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英国对南非政策与奥地利对西班牙意见
第398章 英国对南非政策与奥地利对西班牙意见1872年3月的伦敦,春寒料峭。淡淡的雾气从泰士河上升起,笼罩著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先生正从唐寧街10號步行前往白金汉宫,就当是锻链身体了。跟在他身旁的是殖民大臣金伯利伯爵约翰·伍德豪斯,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他手里紧紧著一个皮革公文包。
两人沿著圣詹姆斯公园边缘行走,远处白金汉宫的灯火已经依稀可见。今晚是维多利亚女王为庆祝春季来临举办的例行晚宴,內阁重要成员都在受邀之列。
“首相阁下,”殖民大臣金伯利伯爵一边调整著步伐以配合首相的节奏,一边开口说道,“亨利·巴克利爵土发来电报,奥地利人在南非的殖民地已经將手伸到了布尔人那边,德兰士瓦共和国非常迫切地希望与我们签订防御协定。”
格莱斯顿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浓密的眉毛紧紧皱起。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盯著殖民大臣:“怎么又是奥地利人?”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不悦和厌烦。
这种反应並不令人意外。自从去年金伯利伯爵呈交了那份厚达三百页的殖民地综合报告后,格莱斯顿才真正意识到奥地利帝国在海外扩张上的野心。过去十几年里,当大英帝国专注於巩固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核心殖民地时,奥地利人却在悄无声息地四处圈地。从东非到西南非,从太平洋岛屿到东南亚的一些港口,到处都能看到双头鹰旗帜的身影。
伦敦的决策者们一开始並没有太在意,毕竟这年代也没有卫星地图,扩张什么的很难看的出来,一般要他们的殖民者登上某地某个岛屿才会发现这里被人占领了。
一开始奥地利选择的殖民地大多远离英国的重要利益区,而且奥地利人似乎更专注於建设基础设施而非军事扩张。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一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大英帝国殖民地的边缘。澳大利亚周围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完全是奥地利的了,而索罗门群岛的部分岛屿都插上了奥地利的旗帜,
这件事还在英奥两国之间打官司,而现在,他们又將目光投向了南非。
格莱斯顿继续向前走去,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儘管英奥两国在普法战爭问题上保持著某种程度的合作一一都不希望看到法国或普鲁士任何一方获得压倒性优势一一但在殖民地问题上,两国的利益衝突日益明显。
“首相阁下,”金伯利伯爵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借著路灯的光亮翻阅著,“我翻阅之前的殖民部文件才发现,他们了几年时间修了一条从他们东非殖民地一直到南非附近的大铁路,
当时我们的殖民部专家都分析这个铁路不可能成功,但他们了八九年时间、利用各种方案,最终还是修好了。”
这条被奥地利人称为“財富之路”的铁路確实是个工程奇蹟。
从印度洋沿岸的三兰港出发,穿越东非高原,跨过赞比西河,最终抵达接近德兰士瓦边境的奥维尔(现在的哈博罗內)。全长超过两千英里,途经热带雨林、高原草原、沙漠边缘,施工难度之大令人咋舌。英国的工程师们曾经断言,以奥地利的技术和財力,这个项目註定失败。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错了一一通过僱佣大量当地劳工、开发机械、以及投入巨额资金,奥地利人硬是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而这条铁路的终点就在德兰士瓦共和国附近,”金伯利伯爵合上文件,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不得不令人遐想。”
格莱斯顿停下脚步,目光越过树梢,望向不远处灯火辉煌的白金汉宫。那座宏伟的建筑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壮丽,无数扇窗户透出温暖的光芒,隱约可以听到管弦乐队调试乐器的声音。
“女王陛下跟阿尔伯特亲王殿下跟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交很好,”格莱斯顿缓缓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谨慎,“但如果是影响到了国家利益,我相信女王陛下是有分寸的。你认为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利益吗?”
