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
第165章 规则的终极武器沈诚看著后台那份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於区块链与零知识证明的匿名举报系统》。
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
韩非。
陆谦。
一个法律的魔鬼。
一个技术的疯子。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搞出来的东西,果然没让他失望。
这哪里是“规则破坏者”。
这分明是“规则制定者”的武器。
“校长,这个项目……”
苏畅凑过来,声音发乾。
“是不是太……太危险了?”
危险?
沈诚笑了。
危险就对了。
不危险,怎么能叫“大杀器”?
“批!”
沈诚在申请书上,点下了“通过”按钮。
“不仅要批,还要顶格批!”
“启动资金,先给五百万!”
“告诉他们,伺服器要最好的,带宽要最足的!”
“我要这个系统,能同时承受全国四千万大学生的访问,眼都不眨一下!”
消同学的嘴巴张成了o型。
“校长,你这是要……”
“我要给这场游戏,加一个终极裁判。”
沈诚站起身,走到白板前。
他擦掉了“规则破坏者”赛道的所有內容。
只写下了两个字。
“天谴。”
“从今天起,这个系统,就叫『天谴』。”
沈-诚的语气很平静。
“它將成为『天眼』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天眼』评价老师,『星火』解放学生,『天谴』,则悬在所有管理者头上。”
“它將成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把看不见,摸不著,但隨时会掉下来的剑。”
韩非和陆谦被叫到了战爭指挥室。
陆谦的脸上,还带著一丝不安和兴奋。
他没想到,自己那个近乎疯狂的想法,真的被批准了。
韩非则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很冷静。
“沈诚,你想好了?”
“这个系统一旦上线,就没有回头路了。”
“它会把所有大学,都逼到我们的对立面。”
“我知道。”
沈诚递给他们一人一瓶可乐。
“我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恐惧。”
“只有恐惧,才能催生敬畏。”
“只有敬畏,才能带来改变。”
陆谦握著冰凉的可乐罐,手心却在冒汗。
“沈校长,技术上,我们可以做到绝对匿名。”
“但法律和伦理上……”
“交给我。”
韩非开口,打断了陆谦的担忧。
“我会为『天谴』系统,设计一套三层防火墙。”
“第一层,是技术防火墙。所有举报数据,在上传的瞬间,就会被区块链打散加密,没有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能够追溯到源头。”
“第二层,是法律防火墙。我会註册一个离岸基金会,来作为『天谴』系统的名义持有者。所有法律风险,都由这个基金会承担。就算天塌下来,也砸不到新星学院头上。”
“第三层,也是最关键的,是伦理防火墙。”
韩非的目光,扫过沈诚和陆谦。
“『天谴』系统,不处理个案。”
“它只做一件事: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別。”
“它不会告诉你,张三举报了李四。”
“它只会告诉你,某所大学的某个学院,在过去一个月里,关於『学术造假』的举报数量,异常增加了300%。”
“它是一个预警系统,不是一个审判系统。”
“我们不当警察,也不当法官。”
“我们只当那个,拉响火警警报的人。”
沈诚听完,打了个响指。
“专业!”
“韩大律师,你这套方案,比我那个研修班,高级多了。”
他看向陆谦。
“陆老师,技术上,有问题吗?”
陆谦摇了摇头,眼神里全是狂热。
“没有问题!”
“给我一个月,我能让『天谴』上线!”
……
一个月后。
“大学良心榜”app,进行了一次强制更新。
更新日誌里,只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新增『系统健康度』监测模块。”
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变化。
直到,第一份“天谴”周报,被匿名发送到了教育部陈岩的邮箱,以及全国所有试点高校校长的邮箱里。
周报的標题,很朴素。
《高校系统健康度观察(第一期)》。
內容,却是一场地震。
报告用数据图表,清晰地展示了过去一周,各个高校內部举报数据的波动情况。
沪交大学,“招生公平”相关举报,环比增长50%。
华夏政法大学,“財务报销流程”相关举报,环比增长80%。
某个艺术院校,“教师骚扰”相关举报,呈现爆发式增长。
报告没有提供任何具体证据。
但那些异常飆升的数据,本身就是最恐怖的证据。
它说明,在这些学校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暗流涌动。
王铁锤看著邮箱里的报告,手脚冰凉。
他想起了沈诚那天说的话。
“我只是想让这场游戏,变得稍微公平一点。”
他现在明白了。
沈诚不是在给学生发扳手。
他是在给每个学校,都装上了一个心电监护仪。
而现在,监护仪上,代表著他学校的那条线,出现了危险的波动。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纪律委员会的號码。
“给我去查!”
“彻查招生办!”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三天之內,我要看到结果!”
同一时间,无数个电话,在不同的校长办公室里响起。
一场由“天-谴”系统引发的,自上而下的內部整肃风暴,在各大高校內部,悄然颳起。
战爭指挥室里。
沈诚看著后台,那一张张被標记为“已处理”的异常数据,满意地笑了。
“你看,这不比开研修班有效率多了?”
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苏畅指著屏幕上,一片新的,正在急速变红的区域。
“校长,出问题了。”
“『天谴』系统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我们从未预料到的举报类型。”
“数量极大,而且……內容非常奇怪。”
沈诚凑过去。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举报,不再是关於腐败和不公。
而是一些充满了绝望、焦虑、和痛苦的,个人情绪的宣泄。
“我的导师,已经三个月没给我发补贴了,我快活不下去了。”
“又一个博士师兄跳楼了,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我每天都在失眠,我觉得自己快要碎掉了。”
这些,不是举报。
是求救。
是来自学术压力锅底层,无数年轻生命的,无声的吶喊。
沈诚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发现,自己打造的这把“天谴”之剑,意外地,照见了系统最黑暗的角落。
一个他之前从未真正关注过的角落。
教师的心理健康。
他沉默了许久,拿起手机,拨通了任薇的电话。
“任董,又要麻烦你了。”
“帮我联繫一下,国內,不,是全世界最好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我要给全国的老师们,送一份大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