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窑炉焕发第二春
红旗搪瓷厂的空地上,站满了人。周同和厂长、陈工、王师傅,还有维修车间和生產线上的许多工人,都聚集在这里。
李向前站在新安装的灰色控制柜前,刘虎和张峰分立左右,手里拿著记录本。
林薇也来了,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手里拿著笔记本和钢笔,安静地观察著。
周同和不停地搓著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看向李向前,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问出那句“有把握吗”。问了也是白问,到了这一步,只能选择相信。
陈工推了推眼镜,最后一次检查了控制柜的接线和仪表。“各部分检查完毕,线路通畅,传感器信號正常。”
王师傅则带著几个老师傅,围著窑炉基座又走了一圈,確认没有明显的遗漏。他抬头望向李向前,用力点了点头。
李向前收到信號,没有多余的话。“准备点火。”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刘虎立刻上前一步,在控制柜上按下一个红色的按钮。
【嗡——】
沉闷的启动声响起,鼓风机开始运转,空气被抽入炉膛。
紧接著,李向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几下,输入指令。
【轰!】
控制柜的屏幕上,代表各个测温点的数据开始跳动,缓慢而稳定地爬升。新安装的【多点智能温控系统】自动介入,屏幕上的逻辑图闪烁,精確调控著燃料供给阀门和引风挡板的开度。
“温度……上来了……”有人低声呢喃。
“比以前稳多了。”王师傅经验丰富,立刻看出了不同,“以前点火,温度忽高忽低的,要调半天。”
陈工紧盯著屏幕上的温度曲线,那条线几乎是一条平滑的斜线,只有极其微小的波动。“温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很快,调节精度非常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升温过程异常平顺,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当窑炉中心温度达到预设的八百摄氏度时,李向前发出指令:“进料。”
早已等候在旁的工人们,立刻操作起来。第一批涂好搪瓷釉的金属盆坯,被小心地放上传送带,缓缓送入了隧道窑那散发著灼热气息的入口。
烧结,是决定搪瓷成品质量最关键的一步。温度稍有偏差,或者受热不均,都会导致气泡、针孔、脱釉、色差等各种缺陷。红旗厂过去高达百分之三十的废品率,大多都折损在这一关。
周同和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睛死死盯著窑炉另一端的出口方向。
陈工和王师傅也是一脸凝重。他们太清楚这其中的难处了。
“应该……快出来了吧?”有人忍不住小声问。
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温度下,烧结一个周期的时间大致是固定的。
终於,在万眾瞩目下,窑炉的出口处,传送带缓缓转动。
第一个烧结完成的搪瓷盆,带著灼人的热浪,出现在眾人眼前!
紧接著是第二个,第三个……
它们被机械臂稳稳地抓取,放置到一旁的冷却架上。
刺目的火红色泽逐渐褪去,露出了盆体本身的顏色和光泽。
王师傅几乎是第一个冲了过去,也顾不上残余的高温,戴上厚手套就抓起一个刚冷却下来的搪瓷盆。
他翻来覆去地看,手指仔细地摩挲著盆的內外壁。
光滑!釉面像镜子一样光滑!
均匀!顏色纯正饱满,看不到一丝杂色和流淌的痕跡!
没有气泡!没有针孔!边缘也处理得完美无瑕!
“好!好啊!”王师傅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猛地举起那个盆,朝眾人大喊,“你们看!你们快看!这光洁度!这顏色!找不出一点毛病!比以前最好的那批还要好!”
人群骚动起来,纷纷围拢过去。
周同和也挤上前,拿起一个盆,仔仔细细地检查著。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陈工保持著最后的理智,立刻挥手:“快!技术科的人!马上抽检!测成品率!”
几个穿著白大褂的技术员立刻上前,隨机抽取了十几个样品,带到一旁的检验台进行快速检测。
同时,负责记录煤耗的工人也拿著记录本跑了过来,脸上带著难以置信的表情。“厂长!陈工!这第一批料,烧完用的煤……比以前少了快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
这个数字让现场瞬间安静了一下,隨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
“真的假的?省了这么多?”
“不止质量好,还省煤?”
这时,技术科的初步检测结果也出来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拿著报告单,一路小跑过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厂长!陈工!王师傅!出来了!结果出来了!”
他把报告单递给陈工。
陈工一把夺过,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数字,拿著报告单的手,猛地一抖。
周同和急切地问:“怎么样?陈工!快说啊!”
陈工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撼,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却依然带著颤音:“抽检样品……合格率……百分之九十六点七!”
百分之九十六点七!
而改造前,这个数字,通常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徘徊,最好的时候也超不过七十五!
废品率,从接近百分之三十,骤降到了百分之三点三!
降低了將近十倍!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奇蹟!这简直就是奇蹟!
工人们欢呼著,跳跃著,互相拍打著肩膀,许多老师傅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在这个厂干了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完美的搪瓷產品!从未想过困扰工厂多年的顽疾,竟然真的被解决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前进厂牛逼!李师傅牛逼!”
周同和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他几步衝到李向前面前,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著,嘴里不停地重复著:“小李师傅!神了!你真是神了!我们厂的救星!大救星啊!”
他的力气极大,握得李向前的手都有些发疼。
李向前看著眼前欢呼的人群,看著周同和激动得通红的脸,看著陈工和王师傅脸上那混杂著震惊、佩服和如释重负的复杂神情,脸上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成了。
【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结合的威力,第一次在这样大型的工业设备改造上得到了验证。效果,甚至超出了他最初最乐观的估计。
“周厂长,別激动,这只是初步测试。”李向前抽出手,“后续还需要根据实际生產情况,进行一些微调和优化。”
“还优化?现在就已经完美了!”周同和大手一挥,“小李师傅,你放心大胆地弄!需要什么,我们全力配合!”
陈工也走了过来,对著李向前郑重地鞠了一躬。“小李师傅,我为之前对方案的疑虑,向你道歉。你的技术,彻底让我开了眼界,心服口服!”
王师傅更是咧著嘴,一个劲儿地拍著李向前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这【涡流挡火墙】,神了!”
周围的工人们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著感谢和敬佩。
“李师傅,以后我们烧搪瓷,再也不用提心弔胆了!”
“是啊,废品少了这么多,我们奖金肯定也多了!”
“这技术要是早点来就好了!”
李向前知道,这次成功不仅仅意味著完成了红旗厂的合同,赚到了一笔宝贵的资金。
更重要的是,前进厂的技术改造能力,通过这次惊艷的成果,得到了最有力的实锤证明。
废品率降低近十倍,能耗降低四分之一!
这样的数据,在这个普遍技术落后、强调节约的年代,意味著什么?
消息,恐怕很快就会插上翅膀,飞出红旗厂,飞遍全市的工业系统。
他想起了前几天在李婶家,老王隨口提到的那个【节能技术评比】。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成型:红旗搪瓷厂的这次改造,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节能典型案例!
前进厂,或许能藉此东风,获得远超预期的声望和资源倾斜。这比单纯做几单技术改造生意,意义要重大得多。
他看向那座焕然一新的烧结窑,炉火熊熊,映照著一张张兴奋的脸庞。
李向前转过身,对刘虎和张峰低声吩咐:“把所有测试数据,特別是能耗对比数据,给我整理好,要详细,要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