这是个敏感的话题。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確实与奥地利皇室关係密切,毕竟救了阿尔伯特的命,两个王室又经常互相交流,女王对奥地利保持著某种好感。但作为君主立宪制下的首相,格莱斯顿必须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而非王室情谊。
金伯利伯爵下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他在脑海中快速权衡著各种因素:奥地利在非洲的扩张速度、英国在当地的既得利益、两国在欧洲事务上的合作关係、以及可能的衝突升级风险。
“呢..:”他斟酌著措辞,“短时间內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按照我们的猜想,奥地利的殖民地面积甚至会超过我们,如果不算上印度、澳大利亚的话。而我们的开普殖民地可能也会受到威胁。”
“能不能以奥地利为威胁为前提。”格莱斯顿若有所思地说道,显然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在议会和公眾面前为可能的对抗政策寻找理由。
金伯利伯爵的眼睛一亮,立即领会了首相的意思。他一拍手,脸上露出瞭然的笑容:“啊,这个啊,那就好办了。先射箭后画靶,我们很擅长这个。”
在外交和宣传战中,英国人向来是行家里手。通过报纸、议会辩论、外交照会等各种渠道,塑造一个“奥地利威胁论”並非难事。关键是要让公眾相信,奥地利的扩张对大英帝国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事实上,金伯利伯爵在之前就干了这个,只不过首相没支持他。
但金伯利隨即又露出了懊恼的表情:“不过亲王殿下身边有他自己的智囊,还大部分都是从德意志地区带来的,不好说会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格莱斯顿显然早有准备:“这个,我会等亲王殿下去苏格兰的时候,找个私下时间跟他聊聊,
他过几天就去,到时候这些智囊们就留在伦敦了。另外,將这份文件设为最高机密,他们无权观看。”
“好,首相阁下。”金伯利伯爵点头应承,隨即又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那么德兰士瓦那边,我们怎么回復?开普殖民地已经得到了诚意,他们的版图又扩大了三千平方公里。”
格莱斯顿摇了摇头,语气坚决:“防御协定不可能,那边都是牧场、草原,没有什么利益。我们保护好金伯利小镇就好了。”
金伯利小镇是围绕著几年前发现的钻石矿而形成的定居点,已经成为整个南非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金伯利钻石矿的年產值去年1871年就达到了约281万英榜,这才是英国真正关心的利益所在。
但格莱斯顿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我们可以输送武器给他们,火炮、后膛枪都行。至於金钱,让他们用土地做抵押就行了,到时候如果奥地利人真的想要拿下德兰士瓦共和国,我们也出兵平分这片土地。”
“首相阁下,”金伯利伯爵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会不会和奥地利人发生枪战衝突?有这个可能,到时候怎么办?”
这確实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一旦英国公开支持德兰士瓦,与奥地利的衝突几乎不可避免。而这种地区性衝突如果处理不当,有一定可能升级为两个欧洲大国之间的全面对抗。
再加上普鲁士跟法兰西,也许是新的欧洲大混战了。
“儘量避免衝突,但如果奥地利人不认可我们的协定,那就打唄,我们在开普殖民地有近万名士兵,还打不过远道而来的奥地利士兵吗?但衝突不能扩大,打疼他们就好了。”
“明白了。”金伯利伯爵点头表示理解。
两人此时已经走到了白金汉宫的大门前。身穿红色制服的皇家卫兵向他们敬礼,铁门缓缓打开。营殿前庭停满了各式马车,显贵们正陆续抵达。
“走吧,我们先去参加晚宴,”格莱斯顿整理了一下领结,隨即想起了什么,“另外,我记得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希望阿瑟王子能够娶奥地利的吉塞拉公主为妻,但不知道为何拒绝了,我想,这也可以是我们今晚上攻击奥地利的一个点,希望女王陛下认识到国家利益高於私人关係吧。”
阿瑟王子是女王最宠爱的儿子之一,而吉塞拉公主是奥地利皇帝的女儿。这桩婚事如果成功,
本可以进一步加强两国王室的联繫。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提议最终被搁置了。格莱斯顿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个突破口一一既然奥地利人在婚姻问题上让女王失望,那么在殖民地问题上,女王或许会更容易接受对奥地利採取强硬立场。
1872年4月初,维也纳霍夫堡宫,皇帝办公室。
弗朗茨坐在他那张巨大的橡木办公桌后,手里拿著一份刚刚送来的情报简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抬起头来,目光中满是惊讶。
“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半个地区都沦陷了?”弗朗茨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的情报头子伊莎贝拉女大公给的消息,“又是卡洛斯派。”
