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23章 货一批接一批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3章 货一批接一批

    第222章 货一批接一批
    接下去两天时间。
    陈光明都在看適合作为供销点的老宅。
    现在他买房子,基本上都是衝著老宅去的,主要还是为了地基。
    这种老宅的价格不高,面积还大,带个后院方便放货物,他只用了一千块就买下了。
    其中这种老宅挺多的。
    这些老家基本上都是有了些钱的人重新去建了新房子之后留下来的,比起他们乡里,现在这的人普遍更加有钱,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
    这种情况下,愿意卖老宅的人反而不多,就算很多老宅都已经荒废掉了,他们也要留下来。
    这种情况下。
    陈光明还真费了些劲儿,才买到一处老宅。
    这处位置也还可以。
    虽然离街区比较远,但也临近小道,可以卖货。
    他接下去要用拖拉机来运货也会方便很多。
    等买下老宅后,他就让运输队来了一些货过来。
    这里就是他设在仙降镇上的供销点了。
    他们村里的货郎们,知道他要在仙降镇发展,不少人也都跟了过来,这处供销点也成了大家的据点。
    除此之外,陈光明也叫了个愿意过来看店的叔伯,这个叔伯叫做陈德浩,跟他们家也是沾亲带故,他女儿还是林雨溪的姐妹班,这次要来镇上店铺做店长。
    同时,德浩叔的儿子也在仙降镇上做货郎,一家人就都在镇上,相互间也能有个照应,
    供销点才刚设立,陈光明也在店里帮忙看了一阵,在確定德浩叔把重要的事情都记住了,也知道该怎么记帐后,陈光明也放心下来。
    当然,供销点每次有多少货拉过来,林雨溪那边也都会专门记帐,他每个月也都会过来对一下帐目。
    陈光明倒也不怕店铺会出问题。
    这点基本信任还是有的,如果连这钱都算不明白,那就只能说不合適了,他肯定会换人。
    而且,这还只是新时代的开端,如果在这里落下了,反而是最大的损失,以后保准他们自己会后悔。
    没多久。
    衣服店那边也装修好了。
    陈光明早就找了些熟练工帮忙开业。
    等开业之后,店铺就会交给店长去打理这一次来的是黄玲玲。
    刚好,她的店铺要不了多久也会开业。
    先在这里帮一下。
    等到自己店铺开业了,再去那边忙活。
    有黄玲玲在,陈光明放心的很。
    他让大姨父带著人去宣传一下,同时也打听一下塑革鞋的货源,看看哪个作坊能进行合作。
    “光明,这就是那几个作坊的资料。”
    大姨父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都说了一遍。
    陈光明认真思索著。
    “那就选这个作坊吧。”
    “这个作坊老板叫做曾人本是吧?”
    他忽然询问。
    大姨父听闻点点头,“这个老板你知道?”
    “嗯,算是吧。”陈光明笑笑。
    这可是以后很有名的一个製鞋厂,他自然知道。
    因此,在大家差不多报价的情况下,他还是决定找这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以后比较有潜力的製鞋厂。
    有了决定后,他和大姨父上门去谈。
    看到本人后,陈光明忽然愜了一下。
    他的记性不错,隱隱感觉自己见过对方。
    “陈光明,没想到又见面了。”曾人本笑著道。
    “是啊。”
    “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
    陈光明一时间没有把面前的老板和记忆中的人影对上號,但他还是不动声色的热络道。
    “没想到这次会是你想要买鞋,请进请进。”
    曾老板把他迎了进去。
    两人边走边聊著,陈光明也终於知道两个人是哪里见过面了,原本曾老板也参加过表彰会。
    陈光明对曾老板印象不深。
    但是曾老板却对陈光明印象很深刻,毕竟陈光明可是接受过採访上过报纸的,他当时就在感慨这个年轻人有勇有谋,竟然能想到用表彰会对自己品牌进行宣传。
    没想到,现在就见上面了。
    不过,他对陈光明要买塑革鞋还是很疑惑,
    这是不打算老老实实做衣服,想要倒卖鞋子吗?
