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少奶奶给你搭个桥
“那曹少璘二话没说,真给了他二十块大洋!还让他过几日在重阳节那天上午,准时到姑桥镇保公所报导,正式招他进保安团!”李三娃说著,露出满眼羡慕之色,“你说这叫啥事啊,白得二十块大洋还能进保安团吃粮拿餉,这大银元也太好挣了!”
“……”陆牧生端著碗的手顿了下,眉头皱起,也带著几分不可思议。
从李三娃的这番话来看,曹少璘还真是人蠢钱多没处使。
这哪是剿匪,分明给人送钱。
居然隨便个人都能自认土匪,拿到二十块大洋,还能进保安团,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难不成曹少璘只是借著这事赚个名声,顺带招揽些人手充门面,至於来的人是不是真土匪,曹少璘压根就不在乎?
陆阳在心里头暗暗猜测道。
说真的,他也看不明白曹少璘的这种操作。
“三娃,这种便宜,还是少占为好。”
然后陆牧生喝了口粥,皱著眉头地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钱拿得太容易了,感觉很不正常,兴许后头会有什么麻烦。”
李三娃看了看陆阳,“陆哥,你就是太小心!人家都已经拿著大洋去酒楼饱吃了一顿,美得合不拢嘴,哪有啥麻烦,难道还能吐出来?”
陆牧生没再接话,只是低头喝粥。
因为他见过那个曹少璘,看著不像蠢人,曹少璘这一手看著是给好处,实则指不定憋著什么坏心思。
旁边的议论声还在继续。
甚至有护院盘算著,要不要去打听点“土匪线索”,但也有人劝著別瞎掺和,免得惹出岔子。
陆牧生喝完最后一口粥,放下碗,冲李三娃道:“我先回了,还有活计要干。”
李三娃“哦”了一声,看著陆牧生的背影,嘟囔了一句:“陆哥,一身本事就是胆子太小了,有便宜都不晓得占……我还是去找顺子和铁蛋聊一聊吧。”
陆牧生来到前院,就见喜桃在廊下招手,“陆护院,这边来!大少奶奶在门楼等著。”
他和喜桃紧走两步赶过去,苏韞婠正站在门楼旁,手里摇著把团扇,不远处是一顶滑竿,两个长工前后站著。
“今日要去北坡子那一带高粱地看看,离得远些,得抓紧时间出发。”苏韞婠见了陆牧生过来说道。
陆牧生应了声,“晓得了”,跟在身后往门楼外走。
苏韞婠坐在滑竿上由两个长工抬著,从街面上走过的时候,听到不少路人在议论纷纷。
“你晓得不?今儿个一早保公所的门口闹热得很,好几个閒汉都去认自个儿是土匪,都拿到了大洋!”
“可不是咋地?我家那口子今儿个一早就念叨,说让我去碰碰运气,二十块大洋呢,够一家子一整年吃穿不愁了!”
“是咧,有人说那曹少璘傻了,白白送出恁么多大洋,我有一位邻居已经打算明儿个去自认土匪,也拿个二十块大洋。”
……
听著议论声,苏韞婠转头看向走在旁边的陆牧生,“这些话在大院里有人传吗?”
“嗯,李三娃跟我说了,还真有人拿到钱。”陆牧生点了点头道。
苏韞婠嗤笑了一声,团扇往手心一拍,“曹少璘那个人我知道些,前几年留过洋,他爹是洪山镇的土財主,上月捐了一千担粮指望他混个官身光宗耀祖,估摸著是想撒些大洋弄出点动静,好让上头觉得他能耐,哪管什么真土匪假土匪,只要可以招纳到土匪,便是功绩。”
苏韞婠知道一些匪患严重又无力剿灭的县城,都会开个价码招纳土匪。比如前几年西边的青阳县,匪患闹得忒凶,当时县长拿土匪没法子,就开了价码,只要土匪肯来归顺,不仅免罪,还按人头给安家银,少则十块,多则二十块大洋。
曹少璘的这种操作,根本谈不上新鲜。
而且这种招纳方式也存在极大的弊端,难免有些老百姓见著白给的大洋,不少人会动心,自认土匪前来领取大洋。
据说当时青阳县拢共招纳了一百多名土匪,可里头大部分都是混饭吃的閒汉,以及一些贫穷百姓,真土匪没几个。
至於那些真土匪拿了银钱,也没安分守己,转头又去別的地界作恶,反倒变得更加麻烦。
所以这种操作看似热闹,实则一点也不高明手段,甚至可以说蠢笨得很。
出了镇子,往北边的田埂走。
日头渐渐爬高,走了约莫半时辰,就见前头一片高粱地,红彤彤的穗子被风吹得“沙沙”响。
比昨儿个南面那一片矮了小半截,穗子也瘦些。
地里头有著一些忙碌的人影,十几个长工和短工正弯腰割高粱,镰刀“咔嚓”声此起彼伏。
一个穿著青布短褂、腰间繫著汗巾的中年人,正叉著腰在田埂上吆喝,“都麻利些!割乾净点,別漏了穗子!”
见苏韞婠坐著滑竿过来,中年人赶紧迎上来,脸上堆著笑:“大少奶奶,您咋亲自来了?这天多热啊。”
“郑管事。”苏韞婠让长工把滑竿放下,自己下来活动活动腿脚,“北坡这片地,我得亲自过来看看才放心,今年收成怎么样?”
郑管事脸上的笑淡了些,指著地里嘆气道:“唉,不瞒大少奶奶,这北坡一带本就缺水,前阵子结穗时又赶上旱了些天,穗子灌浆不足,比往年差了很多,昨儿个忙活一整天,才割了五十三担,估摸著再收割三日,满打满算也就两百五十担撑死了。”
苏韞婠眉头微蹙,走到田梗旁扒开一穗高粱看了看,籽粒果然稀疏些,“浇水的渠,去年不是通了吗?”
“通是通了,”郑管事搓著手,“就是水量小,顾了东头顾不上西头,眼睁睁看著苗蔫下去,没辙啊。”
苏韞婠听了也不再说什么。
毕竟北坡这一带的收成,一直以来本就不太好。
然后,苏韞婠转身指了指旁边的陆牧生,对郑管事说:“郑管事,这位是护院陆牧生,现如今白家粮队的副带队,收上来的粮食归仓、运粮这些事,他都会多盯著点。”
郑管事一听,赶紧冲陆牧生拱了拱手,笑著说:“原来是陆兄弟,久仰大名!这些天常听院里人念叨,你本事大得很,往后粮队上的事,还得多多仰仗你费心嘞。”
陆牧生知道苏韞婠这是给他搭个桥,让他多认识些人,於是也回了礼,“郑管事客气了,都是为白家办事,该当的。”
接下来,苏韞婠又在地里转了半个时辰,才坐著滑竿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