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370章 別想不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0章 別想不开

    第370章 別想不开
    马寻和张三丰一见如故,两个人似乎是有著说不完的话。
    马寻安心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是可以將张三丰暂时稳住,这个踪跡难寻的“仙神』主动现身,暂时不会跑了。
    看著难得出现的马寻,朱標连忙上前,“舅舅,您看著神清气爽了。”
    “別夹枪带棒的。”马寻早就看出来外甥们的不对劲了,“我是为了得张真人的本事,我吃不了苦、不愿意云游。”
    朱標心里的大石头瞬间落下,这就是他最希望听到的答案。
    可是朱的话让朱標又紧张了,“舅舅,您学了张真人的本事又如何?”
    是啊,学了张真人的本事做什么?
    学了,那自然是去修道啊!
    “你还小,不懂。”马寻就说道,“就说太极,我要是將呼吸吐纳也学好了,说不定能延年益寿。你自个儿说说,这是不是好事?”
    这一下朱標等人也严肃起来了,这確实是大好事。
    只是太极是舅舅所创,张真人就算是再厉害,能比舅舅厉害?
    心里嘀咕归心里嘀咕,可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的话就挨骂。
    要是舅舅恼羞成怒了,说不定就请出来棍子,到时候要代帝后管教皇子了。
    马寻隨即看向朱標,“標儿,这两天忙,差点忘了正事。”
    朱標都无语了,您这两天是忙,我们可是一边在心惊胆战,一边在忙著正事。
    马寻说道,“查户籍、逃逸的人还是得抓紧,找个由头把勛贵圈地的事情也抓紧处置。回头让常茂和允恭、邓镇过来,我来吩附他们。”
    如果是前两天这么安排,朱標觉得没问题,这本来就是要办的正事。
    可是现在朱標心里打鼓了,这么急著安排这些事情,是不是有其他的心思?
    比如说办好了这些事情,然后就了无牵掛?
    朱稠急忙说道,“舅舅,我和我媳妇岁数小,她临盆之前还得您坐镇才好。”
    老三聪明啊,得让舅舅有牵掛。现在和他说什么朝堂大事根本没用,说亲谊就好,这是个爱护晚辈的舅舅。
    “这事情再说,还早。”马寻不客气的说道,“对了,汤鼎那小子这几天在忙什么?
    ?
    朱標有些无奈的说道,“汤鼎最忙了,汤伯一大家子都在凤阳,他忙的脚不沾地。”
    皇帝给勛贵在凤阳都修了宅子,大多数勛贵只是將旁支或者极少数亲属安排在凤阳。
    无非就是这一次不少勛贵子女跟著回凤阳,所以跟著回来了几个能管事的亲属。
    但是汤和不一样,他一大家子很多人都在凤阳,这是真正的故土难离。
    以至於歷史上的汤和墓就是在“凤阳府”,这是明初极少数的重臣没有陪葬帝陵的,
    也就是汤和有这样的特殊待遇能葬回故里。
    马寻也有些哑然失笑,“那这小子是得叫回来了,这一次办事,还是得靠这几个。”
    朱標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他的父亲做事就是如此。
    有些事情只能指望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带头,这是真正可靠的心腹。
    而到了勛贵的第二代,还有徐允恭、常茂、汤鼎等人,能力如何暂且不说,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会紧跟看皇帝、太子的脚步。
    马寻看向朱棣问道,“你这几天可查了一些案子?”
    朱棣有些发愁的说道,“延安侯和永嘉侯最喜欢圈地,府上的奴僕也最为跋扈。他们欺压的,也多是新迁来的百姓。”
    马寻顿时头疼起来了,“又是这个永嘉侯!”
    朱亮祖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天下未定的时候主动投降朱元璋,他最高光的时刻可能也是战平徐达、打伤常遇春。
    军功累累不假,可是这人犯事的水平也不是一般的高,
    朱標则默默说道,“这永嘉侯现在隨李相督理屯田,巡视海道。”
    马寻直接无语,这不是將老鼠扔进米缸吗?
    朱棣继续补刀说道,“我还听说朱暹眼界甚高,只纳高门大户的为妾。”
    朱暹,也就是朱亮祖的儿子。
    这人在战场上是厉害人物,少年时就跟著朱亮祖上战场,这也是战功累累的年轻將领,现在都是正三品的上直卫所指挥使了。
    只是这父子二人看起来一个德行,说他们是纯粹的武夫其实是夸奖他们。
    毕竟有些武夫虽然看似没什么见识,不过好互有些敬畏心。这父子两个就是恃功而骄,在有权有势之后就飞扬跋扈的。
    朱楼就吐槽说道,“我看他们就是首鼠两端的货色,继续这么下去肯定要惹出大祸。”
    马寻认可朱楼的一部分评价,朱亮祖就属於那种屡教不改的类型。
    皇帝一次次的小惩大诫,完全不足以让朱亮祖收敛,他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了,显得有恃无恐。
    马寻也淡定,“好言难劝该死鬼,他执迷不悟的话也怪不了谁。”
    隨即马寻看向朱棣,“老四,准备弹劾延安侯和永嘉侯。”
    朱棣有些担心的问道,“舅舅,延安侯此刻正跟著汤伯出征呢!这个时候弹劾他,只怕不太好吧。”
    马寻立刻反问,“当年你父皇诛杀胡三舍的时候,没想过越国公?越国公长子违法乱纪可以正法,永嘉侯就不该被弹劾?”