    虽然表彰会提出要明確界限,鼓励合法经营,但是倒卖可不在保护范围之內。
    “曾老板放心。”
    “这些鞋子,我是打算放在衣服店里卖。”
    “我们只要签订正式合同就行。”
    陈光明笑著开口。
    隨后他说了自己在周围镇上开了衣服店的事情。
    “没想到你的衣服店都开到镇上来了。”
    曾老板感慨一声。
    陈光明確实是有勇有谋还有想法。
    他感觉自己或许也能跟陈光明学习一下。
    虽然前期想要成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但如果真的能够宣传起来,好处確实多,还能形成一套產业链。
    他有心学习,就请教起来。
    陈光明挑著感觉能说的一些想法说了。
    两人聊完后,才真正进入正题有了之前的铺垫,两个人谈的非常顺利。
    最后以塑革劳保鞋两块、拖鞋一块的价格成交。
    陈光明算过成本这些。
    去掉人工和运输这些成本,他一双塑革劳保鞋卖三块五,一双还能赚一块多,这个赚头已经非常不错了。
    双人谈好后。
    陈光明直接要了一千双塑革劳保鞋,
    这里就是一千五百块。
    陈光明当场给了钱,用拖拉机拉走。
    对於陈光明的爽快,曾老板满脸都是笑容。
    做生意爽快人就是让人看著舒服,就算让一点价也不算什么,而最终说起来双方也是互惠共贏了。
    陈光明驾著拖拉机先回了三家村。
    仙降镇和高楼镇分別在马屿镇两边。
    一天来回太赶了,还是要先回家里过。
    他要隔天再开著拖拉机去高楼山区卖鞋子。
    当然,村里也能卖一波。
    上次的时候,他带了五十双鞋子回来,一下子就卖完了,而这次带回来的鞋子比上次质量还好一些。
    消息很快传开了。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得知陈光明带来了质优价廉的塑革劳保鞋,都纷纷赶来观看购买。
    村民陆续匯聚,不少人背著竹篓、拎著布袋,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小孩,就像是赶集一样。
    这段时间,十里八乡確实也有不少人会经常往三家村跑,除了来作坊上班的,还有一些要做货郎的。
    现在,十里八乡都已经被带动起来了。
    以前是三家村家家出去做货郎,现在已经是整个乡里都有了这种趋势了。
    摊位前,林雨溪带著姑娘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帮忙量脚,让她们试穿鞋子。
    陈光明是打算在衣服店里面一起卖鞋子的,这次刚好就当做是提早的练习了,刚好也能帮忙卖下货。
    很快就有人试了鞋子。
    “这鞋真结实,地上走也不滑脚!”
    “这价格还真实惠,比镇上便宜多了!”
    “还是光明有本事,能弄来这么便宜的鞋子。”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来,不少村民开始现场买下几双回家换穿,这些鞋子放的住,可以多买几双备著。
    特別是拖鞋,买大码的,家里人都能穿。
    开始的时候还是村民过来买。
    等后面,就有村里的货郎过来询问。
    这些鞋子能放的住,也能卖的上价格,非常適合他们挑著箩筐出去卖,他们都打算进些鞋子卖卖看。
    陈光明见货郎们要买,就又便宜了五分钱,本来他的价格就比镇上的便宜,现在又少了五分钱,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货郎们自然也知道,陈光明从来没坑过他们。
    “行,那我要二十双。”
    货郎们纷纷开始下定,一下子卖出上百双。
    一些邻近村子的青年货郎看到生意火爆,也主动提出帮忙联繫本地商贩,进行推广销售。
    不管是推销还是自己买,只要量多就能有优惠,
    鞋子买的速度非常快。
    看著一拖拉机的鞋子很快见底,大家都很吃惊。
    鞋子比大家预想中还要好卖,
    当然,最重要还是大家有钱了,对於能够改善生活的商品都不会吝嗇,东西自然就卖的快。
