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605章 兰州地下党,设备运输,欧洲变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05章 兰州地下党,设备运输,欧洲变局

    第605章 兰州地下党,设备运输,欧洲变局
    聚香面庄。
    店面不大,不过两间房舍,青砖灰瓦,木格门窗上糊着泛黄的窗纸,门口高挑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幌子,上书“聚香面”三个大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店内摆放着两张拼起的长桌,桌边放着长条板凳,是城里面馆大差不差的样子。
    现在正是生意好的时候,面馆的伙计便已忙碌起来。
    厨房内,炉火熊熊,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翻滚着,散发着腾腾热气。
    方文和龚修能来到店外。
    “老板,来两碗面。”
    话音刚落,一个扎着青布围裙、袖口挽到小臂的伙计过来招呼。
    操着一口很有特色的兰州话高声应道:“哎——二位先生这边请!”
    等方文和龚修能在长桌边坐下,伙计问道:“二位要宽的,还是细的?“
    方文没吃过,自然不知道怎么点。
    但他知道接头暗号,随即回道。
    “我要一半宽,一半细。”
    伙计眼睛一眨。
    回头朝着里面喊:“师傅,来两碗面!这两位先生是外地人,要一半宽,一半细。”
    店老板从里面出来,满脸笑容道“两位肯定是没吃过我们这里的面条,在咱们这,没有这种点法,要不你们甭管怎么吃,让我来安排,肯定能让二位满意。”
    回答的很好,看起来就像普通外地人在这里面馆会出现的情况一样。
    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接头。
    方文微笑道:‘行吧。’
    过了阵,老板亲自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面条过来,放在方文和龚修能面前。
    借此机会,他低声道:“方文同志,我是兰州地下党给你安排的接头人。你可以叫我老刘。”
    方文微微点头,并没有回答,而是默默吃起面条。
    那批货很重要,必须小心为上。
    毕竟现在国民政府又开始了反共行为,这一年来,各种摩擦不断,很多党员被捕。
    过了会,面条吃完,他起身问道:“老板多少钱?”
    “四毛一碗,你给8毛。”老板笑着回道。
    方文拿出钱包,取出一张10元法币钞票,对折,递给老板。
    “面条很好吃,不用找了。”
    “谢谢。”面馆老板收下钱,满脸笑容送方文离开。
    随后,回到铺子里,由伙计观察外面情况,自己展开法币,取出里面的纸条观看。
    【交易已经完成,货物存放在苏联仓库,暂时安全。】
    【需要安排将这批物资运往延安,同行的还有5名苏联技术人员。】
    【桌上小盒里的设备可以用于后续联络,联络时间:下午五点,务必收好。】
    店老板连忙找来一名伙计:“去外面桌子上看看,有没有个盒子,拿过来。”
    伙计立即出去,在碗后面发现了一个并不大的小盒子,立即拿进屋里。
    店老板打开,看着里面物件,低声道:“这东西我在延安培训过,是泰山出品的微型发报机。”
    “这么小。”伙计惊讶道。
    “别看它小,但能和正常发报机一样进行发报,就是距离短了点。我明白了,这种微型发报机有个配套的接受端,只要以默认频率发报,就可以传递到接收端。”
    店老板明白了怎么使用,便小心收起来。
    然后从后面离开,去报告这次接头的情况。
    与地下党接头后,方文带着龚修能在城里继续转了圈,便回到苏联人给他安排的住所。
    那是苏联飞行员宿舍。
    从战场回来的飞行员,以及从苏联才抵达的飞行员都会在这里暂时居住。
    方文的到来,引起了这些苏联飞行员的热情欢迎。
    对于他们的饮酒邀约,方文微笑拒绝,和龚修能回到住所中。
    门一关好,龚修能就忍不住牢骚。
    “团长,这些俄国人,咋都那么爱喝酒,一见面就要整几杯。”
    “他们住的地特别冷,喝酒御寒。”方文笑道。
    随后的时间里,两人一直待在房间里,等到了四点半,方文便取出微型电报机的接收器。
    将其开启,附耳倾听。
    下午五点的时候,接收器发出断断续续的嗡鸣,这也是摩尔电码,但需要认真分辨。
    电文内容为:
    【延安来电,物资运输方案已定,大件物资通过黄河运输,在水洞楼子码头装运。技术人员则麻烦你用飞机送往延安。】
    从黄河水运倒是不错的选择,很适合大宗物资的运输。
    想来沿途运输的安全,也考虑到了。
    自己送技术人员先行去延安倒没什么,就算那边不提,方文也是这么想的。
    方文继续看后面的电报内容。
    【因为运输人员需要准备,定在两天后开始运输。届时会有兰州万新运输公司过来接货,需要方同志居间沟通。】
    看来中间的环节,确实已经安排好了,方文心中放松。
    为了让物资运上货船的过程更加安全,他觉得可以用苏联人的汽车来运到码头,这样就不会在中途有任何问题的。
    随即,他离开宿舍,去找到了彼得罗夫。
    彼得罗夫的住所也在飞行员宿舍,就在这一层楼的尽头。
    也是居住在飞行员宿舍的彼得罗夫听见敲门声,开门。
    “方同志,找我有什么事?”
