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风起北美1625 > 第497章 清虏的变局(续二)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97章 清虏的变局(续二)

    第497章 清虏的变局(续二)
    “睿亲王这话不对!”
    就在代善心绪纷乱之际,镶黄旗固山额真图尔格却向前一步,大声说道:“汗王之选,立嫡立长,天经地义!睿亲王是先帝的弟弟,论辈分是叔王,怎能越过先帝诸子继位?再说豪格贝勒……”
    “图尔格!”多尔袞突然抬眼,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进滚油里,让殿內瞬间静得能听见雪落在窗纸上的声响。
    他的目光越过眾人,落在图尔格身上,带著几分冷意:“你说『立嫡立长』,可先帝的嫡子是谁?哲哲皇后无子,宸妃的儿子早夭,豪格贝勒的母亲是废妃乌拉那拉氏。当年因失礼於太祖妃嬪,被先帝贬黜,连太庙的牌位都没资格进。论出身,他连先帝三岁的幼子韜塞都比不上,怎么当汗王?”
    豪格的脸“腾”地红了,从脸颊一直烧到耳根。
    他猛地站起身,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多尔袞!你少拿出身说事!我隨先帝南征北战时,你还在盛京学骑射,连弓箭都拉不满!你这资歷,凭什么跟我爭?”
    “凭什么?”多鐸也跟著起身,手按在腰间刀柄上,青白色的脸上满是戾气,靴底在青砖上蹭出刺耳的声响,“就凭多尔袞在八旗中的威望!征察哈尔,是他带著两白旗深入草原,把林丹汗的部眾追得无处可逃,最后带回了传国玉璽。”
    “还有今番从松锦撤兵,又是多尔袞领军大破尾隨追来的明军骑兵,挡住了明军的反扑。你豪格除了会衝锋陷阵,还懂什么?懂怎么调粮?懂怎么安抚蒙古部落?汗王若真属意你,早立你为太子了,何必等到今日,让大家在这里爭得面红耳赤?”
    “你!”豪格气得眼睛发红,作势就要上去扭打多鐸。
    济尔哈朗赶紧上前拦住,双手死死拽住豪格的胳膊,嘴中安抚道:“肃郡王勿要衝动!此乃崇政殿,是议大事的地方,不是校场。汗王刚崩,灵柩还在偏殿里安放,你们就兵戎相见,是想让汗王闭不上眼,还是想让明朝和蒙古看我们的笑话?”
    “好了!”代善此刻终於咳嗽两声,缓缓开口,声音带著老態,却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严:“都闹够了没?汗位之爭,不是靠吵、靠打能解决的。八旗是一体,若真打起来,明朝会趁机北上,蒙古各部会叛离而去,甚至朝鲜都会在背后捅刀子。我大清了数十年打下的基业,不能毁在咱们手里!”
    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皇太极兄长,在八旗中辈分最高,他一开口,殿內的火药味顿时淡了些。
    多尔袞微微頷首,朝代善拱手,袖口的云纹隨著动作展开:“礼亲王说得是。我並非要与豪格贝勒爭,只是担心选了不合適的人,误了八旗大事。豪格贝勒军功赫赫,我敬重他,日后盛京的军事,还需他多出力。”
    “但治理国家、统领八旗,需的不只是军功,还要能平衡各方,让蒙古、汉臣都信服。这一点,豪格贝勒或许还需歷练。”
    豪格喘著粗气坐回椅子,胸口隨著呼吸起伏,心中仍不服气,马鞭在手里转了个圈,鞭梢扫过地面的黑灰:“那你说谁合適?总不能让你一个叔王继位吧?”
    多尔袞没接话,目光转向济尔哈朗与他身旁的罗洛浑。
    他端起茶杯又放下,茶水在杯底晃了晃,声音放缓,带著几分拉拢的意味:“郑亲王,你隨汗王征战多年,战功赫赫,汗王在世时就常夸你会治军。罗洛浑贝勒,你虽暂摄镶红旗,但也是我八旗后起之秀,不仅在战场上破阵无数,立功不断,而且还將旗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你们觉得,该选谁?”
