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皇商合资枪炮厂
第213章 皇商合资枪炮厂皇帝的当眾怒骂,叫这些早已跪了半天功夫的皇商又在殿內金砖上多跪了小半个时辰,要不是皇帝真有事要干,恐怕所有人的腿都要废了。
隨著皇帝老子喝声一句“滚”,眾人这才纷纷麻溜地从地上爬起,给皇帝恭恭敬敬磕头高呼“谢陛下”,换扶彼此慌忙从殿內走出去。
人没走几步,皇帝又沉声在后边儿叮瞩道:“回去以后,好好给朕商议怎么打西夷,该出多少钱,该出多少力,都好好商议明白了,还有把那些没了家人的百姓家都安抚好了,別闹到朝堂上来!”
钱跃升和眾多皇商也连忙恭敬地回应,隨后匆匆一瘤一拐地离去。
走地够远了这些大皇商家主还在咽著唾沫,双眼无神,用湿袖子擦擦额头的冷汗,浑身颤抖个不停。
不知道是风吹太冷,还是被嚇得不轻,所有人都脸色苍白的很。
皇商们打道回府,都是没日没夜睡不好觉,各府上都在找南京的各些名医郎中去救治,给腿和膝盖看看有没有什么毛病攒下来。
其中当然是钱跃升最不好受,他这背上可是被砚台结结实实砸中了,砸到的位置上是乌青一大片,且鼓的老高,不说皮肉,就是脊梁骨他都觉得要断掉了。
钱氏夫人满脸心疼,招呼著要叫宫廷御医,但是被钱跃升叫住了,说著躺上十天半个月而已,
叫她別对外声张此事。
毕竟他可是大明朝的侯爷,这多丟份儿啊?
何况其他勛贵本就瞧不起他这层商人的原皮,要是知道此事,定然会特来奚落一番。
皇商所有人都回了家对此事闭口不言,而是叫来最贴心的手下,各家此次受损的丁口家属钱去安抚,多少钱自己去看著办,老爷们是管不了了。
太和门前,算是被折腾了个半死。
一直在家休息了半个月,各家家主才跑到钱跃升这来,商议如何安排此事。
“现在看来,陛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救不救得出那些女子倒不是最紧要的,最要紧的还是接下来如何对付这些葡萄牙人。”
钱跃升皱著眉与眾家主商议,搁在桌案上的好茶自己缓缓冒著蒸气,眾多皇商家主们是忧心仲,谁被皇帝这样折腾一次能好受的。
“那按陛下的意思,咱们是?”一位姓王的矿商皱著眉询问道。
“唉,当然是得扩大咱们的殖民队伍,人太少,当然是打不过,不但要招人,还得买甲买枪买刀剑”
钱跃升刚刚说出这些,就有人质疑问道:“侯爷,咱们买少些火器,朝廷那是没什么,可若是咱们再去买更多火器和民间僱佣更多兵丁,朝廷那能过得去吗?”
那人有些迟疑地问:“不会被认作券养私兵,意图犯上吧?”
“是啊侯爷,咱们买几百支火绳枪和皮甲,组了几百骑兵,朝廷和陛下都没有说什么,但一旦买的多了,恐怕——多少会叫朝廷些人觉得不妥吧?。”
“没错,此事恐怕难办,侯爷不妨换个法子?”
眾人议论纷纷,都觉得此事根本就过不了朝廷那一关之前买的火枪和鎧甲以及战马,都是圣上特批,从京营手中更换下来一批给的。
现在如果要大量购买火枪乃至朝廷管控严格的弓箭,恐怕太困难了。
“此事只能说咱们去解决,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叫咱们去打这场战事。”
“打仗当然需要兵器和人马,但你们说的也不无道理.—”
钱跃升想了想道:“这样,钱某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了。”
“侯爷请说,咱们这些俗人,本就是来找侯爷您这取经的,就指望著您能给咱们指一条明路,
您只管说,咱们只管听。”
“是是是,的確如此。”
眾人也都附和,令钱跃升很是受用,皇商集团在上一次的刺杀事件之后,和钱跃升的关係更加趋近於妥协了。
这样一来,钱跃升的地位更加是水涨船高,加上侯爵这层特殊身份,皇商们是无不恭敬。
钱跃升说道:“既然陛下有意收復,而朝中又不好拨发兵器给咱们,不妨去请道旨意,允我们在大员乃至澳洲开些兵器工坊。”
“如此一来,在海外组建僱佣更多兵团,既不会叫朝臣们忌惮,也不妨碍兵部的私库,咱们又能武装些僱佣兵丁作战,將来可以卖枪卖炮,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么一说,令眾多皇商纷纷思索起来,有人则是反应极快,问道:“可这会不会太耽搁时日了?毕竟还有女子要救,若是耽搁久了,哪怕再不重要,也是影响不好吧?”
