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156章 找门路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6章 找门路

    第155章 找门路
    第二天。
    陈光明照常去收箩筐。
    林晓等人还在为陈光明担心。
    “你们放心去吧,这事我自己能解决。”
    陈光明安抚道。
    “行。”林晓点点头。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也让他有事一定要跟他们说。
    “怎么看你们对我没信心呢?”
    “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我掉过链子。”
    陈光明自信道。
    大家这才放心的上山去。
    等到大家都离开,陈光明带著大哥和陈光胜开著拖拉机往其他村子的方向开去,打算先收一波箩筐。
    隔壁村子。
    村口老汉家里大家正在做箩筐。
    昨天一下子就赚了二十多,让老人家高兴了很久。
    虽然不知道那货郎说的有多少收多少的话是不是真的,他都打算多做一些箩筐出来。
    此时在他的院子里面,还有不少的村民在看著。
    这些都是来学做箩筐的。
    以往的时候,做箩筐基本都是用来补贴家用。
    做好箩筐还要费劲的挑出去卖。
    很多村民是看不上做箩筐这个营生的。
    但是现在专门有人上门来收箩筐,那就不一样了。
    每天只要能赚到一块钱,已经比做零工都要好了,听说镇上的那些普通工人,一天还赚不到一块钱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村里人的心里都火热起来。
    噠噠噠一就在此时,一阵拖拉机的声音忽然从远处传来。
    “?怎么会有拖拉机的声音?”
    “是啊,难道是昨天的货郎又来了?”
    村民们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他们这儿偏得很,根本就不可能有拖拉机经过。
    一些年轻人马上出去看,就看到了昨天的货郎开著拖拉机过来了,顿时精神就是一震“去喊一下婶子他们。”有年轻人道。
    等到陈光明把拖拉机停在村外的空地上,这些年轻人已经在那里等著了。
    “货郎,你这是过来收箩筐的?”有年轻人询问道。
    陈光明笑著说,“嗯,过来看看。”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今天会走另外的路线去通知一波,让这些村子会做箩筐的匠们把箩筐做起来。
    然后每天早上的时候,他就能挨个村子收过来,然后中午趁著稽查员休息的时候,拉一车先回去。
    这样每天就能拉两车箩筐回去,赚的钱就能翻倍。
    但昨天菜头哥那里没办法收太多箩筐了,一天差不多就只能收两百个左右,他就只能先暂停之前的计划。
    今天他打算先把这些村子的箩筐收一些,然后拉著去找门路,也好让对方有个参考,
    谈起来更容易。
    “还真的是来收箩筐的啊!”大家精神都是一震。
    原本的担心放下了一些。
    一些年轻人连忙回去通知把箩筐拉过来。
    除了陈光明之前收过的那两车箩筐外,还有不少原本会做箩筐的人家也都开始重新做起来了。
    这些村民得了消息也都很高兴。
    大家连忙都把做好的箩筐拉到了拖拉机旁。
    “这么多啊。”陈光年有些担心。
    他们现在连卖货的门路都还没有找到。
    “放心好了,好货不愁卖。”
    陈光明安抚。
    现在可是卖方市场,如果不是因为还有查投机倒把,这些箩筐早就被那些商人收走了,完全轮不到他。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做中间人,联繫上那些做灰色產业的商人,只要知道一些其中门槛,肯定能找到。
    拖拉机旁。
    已经有不少的箩筐被拉过来了。
    虽然数量不少,但他只是看了眼,就发现有些箩筐的质量不太行,显然那些匠长时间没做有些生疏了。
    陈光明蹲下身,仔细地端详著一只箩筐,手指顺著竹条的纹路轻轻划过,眉头微微皱起。
    他拿起一只箩筐,轻轻摇晃了几下,发现边缘有些鬆散,有的竹条裂开了口子。
    “这质量有点问题啊。”陈光明道。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听到这话,有些不服气地走过来,“货郎,这可是刚做出来的,只是有点松没事的。”
    “松点可不行啊,这些箩筐用不了多久就会坏掉,到时候谁还会到我们这里买箩筐,
    以后货卖不出去,我们大家都要吃亏。”陈光明的语气里带著不容置疑,“你们要是想长期赚这笔钱,就得保证质量。”
    他说这话已经算很重了,质量问题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千里之堤溃於蚁穴,这个口子是绝对不能开的。
    那个中年男子脸色一沉,“哼,我们那些年也都是这么做的,以前没人管,现在你来了,就说我们东西不好?你以为自己是谁?”
