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安来信,大关出名了?
第165章 长安来信,大关出名了?二月朔,迎富贵。
此时还没有龙抬头的说法,但是春耕气息渐浓。
按照当今圣人爷爷德宗的詔令,今日是中和节。
这位前圣人认为,二月朔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復甦、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匹配,不太合適,於是废除以往正月晦日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
意外的是,这个节令在北方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反倒是南方,逐年升温,越发地隆重起来。
究其原因,还是这个节日和南方的时令契合得比较好。
丹徒县衙。
院子里两架轮车,上面堆著高高的青囊,每个小袋子里面盛满了五穀瓜果的种子。
“秦县令,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备好了两千袋『献生子”,这就准备下发农户。”
秦淮点点头,叮嘱道:
“记得,务必按照先前徵收秋税的核验情况发放。”
看到青囊车出发,秦淮抬起头看向北方驛路的方向。
此时距离他刚刚过完的生日,已经是第五天了。
如果按照史书记载,圣人在正月二十七日驾崩,那么长安皇城当日便会发布“露布”,也就是紧急文书,经驛马日夜兼程传递大唐各地,每站换马不换人,日行约400-
500里。
从长安到润州的驛站路线,差不多是先到东都洛阳,经淮南道,扬州,再到浙西道,
全程约2000里,需4-5日抵达。
秦淮数了数日子,差不多应该就是今天,这急递就要到了。
就在这时,驛路方向现出人影。
秦淮一阵激动,凝神望去。
只见一人,服浅青圆领衫,束革带、携水囊,明显是驛卒装扮。
“?怎么是寻常步递?”
看著没骑马的驛卒,秦淮有些疑惑。
唐朝有完善的驛站系统,按照现在的邮驛制度,根据信息的等级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等传递方式,不同等级在人员配置和速度配备上有差异。
“难道歷史改变了?圣人没有暴毙?”
顾主簿看到驛卒,忙快步迎了上去,一边走著函件签收流程,一边將函件交给了在一旁候著的秦淮。
秦淮急忙打开函件,看清內容后,他皱著的眉头总算舒缓了一些。
这不是圣人的急递,而是工部郎中张合发过来的信函。
上次李玖考功一事,多亏了这位郎中帮助,才能顺利破解赵新章设下的徵召匠人局。
后来,因为张合走的仓促,秦淮就將烧砖的具体技术细节和流程,通过写信的方式告知,双方就此一直通过信函交流工部经营兴造之务,倒是成了『笔友”。
顺著工笔写就的信函一列列看下去,秦淮眉头微皱。
这次的內容不是谈论某项技艺的具体技术细节,而是张合给秦淮通报了一下近期长安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涉及到浙西道的事情。
秦淮怎么也没想到,他主持营建的大关,已在长安掀起了一股討论热潮。
源头还是韩愈为秦淮所做的诗:《观大关新农具作》。
由於韩愈本人在文坛的威望,加上最后一句“但使黔首得饱暖,何妨老朽作匠人”这种改变人们认知的结尾,此诗一经传到长安,便是引起广泛的討论和传播,导致他们工部最近也是紧急商议应对,已经派人来大关考察新式农具製作情况。
不久长安就会来人,张合提醒秦淮做好准备。
信函的最后,张合还提到了一个人,翰林学士李绅。
此人对於韩愈所做的“赞工”诗,极为不屑,並且作了一首针锋相对的《斥冶篇》驳斥,掀起討伐热潮。
张合贴心地把诗作抄录,放到了文末。
“新器虽利农人惫,铁火煌煌照泪痕。
风雷鼓摧山骨,水火交攻裂地筋。
黔首弃末爭铸铁,官仓催赋急如焚。
垦荒直断千秋木,淬刃空销万户春。
但使催科能暂缓,何须巧匠作奇闻?
若言仁政在机巧,不若轻减税文!”
秦淮一字一句,缓缓读完这首诗,带有些轻蔑的笑出声。
纵观全文,这李绅无非就是想说工业会使得环境大变、农业颓废,工器营建乃是巧匠机巧,不值一提。
还是老掉牙的论调。
对於李绅的“诗斗”,秦淮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真正引起他重视的,是李绅这个人以及他今后的地位。
李绅何许人也?
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如果念了他的诗,想必人人皆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閒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列入小学语文全文背诵的名篇,《悯农二首》。
不仅如此,李绅壮年入仕,圣人暴毙后加入牛李党爭,晚年拜相。
算是整个唐王朝有名的诗人里面官职做到最高的了。
可惜这傢伙口口声声悯农,却是隨著官职的升高,慢慢变成了一个生活豪奢、滥施淫威、无情无义的恶官。
传闻他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对百姓疾苦也是极为漠视。
最关键的是,上次秦淮为李条梳理谁会任职下一任浙西道观察使的时候,也研究过李绅,只不过他当时还是右拾遗,被排除了秦淮的人选名单。
当时秦淮通过百官行述,发现这个李绅和浙西道渊源颇深。
十四年前,李绅考中进土,南归润州,被时任浙西观察使李闢为掌书记。
次年,李谋逆,李绅劝阻,遂遭其囚禁,后被释放。
也就是说,李绅对於浙西道是有非常不好的回忆的。
这傢伙从小长在常州,却在去长安任职以后,再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可见其对浙西道怨念有多深。
“若言仁政在机巧,不若轻减税文!”
他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的?
果然,一个人的才学和其人性並没有太多关係。
“老子早晚有一天,要去长安把你这道貌岸然偽君子的丑恶嘴脸打爆!”
秦淮放下信函,隱有怒容。
就在这时,驛路上尘土飞扬,两骑健硕战马飞奔而来,两名武侯卫士装扮的驛使肃穆神情之下,还有一丝焦急之色。
“急脚递”来了。
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