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375章 《武军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75章 《武军赋》

    第375章 《武军赋》
    汉兴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这並非刘辩第一次领兵亲征,却是他登基以来,首次以天子之尊御驾亲征。
    故而这一次班师回朝的迎驾规模之宏大,远胜平定黄巾之乱的那一回,甚至在刘辩看来是有些铺张的。
    御驾行至雒阳城外五十里处,由太傅卢植领衔,率领雒阳城內三公九卿乃至比六百石以上官员,早已列队迎候。
    官道两旁,百姓在官吏组织下簞食壶浆,夹道相迎。
    “臣等,恭贺国家勘定逆乱,大捷归朝!”
    “天子万年!”
    “大汉万年!”
    预先演练过的祝颂之声整齐洪亮,响彻云霄。
    刘辩端坐马上,微微頷首,抬手虚扶,示意百官起身,朗声道:“朕不在雒阳这些时日,有劳太傅辅佐太上皇后临朝称制,眾卿也都辛苦了!”
    百官自然没有逐一回话的资格,即便三公九卿亦然。
    唯有作为百官之首的卢植上前一步,躬身应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人臣本分,不敢当陛下褒奖。”
    “虽如此,眾卿与朕同心,不为奸佞所惑,朕心甚慰,当嘉奖以彰卿等忠忱!”刘辩目光与卢植微微一触,隨即扫过下方眾臣,嘴角依旧含著温和笑意,眼神却深邃了几分。
    百官闻言,齐齐俯身下拜,感念天恩。
    显然,他们明白天子口中的“奸佞”所指为何。
    只是想到百年清誉的江夏黄氏与三世三公又为三代帝王师的弘农杨氏下场,不少人心中暗自唏嘘。(注1)
    当然,惋惜归惋惜,弘农杨氏有著故太尉杨赐与天子结下的情谊,又有杨琦等依旧为天子所倚重的优秀子弟,还不至於如汝南袁氏那般骤然倾塌,但依旧会吐出许多政治资源。
    江夏黄氏亦然。
    即便没有了黄琬,还有著与天子为连襟的黄承彦,在南中立下战功的镇西將军府右司马黄祖,以及祖籍为江夏郡的中坚將军、鄆亭侯黄忠和驍骑营军司马黄盖。
    不过他们被迫吐出的政治资源,浪费实在可耻……就由苦一苦他们这些过往的同僚,由他们来承担吧!
    拜谢完毕,少府丞陈琳手持竹简趋步上前,向天子进献赋文,曰《武军赋》!
    少府署官员紧隨其后,肃然列队,齐声念诵道。
    “赫赫哉,烈烈矣,於此武军。当天符之佐运,承斗刚而曜震。大汉薪火之炽燃,青龙腾跃乎苍穹。群彦如川之归海,良驥闻鼓而腾驤。秉天威以戮叛,定神鼎於镐宫。
    於是武臣赫然,颺炎天之隆怒,叫诸夏而號八荒。尔乃擬北落而树表,晞垒壁以结营。百校罗峙,千部列陈,弥方城,掩平原。於是启明戒旦,长庚告昏,火烈具举,鼓角並震。整行按律,决敌中原,八部方置,山布星陈,干戈森其若林,牙旗翻以如绘,千徒从唱,亿夫求和。声訇隱而动山,光赫奕以烛夜。”
    赋文气势磅礴,辞采飞扬,描绘军容之盛,天子之威。
    诵毕,百官中喜好文辞者不禁出声喝彩,迎驾队列中的太学生们更是掌声雷动,欢呼不已。
    “孔璋之才,不似人间所有!”刘辩含笑赞道。
    如此讚誉,令百官与太学生们皆惊,更令陈琳大喜。
    刘辩对陈琳的评价,与昔日扬雄对司马相如“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的评价何其相似?
    赋莫若司马相如,这是两汉文人墨客一致认定的標准。
    司马相如,就是文赋的標杆!
    如此评价,几乎是刘辩以天子之尊为陈琳奠定地位,为他爭取到了与司马相如爭锋的机会。
    刘辩虽不擅长辞赋,基本的鑑赏力却不缺。
    此赋用词雄壮,意境恢宏,更是开拓了军旅题材,当得起如此讚誉,他亦有藉此推动军旅诗赋之风的心思。
    先秦至两汉,军旅题材的辞赋诗歌少之又少,多是描绘宫殿台阁与山水田园,刘辩如此夸讚陈琳,也是有著提升军旅诗赋热度的心思在其中。
    不过,陈琳的文赋,本就当得起如此评价,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队伍行至雒阳城东,抵达联结黄河与洛水的阳渠之畔,但见旌旗蔽日,卤簿仪仗陈列井然。
    太上皇刘宏与太上皇后何皇后,竟亲自驾临浮桥之前,迎接凯旋的天子。
    身为人子,纵是帝王,亦不能在父母面前骑马受礼。
    刘辩於五十步外翻身下马,快步趋前,俯身下拜,道:“儿御驾征逆,虽凯旋迴朝,然终是令父皇和母后担忧了,累及父皇、母后亲迎,心中实是不安。”
    何皇后凤眸含笑,亲自上前將爱子扶起,仔细端详,见刘辩面带风尘,略有倦色,但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悬著的心终於落下。
    虽然知晓儿子並未上战场,但儿行千里,又如何能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不牵掛担忧呢?
    何皇后轻拍刘辩的手背,温言道:“辩儿平安归来便好,那逆宠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幸得我儿神武,方能如此迅疾荡平,扬我大汉威仪。”
    “母后过誉,不过扫除一隅尘垢罢了。”刘辩谦逊一句,目光却转向一旁沉默不语的太上皇刘宏,语气平缓却意有所指,道,“些许微功,本不敢劳动父皇与母后圣驾亲迎。”
    老登,心意我领了,人就別来了!
    刘宏闻言,眼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鼻中几不可闻地轻哼一声,终究顾及场合,未便发作,只是微微侧过头,避开了刘辩那看似恭敬却又毫无敬意的目光。
    何皇后见状,连忙含笑打斡旋道:“这些时日替你处理朝政疲乏得紧,母后本未想亲迎,反倒是你父皇……当年他便深恨此獠,却不得不隱忍。如今你替他剷除此逆,他心中不知多欢喜。”
    近几年,隨著对爱子皇位的担忧消除,刘宏与何皇后的关係缓和不少。
    虽不復初入宫时的恩爱,但每月大半时间都要留宿於何皇后的德阳殿,如今何皇后气色愈发红润,竟似焕发第二春般娇艷,他毫不怀疑这对夫妻能给他再造几个弟弟妹妹出来。
    刘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看向刘宏。
    老登,高兴你就多说点漂亮话,朕爱听。
    刘宏却再次扭过头去,不愿面对这个逆子。
    何皇后也是颇有些无奈,但好歹这对父子没像上回那般似的,在大庭广眾下斗起来。
    恰好,由宗正卿刘虞精心筹备的表演適时开始,打断了这对“慈父孝子”无声的交锋。
    ——
    注1:三代帝王师是指杨赐的父亲杨秉曾为汉桓帝讲学,杨赐又为刘宏和刘辩讲学。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將,迁侍中、尚书。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