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动用孙传庭
第214章 动用孙传庭“哦?合资办厂?还是造火器的?”
皇帝来了兴致,搁下手中黑云龙与沙俄那的小小捷报,重复地疑惑问出道:“在大员或者澳洲开办皇商合资枪炮厂?嗯—不错,你们筹备了多少银钱?”
钱跃升一听皇帝问话,立刻从袖子里掏出来一份合同契书,递给了走过来的王承恩,隨后回答皇帝道:“启稟陛下,眾多皇商十分看好这个厂子,纷纷慷慨解囊,注资共计八千六百余万两白银,另外还有”
皇帝刚刚想要吃盏茶,听著钱跃升的话时动作一滯,他面色古怪,刚刚的肯定语气完全消失,
有些怀疑的问道:“也就是说,你们要合资近九千万两银钱跑澳洲建造枪炮厂?”
钱跃升点点头,立刻回復皇帝的问题道:“是,陛下,但不仅仅是造枪炮,而是算上了训练僱佣兵士的费。”
“不对、不对。”
皇帝看著钱跃升递上来的股份细节,一脸古怪的说道:“朕看你们不仅仅是要造火枪火炮,也不是要建造工厂,而是想造反啊———“
造反?
眾人內心咯瞪一下,而钱跃升则是立刻跪了下来大声道:“吾皇在上,微臣从一介草民而得以封勛侯,已如脱胎换骨般,得陛下盛宠,又岂敢再有逆反的心思!”
“朕知道你没有这个心思,否则朕已经叫大汉將军將你拿下了。”
皇帝伸手,一边也被嚇得一愣的小太监是连忙上前给出一块热手帕,皇帝用帕子擦擦额头边缓缓开口,隨后帕子递归太监手中。他扬了扬这份契书道:“募兵五万,造甲造枪还要练铁骑,这份契书拿给任何一个朝臣,他们都会劝朕剷除你们。”
“不要说五万人,哪怕是一万人,你们都得被朝臣弹劾。”
皇帝看著钱跃升那思索的模样,嘆口气道:“何况八千万两银钱,你知道能造多少火枪、火炮吗?还想买卖—.谁能买得起你那么多工具机的產量?”
“利润是要看供需关係的,你们想要建的厂子太大,哪儿有藩国买的完你们的火枪火炮啊?再说你们的募兵这也太多了。”
皇帝边说边摇头,最后嘆口气,也不看地上的钱跃升,自顾自地提笔在一份白纸上写下了一份新的契书,了不少时间,字数比原先那份多了不少字。
写完了契书,隨后搁到一旁放干道:“这样,大伴,一会你去內帑取內库银给他,再带人去户部。”
钱跃升注意到这点,王承恩点点头,並將墨跡未乾的白纸捲起,拿到了钱跃升这里。
“朕重新改了改,每一家都重新算了银钱,你们自己过去算吧,七千僱佣募兵,不能再多了,
总计的厂房费用一千五百万两,朕出三百万,朝廷三百万两,你钱家出一百万两,其余的股朕也都替你分好了。”
皇帝说著就开始打了个哈欠,懒散地招手叫一个小太监给自己捶背,看著地上跪著的钱跃升道:“行了,別跪著了,退下吧。”
“臣遵旨!”
钱跃升心里志志,但好在白纸在手上,他一出宫殿,就立刻翻看白纸上陛下的御笔亲书。
这份契书从八千六百万两白银削到了一千五百万两,募兵员额从五万人调到七千人,並且给的份额加入了户部和皇帝的內帑。
这显然是要控制这些厂房,有皇帝和朝廷的控制,那样朝臣才能放心。
风一吹,百纸在他手里不断浮动,钱跃升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也明百了皇帝的意思。
朱由检在平衡所有的利益方,手段有强有弱,这次也是平衡。
过去的大明皇帝只需要平衡內廷太监、朝中文臣、武官勛贵三者和自己的关係,但是崇禎帝不同。他需要平衡的是朝臣、封疆大吏、內廷太监、武勛、皇帝自己加皇商之间的平衡。
皇帝很强硬,直接强行控制另外四方,用几次事件打压了各方,並依靠征伐漠北的君威工作中越发绝对。
至少说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吧,自己任务结束了,钱跃升无所谓。
少赚点钱就少赚点钱唄,他自己是早已是家有金山银山了,名誉也有侯爵位子,已经別无所求了。
崇禎十六年的春夏,今年春闈结束不久,明廷就把心思用到了西侧,兵部统筹陕甘、河南、青海的麦子、青稞,另外从湖广调一小部分稻穀,在朝中第一次提出,要拨发兵餉,发兵征討瓦剌。
兵部用瓦刺代替准噶尔,也就是意味著这场战事的宣称是討伐不臣。
出师得有名,这是古代到后现代战爭中都很有必要的。
瓦刺是明朝的旧时朝贡,却屡次因为准噶尔人一部拒绝签订明藩条约,並且攻打边屯,兵部替朱由检在大朝会中先提出来,合情合理。
廷议之后没有多久,此事就提到了內阁阁议,几乎没有反对的重臣,毕竟这是所有人早已心知肚明的事情,並且很快过了阁议,被司礼监批红。
主要出动三路官兵,一路是宣大,撤回陈新甲,由孙传庭调离辽东,担任宣大並西域总督二职,辖制西域、宣大以及漠北。
参战的官军,在兵部和皇帝预案当中是刪刪改改,总计能够出调的官军兵力是达到了十三万,
其中的骑兵超过六万!
骑兵分布主要是西域的两万多名骑兵,和辽东镇的祖宽、祖泽润两路一万骑兵,宣大的一万多骑兵和吴三桂的五千多骑兵,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兵力。
其次还有李定国的四千多人,侯世禄、侯拱极父子的一万多人可以从陕甘、山西应急抽调,实际兵部调度的兵力可能更多。
这其中自然是算上了役兵以及募兵,但考虑实际作战的话,现在朝廷一样是逼著人要上阵作战的,也就是战斗力差归差,一样要满足野战需要。
李定国自从满桂战死之后,基本上是隨著贺人龙一起在前线作战,他作战勇猛,在军中闯出不小的名气。
因为二曹都是万人敌,比战功自然差不少,加上他才年纪不过二十二,军中也有称其是“小万人敌”的,由此也可见得李定国他武艺如何。
加上他容貌就非同一般,军功卓著,在朱由检的刻意提拔下,也是提拔到了一地副总兵的位置上。
这个年纪到副总兵的,也就是曹变蛟和吴三桂了。
调用孙传庭,朱由检当然是有许多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此战三路大军中,最关键的一路官军,吴三桂。
吴三桂的兵战斗力是强,步卒在辽东镇里头都是强兵,而洪承畴虽然会压人,但和吴三桂毕竟没有几次管束过,而陈奇瑜虽然控制得了吴三桂,可人毕竟在做改土归流,不好调度,更好的选择就是孙传庭。
孙传庭可是吴三桂的老上级,现在吴三桂虽然驻地在漠北,可一样是辽东体系內的官兵,被孙传庭牢牢控制著,这也是为什么吴三桂在和准噶尔人的衝突发生时,如此克制的主要原因。
出兵的军令没有孙传庭出调,吴三桂还真就没有动过刀兵,至少没有主动出兵,进入准噶尔过。
正应如此,为了兼顾国內改土归流能够保持的情况下,明朝可以倾尽全力的进攻准噶尔,朱由检必须选择孙传庭。
甚至於朱由检认为,没有比孙传庭更合適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