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369章 你我有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9章 你我有缘

    第369章 你我有缘
    歷史名人对马寻来说早就麻木了,因为他身边的歷史名人实在太多了。
    有些也算是祛魅了,甚至是比较嫌弃。
    而大多数的『名人』都是平常心对待,甚至是“高人一等”,该骂就骂。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啊,这位张真人或许可以给他带来很多的帮助,可以让他的一些愿达成。
    其实马寻真的没有因为现在的身份去刻意追求接触什么人,他以前倒是对罗贯中感兴趣。
    原因就是想要看看四大名著当中的前两本的初稿是什么样,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就让罗贯中继续在杭州、福建一带活动,继续写小说就行,总不能为了『催稿』將人逮回来吧。
    朱標几个忧心,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可能出现了。
    自从马寻入京以来,不少人都担心他有一天会跑掉。
    不过那时候最多的是担心他有一天受气,然后就跑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啊,这是有人將他想要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的癮头给勾出来了,提起这些就眉飞色舞了。
    张三丰洗完澡,还是一身破烂道袍,“我五岁那年目染异疾、几近瞎掉,恩师收我为徒,我这眼睛就好了。”
    马寻就羡慕的说道,“这便是缘啊,不过也是真人仙风道骨,才得看重。”
    张三丰笑著开口,“跟隨恩师之时,教习道经过目便晓,有暇兼读儒、释两家之书,
    隨手披阅,会通其大意即止。”
    所以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你辛辛苦苦寒窗苦读不一定能学会多少。而有些人稍微看下,心里就已经明了。
    张三丰继续说道,“在观里八年,我娘太想我,我便拜辞归家,专究儒业。”
    马寻忽然说道,“我认识一个和尚,也是释、道、儒精通,一会儿叫过来,咱仁肯定有的聊。”
    张三丰眼晴都亮了几分,“师弟好才学,身边才有这般人物。”
    朱橘都要哭了,本来他还在为自己死皮赖脸的住一个院而得意,觉得舅舅的看家本领肯定要被他掏空。
    可是现在兄长们严厉叮嘱,必须要盯著舅舅,走到哪就跟到哪。
    而现在呢,朱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舅舅说的那个和尚,大概率是僧官道衍。闹了半天选中这个僧官,只是因为投缘啊?
    这么说来,舅舅出世的心思一直都有?
    肝颤的朱肯定是误解了,將道衍留著,那是因为这人確实有些才华,以及是不稳定因素得留在身边。
    最主要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去旅游肯定没问题,但是让他云游天下这些,现在可没办法吃这个苦。
    但是他想要將张三丰给逛住啊,自然也就需要些手段了。
    张三丰虽然亲近马寻,但是对於大明比较牴触,这是『大元遗民”。不过他也知道现实,知道想要传教就需要一些权贵的支持。
    一个是想要將当朝国舅给骗走,俩人结伴云游天下,到时候道家的声势和地位可能就有所变化了。
    另一个则是想著將“仙神』给留下,起码一身的本事得留下来一些吧。
    俩人各怀心思,可是看起来还是忘年交一般,这就是一见投缘,迅速的成为了挚友。
    马寻忽然看向朱橘,“去给你皇兄说一声,政事办完了过来一趟,他的拳法得让真人看看。”
    朱橘立刻摇头,他不敢走,走了的话没办法交差,“我也会太极,我跟著母后学的,
    也是您亲自教的,我就能演示。”
    张三丰看向马寻,也颇为期待,“此次寻师弟也是因缘际会,我本就荆襄流连,此前见军中有人习练此术就颇为好奇。多方打听才知道是师弟手笔,这才一路探究,幸亏师弟来了凤阳,要不然我还得去金陵。”
    朱橘执行力很快,立刻开始展示起来太极拳。
    起势、抱球势、单推势......这就是太极十三势。
    张三丰眼中异彩连连,这天下英雄多不多不重要,真正的知己就是这位经歷神奇的国舅了。
    张三丰称讚不已,“內合其气,外合其形,位居其中,形气相含,神形俱妙。”
    当著正主这么做,马寻还是有些心虚,所以更加谦虚了,“倒也不至於,形与意合,
    意与气合,气与神,还缺点火候合。在这呼吸吐纳之事上,我还稍微差点。”
    张三丰颇为期待的看向马寻,“师弟早年四处云游,想来也是练拳以强筋骨,练百骸,养气血,而用於御敌防身,健体之用。”
    马寻更为尷尬,他现在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虽然吐槽,不过马寻还是说道,“当著真人,我献丑了。”
    武当太极也是內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生为一体精妙的传统拳法。
    而所谓太极拳法,並非是指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两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
    单纯就刚刚练的太极拳,朱橘展示的是太极拳,也就是十三势这些,而马寻要展示的是两仪拳。
    马寻最拿手的武术一直都是棍棒,只可惜一直被人垢病庄稼把式,最多只能防身。
    张三丰认真看著,看著马寻快慢相兼、刚柔相成,更是开心,“阴阳和合为太极,分开曰俩仪。师弟,我恨不能早些与你相识。”
    朱橘则是在庆幸,要是这个张真人早些年就遇著舅舅了,那还得了!
