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F1:绝对车感 > 第254章 引擎坏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4章 引擎坏了

    第254章 引擎坏了
    排位赛之后的采访过程,吴轼在詹弗妮的指导下说了些套话。
    其实大家此时更关注的仍然是罗斯伯格。
    这位德国车手的失利再度被摆在台面上。
    他这一次不仅落后于队友,更是落后了其余四位车手。
    面对记者们犀利的提问,罗斯伯格似乎有些抱怨,说他使用的是“旧”引擎。
    有记者随后询问托托情况,托托表示对内是公平的,不过也没有否认罗斯伯格引擎遇到些问题。
    成绩不错的吴轼,心情自然舒畅。
    主要是在看到汉密尔顿的圈速后,他已经没有了念想。
    他知道在正赛里他唯一要做的是等待机会。
    如果没有机会,那就不管了,先和露易丝好好吃一顿吧——
    肯·鲁伊斯准备的营养餐并不好吃。
    露易丝倒是一点儿不挑剔。
    “你平时都是吃这些吗?”
    “嗯,为了身体健康。”吴轼无奈点头。
    他年龄太小,所以车队对他的饮食管理非常严格。
    不像是马萨大叔,已经不需要营养师了。
    “噢,那等比赛结束后,我们再去吃些好的,可以吗?”
    露易丝舀了一勺糊状的主食。
    “好啊!不好吃的话,你可以不用吃的,你也不用训练这些。”吴轼笑道。
    “我就是想体验下你平时的生活。”露易丝摇摇头,笑道。
    吴轼也没多说了,两人简单吃完饭,在蒙扎赛道附近逛了逛。
    没想到还总会遇到些车迷上来要签名。
    “你在国内的人气真挺高的。”
    露易丝笑着将自己的鸭舌帽取下来,说道:“你也帮我签个名?”
    “当然没问题,别人都是狂草,我给你签正楷。”(汉)吴轼说道。
    说是正楷,其实最后签的也是连笔字。
    毕竟没正儿八经练过书法的人写正楷,那样子真是有些不敢恭维。
    反而是连笔字,你说是江湖体也好,至少样子不错。
    “好诶!”
    露易丝拿着自己的帽子,那上面“吴轼”两个字哪怕是她都能够看懂。
    “嘿!是吴轼吗?噢!没想到这么巧,能帮我签个字吗?你卡丁车时期我就在看你的比赛了!”
    这时候,又有人喊道。
    吴轼点点头,没有拒绝。
    然后这人递过来一顶法拉利的棒球帽。
    “确定在这上面?”吴轼问道。
    “当然!”
    “好吧。”
    吴轼感觉自己在ntr,不过法拉利肯定不会计较啦~
    和露易丝逛了逛,却没多少清闲的时间。
    说到底,现在是比赛周,附近晃荡的都是车迷。
    明天还有比赛,所以两人早早回到酒店。
    次日,赛前,除了车手巡游,启动仪式也是颇为隆重。
    意塔利总理马泰奥·伦齐亲自出马,在比赛开始前绕着发车区转了一圈。
    在国歌演奏环节,马泰奥·伦齐还和让·托德、伯尼·埃克莱斯顿一起聆听。
    想必他是在向媒体和国际汽联表达善意,以此来回应蒙扎赛道和 f1总裁的争端。
    这释放出来的政治意味非常明显,意塔利政府并不希望蒙扎赛道退出f1的赛历。
    意塔利国歌奏响的时候,三色旗飞越赛车场。
    吴轼站在这些大人物后面一起听着意塔利国歌,看着飞过去的直升机。
    最后这几位大人物在菲亚特董事总经理塞尔吉奥·马尔乔内(此时法拉利属于菲亚特集团)的陪同下前往法拉利p房观看比赛。
    吴轼回到维修区,露易丝帮他拉上了赛车服的拉链。
    “加油!”
    “嗯。”
    吴轼竖了个大拇指。
    勘察圈和暖胎圈都没有出现意外,让吴轼有些不适应。
    实在是最近雷诺引擎和本田引擎整活太多,总觉得比赛前要有点儿事情发生。
    在发车位置停好之后,吴轼注意到前方的汉密尔顿在后视镜里看他。
    他朝着那边竖了个大拇指。
    转播镜头拍下了这一幕。
    兵哥当即笑了起来,忍不住调侃道:
    “吴轼,这是在鼓励汉密尔顿呢?还是在压力汉密尔顿呢?”
