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货收不过来
第154章 货收不过来第二天天还没亮。
陈光明就带著大家出发了。
昨天赚了一大笔后,他今天自然希望赚得更多。
其他人也都被陈光明昨天的话激起了斗志,都著劲儿,要在陈光明说的那个机会到来前攒够钱。
拖拉机噠噠噠的前进著。
一路非常顺利的来到了竹下村。
陈光明让大家先去山上卖货,隨后他让陈光胜在拖拉机旁边守著,自己和大哥去了下竹村。
看到陈光明的时候,这些村民们也都鬆了口气,昨天他们就担心陈光明收了货后能不能卖出去的事。
现在见到陈光明,他们全都鬆了口气。
“昨天的箩筐全都卖出去了?”村长笑著问。
“嗯,卖掉了。”
“村长你们这里也准备一下,两点左右我来收。”
陈光明开口。
“行。”村长精神一震。
陈光明现在直接来村子收箩筐,给他们也省了很多的功夫,对整个村子肯定是有益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他们也可以全力做箩筐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陈光明跟村长说好后,带著大哥回到了拖拉机旁。
当然,他也不可能就在这里等著。
陈光明带著驾驶著拖拉机转头就往另一个村去。
这里可不止只有这一个製作箩筐的村子,他打算再去周围的村子逛逛,看看有没有其他做箩筐的村子。
他们很快就到了另外一个村。
村民们听到拖拉机的声音,都忍不住出来看。
此时在车上也有不少的小商品、日用品和衣服,
陈光明就把拖拉机的一边边斗放下去,开始卖起了东西,他打算边卖货,边打听村里有没有人做箩筐。
他马上就吆喝起来。
村民们听了他的吆喝,纷纷凑了上去。
“这位老板,这些东西卖吗?价格怎么样?”一个中年妇女好奇地问,还打量了一眼拖拉机。
像是陈光明这样直接开著拖拉机来卖货的真的很少见,当然就连挑货郎也不是隨时都有来的。
陈光明笑著说:“价格公道,都是实用的好东西,这些纽扣六分、头绳七分、儿童开襠裤八毛。”
这个价格对比其他货郎也確实不算贵,还能省去镇上大半天的时间,很多村民忍不住买起来。
几个年轻妇女开始挑选起来,有人拿起衣服细细看著质量,也有人对针线包表现出兴趣。
陈光明趁机和村民们聊起了村里的情况:“你们这里有人做箩筐吗?我打算收些箩筐。”
“你要收箩筐?”
一个妇人忽然开口,“怎么卖?”
她家里就经常有做箩筐来贴补家用,平时的时候没事就会做一点,然后留著自己用或者卖给村里人。
“五毛一个箩筐,有多少我就收多少。”
陈光明报了价格。
听了他的话,妇女脸上露出喜色。
这箩筐在村里本来就卖不上什么价格,五毛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高价了,而且卖给眼前的货郎省事啊!
妇人马上道:“你等一下,我回去问一下。”
陈光明点点头。
这个时候,其他村民也议论开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个货郎竟然愿意收箩筐。
而且还是有多少收多少!
真的说起来,他们村里可有不少人会做箩筐!
就算不会做箩筐,也能学啊!
“货郎,你是打算长期收?”有村民忍不住打听道。
“嗯,长期收。”
“你们不用担心箩筐做了卖不出去。”
陈光明看出来这些村民的顾虑,保证道。
“我也知道村里有人做箩筐,就在村头这里。”
又有村民道。
“能带我去看看吗?”陈光明问。
村民爽快地答应了。
不一会儿便带路走进了村头的一户人家。
他敲了门后,一个老汉开了门。
陈光明看向院子里面,见了零星摆放在边上的竹篓和竹製小物件,还有一位老人正坐在屋前的门槛上,编织箩筐,一双手灵巧地穿梭於竹条之间,动作很熟练。
“这就是我们这里做箩筐的人。”村民介绍道。
老人抬头看到陈光明,点了点头:“年轻人,你是打算过来买箩筐?”
“嗯,我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看看能不能进行合作。”陈光明解释道:“你们一天大概能做多少个?”
