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1977俗人重生指南 > 第178章 看来真是赚著钱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8章 看来真是赚著钱了

    第178章 看来真是赚著钱了
    “我就知道你小子要拿好酒过来,还好我没冤枉钱。”
    张伟大大咧咧进来,现在正值六月底,白天温度已经恆定在二十六七度左右。
    几人都是白色短衬衫,深色长裤,脚上踩著一双黑色皮鞋。
    仅仅是这样肯定还不行,左手腕上必须得来一块儿手錶,手里拎个公文包,骚包点的胸口还能插一根钢笔。
    加上赵勇军在校团委暑假也休息不了多少天,整个宿舍六人,也就方堃穿的隨意。
    中式汗褂,长裤,拖拉著老布鞋,手腕上盘著一串儿金刚菩提。
    “你瞅瞅你这打扮,不知道的以为天桥卖艺的呢,好歹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得注意形象。”
    “天桥有我这么帅的卖艺的?”
    方堃回懟道:“哪天哥们要是真去卖艺了,那些卖艺的不得饿死。”
    几人再次碰面,不同的是这次已经彻底没了学生的身份,已经全部参加了工作。
    赵勇军老子和老丈人坐在一旁陪同,倒也不露怯,京城这边的事儿插不上嘴,那就聊乡下有趣的人和事,总之没有冷场。
    吉泽国旗看向方堃:“得亏听你的没买衣服,我这刚去报到,衣服茶杯茶壶肥皂什么的发了一大堆,而且人家单位是统一制服,外面买的料子再好也不行。”
    李春生笑道:“我们外事办,绝大部分活动都需要报市委宣传部预审,我这刚进去的小兵,跟著跑外勤就昨天一天时间,跟国旗碰了两次。”
    方堃接过国旗递过来的烟,好奇道:“你在校也发过文章,去了外事办不得混个撰写发言稿的活儿,怎么还去宣传部了。,李春生嘆息道:“这种重要的工作怎么可能安排给一个新人,外交学院有专门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负责,而且我在这边无根无萍的,硬塞也塞不进去。”
    这话就有点发牢骚了,不过也不怪李春生发牢骚。
    前天下午报到,昨天上午正式上班,先是例会和学习。
    部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同时组织外事干部学习对外政策以及外事纪律。
    然后就是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空閒的时候学习处理公文,大部分时间是跟著老人跑腿。
    这些活动他都参加了,只不过是在会议室的后排旁听椅上坐如嘍嘍,会议室的办公桌他现在还远没资格坐上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毕业生的身份也有好处,实习一年后不会从干事一职开始,转正就是主任科员。
    其实家庭背景只是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实力才是硬道理,只要发展的好,未来不可限量。
    方堃听著他们热聊第一天工作的所见所闻,当然前提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肯定不会乱禿嚕,这块的觉悟大家还是有的。
    儘是些跑腿打杂的牢骚话,也就陈卫东好点,交通运输部的交通秩序监管办公室。
    交警的活儿肯定不会给他干,报到第一天上午在自己的办公桌喝了一上午的茶,看了一上午的报纸。
    “要不是中午同事喊我一起吃饭,我差点以为单位忘记我这號儿人了。”
    张伟一阵挪愉,交通运输部啊,陈卫东家里要是后面没出力狗都不信,关键是这傢伙藏得够深,名单发出来才暴露。
    自家老娘的一个近房哥哥,自己的一个舅舅在里面,关係谈不上多近,两家也就平常逢年过节才走动一下,而且还是和舅舅的妈妈走动。
    这次上门落人情,多半还是看在自己北大毕业生的身份上,不然人家不会轻易帮忙。
    陈卫东一阵求饶,寧姚去厨房看了看,家里今天人多,准备的菜就多。
    为了不露怯,李玉兰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菜。
    寻常想吃什么自家菜地里现摘就行,谁能想到自己还有买菜的一天,菜市场的蔬菜种类很全,还有好多她都没见过,就是烧钱烧的厉害。
    今天连菜带肉,算上白的大米,一家子一个月三分之一的口粮给造了。
    李玉兰心里充满了担忧,这大城市也没村里老婶子们传的有多舒服啊。
    一桌子家常菜,味道真的没的说,肉香菜香油香,最后吃了个盆光碗净。
    坐著消食儿的时候,一伙人聊到梦毅梦安的学习问题。
    赵勇军笑道:“好在有两个月的暑假,先让他们熟悉熟悉这边,北大附中初中部小学部已经问好了,开学就能过去报导。“
    卡著时间,稀稀疏疏起身准备继续去上班,方堃让董浩开车去送寧姚,自己慢半拍。
    等没人了,从兜儿里掏出两个红包,给赵梦毅赵梦安一人一个。
    李玉兰连忙拦道:“他叔你这是做什么,老赵,你快过来!”