    “这是国际友好手势嘛,当然是在鼓励汉密尔顿啦。”飞哥搭话。
    这个时候,最后一辆车也就位,安全车压到末尾。
    头上的红灯一盏盏亮起。
    5盏红灯熄灭!
    2015年意塔利大奖赛正式开始!
    “喔,汉密尔顿这次起步不错,看起来吴轼的起步似乎要更为优秀,可是没有很大的差别。
    “诶!kimi什么情况!”
    解说刚说了两句话,就看到了位于第二排发车的一辆法拉利停在路上不动。
    足足过了大概有两秒钟,冰人的赛车才开始前进。
    果然,随着发车时没有工程师的指导,大伙们总是会遇到一些意外。
    kimi被后面来的车辆迅速超越,顿时落到了第14位。
    或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大部分车手的发车都还不错。
    1、2名依然被汉密尔顿和吴轼占据。
    维特尔位列第三,后面是马萨、佩雷兹、罗斯伯格、格罗斯让,霍肯伯格、埃尔克森、巴顿。
    还没开始怎么跑,纳斯尔的轮胎就出现了漏气情况。
    乔纳森见状立即检查了下吴轼的胎压数据,一切都是正常的。
    不过鉴于有其余车辆出现了问题,他还是专门将胎压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博塔斯起步阶段遇到了些问题,直接冲进了草坪,大概率要退赛了。
    第二圈,格罗斯让也将赛车停在了草地上,他的后悬架在与纳斯尔碰撞中损坏。
    原来纳斯尔的轮胎漏气是碰撞导致的。
    由于罗斯伯格依然困在后面的车阵中,而汉密尔顿的巡航圈速非常快,仅仅在第三圈,就拉开了吴轼1.9秒。
    所以吴轼顿时轻松了下来,前面他追不上,后面追不上他,那就巡航呗!
    而在巡航前,他还是稍微处出力,将身后的维特尔拉到了1秒外。
    维特尔的进攻欲望非常强,也提高了不少速度。
    这使得他不得不维持速度。
    吴轼估摸着,法拉利怕是在车队会议中压力了维特尔。
    毕竟是主场,法拉利还是很在乎脸面的——他们好像也只比较在乎这个。
    等到第5圈的时候,吴轼已经被拉开了3秒,而和维特尔的差距还稳定在1.5秒。
    后面的马萨倒是追近了些维特尔,仅仅落后2.4秒。
    罗斯伯格也不负火星车名头,一路砍瓜切菜,最后超越了佩雷兹,来到了马萨身后。
    威廉姆斯车队自然而然的就给马萨下达了指令,罗斯伯格追上来,一定要对他进行强硬的防守。
    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担心,因为两个人的秒差还有足足三秒多。
    落到后方的kimi也在不断进行超越,他需要想方设法回到前排,以此来弥补他在发车时的失误。
    第8圈,汉密尔顿稳定以每圈0.5秒带开吴轼。
    维特尔则和吴轼维持着相对静止。
    后方的马萨倒是被拉开了一些距离,不过罗斯伯格非常奇怪,竟然迟迟没有追上马萨。
    这似乎可以看出,罗斯伯格没有那么擅长这条赛道。
    要不然就是他之前抱怨的是真的,他的引擎存在些问题。
    当比赛的局面逐渐稳定,大家也意识到前排位置的变化要等到一停时了。
    吴轼被汉密尔顿拉得很开,观众们想要看到勇者斗恶龙的局面难了。
    而等到第12圈的时候,梅奔车队告诉罗斯伯格需要对刹车加大关注,因为他的刹车过热了。
    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在赛季初的时候,罗斯伯格也出现了刹车过热的情况。
    到底是因为两辆赛车的配置不同,还是因为罗斯伯格的驾驶风格导致了这一结果,人们不得而知,只有梅奔自己知道。
    等到第14圈的时候,罗斯伯格尝试要进攻马萨,却被马萨直接狠狠的关门。
    罗斯伯格再次失去了进攻的机会。
    第18圈,霍肯伯格换上了软胎。
    第19圈,罗斯伯格随即进站换上了中性胎,出来后落到了第9名。
    罗斯伯格的换胎立马引发了前排的关注。
    不过威廉姆斯的策略组考虑到罗斯伯格长期处于车阵之中,并且多次进攻了马萨,肯定更多消耗了轮胎。
    而前排几位巡航的车手之间相隔都有数秒钟。
    特别是现在汉密尔顿与吴轼的距离已经拉开了足足10秒钟。
    吴轼前方的空气非常干净,现在基本上等于是在第二的位置领跑。
    没有受到脏空气的影响,他的轮胎状况自然维持的非常好。
    马萨倒是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策略组很快给出了答案,下圈进站。
    只是罗斯伯格的出场圈速度不错,等到马萨3.6秒换胎出来,直接被undercut掉了。
    “罗斯伯格现在超越了马萨。”
    乔纳森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吴轼,意思也很明确,在之后的比赛中,马萨可能帮不到他什么忙了。
    “copy,我们的进站策略是怎么样的?”