    旁边几个明显是家里的人也开始低声议论起来,附和著说:“就是啊,人家老手艺,
    你们外人懂什么?”
    听到这话,陈光明也沉下脸。
    “现在可不是当初包干的时候了,我们之间也要讲个你情我愿,我对你的货不满意,
    那我就不会收。”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大家都著眉,有认同的,也有满脸担忧的。
    他们自然也知道陈光明说的有道理,但是很多人又会担心自己做的箩筐质量会存在问题。
    陈光明没有再多说废话,示意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帮忙把箩筐码整齐,自己则拿出笔和本子,逐一清点数量,並且详细记录每户人家的箩筐数量。
    每当发现有质量不过关的箩筐,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这边边鬆动得厉害,要么你们重新扎紧,要么我不能收。”
    之前那人他就直接晾在了那里。
    这可把男人给气坏了,但陈光明现在被村民围著,他又根本没办法和陈光明爭论,连挤都挤不进去。
    而且,他发现有些村民正有意识的挡在自己面前,生怕自己和那货郎起了衝突。
    他一下子也回过神来,这是生怕自己惹到了对方,这个货郎就不来这里收货了,到时候损失的是大家。
    这可把他气的够呛。
    以前他也是管著生產的小队长。
    现在他说的话竟然一点都不顶用了。
    这让他怀念起了以前。
    就在此时,陈光明又挑出几个质量不合格的箩筐。
    陈光明语气平淡道:“你们要是想长久做这买卖,就得对自己的產品负责,糟糕的东西卖不出去,对大家都没好处,这种东西收回去,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这一次被挑了错的村民就老实很多了,也顾不得心里的不满,只低头应道:“说得对,我们会注意改进。”
    陈光明转身拿出一把小刀,“来,我教你们几个打结的方法,比以前牢固多了。这活儿不能偷工减料,手艺跟质量,就是咱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他手把手地示范绑扎技巧,一边讲解,一边让旁边的人模仿做,这些算是挑货郎的基础功了。
    就是一些小技巧,他也教给过手下的挑货郎。
    几轮下来,不少村民纷纷表示学习到了新招数。
    这让他们对陈光明的好感提升了很多。
    “大伙也別急,我之前的话有点重,但说的都是事实,不是针对谁。”陈光明这时语气也放缓了很多,“咱们现在是打开市场的机会,要的是长期稳定的生意,如果今天质量不过关,以后没人买,那赚的钱就没了。”
    “我带来的订单不少,可不能让买家失望,这几个箩筐有几个地方鬆动,还有裂口,
    敷衍不过去的。”
    那中年男子冷哼了一声,但看到其他村民眼神出来了信服,他也不好再顶嘴,只是皱眉说道:“那好吧,我回去重新做,就是时间紧张,你得多给点时间。”
    “没问题,我可以先收那些合格的箩筐,不合格的一定退回去,让大家都有机会改进。”陈光明点头道。
    他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闹僵了没意思。
    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主动把自己准备好的箩筐拿出来让他检查。
    渐渐地,紧张气氛缓和下来,大伙都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需要双方都对合作满意才能双贏。
    隨著时间推移,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箩筐被挑选出来装车,而劣质货则被劝返修整。
