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我把修仙文明上交给了国家 > 第52章 初步筛选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章 初步筛选

    距离林承视察“一號实验基地”,时间又过去了一周。
    这一周,整个华夏大地,暗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涌著。
    本就已经算不上平静的社会表层之下,一场人类歷史上最宏大、最深刻的变革,正在以国家意志为主导,雷厉风行地展开。
    八千一百万,这是【启灵】工程最终筛选出的、具备修仙潜力的公民总数。
    这个数字,既是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层在深夜会议中拍案而起的巨大惊喜,也是一道足以压垮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沉重考题。
    此刻,在西山指挥中心內,林承正与风尘僕僕的冯錚,一同审视著最新的【长城计划】执行简报。
    “全国已建立一万三千两百个管理营,所有【薪火】已完成入营集训。”
    除此之外,对於初步检测不具备灵根的人民,这段时间也一直在通过以拉练为主的形式,试图儘可能提升其自保能力。
    冯錚指著巨大的电子沙盘,声音中带著一丝疲惫,“初步的队列、保密条例、思想教育已经完成,反响……总体是好的。”
    “大部分同志,在收到那封红色信函后,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觉悟。”
    冯錚的脸上露出一抹自豪,“特別是退伍军人、基层干部、国企职工这些群体,几乎是零犹豫。”
    隨后他话锋一转,眼神冷了下来。
    他指了指沙盘上一片被標红的区域,那是一座位於戈壁深处的独立营区。
    “当然,有阳就有阴。这八千多万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思想觉悟自然有高有低。其中確实也存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是受西盟自由思想荼毒过深的所谓精英,表现出了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倾向,甚至在集训中公然挑衅纪律,煽动对抗情绪。”
    “按照你的建议,並结合了专家组的意见,我们制定了一套动態观察与隔离筛选机制。”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贴心,??????????????????.??????等你寻 】
    冯錚解释道,“首先,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心理评估和大数据行为分析,我们將这批刺头初步筛选了出来。”
    “但我们並没有立刻对他们进行处理,因为正如你所说,人心是会变的。现在表现好的,未来未必不会变质;现在表现差的,也未必不能被改造。”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的方案是,將这些人进行標记,並打散编入不同的临时单位进行观察。在未来的训练和工作中,我们会不断评估他们的思想动態。”
    “对於那些冥顽不灵、无可救药的,我们会在全球灵气潮汐爆发的前夕,將他们统一调配到几个特定的、远离核心避难所的开拓区。名曰先锋队,让他们去执行最高风险的任务。”
    “成了,是英雄;败了,也算是为国家清除了內部隱患。”
    林承深以为然,现在確实没有多余的资源,更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一个个感化他们。这基本已经是当下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文明存亡的“电车难题”面前,任何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是对更多无辜者的不负责任。
    攘外必先安內,华夏的事业,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对於那些从根子上就烂掉的、试图瓦解我们內部的蛀虫,任何形式的仁慈都是愚蠢的。
    冯錚的目光从沙盘上的標记点,扩展到整个华夏版图,
    “按照计划,完成集训后,这八千一百万【薪火】成员,將作为骨干力量,被派往全国三千多个新建或改建的避难所,也就是【长城计划】的实体节点。他们的初步任务,是在灵气潮汐爆发后,维持秩序、组织生產、抵御第一波衝击。”
    当然,现在的筛选,绝不可能不代表一劳永逸。
    环境会改变人,力量更容易腐化人。
    但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从来没有什么万全的策略,能做到的,只有爭取让更多同胞能够活下来,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还存在別的问题,比如除了他以外的气运之子。
    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乃至全球,都必然会有其他人,在灵气復甦的节点前后,因为各种奇遇,获得非凡的力量和传承。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得到机缘前,可能就是个灵根下品的普通人,甚至没有灵根。
    但在全球灵气潮汐爆发后,他们的实力会像滚雪球一样疯狂膨胀。
    届时再来思考应对方案,必然就要困难许多。
    但可惜,现在没有什么手段能把他们找出来。哪怕是林承曾展现过的对於灵气的吸引体质,其实也只有在他们刚刚获得机缘的那一小段时间內才比较明显。
    也就使得他们,在灵气潮汐全面爆发前,几乎是无跡可寻的。
    这方面確实是一个暂时无解的问题,只能先做好自己的事,把基本盘稳住。
    只要【长城计划】顺利推进,只要国家力量这柄利剑足够锋利,那么无论將来出现什么样的气运之子,华夏理应都至少拥有与之博弈乃至將其收编的资格。
    说到底,气运再强,也强不过煌煌大势。而华夏,正在创造这股属於整个文明的大势。
    为了拋开这无谓的烦躁思绪,林承问道:
    “我听说,按计划,今天有一批预备役要来?”
    “算算时间应该快到了。”
    冯錚看著林承,目光灼灼:
    “我们优先从军队、安全部门、核心科研院所以及政审最可靠的基层干部中进行了匹配和徵召。目前首批十二人已经抵达了西山基地,后续人员也將在三天內全部到位。”
    “这些人,是我们未来的尖刀,是长城计划的锋刃。但他们现在还是一块块璞玉,需要最好的工匠来雕琢。高层一致决定,这个第一课,必须由你这位总顾问来上。”
    “好。”林承没有丝毫推辞,“我见见他们。”
    十五分钟后,会议室內。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著坐著十二道身影。
    他们之中,有男有女,年龄跨度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坐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身上带著一股久经磨礪的铁血与沉稳。
    他们是华夏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他们中有身穿特殊制服、肩宽背厚、气息沉稳如山的军人;有戴著眼镜、气质儒雅,但眼神锐利如刀的学者;还有看似普通,却坐在那里就自然成为全场焦点的中年干部。
    此刻,他们正用混杂著好奇、审视和一丝敬畏的目光,看著那个站在主位上的年轻人。
    林承的身份,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秘密。这个看起来比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要年轻的总顾问,就是这一切变革的源头。
    “同志们,你们好。”林承开口了,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我叫林承,是【大禹】计划的总顾问。我知道,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在来到这里之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是国家的栋樑。你们的档案,我都看过。”
    “你们,本就是人民的英雄。”
    “但是从今天起,你们的身份,將迎来一次全新的转变。”林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庄重。
    “你们体內的灵根,是你们坐在这里的门票。它是一种天赋,一种潜力,但绝不是一种特权。”
    “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一点:这份力量,不是你们个人的奇遇,而是整个文明在面临存亡危机时,交付给你们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倾尽所能培养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成为高来高去、逍遥世外的神仙,而是要將你们锻造成一柄柄足以洞穿未来黑暗的利剑!一柄……属於人民的剑!”
    “而人民的剑,必须,也只能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中!”
    最后这句话,林承说得斩钉截铁,声震屋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