    方堃笑道:“孩子要上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买文具书籍,去少年宫报个兴趣班不都得用钱,拿著吧。”
    赵勇军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拍了拍自家丫头的后脑勺:“还不快谢谢叔叔。”
    “谢谢方叔!”
    等方堃离开,一家子才放鬆下来,李玉兰拿过俩孩子手里的红包,原本还不以为意,结果拆开嚇了一跳。
    “—个人就是六十六块钱,你这个同学什么来路?“
    “这欠的是还不清了。”
    赵勇军先是嘆了一声:“人现在在北大当大学老师,外面做了点生意,又是作家,在我们六个人里算是发展的最好的,这钱就拿著吧。”
    他们家別看现在欣欣向荣,可真就捉襟见肘,之前买房加装修,两家支援了五百多块钱出来。
    现在两大家子在这边算是旅游,既然来了,就不能抠抠搜搜,左右都得钱。
    方堃的这一百三十二块钱,说是给孩子买学习用具用的,其实还是支援他的。
    京久居,大不易。
    李玉兰鬆了一口气,看著屋里接的糕点零嘴:“欠的少,就少还,欠的多了,以后咱们一点一点慢慢还,你这些个同学还挺不错的,就是怎么连婚都没结,咱家梦毅都上初一了。”
    赵勇军听著不由嘆息一声,別说全宿舍了,全班也是属他年纪最大,虽然现在没有那股力不从心的感觉,可多少还是觉著自己老了,尤其是这张脸。
    方堃直接去了三味饭店,隋卞找老师傅定牌匾去了,必须得把“三味楼』的牌子给掛起来。
    方堃则把新店装修的活儿,主动揽给了王师傅他们。
    三庙街的店够大,二楼上面大大小小十一个包厢,只是可惜现在不能用,隋三味一阵可惜什么时候才能放开招工限制。
    至於风向会不会发生变化,现在是完全不会去想了。
    开店两年,在饭店接触的大大小小做生意的老板多了去了,想法早就转变了。
    下午去百货大楼给寧姚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第二天直奔学校,刚在宿舍躺著,门就被王哲红给推开了。
    “王老师?这里是男生宿舍。”
    王哲红白了他一眼:“你还当自己是学生呢,教师宿舍男女隨便进,只要不隨便留宿就行,昨天下午找你一下午找不见人,上哪儿去了?“
    “呃,在家写稿子来著。”
    王哲红闻言语气缓和了不少,道:“以后咱们就是同事关係了,季主任找你,赶紧过去一趟。”
    师生关係变同事关係,心里给人的这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尤其是听说王哲红还没有结婚,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对象緋闻。
    不过这跟方堃没什么关係,他只是好奇辅导员这个年龄为什么还不找个老伴儿,纯八卦罢了。
    赶到办公室,敲门喊报告。
    季真淮看见方堃也没因为昨天一下午没找见人而不满,而是笑道:“坐,抽屉里有茶,想喝什么自己倒。”
    方堃拎著杯子给自己来了一杯毛尖:“主任,我的工作定下来了?”
    “还没,昨天找你就是为了这事儿,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方堃正经道:“咱们系的话,肯定还是汉语言最熟悉,哪门课我都能胜任。”
    “你子口气挺大,小到时候站在讲台上紧张到牙关打颤,被学生哄下台。”
    学的好和教的好完全是两码事,方堃能不能顺利胜任一名教师还有待商榷。
    季真淮起身走到茶几这边,继续道:“咱们中文系现在像叶蜚声教授这样的老教师,除了自己每年的课题研究,日常仍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上,学校原来是计划让你去教现汉的,可吴组教授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你明年先尝试带一下大一的古文,另外还有叶蜚声教授,他是你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其实刚开始也有意让你去教语言学概论,教学这块儿是不用了,你去见一下他,应该是想邀请你参加课题组,这对你以后评职称大有好处。”
    方堃喝了一杯茶,起身出办公室门,不用多走,隔壁就是叶蜚声的办公室。
    “老师,您找我?”