    这一下朱棣不敢再说,越国公胡大海那可不是一般人物。
    虽说现在胡大海已经死了十多年,甚至只有一个不太成器的义子在世。
    可是要说军中上下乃至文臣武將,对胡大海依然是交口称讚,他和冯国用就是朱元璋最大的遗憾和损失了。
    朱小声问道,“舅舅,弹劾之事真要让老四去做?”
    虽然哥俩有些矛盾,但是到底是亲兄弟。这么得罪人的事情让老四去做,有些不太好啊。
    马寻瞪著朱,“老四现在管著北镇抚司,这不是他分內之事?要不然你来帮我,我俩去弹劾,让老四落个清净!”
    朱瞬间偃旗息鼓,老四得罪人就得罪人好了,可不能將自己拖下水。
    再说了,老四就是舅舅的马前卒,那些勛贵不可能看不明白。
    朱棣则觉得有些不对劲,北镇抚司不是舅舅管著的吗,怎么好像要扔给我了?
    国公都不太乐意管著北镇抚司,亲王就乐意啊?
    朱標心里安稳了不少,大事都没有耽搁,这就值得开心了。
    朱標徵询的问道,“舅舅,老四起头,您拿主意。我稍微惩戒一番,先令勛贵自查自纠,如何?”
    这么安排没问题啊,看起来朱標是给了勛贵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样做自然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子仁善,让勛贵们更加靠拢这位储君。
    真要是以后动手也没人会说什么,都已经给了机会,那些人不珍惜罢了。
    马寻就点头说道,“標儿如此安排確实周到,只是我弹劾之后,得让常茂等人立刻开始动起来。”
    朱標认可的说道,“確实该如此,前头的几个公侯做出表率,其他人该做些什么也该心里有分寸。”
    这就是徐达等人的聪明之处,他们和朱亮祖等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別。
    这不只是说平时谦逊、守法,而是在很多的事情上他们知道如何维护、配合皇帝推行政策。
    正事肯定要办,既然现在这里都安排好了,马寻就可以去找张三丰继续探討一些大道了。
    看著马寻转身就走,朱標等人慾言又止。
    小透明一般的朱立刻掏出一张纸,“舅舅和张真人的对话,我能记的都记了。快点给母后传信,舅舅想让驴儿修道!”
    说完这些的朱橘转身就跑,不能给舅舅和张真人单独说话的机会,要不然谁知道又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呢!
    朱標等人脸色变了,老五是打听出来了重要消息,可是这个消息太嚇人了。
    被坑的马寻浑然不觉,还惦记著进一步的改良太极拳,好好的修炼內家拳。
    而在百里之外的京城,马秀英勃然变色。
    张邀去凤阳了,和尚惦记著她的弟弟,道士也惦记著。
    我马家的人就这么出类拔萃,你们这些出家人非得他再次出家吗?
    “重八!”马秀英忧心,问道,“这如何是好?”
    李贞抢先说道,“先不能和姝寧说,要不然她心里肯定担忧。”
    朱元璋也连忙说道,“確实不该和她说,要我说没什么可担忧的。小弟六根不净,他自个儿都这么说了。”
    马秀英气的不轻,不是你亲弟弟,你自然不担心!
    李贞就劝著说道,“你也不要急,標儿几个在那边,小弟跑不了。他是有分寸的人,
    现在朝廷大事没办完,他不会走。”
    马秀英忽然问道,“驴儿长大一点,他治天的法子弄好了,会不会走?”
    朱元璋就反问起来了,“小弟这么大的人了,你事事替他做主,他能开心?”
    不过朱元璋马上补救,说道,“让他侍妾赶紧过去,丫头本来就在宫里住著,也有人照应。张邀过也真是,找他的时候不来,不想要他来的时候偏偏主动找上门了。”
    马秀英拆台了,“那是找你吗?没看標儿都说了,张真人只亲近我弟弟。”
    朱元璋愁啊,这么好个国舅要是让人给拐跑了,这是社稷的损失不说,家里头也不得安寧了。
    等小弟回来了好好和他谈谈心,免得这小子年纪轻轻的就想不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