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欧洲情报分析,北部湾秘密航运
第606章 欧洲情报分析,北部湾秘密航运39年8月24日。
法国巴黎红磨坊。
伊莎贝拉就站在后台镜子前,指尖抚过戏服上金线绣的玫瑰——那是四年前她在马德里歌剧院演出时穿的礼服,如今已经不再流行,却依旧是她最珍视的物件。
化妆间的门被轻轻推开,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探进头,帽檐压得很低:“伊莎贝拉,您的‘乐谱’到了。”
伊莎贝拉转过身,眼底闪过一丝光亮。
“佩德罗,请坐。”她递过一杯温咖啡。
被称作佩德罗的男人是西班牙共和政府流亡组织的联络员。
“现在的情况如何?”伊莎贝拉问道。
“总理已经到巴黎了,他被法国政府保护着,其他人的安全却没法保障,佛朗哥派出了杀手,还在巴黎地下世界悬赏我们的人。大家只能在咖啡馆里秘密碰头。我从英国获得了重要情报。佛朗哥的军队在边境部署了三个师,咱们在西班牙国内的游击队快撑不住了,可法国政府怕得罪德国,不肯借道给我们运物资;欧洲现在都盯着苏德条约,没人再关心西班牙的共和事业了。”
伊莎贝拉捏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想起内战中那些为了保卫共和政府牺牲的战友,眼眶有些发热:“不能就这么等下去。佩德罗,我可以利用红磨坊的演出——这里每晚都有欧洲各国的外交官和商人,我能找到愿意帮我们的人。”
“不行。”佩德罗皱起眉,“你的身份,未必没人知道。巴黎现在到处都是间谍,德国人,英国人,佛朗哥的人。你上周唱《马德里的雨》时,台下就有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一直盯着你,我查过,他是从西班牙来的商人,很可能认出你了。”
伊莎贝拉却笑了,她拿起梳妆台上的口红,在唇上轻轻涂抹:“我不害怕死亡,理想给了我勇气。“
佩德罗看着伊莎贝拉的背影,“现在流亡政府已经人心涣散,很多人都知道大势已去。而你,却还在坚持,可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没等伊莎贝拉回答,他拿出一份文件。
“我在英国获得了重要情报,可现在看来,这份情报对我们没有多大作用。但有个地方或许会用得上,我想请你把情报带过去。”
“哪里?”
“仰光,泰山航空对于欧洲的情报有特别需求,经常会出高价购买情报,我想这份情报他们肯定想要。你亲自带过去,顺便和他们谈谈关于飞机购买的事情。”
“买飞机?”伊莎贝拉愣住。
“我准备在比奥科岛建立军事基地,培训武装人员,泰山航空的飞机性能不错,价格也低,正适合我们。”
比奥科岛位于非洲西边,赤道几内亚那边,是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
那里还没有被佛郎哥控制,是唯一的机会。
伊莎贝拉毫不犹豫同意了。
随即将那份情报收下,然后在歌剧院请假,便装前往巴黎机场。
在机场买了泰山航空的亚欧航班机票,当天便出发。
一天过后,客机降落在仰光机场。
乘务人员微笑道:“本次航班已经抵达仰光,请在此下机的乘客拿好行李来登机口准备。”
伊莎贝拉拿着小皮箱,走了过去。
这班飞机,她是唯一在仰光下机的乘客。
舱门打开,她从登机梯走了下来。
有段时间没来这里了,她不禁感到亲切,这里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走出机场,她坐上交通车,在终点站,也就是泰山航空总部下车。
缅北基地,方文从国内回来后,就在基地内督促生产进度。
答应给独立团配备的10辆中型坦克,2辆火箭弹发射车,外加5架改进型炮舰机,目前已经生产了2辆中型坦克,一辆火箭弹发射车,3架改进型炮舰机。
这批物资生产好了,怎么运,是个问题。
一辆中型坦克20吨重,目前泰山航空可没有这么大的空中运力。
陆路的话,从滇缅公路回国,然后从云南到广西,再到粤东。
那条路很多地方是土路,出行更多依靠河流,坦克车队恐怕很难开过去。
因此,他目前一直在为此头痛。
明明有好的装备,却运不过去!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
那就是通过海路运输。
从仰光装船-——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东南亚海域,然后沿着越南附近海域驶入北部湾,在北海或者防城港靠岸卸货。
这条海上航行,是有机会的,毕竟日海军舰队巡航不可能24小时守在北部湾地区,能在那里出现的时间肯定不长。
只要能够了解日海军舰队在北部湾的踪迹,然后通过空中无线电设备与货轮联系,就可以只会货轮安全靠岸。
这事,方文可以做到,就是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是以,他要回仰光那边一趟,准备下装运坦克的货轮,以及设计和侦查海上航路情况。
方文驾驶飞机降落在仰光机场,飞机入库后,他带着龚修能开车返回公司总部。
汽车开到公司大楼外,前面是机场的交通车停靠,车上下来一位身材高挑提着手提箱的女子。
看着女子的脸方文愣住。
伊莎贝拉怎么过来了?
这个年代的汽车可没有茶色玻璃,伊莎贝拉也正好看到了方文,顿时走了过来,拍拍车窗。
方文不由看向龚修能:“你先去办公室,我一会过来。”
龚修能看了眼车窗外的异国美女,识趣的下车离开。
他下车了,方文连忙招手,让伊莎贝拉上车。
随即,汽车转向,开到了附近的河边停下。
方文这才出声道:“上次我让巴黎分公司的人请你你不来,现在怎么又来了?”