老人说:“这季节比较忙,每天也就三四个吧。”
这个速度在陈光明看来已经很快了。
那些熟练的匠一天也就做两个箩筐而已。
不过他刚刚確实也看见了老人的动作,確实比起一般做箩筐的匠要快很多。
“我们如果合作,我可以五毛钱一个收你们的箩筐,”陈光明认真地说道,“这样你们就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只要专心做好质量就行。”
老人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有些惊喜,“我们自然也想有个人帮忙卖,你如果愿意收那自然好啊。”
平时他们两口子住在这里,做出来的箩筐很难卖出去,都要子女们过来帮忙一起拉去远点的村子卖。
现在面前的货郎愿意收,真的省了他们很多麻烦。
“这院子里这些你都收?”
“嗯,都收。”
“你们把箩筐理一下吧,其他竹篮子我们也要,就是价格肯定低不少,只能算一毛一个,大的算两毛。”
老人听了陈光明的话,眼睛里露出期待的神色,赶紧招呼家人帮忙整理院子里的竹製品。
“你们把箩筐分门別类,好的放一堆,其他的篮子放另一边,我这边好清点。”陈光明一边说,一边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数量和种类。
几个村民也加入进来,有人帮忙搬运,有人负责清点,村里人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
老人家的妻子从屋里拿出了几个竹篓,小心翼翼抱著走向远处的拖拉机,生怕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
“这批好箩筐质量不错,我按五毛钱一个收购。”陈光明对老人说,“这些竹篮虽然价格低些,但也能收。”
见到老人同意,他开始清点。
村民们看到货郎真的打算收,纷纷露出笑容。
原本对陌生人的怀疑慢慢转为信任,感觉是真的!
“不著急,先把数量核实清楚再装车。”陈光明对大哥和陈光胜叮嘱道:“还要等其他人送箩筐过来。”
老人和妻子忙碌了一会儿,將院子里的物品分好了类,然后都帮到拖拉机旁,陈光明一边数一边记录。
村里识数的人也在一起数。
经过统计,一共有四十多个箩筐符合標准,还有二十多个杂物大小不一的竹篮和小件。
“这批东西我都收。”陈光明確认后当场付了钱。
总共二十八块钱。
两个老人拿到钱后都显得很激动,不停道谢:“谢谢你们啊,这下我们做箩筐不用愁卖了!”
陈光明笑著说:“以后你们有多少做好的都先放著,我会常来收购。”
他也能赚二十多块。
这么简单就赚了这么多,他也很兴奋。
“好好好。”两个老人连忙点头应下。
陈光胜和大哥把整理好的箩筐一个个小心地搬上拖拉机后斗,用绳索捆绑固定好,以防运输途中散落。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的妇人也回来了。
她直接拉了一板车的箩筐过来,总共有二十来个。
原本她只是想问问家里意见的。
但是家里人还有些不相信,想先过来看看。
到了半路的时候,家里的小子就跑回来说起了对方正在收村口阿公箩筐的事情。
她们见到货郎竟然真的收,马上也有些急。
谁知道对方收了那么多的箩筐后会不会就不收了。
这种一下子就能把箩筐都卖掉的机会,他们可不想错过,因此他们马上就回去用板车把箩筐拉过来了。
“都怪你们,说什么先看看。”妇人急道。
“我也不知道对方是真的收啊,不过对方说有多少就收多少,肯定不会收了就走,不要急。”
他们紧赶慢赶过去,看到货郎还在时鬆口气,连忙上前询问还收不收。
陈光明自然要收。
总共二十三个箩筐,陈光明直接付了钱。
十一块五毛到手,妇人的脸上笑开了。
“货郎,你还收箩筐的吧?”她开口询问道。
陈光明点点头,“嗯,两天后我会来一趟。”
“那行,有你这话我们就放心做了。”妇人鬆口气。
解决了销路问题,那全家人也不用干別的了,只要待在家里做箩筐就行了,其他活儿哪有做箩筐赚钱!
原本只是补贴家用的手艺,现在也能用来营生了!
看到陈光明大手笔地收购著一箩筐又一箩筐,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里充满了羡慕,也有些期待起来。
“这货郎可是大手笔啊,竟然愿意出价收箩筐,这样我们似乎也能转手做箩筐了!”
