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红楼:我,贾环,九龙夺嫡第一功 > 第251章 封,抚远大將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1章 封,抚远大將军

    第251章 封,抚远大將军
    关於密信上的內容,老四庆禛还有老八、老九等都瞧了,他们看了以后,倒是不曾反对什么。
    毕竟如今看来,想要围歼策妄阿拉布坦所率领的军队,兼之旁边还有罗布藏丹津在一旁虎视眈眈,想要完全依靠朝廷的力量,难免有些艰难,若是有青海蒙古诸部在旁协助,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
    几番商討后,康帝心中缓缓有了一个决定,斟酌许久,才开口道:“朕观西陲军情,策妄阿拉布坦自恃占据险地,骄奢淫逸,罗布藏丹津窥伺在侧。朝廷虽然天威煌煌赫赫,然而千里之远,粮餉輜重运输之际,物力维艰,非善用地方之力不可济。”
    不止是雍亲王,便是老八、老三,这会儿心中也在念头急转,思忖能够安排,担任如此重任的人士。
    只是几番商议后,康帝都不怎么满意,尤其是老八等人选,康帝此时更是多留了个心眼,甚至老八说起来往过密的一些青年俊才,想要加以举荐的时候,康帝眉头一皱,便冷声斥责开口:“军无輜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朕决心任命四川总督,此人须得是精明干练、通读兵法,善於斡旋於当地土司,调度川蜀军粮,供给陕甘青海等地。”
    此话一出,原本一直沉默不语的庆禛,倒是缓缓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年將军,也就是年亮工,军功卓著,对於西北局势熟悉,且他行政经验丰富,曾经在江南等地担任將军一职,熟悉地方政务,且对於军需调度也颇有些见解,办事儿更是雷厉风行。虽说他如今骤然当上四川总督,难免有年轻之嫌,然而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当用非常之人。”
    对於年亮工此人,康帝也素有听闻,实在是年亮工此人颇有才干,但是在康帝看来,此人难免有些心高气傲,且一路以来,堪称是顺风顺水。
    康帝有心想要打压一二,磨链其心性,只是奈何此时此景下,確实並无另外更加合適的人选,相比起来,年亮工才干皆突出,倒是更加合適。
    思及至此,康帝便缓缓开口道:“年亮工才猷练达,夙著勤能,著署理四川总督,专办南路大军事务。”
    通过让年亮工负责南路军粮餉筹措、运输,建立粮站、僱佣民夫、购买本地牛羊,保障大军供给,避免出现粮草不济,再度失败的情况。
    除此之外,康帝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在盘算。
    此次准噶尔军叛乱,打的正是帮助“格鲁派”清除异己,也正是因此,在初次入藏地的时候,获得了不少藏地之人的支持。
    既然他拿宗教说事儿,那大乾又何尝不能护送亲封的达赖喇嘛入藏,转而就获得藏人的支持呢?
    只是到底兹事体大,如今朝中重臣还在外等候,此事康帝还需要好好思量才是。
    但仅仅只是年亮工担任四川总督的这道旨意,便让下边的老九后背惊出一身冷汗来。
    年亮工担任四川总督,负责粮餉一事,以他的才能和敏锐,该不会————察觉出一丝不对劲的地方来吧?