    “我们需要关注刘易斯和塞巴斯蒂安。”乔纳森说道。
    说完后,等到第26圈,法拉利那边才有动作。
    威廉姆斯车组注意到他们在做换胎准备后,立马召回吴轼。
    事实上这套旧软胎已经跑了二十大几圈了,早该换胎了。
    所以威廉姆斯也没有管法拉利是否在进行进站欺诈,直接下达了指令。
    吴轼在第26圈尾转入维修区,落后他2.6秒的维特尔紧紧跟随。
    显然,法拉利没搞电信诈骗,维特尔也确实到了换胎的时候。
    乔纳森知道这次换胎非常关键,所以从p房里走了出来,看着换胎团队。
    克莱尔也有些担心,只是她作为副领队,倒没有出门去看几人。
    她也怕给这些人太多压力,反而导致换胎失误。
    露易丝更不可能被允许出去看,只能在p房里看。
    嗤呀!
    吴轼的停车一向这样,非常准确且迅捷,他总能在最后一刻停在框中。
    如果有研究过吴轼的进站,就会发现他相较于其余车手,总是会更加节省时间。
    毕竟不同车手在把控维修区入口到限速线这段距离的速度水平是不同的。
    吴轼总能够极限地利用这段距离去维持速度,然后在进入限速区后立即限速。
    这本身也是车手能力的差别。
    吭哧!
    每天都要进行换胎训练的车组,换胎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
    2.9秒!
    这样的训练果然是有效果的,这次换胎就进入了三秒之内。
    克莱尔看到后,瞄了眼马萨的车组。
    带着头盔坐在电视机下的机械师们感觉后背微微发凉。
    吴轼稳稳将车开了出去,没有甩尾,没有任何激情的动作。
    因为即使后面进来的维特尔,换胎时间仅仅只有2.4秒,也依然无法对吴轼产生威胁。
    两个人从维修区里出来,位置没有发生任何变动,他们依然分别是第二、第三名。
    前面的二十几圈,三位车手已经拉开了足够的距离。
    这也是他们能够将一套软胎坚持到二十五六圈才选择换胎的原因。
    第27圈,汉密尔顿也选择了进站。
    因为拉开的距离足够,也不用担心吴轼的undercut。
    如果吴轼一圈能追上10秒钟,那么需要考虑的恐怕是威廉姆斯这辆车是否有问题了。
    汉密尔顿稳稳地居于第1位,让威廉姆斯之前准备的所有策略都成空了。
    不过对于威廉姆斯来说,稳住吴轼第二的位置也是相当不错的结果。
    前排的比赛随后进入了枯燥期。
    罗斯伯格还在不断的追击维特尔。
    只不过他更早换胎,随着轮胎的损耗,恐怕没有那么好追上并超越维特尔。
    等到第38圈的时候,吴轼遇到了不让蓝旗的纳斯尔。
    这导致他和维特尔的秒差一度被拉近到一秒多钟。
    最后他过了纳斯尔之后,就在tr里抱怨这位车手的操作。
    乔纳森没有安抚,等了半分钟后,才说道:
    “他一视同仁,把塞巴斯蒂安也挡了半圈。”
    兵哥听到威廉姆斯的tr,笑道:
    “我说纳斯尔这是干什么呢?想体验一把阻拦前排车手的滋味吗?”
