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199章 养老的问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9章 养老的问题

    第198章 养老的问题
    元宵灯会真的太热闹了。
    陈光明的衣服店也迎来一波波客人。
    今天他们几乎是全家出动,才勉强能应付。
    陈光明也有点低估衣服的销售速度了。
    天还没黑,成衣就全都卖完了。
    就连那些新款衣服,都没了。
    而且基本上都是元宵节这一天卖掉的。
    显然,元宵灯会除了乡里的人,还吸引了不少镇上的人,这些人手头有钱,买新款衣服也不会那么心疼。
    甚至,陈光明还听到有人说这儿的衣服又好看又便宜的,当然他们对比的是镇上的百货商店。
    比起百货商店,这些新款衣服確实算便宜的了。
    把成衣卖完后,陈光明和林雨溪也能歇一歇,把摊子交给林雨溪的那些姐妹后,两个人也能逛逛灯会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跟著元宵灯会。
    只是站在街边看著过去后,就没有再逛。
    真的是今天太累了,走不动了。
    夫妻两个回去把店关了后,大家一起回去。
    回来之后,两个人连忙去看孩子。
    现在小傢伙已经能喝点米糊,但还是以喝奶为主。
    幸好大嫂那边的奶量很足,林雨溪不在的时候,小傢伙都是蹭大嫂那边的奶,倒也没有饿著。
    似乎是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小傢伙咿呀咿呀的叫起来,伸手往母亲的方向。
    林雨溪连忙过去把孩子接过来餵奶。
    看著小傢伙用力的小模样,林雨溪满脸心疼。
    最近几天太忙了。
    她都没办法好好陪陪孩子。
    等到林雨溪餵好孩子,陈光明连忙把孩子抱过来。
    两个人逗弄了好一会儿孩子。
    等到孩子想睡了,才让大姨抱到隔壁房间去睡。
    夫妻两人这才鬆口气。
    隨后,两人才有空理自己的事情。
    由於钱太多了,他们只能用麻袋装著。
    “先休息吧,等明天再点。”陈光明忍不住道。
    这么多钱,都不知道要点到什么时候。
    林雨溪也感觉太累了,就点了点头躺下了。
    等到第二天。
    两人早早起来去吃了早饭。
    今天两夫妻就没有出去,打算在家里休息一天。
    乡里面的元宵集市还没有散,
    其他人一大早就过去忙活了。
    不过比起昨天,今天肯定不会那么忙。
    而且,乡里的服装店已经步上正轨了,就算两夫妻没过去,肯定也能正常卖货,刚好也趁机看看情况。
    接下去,这服装店肯定是要交给林雨溪的几个姊妹一起做的,两个人都是忙人,不可能一直看著店铺。
    现在的孩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等孩子又睡著后,陈光明和林雨溪去理昨天还没有算好的帐,因为昨天钱太多了,他们只能用麻袋装。
    两夫妻把钱倒出来数。
    最后那些零钱不算,总共有三千三百一十元。
    去掉成本,大概也能赚个两千块。
    日入两千块,还是第一次一天赚这么多钱!
    两夫妻都很高兴。
    那一排房子真的买的太值了。
    这个元宵灯会,他们少说赚了四千多块。
    而且现在衣服店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接下去乡里只要买衣服,肯定都会到他这里来买。
    每个月赚的钱肯定也很可观“接下去就是梅龙溪集市了。”
    “我们要不要也去梅龙溪买个房子开服装店。”
    林雨溪期待道。
    看她小財迷的样子,恨不得把衣服店开遍全镇。
    “梅龙溪卖不了成衣。”
    “过去摆摊卖点小商品和儿童开襠裤还行。”
    “成衣的话,你忘记师傅和蔡师伯他们都在呢。”
    陈光明摇摇头。
    林雨溪听闻反应过来,吐吐舌头。
    “而且,梅龙溪只是一个村,除了集市的时候热闹一点,平时的时候人不多,肯定撑不起一个服装店。”
    林雨溪也知道没戏,点点头。
    镇上有百货商店,村子又撑不起来,只能在乡里开服装店,倒是可以看看其他乡能不能开个服装店。
    “不用急,接下去按部就班做就好。”陈光明道。
    现在一切还是要围绕作坊进行。
    只有生產出衣服,卖给百货商店才最稳妥。
    “嗯,知道了。”林雨溪点头。
    她的任务就是管好作坊和帐目,绝不能出错。
    等到晚上的时候。
    大家回来后也都到了陈光明这里聚聚。
    这段时间其他人也都在集市其他地方摆摊,虽然不可能和陈光明相比,但也赚了不少。
