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崇祯霸道 > 第256章 复社崛起朝政妄议(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6章 复社崛起朝政妄议(上)

    第256章 复社崛起朝政妄议(上)
    皇后有喜了,朱觉那也是要当父皇的人了。
    他仿佛被注入了一股魔力一般,浑身充满了干劲。
    大抵,第一次当父亲的人都是如此吧。
    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当父亲呢,这兴奋劲还真不小。
    正月十六庚寅,正是开年坐值的第一天,奏折那一般都是最多的,以往他看到这么多奏折那都不由得要皱皱眉头。
    这一次他却是二话不说,拿起奏折就是一通批阅,处理得来劲得很。
    他内心里大抵是在想,为了给宝贝儿子留下一个盛世繁华的大明,再辛苦那也是值得的。
    不曾想,他正批阅奏折呢,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通传,“礼部尚书何如宠求见。”
    这家伙跑过来干嘛?
    外廷官员他是真不想搭理,特别是这些结党营私的朋党。
    反正他处理完反贼和建奴的问题就要将外廷这帮朋党全部清洗一遍,是故,他也懒得去管这帮家伙。
    谁曾想,这帮家伙又自己找上门来了。
    他想了想,还是朗声道:“宣。”
    很快,何如宠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何爱卿,何事求见啊?”
    你还真是外廷之事皆不管,就知道抢钱。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忘了!
    何如宠小心道:“陛下,辛未科会试就要开始了,您看这主考官和同考官让何人出任合适啊?”
    哦,又到会试殿试年了。
    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就是三年过去了。
    朱觉缓缓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主考官就上科状元孙元化吧,同考官就上科探管绍宁吧。”
    其实上次会试和殿试就没选出什么青史留名的人才来,光是一个孙元化,且孙元化再历史上还是没考上进士的。
    不过,上科进士还都不错,招入内廷悉心培养的都差不多能独挡一面了。
    这其中管绍宁就是典型,这会儿徐光启都去美洲主持那边的开发去了,大明的农政还就是由徐光启这弟子在负责。
    此子办事那是相当得力,不管是中原和辽东的红薯和土豆种苗供应还是湖广和巴蜀的桑树和茶树种植,那都办得相当不错。
    至于孙元化,这会儿那更是独自研制火炮都没问题了。
    是故,他干脆就让这两个人来主持会试。
    这倒也没什么不合规矩的。
    大明原本就有上一科一甲进士来主持下一科会试的习俗。
    何如宠也没啰嗦什么,直接就拱手躬身道:“微臣明白。”
    这家伙,什么都不说反而有点不正常啊。
    会试和殿试对读书人来说可是头等大事,这会试的主考官更是培养党羽的好机会,外廷这些官员怎么如同放弃了一般,一点争取的意思都没有了?
    朱觉看着这家伙的背影愣了一愣,随即又飞快的处理起奏折来。
    这事不正常就不正常,这会儿他也不怕外廷官员玩什么幺蛾子了,反正这帮家伙要靠反贼和建奴才能翻天,而这会儿反贼和建奴都被他给摁住了,翻不了天了。
    也就是说,这帮家伙不管怎么玩都翻不了天,他也懒得去多想了。
    他匆匆处理完奏折便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往养心殿中走去。
    此时,国舅周鉴和周铉那都已经在正殿大堂中等着了,且那大堂中间硕大的书桌上都已经摆满了各种药方和药材了。
    朱觉细细一看,那都不由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会儿大明的医药基础可不差,特别是《本草纲目》刊行之后,大明的医药行业可谓发展到了千余年未有之巅峰。
    皆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肘后备急方》、《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巨著那都是千余年前出的,自两晋之后一千多年还就大明的医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若是光论医学发展,这千余年来大明当属第一。
    不过,大明的医学发展主要还是理论上的发展,实践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这点从周鉴和周铉摆出来的药方和药材就能看出来。