    “接连挡了两个人,他只怕要受到一些处罚了。”飞哥也是觉得有趣。
    等到第45圈的时候,罗斯伯格依然在追维特尔,现在刚刚进入三秒区内。
    而比赛到53圈就要结束了,大概率是难以追上的。
    第47圈,维特尔和罗斯伯格的秒差缩小到不到两秒。
    这个时候,bono突然让汉密尔顿加快速度。
    “这个车队指令是什么意思啊?汉密尔顿现在领先吴轼至少20多秒吧?车队还让他加快速度是为了干什么?测验车辆的极限情况吗?”
    兵哥听到这段tr,一连串问题就甩了出来。
    这次连飞哥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过了一圈,汉密尔顿以1分26秒672刷新全场最快圈。
    “噢!是为了最快圈啊!”兵哥拍手道。
    “我感觉目的肯定没有这么单纯,或许是他们在测试改进后的引擎。”
    “在正赛里测试?有点东西。”
    不过不管如何,比赛进行到这最后几圈,前排的位置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看点了。
    结果第50圈,转播镜头突然给到了罗斯伯格。
    只见梅奔尾部冒出滚滚浓烟。
    “哎呀!罗斯伯格的引擎坏了!”兵哥惊呼。
    “还是你说得对,他们有点东西。”飞哥笑道。
    “他们不会真在测试引擎吧?”
    兵哥惊讶,连连摇头,刚刚不过是玩笑话了。
    滋滋!
    然而,转播随即放出了梅奔给汉密尔顿的tr。
    “刘易斯,放慢速度,我们需要保护引擎。”
    “哈哈哈哈哈。”飞哥乐了。
    两人都没有想到梅奔的引擎,在更新后第一场比赛就出现了稳定性问题。
    而且在出现稳定性问题之前,梅奔似乎对于他们的引擎非常有自信。
    罗斯伯格退赛。
    这基本标志着他退出今年的冠军争夺了。
    第53圈,这场略显枯燥的比赛结束了。
    汉密尔顿两连冠,吴轼两连亚。
    比赛似乎正按照梅奔预想的那样去进行。
    而比赛结束后的故事反而比正赛更精彩。
    吴轼刚刚将车停好,就看到一群穿着红颜色衣服的人横冲直撞。
    “噢!恐怖的tifosi!”吴轼惊呼一声。
    维特尔作为四冠王,自带热度。
    最最最主要的是,维特尔相当于是舒马赫在法拉利的精神继承人。
    所以这群tifosi们,复刻了1996年的骚乱,他们涌入赛道,要为维特尔庆贺领奖台。
    “是有些恐怖。”汉密尔顿在一旁笑道。
    “我们赶紧躲躲吧。”
    吴轼和车队人员互拥后,转头就润。
    “没想到尼科最后退赛了,我从bono那儿听到他引擎出问题时吓了一跳。”
    汉密尔顿跟他一起走向休息室。
    “巧了不是!”吴轼笑着回应:“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立马有了十足的期待感!”
    “哈哈哈哈哈,那有些可惜了,我跑完了比赛。”
    汉密尔顿拍了拍吴轼的头盔,哈哈大笑。
    看到镜头里冠亚军的互动,大卫有几分感慨:
    “在f1的历史中很少看到争夺年度总冠军的车手能够如此和谐。
    “或许这在于刘易斯和吴轼身上具有相似性,他们都是f1比赛中的‘异类’。
    “他们想要在围场生存下来,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正常车手要多。”
    作为围场老人,大卫知道汉密尔顿在刚刚加入围场的时候,遇到了诸多问题。
    他几乎和围场里每一个人的关系都不太好,这自然有他驾驶性格的影响,也有他种族的影响。
    汉密尔顿不止一次透露过他在低级别的卡丁车赛事也好,方程式赛事也好,经常受到别的孩子欺负。
    那时候,罗斯伯格是他唯一的朋友,只可惜现在.
    都穿着白底色队服的汉密尔顿和吴轼勾肩走进过道。
    咔嚓!
    记者看到这一幕按下了快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