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06章 被安排好的老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06章 被安排好的老四

    第406章 被安排好的老四
    实验也开始进入到全新的阶段,进入到了小范围的试种阶段了。
    依然是选择一些倭寇、死囚,这些人可以先接种牛痘,然后让他们长期和天患者相处。
    仔细的观察著这些人的反应,不管是发烧还是各种身体状態。
    包括一系列的接种的牛痘数量、部位等,这也都需要进行观察和严格的筛选。
    “这么看来,还是胳膊最好啊。”马寻再次翻阅著资料,“就是这个致死率,还是得注意些。”
    接种牛痘只会產生轻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於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病的天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疫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病毒的免疫力。
    马寻这么做算是將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提前了四个世纪了。
    只是现在的马寻也感觉到牛痘对於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有用,可是也不能排除一些极少数的案例。
    孕妇不能接种牛痘,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
    而一些基础病也不太好接种牛痘,比如说尿病等。
    再者就是在岛上的这些药人之中,也出现过『斑毒”,也就是『紫癲”,或者是局部的皮肤坏死等。
    十全十美、万无一失,那是不存在的。
    道衍似乎看出来马寻的担心,劝道,“国舅爷,您就是医术再高明,也不能让所有人都不再生病。大多数人都好著,也就行了。”
    马寻看著道衍笑了笑,“我本就不是很在意这些,只是想著能更好一些罢了。”
    爭取精益求精,这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因废食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在马寻身上出现。
    牛痘的研製,几乎进入到最后的阶段了。
    现在只是需要等待,看看牛痘的效果,然后再不断的扩大接种的规模。
    就在马寻满心欢喜的在不断的整理资料,和岛上的郎中们欢欣鼓舞等待著好消息传来的时候,
    朱这小子又要请见。
    站在船头的朱远远喊著,“舅舅。”
    马寻急忙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急著要见?”
    朱连忙回答说道,“有些事情不太好,还是江南士绅这边。”
    马寻脸色难看了,“难不成是抗税?”
    “那倒不至於,虽说也有些隱匿佃户的,只是这些人到底不敢乱来。”
    这也对,这又不是明朝中后期江南的税收不上来,或者是江南的士绅直接打死锦衣卫、不许朝廷官员进入。
    现在的他们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就算是想要降低赋税,那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给抓到破绽。
    “先前我查出来了,有士绅结社、有学子加入其中。”朱有些担心的说道,“这些人的言行,有些不太妥当。”
    马寻直接问了,“哪里不太妥当?”
    朱老实的回答,“多有为魏观、高启等人叫屈者,对我等於岛上驻兵、隔壁各种揣测以及妄议。”
    有人说朱元璋杀魏观,那是因为被官员蒙蔽,也有人觉得这是文字狱。
    这是有一定的原因,不过本质上还是朱元璋对江南士绅的一种施压。
    马寻直接问道,“朝廷的律法你不知道?”
    朱小心回答说道,“多有一些有才学,或是在士林之中有声望者,我这才不敢擅自下定论。”
    歷史上的朱到了封地可以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在乎一些事情。
    可是现在的他还是少年,虽然成婚生子了,只是见识的事情不多,经歷的事情也少,所以胆子小一点也正常。
    马寻不客气的说道,“朝廷禁止士子结社、空谈政事,这件事情你不知道?悉数给我拿下,然后直接奏报中书省,请旨开革这些人的功名、永不录用!”
    马寻的话不只是让朱心惊肉跳,同样也是让道衍等人心惊。
    都说国舅爷仁善,可是现阶段有几个人觉得他是真的仁善?这人狠起来,让人心里发忧。
    传闻国舅不待见文官,而现在看起来更是多了一桩实证!
    朱小心说道,“有举人五人,秀才十七,尚且还有几十童生。”
    “人多就可以枉法?法不责眾?”马寻直接骂道,“从哪学的臭毛病,人多了就可以因此胁迫朝廷?”
    朱元璋早就规定士子不可以空谈政事,不许结社,以及对朝廷的政见指手画脚。
    他自然不知道歷史上还有东林党这样的存在,要是知道了能给气的死而復生,然后再给气死。
    致仕的官员、只有功名的学子,或者是一些所谓的有声望者,这一个个的在高谈阔论,对朝廷的政见各种击,甚至沦为党爭的利器。
    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了,这些意见领袖凭什么去影响朝廷的政策?