    虽说八哥替他安排好了人手,但到底太过仓促,说不定什么地方,就露了踪跡,毕竟年亮工————是八哥都想要招揽的人才。
    真要说起来,秦錚和年亮工相比,可丝毫没有可比性。
    想到这里,老九心中惶惶然,再度抬头的时候,却看见庆给他一个示意安心的眼神,虽然不知道八哥这是萌芦里卖什么药,但老九心中到底是安稳了不少。
    *
    夜寒露浓。
    八爷府外,一道身影,匆匆迈入角门中。
    而府內。
    八爷亲自等候在此,只因为来者不是旁人,正是被康帝亲自委任四川总督,不日便要调升的年亮工。
    年亮工看见八爷庆,弯腰便是浅浅一揖,虽然並无言语上的轻慢,但是从他的动作来看,年亮工在看见四爷和八爷时,在態度举止上,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別。
    庆祺素来敏感,对於这个小细节,自然都悉数收入眼底,只是对此,他只是淡淡弯了弯唇角,恍若不见,转而就伸出手,亲自给年亮工引路,转而便笑著开□:“亮工,这边请。”
    两人一前一后,等推门进入书房中,窗影內烛火摇曳,庆祺亲自斟茶,含笑抬手示意年亮工入座,微微感唱开口:“亮工,此番深夜相邀,实因你即將赴川督任,我心中既喜且忧啊。”
    “喜的是,以亮工之才具,调度川蜀粮餉、斡旋土司,必能助朝廷一举平定青海;忧的是————此番军务牵扯甚广,粮道漫长,若途中偶有疏漏,恐被有心人借题发挥。”
    此刻,庆抬眼,凝视年亮工,眼神颇有些意味深长,只是很快,他便又恢復成平日里的笑模样,转而亲自上前,將茶盏端於年亮工身前的桌案上,於是就道:“亮工当知,秦粮册数字稍差毫釐,便能落得个貽误军机”的罪名。而今满朝之中,能如亮工一般,让父皇亲自认定夙著勤能者寥寥,我亦是对於亮工多有仰慕,还望兄————行事时多留几分转圜余地。”
    说到这里的时候,庆轻轻將手中茶盏向前一推,转而便再度开口道:“当然,若亮工遇棘手之处,儘管传信给我。陕甘粮台、户部旧属,皆可助兄调转军需粮草輜重。”
    “大局安稳,后方稳定,方是父皇所愿,也是我们这些臣属儿子想要看到的。父皇高兴,天下安定,此乃盛世海清河晏之景。”
    年亮工微微挑眉,看向这位八皇子庆的目光中,带上一丝若有所思。
    说来,旁人不知道,这位八爷难不成还不知道,他是四爷手下的人么?
    只是话又说回来,八爷势大,便是再礼贤下士,但像是现在这般低声下气,也是少有的事儿。
    只怕————这粮餉一事中,还有人不知道的秘密。
    年亮工多精明的人物,此时一想其中的弯弯绕绕,便忍不住明悟其中的道理来。
    只怕是————八爷身边亲近之人,有人將手伸向了军餉中——
    饶是年亮工胆大心细,此刻也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他们怎么敢?
    这军餉粮草,可是事关藏地平乱一事,若是前线士卒作战,浴血廝杀,偏生还吃不饱饭————
    年亮工心中有一股无名火,但是很快,却又消失殆尽,毕竟————朝廷上下,谁不如此?
    顶多只是这次八爷身边之人,做的稍微出格了些。
    真要说起来,如今九子夺嫡,態势未明,最后鹿死谁手,谁又能明白?
    而当今圣上的心思,更是捉摸不透,便是曾经的太子,不也是说废就废么,要是放在过去,谁又能想到,太子————居然也能二废二立。
    思及至此,年亮工神色一定,微微頷首,便缓缓开口出声————
    *
    “朕惟治藏安边————抚远柔藩————昔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以慈悲济世,宏扬佛法,广结善缘————赐金册金印,尊为西藏宗教领袖————”
    当京中的旨意送到青海时,在场的蒙古世子还有地方將领,包括和康帝之间有密折往来的大皇子和十四皇子,都吃了一惊。
    但旋即,便是惊喜。
    藏地因五世达赖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秘不发丧、拉藏汗与桑结嘉措的权力爭夺,陷入严重內乱。
    这对於青海之外的人听来,或许是一团乱麻,但简而言之,便是指藏地內势力动乱,策妄阿拉布坦带领的准噶尔军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肆入藏。
    而康帝这一手册封达赖喇嘛,堪称是集合藏民还有蒙古各部台吉,將矛头直直对准策妄阿拉布坦。
    其刀锋直指之处,意思不言而喻。
