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 第235章 利益链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5章 利益链条

    第235章 利益链条
    远橙大厦b栋16楼,总经理办公室。
    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原木色的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晕,空气中有微尘在光柱中缓慢浮动。
    陈默正审阅著一份文件,门外传来了略显急促却克制的脚步声。
    “陈总!”財务部经理石鑫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他捧著一叠厚厚的財务报表,站在办公桌对面,得到陈默眼神示意后,才小心地將报表摊开。
    “陈总,好消息!”
    石鑫的指尖微微捏紧,他精准地翻到“资金收益”页面,语气带著完成艰巨任务后的轻鬆。
    “去年咱们回收橙子2產能置换出来的那笔閒置资金,委託大摩做空美股黄金的收益,最终结算出来了..净赚4.2亿美刀!”
    这个数字,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石鑫继续匯报,语速加快了些。
    “按照您之前的规划,1.2亿美刀的本金已经安全兑换回国內帐户,补充了集团的现金流。
    剩下的3亿美刀,依旧由大摩代为操作,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三项海外收购。
    北美的赛格微,以及意达利的卓凡尼-瓦伦蒂娜、玛丽珍-瓦伦蒂娜两家品牌公司,尽职调查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进展顺利。“
    他又熟练地翻到资金分配表页。
    “陈总,目前公司帐上,可直接用於橙子3、尼采3產能的专项资金,大概有21亿元。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財务安全准则,预留了14亿作为运营保障资金,確保供应链採购、渠道维护等日常周转,绝对不出任何紕漏。”
    陈默的目光在报表上,一行行数字间扫过,指尖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点著。
    片刻后,他抬起眼,看向因匯报佳绩而脸色微红的石鑫,语气沉稳。
    “资金分配的大方向是没错的!但是..”
    “石鑫!”
    他稍稍加重了语气:“越是这种时候,財务的细节越要理顺。
    资金池的流水健康度,你必须亲自盯紧!
    我要看到的是动態的、流动的资金,而不是一潭死水!”
    陈默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
    “现在是橙子3上市前產能扩张的关键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过量资金被固化要么积压在厂房设备建设上进度缓慢,要么变成仓库里高高的原材料库存,要么被渠道商以押款的形式占用。
    我们必须让钱“活』起来,高速流转,既要避免閒置浪费,更要严防关键时刻的断流风险。”
    那种风险,橙子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
    虽然都是陈默突然投资搞出来的风险,但他更希望財务部预料到这些风险,做好资金池的蓄水!
    “您放心,陈总!”
    石鑫立刻挺直了腰板,语气篤定,像在立军令状。
    “財务部已经给公司资金池,设定了15%的周转预留警戒线。
    无论是给供应链组的產能投入,还是给渠道组的拨款,都会严格按照这个红线进行动態把控和预警。
    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让公司陷入任何形式的財务危机!”
    陈默微微点头,指尖在光滑的桌沿上摩挲,目光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期许。
    “石鑫,你是公司后勤部第一个提拔上来的財务经理,从创业初期跟著宫总一路走到现在,应该比谁都清楚。
    我们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东拼西凑,提高產能的草台班子了。”
    陈默顿了顿,声音平和却带著力量。
    “现在,是我们从小厂,向规范化大厂转型的最关键时期。
    而一切规范的基础,就是財务制度必须先“正规』起来。
    你需要牵头,把財务工作的规章制度框架搭建好,从小小的员工差旅报销流程,到动輒上亿的资金审批权限,都要有清晰、明確、可执行的標准。
    有流程,哪怕繁琐一点,也总比大家乱来要强。
    关键时刻,这套制度就是我们抗风险的鎧甲,绝不能掉链子。”
    石鑫心里驀地一动,隨即涌上的是更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他知道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许不是顶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公司爆炸式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自己兢兢业业、一点一滴在宫总那里积累下来的信任。
    他连忙欠了欠身,语气带著十足的保证。
    “陈总,我明白!
    今年之內,我必定把公司的財务规章流程,彻底建立並推行下去。
    从资金审批到帐目核查,从预算管理到成本控制,每一步我都会盯紧,绝不给人钻空子的机会,也绝不拖累公司转型的后腿!”
