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 > 第34章 斩立决,诛三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章 斩立决,诛三族

    叶煊这番讲解,说了很多,因为他確实看出来了朱標不清楚这背后的因果,同时也觉得老朱让自己在这里讲这些,大概率就是说给朱標听的。
    有时候还真的是,自己家人不管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反而其他人说了些东西,就能听进去了。
    朱元璋、朱標这对弟子间深处的隔阂很大,有些话確实需要其他人来说。
    “原来是这样...”
    朱標感到深深的震撼,他从未想过仅是简单嗜杀清理官员而已,背后却涉及到了这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浙东系的强大、淮西系的强大、两系联合起来对皇权的威胁、收回地方权利等等...
    父皇刻意製造诸多案件、大肆牵连诛杀官员,甚至丝毫不讲情面,原来背后的原因如此之多,看来是他真的不懂父皇了。
    怪不得自己每次询问父皇,甚至质问父皇手段为何如此残忍时,父皇都是欲言又止。
    若是父皇和自己解释这番话,那么他肯定认为父皇是在单纯的找藉口而已,毕竟父皇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即使在说话方面也能把自己说的哑口无言。
    “陛下愿意担任诸多骂名,不惜做出这一切,是担心太子殿下经验不足,未来无法应对各种情况。”
    “这些臣子们读过史书,沉浮於官场,一个比一个聪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机,他们结合起来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陛下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太子啊...”
    太子朱標这时確实已经明白了一切,可叶煊依旧不厌其烦的又重复了一番这些话,这让太子朱標不禁转身看向坐於身旁的朱元璋,躬身大拜:“父皇,是儿臣错了。”
    看著自己的好大儿这般態度和样子,纵然是老朱此时也难掩脸上的笑容,不过他却依旧装作很严肃的样子:“哼,你知道就好。”
    “你之前怀疑咱,质问咱,这些事情咱也就不追究了。”
    说完这些,朱元璋看了叶煊一眼,那眼神中有著明显的讚赏。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叶煊,確实不凡。
    他之所以在洪武朝这般屠戮官员,连老兄弟的感情都不顾,就是为了解决这诸多的问题所在,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让大明朝不会出现任何危机,为朱標扫平一切障碍。
    可这些,他说出来,標儿是不会相信的。
    而叶煊拥有著种种才干能力,在朱標心中已经有了不俗的地位,毫无疑问这个时候叶煊说出来的话是有用的,朱標也会相信的。
    很好,很不错。
    他现在有些喜欢叶煊这个人才了,对叶煊越发满意。
    同时,最让朱元璋满意的,就是叶煊后面不厌其烦的几句话,言称这一切都是为了朱標、为了大明,当然了事实却是是如此,可关键在於朱標原本心中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和標儿的治国理念不同,因此父子两人之间的隔阂很大,可叶煊这一番话语,却让这番隔阂消失了很多。
    谁不愿意和自己的儿子亲近?谁不愿意让儿子懂自己的心?
    朱元璋为了改变朱標的想法,为了让朱標懂得自己,用了很多办法也费了很大力气,可终究无用,但叶煊这番话確確实实的让朱標明白了自己的苦心了。
    他甚至心中很想谢谢叶煊。
    不过朱元璋倒是也明白,叶煊能说出来后面这些话,完全就是想活命而已,这个傢伙实在是太聪明了,知道身为臣子知道太多不是好事,於是顺手帮了自己这样一个大忙,如此一来自己对叶煊太过苛刻,也確实不太好了。
    “叶煊。”朱元璋静静的看著叶煊,良久后道:“此间原委,咱本以为这大明就咱一个人清楚。”
    “因为咱是皇帝,能看清很多事情。”
    “若把整个天下看做是棋盘,苍生看做是棋子,那么这些年的纷爭也就是下棋的过程而已,而这当中唯一能看清所有局势的,唯有身处於局外的执棋之人,咱是皇帝,自然是这种人,也自然能看清一切。”
    “让咱想不到的是,你也能看清楚。”
    这是让朱元璋最想不通的一件事情,这个不仅仅是天下大势这么简单了,此事发展到这种程度,横跨这么多年。涉及如此多的官员爭斗,他身为皇帝自然能看清楚,因为他屹立於局外,可叶煊怎么能看清楚?当初他起兵的时候叶煊估计还没出生呢吧?