    经过一年多的锻链,大家都能在不依靠陈光明的情况下,独自摆摊赚钱,也能渐渐支撑起自己的门路。
    当然,大方向上,大家还是习惯来问问陈光明。
    如果能一起干,肯定比单打独斗强。
    他们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梅龙溪集市的事情。
    二月二的日子也不远了。
    陈光明就又把自己的决定说了一遍。
    可以过去卖儿童开襠裤和小商品,跟去年一样就行了,虽然赚的会少一点,但比拉货还是强不少的。
    大家说好后就先回去了。
    歇了一天,陈光明隔天开始去拉布料和碎布。
    皮边角料包也快没了,要让赵上峰送些过来。
    最近这段时间做的成衣全都在元宵集市的时候消耗掉了,必须要抓紧再多做些衣服出来,送到百货商店和胡青山的衣服店去,作坊一下子就忙碌了起来。
    陈光明现在事情已经做顺了。
    每天除了送货外,就是在外面跑跑运输,
    大多时候他还只是去牵个头,交给其他人去跑。
    过了正月之后。
    稽查队也再次开始设卡了。
    原本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但就在临近农历二月时,一个消息传到三家村。
    年前被抓到的陈大伯和陈光智已经判下来了,陈大伯被判了十年,陈光智则被判了三年。
    听到了这个消息,陈大伯家里哭声一片。
    没多久,就有人过来喊人,说是老太太病倒了,让赶紧过去瞧瞧。
    陈父听了后,那是赶了过去。
    请了医生去看,只是说受了些刺激,缓缓就好了。
    陈光明等人那时候都在忙,后面过去看了。
    直到很晚的时候,一家人才回去自己家里面休息。
    第二天。
    陈父又过去瞧。
    瞧著情况好一点了,就先离开忙自己的。
    但就在下午的时候,大伯母娘家的两个兄弟就上门来了,要和陈父谈谈给老太太养老的问题。
    堂屋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张家舅父坐在方凳上,抽著自卷的旱菸,
    另一个舅父则紧锁眉头,他方才把要求挑明了。
    意思就是,现在大伯父和陈光智被抓进去了,留下大伯母和一个女孩子,没办法照顾老太太了,要让陈父接过去养著,等到大伯父出来了再轮流给老太太养老。
    他们说话也留了点余地。
    还特意说等大伯父出来后就轮流养老。
    毕竟当初可是说好了,老太太跟著大伯父过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都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陈父必须先养老太太十年。
    陈父听了著眉,確实给老太太养老也是他的责任,只是当初不是这么说的,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当初分家时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爹娘都是跟著大哥过的,老宅也归了大哥。
    这些年大哥当家,老太太的事他也基本没插手。
    如今大哥一进去,这担子就甩过来,要他一力承担十年,说是十年后再说,可十年后老太太还在不在、身子骨如何、大哥出狱后境况怎样,都是未知数。
    陈光明站在父亲身后。
    他一直没有说话。
    但是两个张家舅父时不时就看向陈光明。
    他们都是知道陈光明能耐的。
    虽然他们是跟陈父说,但他们知道肯定也要看陈光明的意思,如果陈光明不愿意的话,事情就难办了。
    他们可是经常听妹妹说起陈光明的那些事。
    其余人此时也是看著两位张姓长辈。
    直接接过来家里住?
    肯定不行。
    且不说家里地方本就不特別宽,家里两个孩子刚出生不久需要安静环境,单单是作坊和运输队的事情,陈父就是重要帮手,陈母更是作坊的顶樑柱。
    把奶奶接过来,就要占用陈父或陈母一个主要劳动力在家照顾,到时候作坊和运输队根本就忙不开。
    场中除了两家人,还有陈村长和干部们。
    大家也在想这件事。
    陈光明现在可是整个村子的领头人。
    如果陈光明这边受影响,那整个村子肯定也会受影响,所以他们下意识站在陈光明的角度想问题。
    就在此时,陈光明开口了。
    这里本来是没有他这个晚辈说话份的,但是他有能耐,他开了口,大家马上都安静的看过去。
    “两位张家舅父的意思,我爹听明白了。”陈光明语气平静,“给老太太养老送终,我爹当儿子的,天经地义该做的份,他绝不会推脱,更不会学那性逆不孝、害得我奶伤心病倒的人!”