伊莎贝拉·玛丽亚·特蕾莎女大公身著一袭深蓝色的宫廷礼服,金髮盘成精致的髮髻,看上去更像是要参加舞会的贵妇而非间谍头子,不过她现在的確是奥地利情报系统的头,不仅仅掌握黑天鹅,另外,军事情报局也间接掌握著,自从茜茜从谍报退出去之后,索菲大公夫人支持她。
“陛下。”伊莎贝拉微微欠身,语气平静而专业,“根据黑天鹅和军事情报局的联合分析,卡洛斯派的背后肯定是得到了法国人的大力支持,甚至有可能是法国正规军偽装成僱佣军又或者是卡洛斯派的战土。”
她转身走到墙边,那里掛著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她从桌上拿起一根指挥棒,轻轻点在西班牙的位置上。
“目前加泰隆尼亚地区只有北部山区没有沦陷,”她的指挥棒沿著庇里牛斯山脉划过,“西班牙的战爭大臣普里姆將军当时正率兵监视法国人,所以现在也是他在镇压这次叛乱。”
她稍作停顿,转过身来面对皇帝:“但这次叛乱规模有些大,除了加泰隆尼亚,巴斯克地区、
瓦伦西亚地区等等都出现了叛乱。马德里有些焦头烂额,这次势大,有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弗朗茨靠在椅背上,右手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眉心。
“我想起来了。”他终於开口,语气淡淡的,“好像之前有人跟我说西班牙卡洛斯七世派了个使者来,不过我没搭理他,派人去聊了聊,送了点礼物。没想到这么快就爆发叛乱了。”
弗朗茨当时正忙於处理非洲殖民地以及跟俄国人关係的事务,就让外交部的一个次官接待了他,送了些金幣、钻石作为礼物,就把人打发走了。
“陛下,他应该是来寻求您的支持的。”伊莎贝拉提醒道。
弗朗茨露出一个略带自嘲的微笑:“伊莎贝拉,你的建议呢?说起来,伊莎贝尔女王还是我们搞下去的,难不成我们是专门对付西班牙国王的了。”
伊莎贝拉沉思片刻,开始陈述她的分析:“陛下,法国人已经下注了卡洛斯派,这一点从他们提供的武器数量和质量就能看出来,据说伴隨著卡洛斯七世登陆的还有军舰,那不可能是他自己的。但我建议我们暂时保持观望,如果要选边站队,我倾向於支持西班牙政府军。”
“理由呢?”弗朗茨饶有兴趣地问道。
“首先,”伊莎贝拉开始逐条分析,“卡洛斯派虽然声势浩大,但据我们分析缺乏统一的指挥和明確的政治纲领。他们在各地的起义更像是地方性的暴动,而非有组织的革命。没有形成真正的势』。卡洛斯七世只能掌握加泰隆尼亚地区,其他地区完全掌握不了。”
她走回地图前,指著几个关键地点:“其次,西班牙政府军虽然初期失利,但主力尚存。普里姆將军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手下还有至少五万正规军。而且,海军依然忠於马德里政府,这意味著沿海城市很难被叛军长期占领。巴塞隆纳停靠著几艘战舰,但应该不大可能参与海上作战。”
“第三,”她转过身来,“利奥波德亲王毕竟是普鲁士推上王位的,他的倒台对我们不利。虽然我们与普鲁士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但在对抗法国这个大方向上,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还有吗?”弗朗茨追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伊莎贝拉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如果卡洛斯派真的上台,法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力將大大增强。这不仅会威胁到我们在地中海的利益,还可能影响到我们与葡萄牙的关係。別忘了,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与葡萄牙的合作,我们经常会使用他们的港口进行补给。”
“谁也不知道法国人扶植新政府之后,会怎么做。”
弗朗茨点点头,然后指出伊莎贝拉女大公话里面他不认同的点,“伊莎贝拉,我们跟普鲁士的利益並不一致,普法双方谁贏我们都可以捞到一笔,普鲁士啊、、呵呵。”
弗朗茨眯起眼睛,“他现在可是我们统一德意志的绊脚石。”
“明白了,陛下。”
“法国人如果不派遣大量军队的话,”弗朗茨看著地图缓缓说道,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卡洛斯派应该一年两年是打不过马德里的。如果他派遣,不可能只有一两万,这不够,至少十万人,西班牙可是个不好打仗的地方,尤其对於法国人来说。”
他转过身来,目光锐利:“他们的前线肯定吃不住,除非他冒著巴黎被包围的风险,先解决西班牙。”
伊莎贝拉接过话头:“確实如此,陛下。目前法军在东线面对普鲁士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在兰斯前线部署了近三十万军队,还在不断增援。如果抽调大量兵力去西班牙,
整个防线都可能崩溃。到时候巴黎的大门就打开了。”
“但是他跟西班牙也没开战,”弗朗茨摇摇头,“这不值得。为了扶持一个新的西班牙政权而让自己的首都陷入危险,拿破崙三世还没有糊涂到这个地步。而且新的西班牙政府也不可能是傀僵。”
“所以法国人的支持会很有限。”伊莎贝拉总结道,“武器、金钱、军事顾问,可能还有一些志愿者,但不会有成建制的正规军介入。”
“目前看,最大的好处对於法国是解放了庇里牛斯山军团,可以去支援前线了。”
弗朗茨盯著地图,说道:“给普鲁土人提个醒,我可不希望普鲁士这么大的优势直接就葬送了,而且我卖给他的舰炮早就到位了,啥时候能到巴黎放个炮,让我们看看拿破崙三世会怎么收场。”
“这场战爭才打了大半年,可不能这么快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