    生而知之者?
    就算是生而知之者,也不可能这么离谱吧?
    “臣,臣只是猜测出来的...”这个问题叶煊回答不出来,也没法回答,无论说什么理由都不合適,只能搪塞出去了,他已经感觉到老朱对他的態度发生改变,估计也不会选择继续难为他了。
    和叶煊想的一样,闻言朱元璋若有所思了一番,笑道:“你,確实不凡。”
    “你有这般能力,又创造出对於我大明有著诸多益处的制度,说吧,想要什么官?”
    叶煊没有过多思考,乾笑道:“臣觉得誊录官挺不错的,不如就让臣继续担任誊录官吧。”
    若非实在不得已,他岂愿意参与到这复杂的朝堂中来?又和老朱这种人面对面?若换一位的话,朱標也好、朱棣也罢,他恐怕都很愿意,起码这些君王对待臣子的手段各有不同,但压力不会那么太大。
    也不用每句话都要深思熟虑一下,弄不好就是个坑。
    叶煊很不愿意待在老朱身边,哪怕现在朱元璋对他的態度已经很好了。
    “怕那群文官大族不愿放过你?”
    “咱不是已经帮你了么?”
    朱元璋没有把话说的太直接,叶煊倒是明白朱元璋这话语中的深意,指的是昨日亲自到贡院考场见他,这件事情朱元璋隱瞒了一半,也就是外界的人都知道皇帝和太子去贡院考场了,至於去见谁,却不清楚。
    很多人理所应当的会认为,皇帝和太子见的是两位主考官,范敏和滕毅。
    不会有人认为会见他这位小小的誊录官的。
    所以到时候文官大族因为压制土地兼併之事报復,大概率会选择滕毅和范敏,和自己没有任何关係,这件事情倒確实是老朱在帮自己。
    “臣愿意为陛下效力。”老朱都这么说了,叶煊也不能再继续起小心思了,只能被动的接受。
    “你就担任,右春坊大学士吧。”
    思来想去,朱元璋给叶煊想到了一个合適的官职,叶煊听完也觉得还行。
    明朝时期的东宫官署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
    詹事府、太子师保、参政辅佐官员。
    詹事府內有詹事、少詹事、左右春坊大学士、洗马等官员,其中左春坊大学士掌太子奏请,右春坊大学士负责参与各种编纂书籍事宜,为太子增添功绩。
    右春坊大学士为朝廷正五品官职,这官已经不低了,平日里除了编撰书籍,就是跟隨太子身边处理各种政事,虽然事情也不少,可终究不是跟在老朱身边啊。
    叶煊立刻谢恩,隨即就想到了朱雄英的事情,此事他很上心,不妨现在就提出来。
    “陛下,臣听闻皇长孙身染天,臣不才有治疗天病的药方,不知...”
    话语说到一半就被朱元璋打断了,“咱的锦衣卫不是吃乾饭的,这件事情早就知晓了,戴礼已经开始治咱的乖孙了。”
    “不过,咱的丑话放在这里,咱的乖孙若是真的救不回来,那是他的命,咱不会说什么,可咱的乖孙若是因为这药方而彻底无救的话,那就別怪咱翻脸了。”
    亲人始终是朱元璋的底线,他其实对於叶煊已经格外宽容了,若是其他医者,只要朱雄英救不回来,那就是一个死字。
    可叶煊这里,確是药方存在著害人作用,才会翻脸,不然的话叶煊依旧无事。
    闻言,叶煊心中微顿,戴礼已经开始用他的药方给朱雄英治病了吗?这倒是好事,也不知道人痘法是否能研製出来了没有。
    他一直因为这件事情而担心著,毕竟前些时日他在贡院內始终见不到戴礼前来,以为出了问题,现在既然知晓朱雄英开始治疗了,那就好。
    噠噠噠...