    这话说得含蓄,但件逆不孝四个字还是让两位张舅父脸上掠过一丝尷尬,自然知道指的是谁。
    这事情说起来,责任很清楚,
    陈光明接著话锋一转:“不过呢,事情咱也得想想怎么安排最妥当。”
    “两位舅舅也是明白人,我们家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在眼里。”
    “大作坊里几十號婶子姐妹干活,运输队几辆拖拉机天天要往外跑货进料,那是真忙得脱不开身。”
    “把我奶接过来,自然是好,但谁来全天候地伺候奶奶?总不能让我爹妈扔下整个作坊不干,
    就守在家里吧?”
    “再说,老宅那边地方也宽,奶奶住了大半辈子,人也熟悉,邻居都看著,换个陌生环境对她老人家养病未必好。”
    两位舅父互相看了一眼。
    陈光明说的確实是事实,但事情未免推的太乾净了,其中张家小舅父有点急了,还是被大哥拉了一下。
    年纪稍长的张家舅父开口道:“那光明,你说咋办?总不能把老太太一个人丟老宅不管吧?”
    “不是还有大伯母吗?”
    “你让我妹妹一个孤儿寡母的独自照顾老太太?”
    另一个张家舅父忍不住道。
    “当然不会。”陈光明摇摇头,语气依旧平静,“我的意思是,人还是留在老宅住。但我爹,
    会把这个责任担起来,大伯父家里出力,我们家出钱,怎么样?”
    “出钱?”另一位舅父挑眉。
    “对。”
    陈光明点头。
    “请人!请一个跟奶奶说得上话,也懂得照顾老人、手脚利索、心肠好的婶子或者邻居,专门去老宅照顾奶奶,奶奶的一日三餐、熬药、洗换、清扫、陪她说话解闷,都由这人负责,钱,全由我们这边出。”
    他这话出口,大家都一。
    他们只是听听,就感觉这可是不少钱。
    十里八乡还真的很少有人会专门请人照顾老人的。
    但想到开口的是陈光明,他们又不意外了。
    这可是乡里唯一的方元户。
    请人照顾虽然要钱,但陈光明肯定负担的起。
    甚至,跟著陈光明乾的陈父都能负担的起。
    他们越想也越感觉这个主意好。
    钱就能解决,也不会影响到作坊和运输队。
    “爹,你看怎么样?”陈光明看向陈父,询问道。
    陈父紧绷的脸色略微缓和。
    这办法,比起硬接过来家里乱成一团或者被旁人戳脊梁骨说他不孝,確实强得多,就是要钱·——·
    但是比起自己赚的,这钱也出的起。
    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不能让老太太住过来,不然家里肯定会一团糟,只要能处理了这件事,点钱也值得。
    他点了点头:“行———光明说得在理,就按这个办,请人的事———要请个可靠的。”
    陈光明见父亲同意,便转向两位舅父:“两个舅父怎么说?村长和干部都在,有什么事你们就说清楚。”
    陈村长和干部们听闻也点点头。
    张家两个舅父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让老太太帮到陈德顺家里住,这样自己的妹妹住著也能轻鬆点。
    有老太太在家里,她完全不照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直接就是一个不孝的名头扣下来。
    但陈光明都提付钱请人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又不好拒绝,顿时就有些支支吾吾起来。
    陈光明见此眯了眯眼,继续道:“至於请人的事情,两位舅舅看看谁合適?”
    “或者有没有可靠的婶子推荐?这关係到奶奶的身体,一点也马虎不得,工钱我们按行市给,
    甚至多给点也行,但人要实在最重要的还是老太太要看得上。”
    他开口,直接把这件事定下来,跳到了选人。
    张家舅父吞吞吐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是张家大舅父咬了咬牙,“这事不急,还是要看看老太太意见。”
    陈光明听闻眸子沉了沉,还是点了点头。
    一家人就去了大伯父家。
    老太太还躺在床上,但看起来精气神恢復了些。
    陈村长先上前问了好,毕竟是长辈。
    隨后陈村长说了养老的事情,把方案都说了。
    老太太一。
    她自光扫视,就看到了陈光明似笑非笑的表情。
    连忙收回视线。
    经过一天时间,她已经从刺激中恢復过来。
    现在儿子和孙子都被判了刑,已经没办法改变了。
    接下去確实要好好想想养老的事情。
    提到要住到小儿子家去,她心里直接拒绝了。
    她跟小儿媳的关係可不好,加上还有一天不怕地不怕的陈光明,自己过去肯定要受气。
    如果没得选的话就算了,偏偏还有第二个方案。
    继续住在这里,小儿子出钱请人照顾她。
    她几乎想都不用想,就在心里面选了第二个方案。
    她確实在这里住惯了。
    另外,大儿媳可比小儿媳要好相处的多。
    再加上小儿子还会出钱请人照顾她,面子和里子就都有了,她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肯定会选择第二种。
    她这么想著,也这么选了。
    陈村长听说鬆口气,这也是大家都想要的结果。
    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大伯母的脸色很不好看。
    “那行,事情就这么定下了。”陈村长开口道。
    有了他们当见证人,这件事就算定下了。
    但就在此时,陈光明又开口了,“还有一点要跟两位舅舅和大伯母先说清楚。”
    “老宅住归住,但我奶的日常销、请人照顾的费用、看病买药的钱,以后都得由我家出。”
    “那之前那白纸黑字的写下的约定又该怎么算?”