    整个收货流程並然有序,没有任何松解。
    旁观者渐渐从怀疑转为钦佩,有人悄悄说道:“这货郎真靠谱,不但敢说,还能教我们怎么做好活儿,说话也实在,我们確实要保证箩筐的质量才行。”
    双方初步有了共识,做起事情就要容易的多。
    他在这个村总共收了三十个箩筐。
    只要的原因还是时间太短了,很多匠的手艺都生疏了,还有不少人还在观望,因此才只收这么多箩筐。
    收完货后,陈光明又继续保证自己肯定还会来收箩筐,让这些村民们只管做出来,不要怕卖不出去。
    经过这一次收货,村民们明显对他更信任了。
    已经有不少的匠都表示自己肯定会好好做箩筐。
    等把货物都整理好,拖拉机驶离了这个村子。
    路上,陈光胜佩服不已。
    刚刚那中年男人的气势是真的足,他都被嚇住了。
    结果陈光明处理起来完全有游刃有余。
    该硬的时候就硬,该软的时候就软。
    最后竟然逼著对方服了软,主要要求更改了。
    他感觉跟看陈光明绝对是最正確的选择。
    “光明,我们现在去哪里?”陈大哥忽然询问。
    现在这里还只是三十箩筐,如果再多收的话,在他们还没有找到有人收箩筐的情况下,太冒险了。
    “我们去飞云江边。”陈光明道。
    高楼镇上也是有飞云江流淌而过的,因此同样可以藉助这条河流进行货物的运输,因此存在著不少灰產。
    这些灰色市场什么东西都收,应该也会有人收箩筐才对,他打算带著这些箩筐去记忆里的江边市场看看。
    拖拉机缓缓驶离村落,很快到了江边,然后再沿著江边前进,只要沿著江边走,肯定能找到江边市场。
    沿著豌的山路,陈光明驾驶著拖拉机向飞云江方向前进,果然没多久他就找到了一处江边自由市。
    江边集市虽不算大,但因水路交通便利,常年活跃著不少灰色產业的小买卖,各种货物此起彼伏,从黑市走私品到地方土特產,都能在这里找到买家和卖家。
    “竟然真的找到地方了。”
    看著周围的环境,陈光胜和陈光年满脸惊讶。
    他们没想到,陈光明这么容易就找到了自由集市。
    “江边是最容易货运的。”
    “如果你们想找自由集市的话,沿著江边准没错。”
    陈光明笑道。
    “到了。”陈光明停下车,对大哥和陈光胜说,“我们先把箩筐卸下来,再去市场里面转转打听情况。”
    三人合力將整车箩筐卸下码放整齐,马上吸引了一些市场上游手好閒的人注意,就有人过来打听情况。
    “这些是谁家的?”
    一个瘦高汉子凑过来,眼神里带著几分试探。
    “我们是新来的货郎。”陈光明稳稳回答,“想找人接这批货,有兴趣合作吗?”
    瘦高汉子笑了笑,“箩筐?倒是好东西,我们这里倒是有不少要东西的人,但得看你这东西值不值钱。”
    陈光明点头,“质量我把关过,不合格的坚决不收,也绝不会压价。”
    汉子打量了几眼箩筐,又看看周围熟悉的人群,低声道:“跟我来。”
    他带著他们穿过杂乱的小摊位,来到一个隱秘角落,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谈判,看见有人来访微微点头。
    “这是新来的?”中年男子问瘦高汉子。
    “是,是个能说话的人,他有一批箩筐不错,我打算给他介绍介绍。”
    中年男子走近,看了看堆放整齐的箩筐,隨手抚摸一只,“质量还行,不过数量少些,他们准备怎么做?”
    陈光明坦诚道:“这是第一批试水,我们打算每天收,多了就拉多车过去。只要你愿意合作,我可以保证稳定供应和质量保证。”
    那人沉吟片刻,说:“本地稽查严得很,这玩意儿拿取可得小心点。”
    “不过你们既然敢做,就证明有两下子,我愿意给个机会,你多送点货给我,我看看销量如何,再决定是不是要长久合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