    只是一天时间。
    一千双塑革鞋销售一空。
    林雨溪算了一下帐,一天就赚了一千多。
    赚钱速度惊人。
    陈光明第二天连忙又开著拖拉机去拉货,
    曾老板接到陈光明再度下单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陈光明的销量居然这么惊人,一天就卖出了整整一千双鞋子,这在他们这些製鞋作坊看来,简直是超乎寻常的销售奇蹟,
    曾老板一边给陈光明准备货物,一边忍不住感慨:“没想到你这生意做得这么大气,简直是把市场打开了,你这卖货速度,还真有两把刷子。”
    他的手下也纷纷议论,有人甚至开始羡慕,“要是我们也能有和陈光明一样的卖货速度就好了。”
    曾老板知道,这种能快速把货销售出去、还能带动周围乡镇消费的人,不多见。
    他心里暗自盘算,也打算积极配合陈光明,把產品质量和供应量都提升上去,同时也思考如何藉助陈光明的平台,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开来。
    毕竟,单靠製鞋作坊,很难形成像陈光明这样强大的销售网络,这一点还是要靠陈光明才行。
    可惜,他不知道陈光明是怎么操作的。
    如果能学过来就好了,一天卖上千双鞋,想想都让人感觉嫉妒,这一天赚的够他们忙活很久了。
    陈光明又买了一千双鞋子。
    “要说出货速度,还是你这儿快啊。”
    “我可是好不容易才卖出去,你这儿只需要坐在家里,客人就直接送上门了。”陈光明打趣道。
    “真要说羡慕,也是我羡慕你才对。”
    听到陈光明这么说,曾老板也露出笑容来。
    “那还是要靠你答谢了。”
    他不太清楚陈光明那边卖的什么价格,但他这里確实能赚不少,拖陈光明的福,出货速度大大增加。
    如果陈光明都是这个速度进货,他都要想办法扩大作坊產量了,不然根本就满足不了要求。
    两人聊著,那边也装好了货。
    陈光明就拉著一拖拉机的货回去。
    这次倒是没有再出现一天卖完的场景。
    毕竟大家进的货需要时间卖,就算鞋再好卖,一时半会儿肯定也没办法卖完。
    但是除了乡里的货郎,还有大南乡的徐平和山里的赵上峰也要货,双方就把这一千双鞋子给瓜分了。
    陈光明这里就等於中间过一手。
    “多谢师傅又送了好货来。”
    “今天我们刚好下山进货,不然就要错过了。”
    徐平笑道。
    这段时间,他在大南乡混的风生水起。
    基本上什么东西他都卖。
    而且通过陈光明,很多货就只有他有,这给了他非常大的机会,把大南乡市场牢牢的把控在手里。
    “刚好凑巧。”
    “本来是打算下次给你们送货的时候再提的。”
    陈光明笑著道。
    他確实不会忘了大南乡的市场。
    两人聊了一阵,徐平拉走了一半的货。
    然后赵上峰拉走了另一半。
    一车货又没了,陈光明只能隔天又去进货。
    这可把曾老板嚇了一跳。
    陈光明这进货速度太快了。
    如果再来几趟,他手上的货都要被掏空了。
    “你这到底怎么卖的?”他忍不住问道。
    陈光明就笑笑不说话。
    问就是机密,这玩儿怎么能说出去。
    曾老板也知道失言了,汕汕一笑连忙去装货。
    陈光明付了钱,开著拖拉机回去。
    这一次没有再出现意外。
    陈光明就留了一些货在家里,带了八百双鞋子去了高楼镇,他这次还是带上了林正等人。
    他们本来就在高楼镇一带做货郎。
    这一次刚好也让他们带到乡里面去卖。
    去了镇上后,他就一路开到了供销点去。
    高楼镇上,供销点和衣服店就在隔壁。
    这些鞋子价格低,他就打算放在供销点卖。
    本来,供销点就负责卖各种东西,年前这里还卖过鰻和其他年货,堂叔也早就轻车熟路了。
    陈光明感觉要不了多久,镇上的其他货郎们肯定也会闻著味过来买鞋子再自己去乡下卖。
    他感觉自己回去之后,还要再去曾老板那边拉一批货备著,不然这些货撑不了太久时间。
    “看来还是要自已建个厂才行。”陈光明心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