    “想请你喝酒。”方文直接了当道。
    彼得罗夫毫不犹豫,将外套穿上:“去食堂?”
    “不,当然是吃中华菜和中华酒,但还有一个问题,这附近没有好的餐馆,得去城里。”方文笑道。
    “没问题。”
    随即,三人离开了宿舍,前往城中。
    一直走到了聚香面庄那里。
    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面馆正准备打烊。
    正在收拾东西的伙计,看到方文微微一愣。
    方文主动出声道:“白天吃了你们的面,觉得不错。我出一笔钱,在你家吃个晚饭,能弄吗?”
    他说话的时候,手指向身后的彼得罗夫一指,伙计顿时明白了。
    “哎,得问问咱家掌柜的。”他扬声道:“掌柜的,白天两位客人觉得咱家的口味不错,想出一笔钱吃个晚餐,你看行不。”
    “行啊。”店老板应下了。
    随即,方文和彼得罗夫还有龚修能去到里屋。
    由店老板亲自掌勺做菜。
    不一会便上了第一道菜,三盘热气腾腾的炒面片。
    店老板还主动解释:“客官别看卖相不咋地,这可是我们本地的家常菜,里面有羊肉、青椒、番茄、蒜苗,可硬着呢。能当主食,也能当菜。”
    方文笑道:“你只管做,好吃就行。对了,那你们这里有什么酒?”
    “黄酒,烧酒。隔壁就有酒铺,可以现打。”
    黄酒度数低,估计不和彼得罗夫的胃口,方文让伙计去打了2斤烧酒过来。
    酒来了,一人一碗倒上,真正的大碗喝酒大碗吃菜。
    这酒,是高粱做的,入口辛辣,后味有粮食的焦香,是本地黄河船工用来解乏的灵丹妙药。
    酒劲大,也让彼得罗夫放松了下来。
    两碗过后,他就开始大嘴巴了。
    “来这里,是我主动申请的,你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方文微笑回应。
    “因为我怕死”
    彼得罗夫在异国他乡,有没有本国人的情况下,口无遮拦的说起了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这可不是能够乱说的。
    为了彼得罗夫能够活的更久,方文不得不出声打断。
    “嗯。彼得罗夫同志,我觉得咱们没必要在这方面继续讨论,毕竟你终究还是要回国的。”
    方文的话,让彼得罗夫打了个激灵,顿时没了说话的兴趣,头低着。
    对此,方文给他倒上酒,出声道:“我有很多朋友,在我的字典中,朋友就是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如果我们成了朋友,我可以尽我所能,给与你帮助,让你过得更好,更安全。你觉得怎样?”
    彼得罗夫愣住,抬头看着方文。“什么意思?”
    “很简单,我想和你交朋友,你觉得可以吗?”方文平静看着彼得罗夫。
    可以吗?
