环视四周,发现往日对自己颇为支持的內政大臣巴赫男爵和警察大臣肯彭男爵此刻都默不作声,心下便已明白这个议题怕是无法继续深入討论了。
    “咳咳,”弗朗茨清了清嗓子,面色温和地说道:“德根菲尔德伯爵阁下,
    那就按照文官们提出的方案,维持三十五万的军队规模吧。”
    事实上,弗朗茨原本还打算將军队裁减到二十五万,但考虑到可能爆发的战事,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另外,您千万別忘了,帝国军队现在还肩负著一项更为重要的使命,”弗朗茨轻轻敲击著桌面,语气严肃起来,“关於军队的语言统一问题,我之前交代您准备的军队语言教育工作进展如何了?”
    “陛下请放心,”德根菲尔德伯爵恭敬地说道,同时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白色封面的档案,“事实上,为了確保军队指挥语言的统一,我们早就开设了德语.:.啊不,是帝国语课程。我们已经精心挑选了1876名適合转任军队语言教师的军人,这些人都品德高尚、勇敢正直,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怀著满腔热忱愿意为帝国承担这项重任。”
    “另外,帝国皇家战爭学校、军事附属教育院等军事院校也会每月定期派遣优秀教师前往各部队进行教学指导,这一点您大可放心。”
    “嗯。”弗朗茨一边快速翻阅著文件,一边满意地点头。
    “还有一件事,德根菲尔德伯爵阁下,”弗朗茨放下手中的文件,郑重其事地宣布了一个令德根菲尔德伯爵惊得目瞪口呆的决定:“战爭部將被重组,分设为陆军部与海军部,而您將出任新的陆军大臣。”
    “不不不,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回过神来的战爭大臣一一现在应该称作陆军大臣了一一德根菲尔德伯爵连忙追问道,声音里带看儿分焦急:“陛下,海军一直都是隶属於我们陆军...啊不,是战爭部管辖的啊。”
    实际上,战爭部就相当於陆军部。由於奥地利帝国的海军规模实在太小,甚至在几年前还不如撒丁王国的海军实力。
    奥地利帝国的海军长期受到陆军的肘和控制,就像之前陆军上將弗朗茨·
    格拉夫·冯·温普芬將军曾出任过奥地利帝国海军司令一样。
    这一点倒是和俄国很相似,俄国的亚歷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什科夫將军从陆军退役后不久就被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为俄国海军司令。
    这两个典型的陆权国家,其陆军都对海军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將军,”弗朗茨警了他一眼,打开茶杯,稍微喝了一小口,然后慢吞吞地说,“海军毕竟是个独立的军种,而且,现在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帝国的未来是需要走向海洋的,而不是仅仅只拥有陆地。”
    您儘管放心,这6912万弗洛林的预算都將归陆军部所有,“弗朗茨一边轻轻用修长的手指敲击著精致的描金瓷杯,一边说,“这样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吧?至於海军部的预算问题,帝国政府还在继续討论中。”
    弗朗茨这是在给德根菲尔德伯爵一个安慰奖,要知道按照原计划,奥地利帝国的海军本应从中分得一笔可观的军费的。
    “遵命,陛下。我会儘快完成战爭部的重组工作。”面对態度坚决的皇帝,
    德根菲尔德伯爵只得点头应允。
    他心里暗想,这些年来陆军压制海军的种种行径恐怕已经被发现了。
    说起来也不能算是蓄意打压,毕竟奥地利帝国向来是以陆军立国,所以分配给海军的军费自然就少之又少,连海军司令都由陆军將领担任,可想而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弗朗茨皇帝的弟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接任奥地利帝国海军司令之后才略有改观。在获得弗朗茨的首肯后,战爭部终於增加了一些用於造船的军费拨款。
    “陛下,”布尔伯爵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的里雅斯特了。这是他此前推荐的海军大臣人选。”
    文件上清晰地附著照片和详细的个人履歷。
    路德维希·里特·冯·福茨。
    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內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里的工人们正搬运著木材,建造著名为格拉多號的蒸汽护卫舰。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在担任奥地利帝国海军总司令之后就获得了弗朗茨的批准,扩充舰队。
    但由於奥地利帝国的造船厂规模难以適应现代战舰的建造需求,经过几年的扩建和改造,才终於建立起了规模可观的船坞造船厂。
    如今,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波拉造船厂等纷纷开始承接海军舰船订单。
    帝国现役的骄傲一一凯撒號战列舰就是本土建造的杰作,虽然仍是木质风帆战航的基本构造,但已加装了先进的蒸汽动力系统。
    现在世界上已经开始出现了铁甲舰,不是那种全部钢铁製作的,而是保持木製船体基本框架,在外部覆盖铁甲板。
    法国下水的世界上首艘铁甲舰“光荣號”,宣告著现在的木质战舰可以被扫进歷史的垃圾桶了,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也知道这点,於是他在返回的里雅斯特之后才恍然想起来,现在的造船厂还在赶工著之前定製的护卫航。
    格拉多號也是一艘木质舰船,很快,得知大公亲来之后,厂长约翰·弗里德里希·冯·豪瑟连忙跑了过来。
    得知大公亲临,造船厂厂长约翰·弗里德里希·冯·豪瑟立即小跑著迎了上来,一边用手帕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恭敬地问道:“殿下,您怎么亲自来了?”
    本来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是准备直接喊停他们的,但是突然细想,能不能直接在此基础上设计奥地利帝国自己的铁甲舰。
    “约翰,你说能不能將格拉多號改成法国光荣號那样的铁甲舰。”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挥了挥手,示意厂长靠近,约翰厂长也是一位船舶工程师,懂得船舶设计。
    “这个,恐怕要大改了。而且,”约翰厂长直接从手下带著的公文包里面翻找出来,找出格拉多號的设计图纸,“殿下,您看,我们手头並没有光荣號的设计图纸。依我之见,不如將格拉多號作为试验品。我这就召集工程设计师,共同研究摸索。”
    铁甲舰这个领先世界的东西只有英法在搞,美国也可能在尝试,但是奥地利帝国是没有这样的技术尝试的。
    “立即把波拉造船厂和威尼斯的设计师都给我调来。”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地说,“铁甲舰的出现预示著木质舰船时代即將落幕。光荣號想必不可能完全採用铁质结构,如果能找到將木质战航改造成铁甲舰的方法再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行,就重新设计一艘全新的战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殿下,这个经费..:”约翰厂长有些无奈的问道,法国的铁甲舰一经问世,
    谁都知道这是件好东西,但问题是造价必定不菲,也许要费普通木质舰船两倍,甚至三倍的价钱。
    “经费问题你大可不必担心,这次经费管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嘴角微扬,“帝国海军大发展的时代真的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