    叶蜚声语出惊道:“听说你今年夏天要准备结婚了?”
    方堃愣:“这您也能打听到?”
    “你是咱们中文系的大红人,哪里需要打听,在未名湖閒溜达走一圈,这耳朵有时候也不能太好,小道消息说钻就钻进来了。“
    北大的未名湖不光是学生散步谈恋爱的天堂,时不时就能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老头儿閒溜达,不用怀疑,十有八九就是国內某个领域的大能之一。
    听说以前,美术系的朱光潜教授就十分喜欢在未名湖光明正大的看学生悄闷闷的谈恋爱。
    方堃没想到这老头儿不聊正事儿,喜欢扯这些,訕笑道:“老师,婚礼那天要不您给我做证婚人?”
    叶蜚声答非所问道:“对象也是中文系的?”
    “是,新闻学的寧姚,现在在电视台工作。”
    “奥~那篇关於电视频道的论文就是她写的吧,婚礼就不去了,老胳膊老腿的现在凑不了那份热闹,哪天你们俩来家里吃顿饭就行。”
    方堃大喜,这叫什么,这叫师出名门了,以后出了门儿完全可以是师徒相称。
    虽然现在的北大教师和学生关係本身就走的很近,每年都有学生返校看望老师,可有了叶蜚声这句话,还是有所区別的。
    聊到正事,叶蜚声的確是想让方堃参加他的课题研究小组,不光要胜任平常的教学,同时还建议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国家现在虽然各行各业人才紧缺,可全国各大高校都在输送优质的大学生血液,从长远的角度看,大学生从数量上迟早会趋於饱和,你的本科学歷太薄了,迟早要吃亏,学无止境,不要轻易满足。“
    方堃认真的点了点头,他的未来规划是不確定的。
    一方面高校教师是一份很新鲜,很有挑战的事业,另一方面还得兼顾生意,鱼和熊掌他想兼得。
    方堃最后还是决定了读研,不需要以学生的身份,该教学教学,先跟著叶蜚声完成课题,两年后做出一份够质量的研究生论文就行。
    当天晚上,方堃就接上寧姚,厚著脸皮去北大附属教师公寓蹭了顿饭。
    以叶蜚声的影响和地位,学校分配的住所不是一般的教师楼,九十多平,两室一厅一书一厨一卫。
    带著礼物上门,一口一个师母方堃嘴上喊的不是一般勤快。
    七月初,两家进京,先去车站接的是自家老娘。
    都不是第一次进京了,这次没有了上次的茫然拘谨,只是身上的衣服,还是上次一起逛街买的,回家一直没捨得穿,这次专门给穿上了。
    方堃先给他们带到家里,婶婶刘燕和方明远还是头一次来瞅什么都新鲜。
    方海穿著一身西装,不断地抹汗,伸胳膊的同时能露出左手那块儿崭新的手錶。
    方堃没好气的给他把外套扒拉下来:“你这就是没苦硬是。”
    怀敏在一旁跟道:“我都跟他说了少穿点少穿点,不听,非得套个外套,跟个二傻子一样。”
    “你懂什么,”方海整了整身形,嘚瑟道:“怎么样,有没有一厂之长的风范?”
    “行头上是有了,派头上没有,先把你额头上的汗擦了再说。”
    方海脱掉外套,脱掉里面的衬衣,竟然还穿了一件红色二股筋,后背浸湿了一片。
    “弟,你看啥时候把便面的单子做到京城来?”
    “產量现在跟的上了?”
    “这块儿你放心,”方海拍著胸脯道:“我和赵凯飞现在全力在扩厂扩產,县政府的人也很热情,我这不是跟人吹嘘出去了么,接到京城这边的订单。“
    方堃目任死死盯著他:“是不是有人喊你一起し麻將了?”
    “喊了,都是我在县认识的些朋友,家没事就聚聚个麻將什忍的。”
    见方堃不说话,就是看著適己,方海心里有些发毛,继续道:“你这什么眼神,我们し的不大,就是五毛的锅。”
    方堃笑了:“五还不,看来是真赚著钱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