    真要是那情形,说不定现在的舅舅就是牵著毛驴和张真人在名山古剎流连了。
    马寻和张三丰算是一见如故了,这两人似乎是有说不完的话。
    一会儿再將道衍叫过来,这也是个精通三家精髓的人物,三个人凑在一起说不定更加有灵感上的碰撞。
    朱標就忧心的,给京城方面去了一封家书,问道,“老四,舅舅还在和张真人在说话?”
    “我现在就怕他给老五赶出来了。”朱棣那叫一个心,“舅舅多挑剔的人,就差和张真人抵足而眠了。”
    这一下朱標也开始肝颤了,朱棣继续补刀,“舅舅好像还打算叫道衍和尚一起去论道,我算是看明白了。他就是精通释、儒、道,以前没人和他说得到一块去。”
    朱標沉默了片刻才说道,“这倒也是,舅舅才学高、才情好,凡夫俗子难以让他入眼,找到说话的人確实难。”
    朱则更加忧心了,“皇兄,这可怎么办啊?以前总觉得舅舅好说话,和谁都能聊一块去。现如今再看,他无非就是迁就其他人。”
    朱標琢磨了一下也点头,“向下兼容”的说法他不懂,但是道理是知道的。
    自家舅舅看著和淮西的那帮武將都能说说笑笑,也从来都不谈什么儒道释之类的,无非就是迁就那些粗人。
    看看现在,遇著了张真人,舅舅说话时都是神采飞扬的。
    朱標看著朱楼问道,“让老五一直跟著,要不然心里不踏实。”
    朱就吐槽说道,“肯定跟著,他哪能离开半步!我还换了几个人守著小院,何大现在心里都不踏实了。”
    这是有必要的,换几个更可靠的心腹。
    不是將马寻软禁,而是一旦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的拖延一下。
    心塞的朱標那叫一个鬱闷,刚准备开始整顿『非法迁民”,刚准备收拾不法勛贵,还都指望著舅舅出谋划策呢。
    可是现在倒好,舅舅居然想跑!
    外甥们忧心,甚至都开始在搬救兵了。
    马寻可不知道这些,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准备好饭菜,马寻问道,“真人是遵几戒?”
    道教也是有戒律的,一般有老君五戒、十二戒、二十七戒、一百八十戒及中极三百大戒。
    张三丰笑著说道,“只遵老君五戒。”
    那就是不杀生、不嗜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盗、不淫色。
    马寻指了指饭桌说道,“那就好,我还担心真人禁蒜、姜、天厌雁,地厌犬,水厌鱉,不吃长斋。”
    道教一般禁食三厌五辛、过午不食。
    朱橘整张脸都成了苦瓜,舅舅是真的变了。
    张三丰看了一眼朱,笑著说道,“你我无缘。”
    马寻嘿嘿一笑,说道,“我这小外甥俗人,以后能学个济世安民就好。不过他倒是对医学感兴趣,能为良医。”
    如果是以前朱肯定得意,难得舅舅对他的医术比较认可,甚至是鼓励他学医。
    可是现在嘛,是真的得意不起来。
    马寻小声说道,“真人去看看我儿子,那才是厉害人物。不是我吹嘘,我见看就喜欢。”
    朱橘觉得舅舅回京后肯定要被爆捶了,驴儿可是母后的心尖尖,是仅次於雄英的存在最宠爱的小儿子如何,最关心的弟弟又怎么样?
    该捶还是要捶!
    至於这话只有三个人知道,这確实不假。
    但是朱敢肯定,母后绝对会知道这事。
    就算是惦记著舅舅的医术,这些事情也不敢保密,该告密就果断告!
    马寻可不管那么多,我怎么著也得给张三丰回京城,免得他又四处去云游、飘渺不定的。
    张三丰稍微感兴趣了,“果真?”
    马寻就面不改色的说道,“我儿慈、孝、善。”
    张三丰就看著马寻说道,“我倒是觉得与师弟更投缘。”
    道家讲究慈悲心、重孝道,同时敬畏生命、讲究日行三善、知足常乐。
    既然是修道,那就要『上善若水”,有豁达的心胸。得心態平和、勤俭节约、还要能够耐住寂寞、为人厚道。
    这么一算,每一条都和马寻完美的契合了。
    这要是再没缘,那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这要是没缘,天底下也找不出来几个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