“葡萄牙人那里我们派使者过去,钱赎买那些女子不就是了,一个人才多少钱?先赎回汉民女子再说!”
“武装僱佣兵还得训练,要不少时间,到时候和他们了清一切不就是了?”
钱跃升冷声说著,眾人彼此眼神交流,都有些意动,
买卖火器,是很赚钱的。
最近一年多时间,明朝有很多退下来的旧火枪卖到了朝鲜和倭国,卖的比新枪还贵两成!
这两成的利润在商人眼里,还是旧的火绳枪,就已经是不少了,何况商人们最懂得扩大经营后的利益,这么一想的话,眾多大商家主纷纷表示支持。
而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钱跃升直接出了钱道:“为了铸造枪炮,没有各家之分,理应掛上皇商商会之名合资建造厂房,名为皇商合资枪炮厂如何?”
“钱某家资虽不算诸位最多,也愿出钱参钱三百万两做首股,以表诚意。”
三百万两,不算特別多,当然也不算少了。
眾人目光互相看向彼此之后,立刻有人支持钱跃升,是个叫苏牟清的淮南皇商。
他家资殷实,主要经营铁矿和、轴承行业,此刻巴结钱跃升道:“侯爷大人大义,为皇上分忧之心实在令人钦佩之至!在取名上,苏某没有任何意见,愿参钱一百五十万两,並且要造枪炮必要船和工具机,苏某世家江南经营铁矿,这生铁同样又是必不可缺,都可为侯爷效力。”
钱跃升对此笑呵呵地与那苏氏点点头,表示讚赏道:“都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办事,”
有人点头,有人皱眉,但还是有人跟隨著说道:“梅公胥也愿取出家中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参股,为枪炮工坊添资。”
“吴方亮一样,愿出钱一百五十万两现银———”
“.....”
眾多商人的现有资產,相比起先前大明朝要开拓吕宋时,是大有精进。
一方面是先前和朝廷做交易,给军队运送补给方面,每年拋去人力和牲畜自己的费,也是有三五百万两银子能分。
按照新军制,朝廷各军镇就保留营兵中的炊事兵一种后勤兵,守兵也得和战兵一样隨时调动作战,后勤就是靠皇商的辐重队伍来办,多少钱是皇帝和户部和商会谈。
也因此商人从中赚的是盆满钵满。
商人是很会压榨普通奴工的,他们从佃农那些穷人里找了相当多来做运输民工,给皇商他们做驛站搬运和押送工人。
商人驛站其实每年还能从民间赚到两三百万两银子。
如果能连年战爭中在,从朝廷手中转卖的牛羊马,那更是一本万利,比卖丝绸还赚钱的买卖。
另外还有从朝廷手中买来开挖的漠南漠北、辽东、河西走廊的新矿,与吕宋的分成合起来算,
一个个吃撑的现有家资比过去翻了何止一倍两倍。
三十来个核心皇商先组了首股,要在澳洲开办枪炮厂房,就已经是筹措了近六千万两银钱!
都堪比朝廷一年的税收了,这还仅仅是核心商会的成员,拿出来很少一部分的现钱而已,就已经这么多了,加上第二轮去吸引其他皇商,减少能买的股资,显然会使最终资本的规模变得极其惊人,其实明朝的皇商就表明,大明朝已经是至少步入小资了,这股力量也相当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