一位中年汉子感嘆道,脸上露出意动的表情。
以前他们集体就有个匠生產点。
他自然也是会做箩筐的。
只是做的箩筐不知道怎么卖,就去打零工了。
如果能够在家里做箩筐赚钱,他也不想去打工了。
“是啊,这下好了,我们做的东西终於能卖个好价钱了,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旁边一个妇女接著说。
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议论起来:“只要学会编织箩筐就能靠著赚钱了,不如我们也学学?”
“我听说製作不难,就是开始的时候手感不熟练,慢慢练就好了。”一个稍微懂些手工的妇女说道:“现在有活干了,我感觉確实可以学一学。”
虽然眼前货郎的话不能全信。
但他们也能先学著做,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如果对方真的经常来收的话,那就赚大了!
村民们彼此交换了眼神,很快在心里做出了决定,有些还走过来向老匠人请教,“阿公,你能不能教教我们这些不会做的?大家一起做活儿,也好增收。”
老人看著大家期盼的神情,笑著点头:“行啊,我倒是愿意传授一点经验,如今做箩筐,比什么都强。”
陈光明看到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也凑过去:“我这边肯定会帮忙收购成品,大家只要专心做出质量过硬的箩筐,就能放心交给我,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他现在恨不得所有村民都能一起做箩筐,一个箩筐他能赚五毛,一百个箩筐就是五十块!
这就等於所有人都在帮他打工,他就等於又在这个村子开了一个箩筐作坊一样,还不用他操心什么!
现在,他都有些想要回去请十里八乡的人做箩筐了,不过两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也不能完全適用。
村民们听闻都连连点头。
陈光明又是一番保证,见到没人有做好的箩筐了,也没什么人买小商品后,开著拖拉机往下一个村去。
到了这里,他文重复之前的操作。
这十里八乡多的是竹子,这里本身也有做匠的传统,以前生產队都有生產点,自然就有不少的匠!
等他开著拖拉机在附近转了一圈后,也收了差不多一百个箩筐,等到两点的时候,他回到了竹下村。
此时竹下村的村民都已经在这里等著了,一个个箩筐也都堆在了空地上。
见到陈光明过来大家欢呼一声,“来了来了。”
陈光明开著拖拉机过去,对大家道:“让大家久等了,现在我们就开始收货吧。”
村民们点点头。
不过看到拖拉机上垒在一起的箩筐,他们也是愣了一下,全都反应过来,对方这是去附近收箩筐了。
而且数量竟然还不少。
村长见了眯起眼,感觉有必要再找对方谈谈。
他可不相信对方只是想要赚那十块钱路费那么简单,不然的话为什么还要特意开拖拉机出去收箩筐。
显然,对方从他这里收了箩筐后,肯定不是送到供销社那里,必定是拉到其他地方去卖了。
陈光明从拖拉机下来,招呼大家收萝筐。
这时村长和潘特干部走了过来,笑著问起了这些箩筐的事情,问他怎么收了那么多的箩筐。
“你这是还想从其他村子也赚些运费?”他笑著问。
陈光明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直接坦白道:“昨天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自然是打算只赚个路费。”
“不过回去后,我打听了一下其他镇上供销社的箩筐价格,比这边镇上的供销社要贵一些。”
听到他的话,村长和干部们都对视一眼,他们总感觉陈光明没有说实话,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现在我找到新的赚钱门路了,这十块钱路费自然不算你们的了。”陈光明又继续补充道。
见他这么说,村长和干部们脸色都好了一些。
他们本来也想说这个。
隨后,他们开始收货。
这些箩筐都被垒在一起,十个一。
这倒是省了很多数数的功夫。
陈光明和村长、潘特干部一起,带著村民们开始分抹箩筐。
“这些箩筐质量不错,结实耐用,你们做得很好!”陈光明一边检查,一边讚许道。
村长也站在一旁,看著大家忙得热火朝天。
大哥和陈光胜也忙碌起来,把箩筐一个个搬上拖拉机后斗,叠放整齐。
绑紧绳索確保运输安全。
“別急著装完,要先清点数量。”陈光明提醒大家,“数量准確了,我才能结算。”
几位干部也拿出笔和本子,开始逐批核对清点。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有序的清点,一共收到了整齐分类后的二百多个箩筐,还有一些竹篮等杂项。
“总共两百三十六个合格的箩筐,还有四十五个竹篮子。”陈光明报了这边数的数,
两边对了一下数量。
大家都没有意见。
“结算吧。”
陈光明掏出钱袋,拿了钱给村长。