    陈默看著他眼中闪烁的认真与决心,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淡笑,抬手示意他將报表留下。
    “,那就按你说的去办。
    后续海外收购的进展,以及大额资金的流向,每周给我一份明细报告。
    遇到你们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隨时可以直接来找我。“
    “是,陈总!”石鑫应声,小心翼翼地將报表整理好,整齐地放在办公桌的指定角落,然后才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一关上,石鑫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午立刻要召开的財务部门紧急会议,必须第一时间將陈总的要求和期望传达下去,並立刻开始行动。
    办公室內,陈默翻开了去年橙子科技的年度財报终稿。
    目光落在营收匯总栏:
    总营收82.8亿元。
    其中绝对大头,来自於主业-—990万台橙子2手机带来的76.28亿元销售收入。
    其次是为控股品牌尼采2研发代工、贴牌生產,贡献了4.8亿元。
    然后是利用资金池閒置资金进行稳健理財,获得了1.52亿元的收益。
    最后一块,则是对外专利授权,获得了0.2亿元的授权费。
    主要来自btd为获得“气態鋰超级快充”兼容协议支付的费用,以及其他一些智慧型手机领域的实用型专利。
    陈默的目光在“专利授权费”上停留片刻。
    他心里清楚,橙子制定的许多技术標准,目前主要还是在自己的“橙子系”生態和少数几个紧密合作商之间流通,尚未能成为行业公认的国家或国际標准。
    不过,陈默对橙子技术团队的硬实力有足够的信心,而且现有的合作方基本都是未来极具潜力的行业巨头。
    將橙子標准推广出去,只是时间的问题。
    82.8亿的年营收,与那些动輒千亿的上市公司巨头相比,確实不算起眼。
    但在国內智慧型手机所谓的“四小厂”(橙、麦、绿、蓝)之中,已经能稳稳排在第二位了。
    陈默很清楚原因所在,市场定位差异。
    橙子2主打极致性价比,锚定下沉市场,售价799元;而小麦1则定位中端,售价1999
    元。
    雷布斯卖一台小麦1的营收,几乎抵得上他卖两台半橙子2。
    这份营收的差距,是產品策略直接决定的。
    不过,陈默並未感到失望。
    因为明年开始,橙子科技就能按照內部协议,从远橙新能源、橙科微电机、橙家智能等所有“橙子系”的兄弟公司,抽取大约30%的专利收益。
    届时,仅远橙和橙科两家,就能为橙子科技贡献巨额的技术收入,追上甚至反超小麦的营收,只是时间问题。
    接著,他的视线转向运营成本部分--全年总计成本约38亿元。
    供应链成本是大头,高达18.81亿元,主要用於採购橙子2和尼采2所需的各种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备货。
    渠道建设成本紧隨其后,达到11.4亿元。
    其中,直营渠道(出货占比约20.2%)的开拓,尤其是西部市场的布局,费了3.42
    亿元。
    仅兰城的旗舰总店就投入了约1.3亿,其余资金用於西部六省的直营店网络建设。
    第三方渠道(出货占比约79.8%),包括与华北强的三级分销、尼采自有分销体系、
    线上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各类线下连锁电器城合作,总计费了7.98亿元的渠道费用和维护成本。
    公司行政、研发、后勤等综合运营成本为7.79亿元。
    陈默特意关注了工资占比--9.2%。
    这意味著去年全年,公司发放了约7116万元的工资,折算下来,平均每月为每个员工支出约1.1万元(包含公司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
    扣除五险一金后,普通员工到手月薪大约在6000元左右,略高於当前深城5000元的普遍水平。
    在智慧型手机行业,用人成本支出通常占运营资金的7%至12%之间,橙子科技处於一个中规中矩的位置。
    最终核算,橙子科技去年的净利润达到了48.8亿元。
    一个关键因素是,公司目前仍处於瀧华招商引资的税收优惠“免税期”,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陈默轻轻呼出一口气,想到明年开始,橙子系的企业將陆续结束免税期,届时这丰厚的利润中,將有接近四成需要上缴。
    他心中不免闪过一丝无奈,但隨即释然..
