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三十一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第132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皇帝要御驾亲征,北定女真!
    消息宛如原子弹爆炸,震动关內!
    朝廷完全没有对这一消息进行封锁,而是大张旗鼓,为皇帝出征宣传造势。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皇帝为造势,第一时间让礼部、户部去联络大明的眾多藩属,要求按照大明藩属条约中规定的军队抽丁比例,进行抽调藩属国军队。
    藩属国抽多少兵,条约中的规定,一般是按军队规模来进行抽调,除非是像他隆王那样,亲自带兵帮大明进攻阿拉乾的,是不用按照条约办事。
    徵召藩国的军队,对大明朝而言当然只算是旁助,大明朝依旧是以抽调自己的军队作为主力的。
    像长城防线,朝廷就一口气抽掉二十余万官兵,其中的精锐战兵就有六万,这六万人都是真正的九边精锐,能够拉出来和蒙古人野战的长城老底子。
    光是调派那些长城防线上的精兵强將,朝廷眾多阁臣依旧是很不放心,兵部调令还在不停的下拨。
    刚刚归於山东的总兵刘泽清,就接到了朝廷调令,家乡待了没多久,就需要隨同皇帝御驾亲征。
    令其率本部外,从山东济南抽调当地在册官兵三千,共九千步卒,两千马军,隨魏国公徐弘基一同进兵。
    另外,兵部又抽调广西土司狼兵参与过来,隨御驾亲征。
    而在关內核心行省,兵部又从山西、寧夏、湖广、山东、河南五省的各州府,共计抽调官军四万六千人马,会江南省的直辖京营五万四千,加之在京畿的浙兵,凑足十二万官兵。
    这些官兵隨同皇帝御驾,虽然战力相对於边军来说,疲弱的很,但是中原兵有一点是相对的优势。
    京畿调教过的兵,朝廷兵部自己很放心,是可以依靠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基础军队。
    毕竟边军和中原兵不同,中原兵吃的完全是朝廷皇粮。
    而边军,有很大一部分银子,是地方的经边银。
    朝廷可不敢担保地方官会不会搞些阴谋诡计,让边军官兵生出什么异心。
    毕竟朝廷这几年,对地方官们是压制的很厉害,一些地方官调任到京官,也坦白了这一点。
    虽说是皇帝御驾亲征,但是统帅大军需要经验,老臣之中,勛贵魏国公徐弘基请旨,
    想自己统帅一路军马,为皇帝侧应,
    六十二、三岁年龄的徐弘基,是大明现在的勛贵之首,曾经有镇压江南民变的功劳,
    勛贵里头威望最高。
    对他,皇帝当然是算的上满意,怕的就是你不上疏,既然你请旨,朱由检当然不会拒绝。
    有这么一位威望极高的勛贵在军中待著,而且还是打贏过大战的,能够镇住並提升军中士气,朱由检需要出征大军一切足够,士气也是同样。
    皇帝抽调五军营的六营精兵给他,大概有八千多人,大多数是燧发火枪和长矛兵。
    另外,成国公朱纯臣也上疏请求领兵作战,但却被皇帝拒绝了,让他留京,並未安排职务,令他很不满意。
    但是皇帝就是这么安排了,勛贵中,只挑了几个隨军,大多数挑的南直隶的勛贵。
    至於北直隶就只有惠安伯张庆臻,和襄城伯李国楨得到了隨军諭旨,这令原北直隶的勛贵集团感觉到皇帝的疏离,都十分的疑惑和不满。
    但他们不满归不满,皇帝总归是不担心勛贵集团的意见的。
    毕竟文官集团都一向摁著勛贵和太监们压制,现在虽然厂卫有些恢復过来,但勛贵並没有。
    没有职务,他们这些勛贵不过就是些有特权和钱粮的摆设罢了。
    朝廷筹措粮食依赖官仓和太仓,但依旧不一定够用,毕竟这可是近四十万官军了,何况大明藩属的军队也在筹集,需要更多军粮。
    民间海商以及皇商的船舶,朝廷也在银子徵用,至於多少钱,朝廷恐怕是不会令商人们满意的。
    在朝廷前些时间就已经通过一道商船法令,被搬到《新大明律》里。
    整体是类似於英国的运输法和民航法,只不过秦制社会,大明通过这一点,就是按照制式一体来办。
    如今朝廷就是按照这个法律来办,强行租用各港船舶,无论是明朝皇商的船舶,还是藩属国的商船,此刻都会被要求记录下船舶的制式,然后添一笔记录上商船属於的商人名字,朝廷的水师官兵就会徵用走这些船只。
    用完再进行归还。
    皇帝御驾亲征,有土木堡之变在前的先例,这一回大明朝是倾尽全力的保证后勤,十几万匹马,从陕甘的各马场、训练兵营拉出来,被拉到各镇官军,补充骑兵的数量。
    大明常年內地骑兵稀少,空有骑兵额数,却没有马匹,只有懂骑射的人在。
    现在这些马匹不管合不合格作为战马使用,拋除残疾、母马以及不过两岁的小马,朝廷要求通通拉出来,补足战兵的需要。
    除了作战马匹,大量的牲畜开始运来南直隶,包括骤马、驮马、驴甚至还有洪承畴那的一些骆驼,都被要求牵过来用於辽东。
    这么多牲畜,需求的豆料、粮食、草料绝对是个惊人数字。
    朝廷也向南洋的陈奇瑜给了諭旨,第一次要求,把他那囤积的粮食、豆谷全部,都用福建水师送来南直隶。
    顺便把祖大的辽东铁骑也给朝廷运过来。
    朱由检这些天也在为亲征付诸行动,准备后勤力量。
    他一直在忙於计算粮秣需要,看样子非常忙,因为需求的钱粮实在是巨大。
    与其说这次动用如此规模的大军,是去全力灭掉女真残余,倒不说是为了吃掉整个漠北,和原努尔干都司土地。
    这支討伐豪格这帮女真人的大军,加上辽东镇,可就超过四十万了。
    看似规模庞大,实则远远不是明军的全部兵马。
    这当然不是全部官军,大明现在在册的兵马,总计是二百三十余万,四十来万人,还不到大明全部官兵的两成。
    但是朱由检目前的计算结果,很明显的,目前大明朝在辽东地区能够维持的大军总数,就只能是六十来万人的吃用。
    而维持再多兵马,大明手中的粮食总数,以及骤马运输的能力,就显得不太够。
    高损耗的战爭是朱由检要避免的,这四十万大军也许就已经够用,再加上藩国兵马,
    大明现在的辽东补给,恐怕已经达到地区的极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