这次他出门已经带足了收货钱,不用等其他人了。
货款全都结清后,大家都鬆口气。
村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买卖做得踏实,我们都放心了,明天我们再继续。”
陈光明点了点头应下了。
隨后他们文继续把萝筐装到拖拉机上。
幸好他的拖拉机是农机站用的比较大的拖拉机,车斗还加高过,这些箩筐也不大能垒在一起,才拉的下。
但也垒的非常高,必须要用绳子固定竹才不至於翻了,除此之外还要留出一些人坐的地方。
陈光明只能亲自上。
看著他一点点把箩筐这些都垒好,大家都很佩服。
就在他们这里继续加固箩筐的时候,陈明勇等人也从山上下来了,每个人都挑了不少货下来。
陈光明就把他们的箩筐也垒进去,那些货就留在里面就好了,到时候卖货的时候再拿出来。
等他都安排好了,五个人也站到了座位后面的车斗位置处,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先站著,还要帮忙扶一下垒高的箩筐,让箩筐不容易倾倒。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后,拖拉机发动起来,开始往回开,这一路上陈光明也特意放慢了速度。
等六点左右的时候,他们才到了镇上,直接就开到了菜头哥的农副產品回收站。
“今天又拉了这么多箩筐?”菜头哥吃惊道。
陈光明笑著说,“怎么?吃不下?”
听了他的话,菜头哥无奈的点点头。
这下子,陈光明也笑不出来了,脸色严肃道:“菜头哥,你不会说真的吧?真的没办法收这么多箩筐?”
“我骗你做什么?”
“这些箩筐太占地方了,运起来多费劲你又不是不知道,货太多的话,根本就运不走啊。”
菜头哥嘆口气。
箩筐只能拉到县里才能赚钱。
但运输却成了最大的问题,拉不走也白搭。
陈光明听了菜头哥的话,眉头紧锁,
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箩筐数量多固然是难题,但真正的关键是运输和销售渠道的问题。
“县里那边的货运资源有限,特別是这种大东西,要是运不出去,不仅占地方,还会造成积压。”菜头哥嘆气道,“我们这里的市场容量有限,很容易积压。”
陈光明沉默了一会儿,道:“这样吧,这批货现在也没地方拉,你先收著,明天的货我自己想办法。”
听了他的话,菜头哥点点头。
隨后他们也开始了收货的流程,一个个箩筐被从拖拉机上面搬下来,十个十个垒在一起,等著统计。
总共有三百六十二个箩筐,加上其他竹篮等东西,总共卖了四百一十二块钱,陈光明差不多能赚一半。
两百零六块钱赚到手,陈光明也激动了一下。
而且这还不算从二级挑货郎那里赚到的钱,生產、收货和卖货这些全算上,都快要赚到三百块了!
但想到明天的货要自己已解决,他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件事也太棘手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他也没有想到,一直非常靠谱的菜头哥这里竟然会掉链子。
如果提早想到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他就不去其他村子收货了,还说了有多少就收多少的话。
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光明,明天怎么弄?”陈大哥担心道。
他也能感受到,似乎出事了。
“没事,我会解决的。”陈光明笑著道。
大家都沉默的点点头他们也没想到什么办法,只能靠陈光明自己的了。
陈光明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了些想法。
最差的情况就是先收货,然后再卖到这边镇上的供销社,一个箩筐也能多赚五分钱,
就算赚点辛苦费。
除此之外,他还有百货商店的门路。
他打算明天就去百货商店找师兄问一问。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就只能去找地下的黑產和灰產,只是他暂时还没有从记忆中搜索到需要的人。
拖拉机在七点多开回了村子。
村子这短时间早就习惯了大家晚回的事情。
陈光明一路很顺畅的把拖拉机开回了自己家里。
隨后,他给了大哥和陈光胜五块钱,
“你们这五块钱確实好赚啊。”
陈母见到这一幕后忍不住开口道。
她感觉自己一天累死累活的干活,也才赚这么点。
“娘,这件事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陈光明摇摇头。
这一次他不就遇到大问题了。
不过他没打算跟家里人说,免得他们担心。
特別是林雨溪,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生下来。
他不捨得让媳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