    这话像一块石子投进水里,济尔哈朗的眼神瞬间闪烁起来。
    他悄悄瞥了眼多尔袞,又看了看犹在气恼的豪格,微微嘆了一口气。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但想到多尔袞向他许下的好处,只能只能暗自咬牙,將心中的不安和愧疚强压下去。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袖中捻著佛珠,声音平静地说道:“我仍坚持汗位从先帝诸子中选。但豪格贝勒……性子太急,做事操切,恐难服眾。汗王九子福临,今年刚满四岁。虽年纪尚幼,却聪明伶俐,若有重臣辅政,未必不能成才。”
    罗洛浑立刻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神情,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赶紧往前凑了凑,声音里带著几分急切的附和:“郑亲王说得对!我也支持福临继汗王之位。至於重臣辅政,我认为礼亲王辈分尊崇,地位最高,睿亲王和郑亲王都是能臣,一个善军事,一个善治理,若能三人共同辅佐福临,既合『立子』的规矩,又能稳住八旗,再好不过。”
    豪格猛地抬头,盯著济尔哈朗与罗洛浑,声音发颤:“你们……你们这是跟多尔袞串通好了?是不是他私下给了你们好处?济尔哈朗,你忘了汗王当年怎么信任你?他把正蓝旗交给你管,还让你参与议政,你就是这么报答他的?罗洛浑,你阿玛岳託病亡,汗王力排眾议,让你袭其爵位,署理旗务。你就这么……背叛汗王?”
    “肃郡王,我並非串通。”济尔哈朗嘆气,沉声说道:“我们镶蓝旗要的是稳定,不是內斗。福临是先帝之子,母妃又为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立他为汗,既合『父死子继』的规矩,又能拉拢科尔沁,名正言顺。”
    罗洛浑也小声补充:“是呀,肃郡王,我们不是背叛先帝,是为了八旗的安稳,为了我大清的政局。要是真闹將起来,明朝和蒙古肯定会趁机来犯,到时候咱们连家都没了,还谈什么汗位?”
    当然,三王辅政也是为了平衡各部势力,不至握有两白旗的多尔袞一家独大。
    豪格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当然明白多尔袞的算盘--立幼主,实权自然落在辅政大臣手中,並且还將他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
    更可气的是,福临的母妃是科尔沁人,正好抵消了自己福晋(科尔沁贝勒之女)的背景,让他连“外戚支持”的优势都没了。
    多尔袞看向豪格,语气带了点安抚,却也透著不容拒绝的强硬:“肃郡王,你若同意立福临为汗,我保证两白旗绝不与正蓝旗为敌。而且福临年幼,辅政期间,盛京的军事仍需你多费心,你麾下的將士,军功赏赐加倍。你的军功,八旗上下都看在眼里,没人会亏待你。可若是你执意要爭,最后受损的,还是我大清两代汗王打下的江山。”
    豪格攥紧马鞭,指节泛白,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他清楚,济尔哈朗与罗洛浑倒向多尔袞后,自己即便有两黄旗的支持,却已落了下风。
    若真要开战,两败俱伤不说,还会惹代善不满。
    代善的正红旗虽未表態,却显然倾向稳定,刚才代善轻轻咳嗽的两声,就是在暗示他见好就收。
    “既然有四旗支持福临继位,那就这么定了。”代善没等豪格开口,先站起身来,眼神异常坚定:“在汗王成年之前,由我、郑亲王、睿亲王三人辅政。”
    他看向豪格,语气缓和了些,却带著命令的意味:“肃郡王统领正蓝旗,负责辽阳防务,且不可使明军再袭我大清腹心之地。”
    “好,我认了。”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就立福临为我大清新的汗王。”
    多尔袞脸上露出笑意,起身朝代善、济尔哈朗、罗洛浑拱手:“既然肃郡王同意,此事就定了。即日起,各旗严守汛地,私自动兵者,以谋逆论处!谁要是敢违背,先过我两白旗的刀!”
    代善也点了点头,伸手拂了拂衣服上的褶皱:“三日后,辰时,大政殿举行登基仪式,昭告八旗。今日之事,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许再爭。”
    眾人陆续起身离殿,靴底踩过地面的黑灰,留下一串串脚印。
    豪格走在最后,他回头望了眼空荡荡的蟠龙宝座,眼神复杂,有不甘,有愤怒,还有一丝无力。
    寒风从殿门缝隙钻进来,吹得他脖子发僵。
    他知道,从今日起,盛京的天,彻底变了,他这个“长子”,再也没有机会坐上那个宝座。
    三日后,登基大典。
    福临穿著不合身的龙袍,怯生生地坐在龙椅上,小手紧紧攥著龙袍的下摆。
    他不懂什么是汗王,只觉得殿里的人都盯著他,像草原上的狼盯著小羊,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两圈,又被他硬生生憋回去。
    母妃昨夜跟他说,不许哭,哭了就见不到额娘了。
    多尔袞站在御阶下左侧首位,看著这个傀儡小皇帝,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四岁的孩子,懂什么治国?
    往后这大清的权,终究是他的。
    当他转头时,正好对上豪格充满恨意的目光。
    两人隔空对视,火四溅。
    殿外,风雪依旧。
    盛京城的街道上,各旗兵马来回穿梭。
    表面上的平静下,暗流涌动。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