    面前的中华人方文,是泰山航空的所在者,拥有庞大的产业和财富,也是一名实力强大的飞行员。
    更别说一些彼得罗夫从情报渠道知道的神秘传说。
    和这种人做朋友,似乎没有什么坏处。
    他露出笑容:“当然,我喜欢你这种朋友。”
    方文微笑回应,举碗:“虽然很冒昧,但我有一个请求。”
    随即,他说出了真正目的。
    一听说是用苏联运输车队运送那批物资到码头,彼得罗夫毫不犹豫同意了,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酒足饭饱后,方文起身,走到店老板那里支付餐费。
    付钱的时候,他低声道:“老刘,这个苏联人已经同意了,由他们苏联车队将物资运往码头,你们就负责卸货装船就行。”
    店老板微微点头,收了餐费,送方文三人出门。
    与彼得罗夫成为朋友,貌似方文因为求彼得罗夫帮忙欠了一份人情,可实际上,这正是方文想要的,以后就可以和彼得罗夫牵上线,进行其他方面的合作。
    两天后的清晨,三辆绿色的苏联军用卡车从苏联驻地驶出,直接开往城东黄河边的水洞楼子码头。
    一路上,没有任何国民军和地方警察民团之类的拦阻,非常顺利的抵达了码头处。
    3辆军车在码头停下,彼得罗夫和方文从车上下来。
    在码头上等着的万新运输公司经理带着人过来交接。
    他的身后人中,有几位正是面馆的人。
    方文与其进行了简短的交接,随后开始卸货。
    卡车车厢用帆布盖得严实,四角系着粗绳,苏联士兵跳下车,熟练地解开绳结,露出里面的木箱——有精密的机械零件,还有大件的设备箱子。
    码头的搬运工们两人一组抬起木箱,小心翼翼搬上船去,先搬小的,再搬大的。
    最后到了那几个大件设备,用上了滑轮,在十多个人一同努力下,也装上了货轮。
    到此,方文与运输公司经理交谈。
    “你们能安全运往延安吗?”
    “请放心,绝对能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对方肯定回复。
    方文点头不再询问,目送着经理上船,货轮鸣笛而去。
    彼得罗夫凑过来,递给他一支烟:“方,你放心,这些物资在仓库的时候,我让士兵检查过三遍,没有任何问题。你们中国有句话叫‘万无一失’,对吧?”
    方文接过烟:“对,这次多亏了你,用苏联车队运输,比我们自己找车安全多了——那些国民党兵,看到你们的军车,根本不敢拦。”
    随后,两人上车,军车开回了机场驻地那边。
    方文也要带着5名苏联技术人员飞往延安。
    发动机启动,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渐渐离地,兰州城的青砖灰瓦、黄河的蜿蜒曲线,慢慢变小,最后变成一片模糊的色块。
    方文开启了机械感知,寻找着黄河上的货轮。
    他看到了。
    正在远去的货轮在黄河上平稳航行着,目前很安全。
    收回机械视角,方文对后舱的苏联技术人员说道:“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到延安,你们放心工作,回来还是坐我的飞机。”
    五名技术人员并没有多话,而是坐在一起,小声用俄语交谈。
    方文没有去听他们说什么,安心驾驶。
    一个半小时后,飞机抵达延安机场上空。
    远处还有架飞机刚刚巡航归来,顺便飞到方文飞机旁边护航。
    是翟孝君。
    虽然翟孝君驾驶的还是伊尔16,但无线电设备已经加装了语音通讯功能。
    方文是知道对方的通讯频率的,直接切换频率,拿起话筒。
    “翟孝君,你一个人巡航飞行啊。”
    “是啊团长,正好我的僚机饶鸣和在检修。我就单独执行侦查任务。”
    “行吧,那你先降落。”
    “好的。”
    简单空中通讯结束,翟孝君驾驶战机先行降落在机场跑道上,随后方文与地面进行了通讯,也降落下去。
    飞机降落,方文带五名苏联技术人员下机。
    虽然设备还没有送来,五人却受到热烈欢迎。
    而方文,则婉拒一同参加欢迎活动的邀请,在机场加油,然后直接返航。
    此时,已经到了8月底。
    五架新型水上客机在泰山航空飞行员的驾驶下通过北海-波罗的海航路,已经抵达波兰北部港口。
    而一份非常重要的欧洲情报,也通过泰山民航秘密送到了仰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