    这时,乾清宫外,脚步声由远到近传来,能在这个时候向著乾清宫来的,只能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驤,方才朱標令侍卫去唤他前来。
    感受著脚步声,眾人停下了交谈,叶煊目光隨之闪烁,看来很快就能知晓將科举作弊的消息分別告诉王弼和范敏、滕毅的这两个人是谁了。
    很快,毛驤到了,他站在乾清宫外候著,朱元璋也没有吊著他,让他进来。
    乾清宫內,毛驤躬身向著太子朱標和皇帝朱元璋行礼,没有在这种场合下去看叶煊一眼,显得格外拘谨,隨即他言道:
    “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了。”
    “会试科考第一日,刑部侍郎商暠[hào]府內下人前往定远侯王弼家中。”
    “亦是这一日,商暠派人將科举出现作弊之事,告知了范敏、滕毅二人。”
    商暠!
    叶煊脸色微顿,怎么会是这个人?
    对於商暠这个人,歷史上记载的並不多,其是浙江会稽人,早年受宋濂提携,后任中书省检校、刑部侍郎等职。
    关於这个人,明朝万历年间,有部史书《野记》倒是有过相关记载,其中称商暠原本是浙东系骨干力量,后来表面效忠胡惟庸,向胡惟庸匯报浙东系官员动向,参与打压淮西系。
    然后暗中传递情报,根据《野记》记载,商嵩曾经將大量淮西派勛贵官员贪污腐败的证据密告给朱元璋。
    但到了明朝后期,这个人就彻底消失了,歷史上再无痕跡。
    消失的原因没有记载,疑似被灭口了。
    这倒是歷史上记载为数不多的『內奸』。
    浙东系安插在淮西系的內奸。
    不过,《野记》並非正史,而是野史,所记载的多为街巷之谈。
    正史和野史是有很大差別的,但这並不代表著野史中记载的就一定不是真的,正史指的是歷朝歷代官方修订编撰的史书,而野史往往是某个人、某个家族,或者民间私自记载的史书,不能说正史中记载的一定是真的,也不能说野史中记载的一定是假的,叶煊还记得前世中史学家们考证歷史资料,最终確认唐朝时期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所写的歷史,比唐朝官方正史更加权威、具体,也因此事,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確实存在著修改史料的行为。
    所以野史也有可能是真的,再结合商暠分別令人將科举作弊的事情告诉王弼和范敏、滕毅三人,这也证明这个人就是浙东系安插在淮西系的內奸!
    “抓起来,严查。”朱元璋的声音很淡。
    今日朝堂上他確实表现出了,若是百官们答应压制土地兼併的政策实施,他就从轻处理这起科举舞弊案,但这可不代表他不想继续查下去了,相反他还要仔仔细细的查,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查出来的人越多、牵连的人越多越好。
    现在他年纪也大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临走前朝廷对於地方的权力势必要收回来。
    这群文官大族地方豪强,自元朝开始荼毒地方百姓近百年,就算活剐了他们,朱元璋也不觉得残忍。
    “陛下,还有一事。”毛驤刚准备说,就听到叶煊躬身道:“陛下,若是没臣的事情,臣这就退下了。”
    “戴礼那边,臣也需要过去一趟。”
    锦衣卫这种部门能稟告什么好事吗?叶煊可不想听到太多东西,一个科举科举舞弊案已经够让他鬱闷的了,再牵扯到其他中,不是好事。
    叶煊这么说了,朱元璋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主要也是因为叶煊言称去见戴礼,事关他的大孙子朱雄英,朱元璋显得格外上心。
    “去吧。”
    得到朱元璋的同意后,叶煊立刻退下,见状毛驤心中不得不佩服叶煊聪明,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確实和叶煊有著很大的关係。
    “陛下,因科举考题修改,目前京城內前来赴京赶考的士子们怨念颇大,甚至已经有了譁变的趋向,舆情各处传播,肆意沸腾。”
    “百姓和大臣们议论纷纷,亦有不少人声討礼部尚书滕毅、户部尚书范敏两人,指责他们的罪状。”
    “依我大明律法,两位主考官所犯之罪,应斩立决,诛三族,门生故旧罢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