    马寻指了指朱,“这事情你要是办不好,回头用不著我收拾你!怎么去办,你该心里有数!
    +
    朱顿时有了信心,说道,“我即刻去拿人,审案,然后奏报朝廷!如何去处置自有朝廷公论!”
    马寻满意的点头,这就是个滑不溜丟的泥鰍,学会了踢皮球了。
    將人抓了、將事情给奏报了,如何处置自然是朝堂上的事情了,他晋王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只是这件事情到了朝堂之上,自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那就看看哪边的话语权更大了。
    马寻准备调转船头回岛,朱又说道,“舅舅,也不知道从哪出来的传闻,说您在岛上行无道之事。”
    马寻脸色难看了,“怎么传的?”
    朱只能硬著头皮说道,“说您在岛上兴大狱、囚忠良,有人看著死囚等送入岛上。”
    將死因送到岛上,这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事情。
    毕竟这不只是苏州府、松江府的官员多少听到了些风声,在京城那边的中书省、刑部等衙门更是需要核查一些死囚的案卷,那些死囚到底会不会送到岛上,也是他们在处置。
    所以有些百姓听到了传闻也比较八卦,有些阴谋论等等更是那些人愿意相信的,或者是在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多人信了。
    朱继续补充,“尚且还有人说朝廷海禁,实为朝廷与民夺利。是您现在在岛上与水师行商贾之事,与海外通商。”
    马寻就要忍不住开骂了,所谓的『海禁”,这可不是完全的海禁。
    朝贡、贸易,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需要到指定的码头。
    宋元时虽然也是有一定的政策以及衙门的管束,但是那时候的海贸確实更为顺畅。
    而现阶段呢,很多民间的力量就是私自出海,没事的时候就是正常的私自出海的海商,遇到了一些事情就可以变成海盗。
    马寻琢磨了一下,问道,“你就没查查?”
    “在查,只是我手里的人不擅长这些。”朱也有些无奈的说道,“舅舅,我手里的兵马都摆在明面上。”
    马寻仔细一琢磨,说道,“你回头再给京里去封书信,赵大勇这些人在我这还有大用。估计双抢也快结束了,就向你父皇请旨,让老四也过来。”
    朱虽然和朱棣不对付,但是连忙说道,“舅舅,老四还没成家、没子嗣!”
    “谁让他到岛上了,就让他带著锦衣卫在松江府、苏州府查案!”马寻又好气又好笑,“老四比你有魄力,这些案子他也擅长。”
    朱顿时笑了,老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做些『事』了,好像就是给舅舅教坏的。
    不过朱也可以肯定,一旦他的信送到了京城,父皇和母后肯定会无比震怒。
    到了那时候必然是调心腹大將,或者是直接让老四直接带著锦衣卫过来了,江南的这些士绅不死也要被扒层皮。
    朱可做这些事情,他都是直接將兵马摆在明面上,他出面就是平叛,就是镇压,还是让老四去做这些事情吧!
    朱老四可就惨了,早稻收割结束,晚稻刚种下去,本来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
    这抢收抢种刚结束,就要马不停蹄的率领锦衣卫来江南查案,进一步的得罪江南士绅,乃至是得罪文官。
    道衍忍不住看了看马寻,其实这么些个皇子之中,也就是燕王暂时好点。
    毕竟在道衍的“选择范围內”真的是没人了,秦王、晋王是什么德行他清楚,吴王只想跟他舅舅学医。
    可是呢,燕王殿下是不是给国舅爷培养错了方向?
    在凤阳的时候就让燕王去率锦衣卫查案,干一些抄家的事情。现在还是如此,只是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开始动江南文官了。
    不在意名声受损的马寻忽然看向道衍,“心疼我外甥了?”
    道衍立刻收敛情绪,笑著说道,“国舅爷做事公允、老成持重,下官佩服。”
    马寻看著江面说道,“我那大外甥才是少年老成、不缺仁善但是也有威仪之人,只要有我那大外甥在,我大明至少能多几十年安逸。”
    朱棣的永乐盛世確实不错,但是內战导致大量將士死伤,本来恢復了点元气的中原腹地又是一片疮。
    还是朱標好一点,因为他怎么看至少也是个守成之君,开国初年的平稳过渡显然更好一些。
    起码这小子再怎么做,都不可能像朱允蚊那混帐东西瞎折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