    人群中,一名手缠绑带的男子,此时脸色颇为难看,尤其是当他站在人群中的时候,周围人不自觉远离他,甚至军营中的两名士卒,拱立其左右,隱隱有看管之意。
    这让秦錚更加难以接受。
    在此之前,他乃是先锋营大將,而如今,他却只比军营中的阶下囚要稍微好一点,这其中的身份落差,让秦錚根本无法释怀。
    也正是此时,圣旨再度传来,而这一刻,秦錚却呆住了。
    漠南蒙古,诸如科尔沁、察哈尔、土默特部族,还有咯尔咯蒙古各大部族,都將会参与藏地平乱。
    这也就算了,毕竟这些日子以来,青海蒙古部族蠢蠢欲动,这也是眾人能够看见的。
    只是就在这会儿,圣旨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却让人讶异了。
    老十四————竟然成了全权负责驱除准噶尔势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入藏等事务的抚远大將军?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大乾军队的最高统帅,相比之下,老大————就相形见絀了。
    这一刻,老大的脸色顿时就黑沉下来。
    反倒是老十四,嘴角有那么一瞬间,都差点咧到耳根子后边去了,只是下一瞬间,他又立刻收敛嘴角的笑意,转而便露出一副正经模样来。
    至於秦錚————
    作为导致此次先锋营大败,几乎五千精锐都惨死在高寒藏地上的罪魁祸首,秦錚看见迎面走来的甲冑士卒,脚步后退,几乎有一种扭身想要逃走的欲望。
    但是下一瞬间,两双铁箍一般的双手,便死死扣在秦錚的肩膀上,转而开口便出声:“秦錚,还不速速隨我们回京?”
    老十四乜了一眼秦錚,儘量憋著,才让自己不去落井下石。
    实在是秦錚此时太过傲气,年亮工也傲,但是人家是有真本事,但是这傢伙,儼然就是赵括转世,兵书兵法什么的,说得头头是道,结果一上战场,就成了废物。
    此番统帅调度蒙古诸部,老十四心中已经有所定夺,决定走三路並进取胜的战略。
    此事他私下里同康帝和贾环还有四哥、十三哥都商议过,几人相互推测,顿觉此计倒是有几分胜算。
    通过拉拢青海蒙古诸部,三路进军,中路乃是平逆將军,从青海西寧经黑河进军,沿途击败准军,护送七世达赖入藏。
    南路则是征西將军率川滇楚浙联军,从四川入藏,攻占藏地。
    北路主牵制,由靖逆將军驻巴里坤、阿尔泰,威慑准噶尔本部。
    此三路並上,取胜把握增加,在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更加不易出现冒进、决策相悖的情况。
    只是,这抚远大將军的名號一出来,不止是大皇子的脸色变了,便是青海节度使史鼐的脸色,也不由得微微一变。
    要知道,在这些日子里,这位十四皇子,不露山、不露水,虽然跟蒙古诸多世子走得近,但就算是把刀架在史鼐脖子上,他那会儿也难以想到,老十四居然能成抚远大將军,甚至还踩在了大皇子的头上。
    毕竟怎么瞧————大皇子占据长兄地位,且又是掌兵皇子,不管是阅歷还是经验,都要比老十四丰富。
    更何况此次藏地平乱出事儿,要怪,也得怪秦錚啊,说到底,秦錚率领的队伍,跟大皇子庆禔的关係也不大,怎么————就迁怒到庆禔头上了?
    老十四成了抚远大將军,又要让庆提如何是好?
    *
    京城。
    作为貽误军机,枉负皇恩的罪人,秦錚在回京的路上,自然是没有马车的。
    对於战败將领,大乾朝多以严惩为主,秦錚看著高耸的神京城墙,此时面若死灰。
    在经歷一路风餐露宿后,他哪里还有原先的不平之气,想到那些貽误战机的战败將领,他的心中便是一个哆嗦。
    此番事了,就算是丟了官职,若能保下小命,那也是极好的。
    可是————
    不,还有八爷在。
    八爷待人一向宽和,而他又是八爷一力举荐的,若是他受了极刑,那八爷面上也没有光彩,想来此次面圣,有八爷在旁斡旋,且以圣上宽仁手腕,应该————
    还能留下一条小命。
    至於全身而退,他也就不指望了。
    想到这里,秦錚心念一定,转而就缓缓迈出一步,自宫墙內走去。
    相比起去时的意气风发,这一次回来,他却已经宛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了————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