伊莎贝拉打开手提箱,取出一份资料。
“我来是以共和政府的名义,给你转交一份很有用的情报。另外,还要浅谈飞机购买的事情。”
方文接过资料,却没有翻开,而是先说飞机的事。
“买飞机?在巴黎你们有飞机也没用,法国政府不会允许你们拥有武装的。”
“不是巴黎,我们准备在非洲建立军事基地训练士兵,炮舰机在非洲会非常有用。”
原来是这样,方文点头,翻开情报观看。
情报的第一页,是关于苏德协定的。
在几天前,苏德两国达成协定,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方文明白,这个协定的重大影响。
这一条约彻底解除了德国的担忧,此前德国担心进攻波兰时苏联从东部介入,现在这个担忧没有了,很快针对波兰的闪电战将会进行。
但还有些情况,是方文这个未来人知道,情报里面却没有的。
比如后世解密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包含的秘密附加议定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波兰东部归苏联,西部归德国。
看到这里,方文抬头与伊莎贝拉交谈。
“你怎么看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很正常的协定,现在苏联人正在与芬兰因为边境领土的问题发生争端,他们肯定不希望在与芬兰交战的时候,与德国人发生矛盾。”
伊莎贝拉用这个时代的人视角,重新诠释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也补齐了,两国为何签订协议的真正原因。
德国想打波兰,苏联想打芬兰。
如果苏联对芬兰采取军事行动,担心德国会趁机从西部进攻苏联,导致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德国那边也一样,害怕进攻波兰的时候,苏联会从波兰东部的边境出兵介入。
两边都不想在交战时,有另一个强敌虎视眈眈,这个协定就是为了约束双方而签署的。
随即,方文翻开后面的资料,继续观看。
这些情报,确实非常有价值。
后面竟然还有英海军部队的情报。
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英国北海舰队就取消了所有假期,进入“二级战斗戒备”状态。
英国驱逐舰分队开始在北海东部(北纬 55°-57°,东经 5°-8°)展开“密集巡逻”,每天出动 6-8艘驱逐舰,并有从“勇敢”号航母起飞的舰载机搜索德国潜艇踪迹;
3艘战列巡洋舰组成“快速反应群”,在北海中部海域游弋,一旦发现德国大型水面舰艇,如“沙恩霍斯特”号,立即牵制其行动,为战列舰编队驰援争取时间;
潜艇部队则在德国港口外海布设“监视阵位”,18艘潜艇分为 6个小队,轮流潜伏于基尔运河出口、威廉港附近,记录德国舰艇的进出港频次。
如此戒备,是英国人警觉了,专门防备德国海军离开北海区域,影响到他们在大西洋的运输线。
看完所有情报后,方文故作严肃。
“非常有用的情报,这么看来,德国人将在不久后对波兰开战了。”
“他们在试图夺回上次战争中丢失的。”伊莎贝拉回道。
两人在汽车里光是聊欧洲的局势,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四目相对,交织出一丝火,却又很自觉的移开。
现在的两人,都有着各自的责任,却不如以前那般放得开了。
“.飞机购买的事情,暂时还定不了,我们的军用飞机制造厂产能已经全都用上了。至少要等到下个月。”
“哦。那我先回巴黎。”
鬼使神差的,方文冒出一句:“有没有兴趣参加一次海上护航行动?”
“有。”伊莎贝拉毫不犹豫同意了。
说出去的话,无法收回,方文只能开车带伊莎贝拉到公司,给她安排住宿。
随后方文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工作。
关于北部湾秘密航运行动,方文准备使用一艘从英国航运公司租来的1000吨级货轮。
之所以用这种吨级货轮,主要是考虑到北部湾港口的情况。
如今的防城港还很小,最大可容纳吨级不过500吨,而北海港可以容纳1000吨级货轮。
因此,没必要弄太大的轮船来进行运输,1000吨级的刚刚好。
有了货轮,方文便让缅北那边将坦克从内河运往仰光,他则驾驶飞机,开始了北部湾海域侦查。
8月26日。
方文驾驶的一架泰山高速战机起飞,从仰光飞往北部湾区域进行军事侦查。
飞机后座舱中,伊莎贝拉作为观察手,正在观察下方情况,绘制航线。
“高度 3000米,航向 120度,预计两小时后进入北部湾空域。”她出声道。
“用不了那么久。”方文调整着操纵杆,爬升高度,然后加速飞行。
窗外的云层渐渐从絮状变成薄纱,下方的湄公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着流向南海。
不到两小时,飞机便进入了北部湾海域。
方文开启雷达索敌装置,以异能观察。
雷达中,暂时还没有出现飞行器和军舰的反馈。
应该是日海军舰队的军舰还没有巡航过来。
既然如此,方文便决定先去北海港那边看看。
十分钟后,战机掠过北部湾海域抵达北海港上空。
此时还是清晨,晨雾还没完全散开,港口外的海面像铺了一层淡青色的纱。
方文操控战机缓缓降低高度,将速度降低,在港区上空俯冲而过。
伊莎贝拉立刻举起望远镜,镜头对准下方的北海港——在她视线中,码头很安静,人很少。
“这个码头的人呢?”她惊讶道。
“日本鬼子控制海岸线,渔船不敢出海打鱼,货轮客船也停了。”方文回道。
说完,他继续观察下方,寻找北海的接应者。
很快,在港区东面,看到了一处红烟。
红烟旁,两名男子正在向着天空挥手。
就是那里,方文驾驶飞机飞了过去,在抵达正上空的位置时,扣动投弹,将战机下方挂载的空投丢了下去。
脱离挂载的空投物品,在空中展开降落伞,缓缓滑落。
方文解释道:“下面的人,是桂系的驻军,他们同意配合,我空投无线电通讯设备,好在以后与他们进行联络。”
就在这时,方文突然警觉,一直开启的雷达索敌装置突然在东边探查边缘区域有了微弱信号反馈。
看来日海军的巡航战舰正往北部湾这边开过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