    “当初可是白纸黑字写下的,老宅这些全都归大伯父所有,老太太也跟著大伯父养老。”
    “那老宅的房契地契这些东西,十年间如何说?”
    “这些东西,是不是也该全都说清楚,请村里的老人或者支书也来做个见证,立个字据免得將来大哥他们出来,再因为这事起风波。”
    “我爹瞻养奶奶毫无怨言,天经地义,但也得名正言顺,免得日后牵扯不清,惹奶奶再生气。”
    陈光明这最后一番话,显得气势逼人。
    听闻的大家都愣了一下。
    两位张家舅父本来还想说点什么,比如生活费用怎么贴补、开销怎么算等等,但陈光明的话,
    直接把后续所有可能扯皮的余地都堵死了。
    他已经摆明了態度。
    老太太我养,钱我出。
    但我要名正言顺十年內的责任和权利,並且要把老宅的归属和相应的权利界限明確下来。
    现在老太太是他家在养著,那当初的约定肯定不能再做数了,里面的约定內容也要重新再谈才行了。
    该爭取的,他一点都不会放过。
    两位张舅父对视一眼,都感觉到了这个年轻后生的厉害,不愧是乡里唯一的万元户。
    话都在理,安排也算周全,更重要的是,人家有钱担著,他们一时间竟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现在要再提额外要求,就显得他们张家不讲理了。
    况且立字据对大家也算是个保障。
    只是这个老宅的归属问题,他们也没办法说清楚。
    一下子,他们就被逼的没有了退路。
    年长的舅父最终缓缓点头:“光明想得很周全,这样安排挺好。”
    “先请个人照顾著,等老太太身子好些了,这些事咱们再坐下来细谈,让村里做个见证也好。”
    算是默认了陈光明的方案,但还是想拖时间。
    “行,那这个也放在字据里面。”陈光明笑笑。
    他本来就没想把老宅分了。
    只是在增加自己这边的筹码,对方果然上套了。
    只要把这个也写到字据里面,以后他们也多了扯皮的空间,拿出来也能作为一张底牌来用。
    “老太太,没问题吧?”陈光明又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现在有些怕陈光明,听他这么说,忙点头。
    出钱就很好,她也没想过让小儿子一家照顾。
    她还有一些小九九。
    相比起来,只是字据上写一笔,就无关紧要了。
    反正说是再谈,拖著不谈不就好了。
    很快,双方在陈村长和干部的见证下,立了字据。
    “接下去还要麻烦大伯母照顾老太太几天,我们很快就会找到合適的人来照顾老太太。”
    大伯母咬咬牙,应下了。
    等拿著字据离开大伯母家后,他们直接回了家。
    陈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眉头却依然皱著:“光明,请人的销不小,你—
    ?
    “爹,钱的事真不用担心。”陈光明语气轻鬆,“这钱我出了,但接下去的时间,你可还要给我帮忙。”
    陈父听著儿子宽慰的话,笑著点头,“好好好。”
    他现在对么儿是越来越信服了。
    陈母见了也连连道:“光明,这样安排最好。”
    “我明天也去问问村里的老姐妹,看看谁家有做惯伺候老人活计的,我们请的人也能帮我们盯著点。”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而就在傍晚的时候,这件事就在村里传遍了。
    大家都很惊讶。
    都说,竟然直接请人照顾,老太太確实有福气。
    大家在村里纷纷议论这件事。
    这也让陈家的声望,再次在十里八乡提升了。
    现在还有谁敢说陈父和陈光明不孝的话。
    虽然了点钱,但买了名声,这钱的就很值。
    而且还能直接省去了后续其他的麻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