    现如今治疗常见疾病的药方简直不要太多,桌上摆的药方那是比药材都多。
    问题,大明药材种植这个行业却压根就没发展起来,成药方面那更是几近空白。
    周鉴和周铉摆出的成药也就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丸、龟苓膏等延续了上千年的成药,其他那都还是以药材的形式摆桌上的。
    朱觉拿起六味地黄丸和牛黄解毒丸细细看了看就明白了,这年头成药之所以发展不起来,那就是因为防潮的问题或者说防变质的问题不好解决。
    后世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至于怎么防潮防变质,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那也有点难。
    若是不管药效,只管防潮防变质,那就简单了,只需和不易受潮填充剂搅拌在一起,烘干之后制成药片,而后用玻璃瓶装起来就行了。
    问题就是,有很多药剂还不能用这种简单的办法来粗制滥造,这么搞会让很多药剂药效大打折扣乃至失效。
    他还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什么药剂制成什么样子才能保证药效他还真不清楚。
    不过,还好,后世常见的药物制成什么样子他还是很清楚的。
    他回想了一番,随即细细解释道:“小鉴、小铉,成药其实不止丸剂和汤剂这两种。
    比如,最简单的,我们可以把药剂去渣加之后熬干,熬成如同砂般的颗粒,这就是一种成药了,病患只需用热水冲服即可,这种药剂我们称之为冲剂。
    又比如,我们也可把药剂煮出来之后去渣和干淀粉搅拌在一起,而后烘干,最后在用冲床和模具冲成指甲盖大小的药片,病患直接用温水吞服即可,这种药称之为片剂。
    再比如,有的药剂我们还可以添加各种辅剂来防腐,这种药剂就如同汤水一般,称之为汤剂。
    还有,这丸子我们也可以包裹一层淀粉什么的,然后冲压一下,让表面的淀粉紧紧锁住里面的药剂成分。
    这些药制成之后我们都可以用玻璃瓶加软木塞来密封,这样药剂就能放很长时间而不变质了。”
    哦,原来成药还能制成这么多的样式啊。
    周鉴忍不住兴奋的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不,你还不明白。
    朱觉微微摇头道:“这成药之所以有这么多制备方法,那都是根据药性来的,有的药就只能制成汤剂,制成冲剂那都会使得药效大打折扣乃至失效。
    有的药制成冲剂没问题,加上其他辅料之后却会出问题,有的药还就只能制成药丸,不能制成药片。
    这些都要靠你们去一一甄别,看哪种药适合制成哪种样式,如果可以的话,那自然是制成片剂最好,若是不行那就要冲剂、丸剂、汤剂一样样试了。”
    啊!
    还得一样样试啊?
    周铉忍不住问道:“陛下,这个怎么试啊?”
    朱觉不假思索道:“这个自然是拿真正患病的人来试。”
    呃,您这不等于没说?
    周铉颇有些无奈道:“陛下,我们上哪儿找这么多病患来试药啊?”
    这个问题倒是简单。
    朱觉想了想,随即教导道:“你们可以在西安门外最为繁华的地方买个铺面开间药店,免费给平民百姓治病,不收一文钱。
    你们可以在药店门口贴出告示,但凡平民百姓得了常见的疾病,你们都给免费看,免费送药,要求就一个,所有病人每天都要去药店一趟,看看病情好转情况。”
    哦,免费看病,还给送药啊。
    那只要是得了常见病的估计都会来看,皆因一文钱不用啊。
    周铉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你们还不是很明白。
    朱觉又细细教导道:“成药这个行当要发展起来并没有这么容易,你们还得考虑建药厂,还得考虑制药设备,还得考虑药材的供应问题,还得考虑成本和利润问题等等。
    这样吧,建药厂的问题你们去跟袁国丈商议,制药设备的问题你们去跟长庚商议,药材供应的问题你们去跟管绍宁商议,成本和利润的问题你们去请教师皋。”
    哦,还可以请教这么多人啊。
    周鉴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你们啊,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很多问题你们都不考虑的。
    朱觉又提点道:“这制药前期投入可不是一般的大,这钱你们恐怕都负担不起,这样吧,朕给你们一百万两的额度,你们需要用钱了就去找小慧支取,一百万两若是不够,到时候再加。”
    呃,一百万两都有可能不够啊!
    这钱我们还真出不起。
    周鉴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