    这,也是一个橙子走向成功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深城某五星级酒店的豪华会议室內,气氛截然不同。
    种石化集团战略投资委员会的高级副总裁傅总,正襟危坐,听著技术专家团队对橙创材料提交的“纳米流体冷却剂”评估匯报。
    技术专家指著复杂的ppt图表,条理清晰地介绍。
    “傅总,各位领导,橙创提供的这种纳米流体冷却剂,性能指標堪称革命性。”
    冷却性能:
    能在5秒內实现28°c的极限温降,远超目前已知商用產品(如r0g液冷系统的9秒9c纪录)。
    其核心机理是利用了理论上的负热容效应』,即在温度升高时反而吸收更多热量,实现瞬时强力冷却。
    在增压条件下,流体的扩散速度高达15cm/s,热导率达到0.25w/(m·k),是传统优秀冷却剂六氟化硫的12倍。
    功耗革命:
    採用创新的压电微泵驱动技术,能耗极低,仅0.5w。
    同时结合自旋-晶格解耦技术,使得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耗散,降低了99.9%。
    成本优势:
    冷却工质通过生物合成自组装技术生產,主要原料是石墨烯衍生物和特定肽链,综合生產成本预计仅为六氟化硫的十分之一。
    专家接著阐述了,其技术实现路径和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涉及超流体和超临界体的低温储存(-253c)等高端技术难题。
    製作倒是好製作,难就难在运输和储存条件了,需要研发新的冷冻储存罐和超低温冷链特种运输车!
    隨后,专家重点描绘了这种冷却剂的应用前景。
    极端散热场景:
    如超算中心、晶片集群(如nidih100)、太空飞行器热管理(应对太空极端温差),其性能远超现有方案。
    行动装置革命:
    可为高端电竞手机、ar眼镜提供极致散热,消除晶片降频,保持满血性能。生物合成工质更环保。
    工业与医疗领域:
    在雷射器、核聚变装置(如iter)、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mri医疗设备冷却等方面,都有顛覆性应用的潜力。
    傅总听得心潮澎湃,直接问道:“和得国巴嘶夫垄断的第三代製冷剂(hfcs)相比如何?”
    技术专家,给予肯定答覆。
    “傅总,无论是冷却效率(4倍於hfcs)还是功耗(仅其1/2),都是碾压级的性能优势。
    这完全可以定义为理想的第四代冷却剂!”
    傅总开始沉吟,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会。
    巴嘶夫的hfcs业务是其重要支柱,年营收约120亿美元,占其总营收近12%,垄断全球92%的市场。
    而巴斯夫是得国的支柱工业巨头,所以:,额...等等...苣化集团。
    一个尷尬的事实是,巴嘶夫销售的hfcs冷却剂,其中62%的產能,来自於巴嘶夫与种石化等国资的合资企业--苣化集团。
    某种意义上,是种石化披著巴嘶夫的马甲,在全球销售国產hfcs。
    略作思考,傅总便露出瞭然的笑容。
    左右互搏?
    换个角度看,这就是左右逢源的绝佳机会!
    於是,一场精妙的博弈展开。
    种石化拿著橙创的“超级冷却剂”作为王牌,与巴嘶夫重新谈判。
    最终方案是:
    苣化集团在国內的hfcs利润分配,从原有的巴嘶夫拿7成、国资拿3成,变更为国资拿6成,巴斯夫拿3成..
    剩下的1成,则预留给提供核心技术的橙子科技,作为技术入股。
    面对这种近乎“降维打击”的第四代冷却剂,巴嘶夫的专家团队在验证后深感震惊。
    经过一番高层级的磋商,和官方之间的私下交流,橙子科技凭藉这项技术,成功获得了苣化集团10%的股份分红权(无投票权)。
    而两大化工巨头商议后,决定暂不大规模推广第四代冷却剂,仅將其控制在约2%的高端特种冷却剂市场內,以避免对现有hfcs主体业务造成过大衝击。
    那场最终的决定性谈判,橙子科技甚至没有资格坐在主桌上。
    陈默收到了种石化的签约仪式邀请,但他懒得去充当巨头的陪衬,只派了法务部的林峻峰代表出席,个过场。
    全球第一和第二化工巨头的联袂演出,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而协议中那个不起眼的“小虾米”公司,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事后,陈默查了一下苣化集团去年的业绩:约500亿元营收,120亿元利润。
    他算了算,明年开始,橙子科技大概能从中获得近12亿元的分红。
    这个结果,他相当满意。
    陈默很清楚,如果橙子科技不知深浅,贸然独立推广第四代冷却剂,首先要摧毁的不是远在得国的巴嘶夫,而是近在眼前、利益盘根错节的苣化集团。
    以橙子目前的身板,还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反噬压力。
    能藉此机会,稳妥地嵌入巨头的利益链条中分一杯羹,已是当下最明智和理想的选择。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