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清虏的变局
第495章 清虏的变局“十一月初一日,清虏拔营北返,八旗诸部次第而退。”
“……初三,官军整兵追击,马步二万余躡虏后队,欲伺隙击其一部以挫虏锋。”
“……初四日,经多方哨探,確知虏兵实退,遂促师疾进。未时,官军铁骑七千追及大凌河畔一部虏卒,方欲掩杀,忽中伏兵。惟寧远总兵吴三桂率三千余骑突围,余眾三千八百尽歿,山海关总兵马科力战殉国。”
“……虏骑乘胜回击,大同总兵王朴未战先溃,全军奔散,遭虏追杀十余里。玉田总兵曹变蛟以车阵拒马,銃炮齐发,屡创虏骑,然万余虏骑合围,寸步难进,唯固守待援。”
“……督师洪承畴闻警,亲率数万大军缓进应援,却为万余虏骑所扰,行军迟滯。”
“……及曹部坚守二日,濒临绝境之际,虏骑忽解围而去,袭扰洪师之万余骑亦踪影全无。官军虽疑,乃速整部伍,退保锦州。”
“……据传,闻奴酋皇太极染恙甚篤,致虏兵仓皇北返。”
“……”
十一月十五日,在金州城新华会馆內,炭火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熏得人昏昏欲睡。
但钟明辉却是没有丝毫倦意,双手將那份来自寧远的塘报在紫檀木案上展开又捲起,捲起又展开,宣纸上的墨跡被指尖摩挲得发毛,边角泛起浅浅的白痕。
他的指节在“奴酋皇太极染恙甚篤”几个字上重重叩了叩,眉头拧成个疙瘩,像要把这行字刻进脑子里。
“染恙?”
忽然,他的嘴角又向上挑了挑,露出半截白牙,冷哼一声:“该不是掛了吧!”
屋里在座的几人闻言,顿时眉头一挑,眼睛里皆露出惊喜的神色。
跟著这位大人共事多年,经常听到他说出各种奇怪的词汇,早已见怪不怪。
至於“掛了”这个词语,他们自然也不陌生。
那就是……奴酋皇太极死了!
“大人,这是不是韃子放出的假消息,好引诱明军再次上当受骗?”辽海自卫军副统领郑大元非常谨慎地问道。
“洪承畴又不是傻瓜,被韃子阴了一次,丟了一万余精锐兵马,还折了一位总兵,应该不会再犯险北上了。”钟明辉將塘报递给郑大元,笑著说道:“不管怎样,这场歷时近两年的松锦大战算是就此落下帷幕了。而且,结果比我们预想的好太多。”
炭火盆里的炭“噼啪”爆了声,钟明辉抬手拨了拨火,继续道:“洪承畴的主力尚在,锦州城也没丟,关寧铁骑虽遭重创,但根基未损。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辽东局势没有彻底糜烂,明军尚有一战之力。我估计,清虏在此战之中没占太多便宜,反而损失颇重,那么至少未来两年,他们再没力气发起大规模进攻。大明……总算是能喘口气了。”
“更妙的是……”他话锋一转,眼神亮了亮,“若皇太极真在这时候死了,辽东局势说不定会出现咱们都想不到的大乱子,清虏內部那些人,为了爭汗位,保不齐会自己打起来,將自己给干爆了!”
“不会吧?”眾人皆露出惊异的目光。
奴酋皇太极几乎带著倾国之兵与明军在松锦一线展开对决,虽然因为我们新华军偷袭辽阳,迫得他们不得不撤兵北返,但也不至於將皇太极给“气死”吧?
“我倒觉得,大人可能是猜对了。”辽海拓殖专区贸易事务负责人张友功若有所思地说道:“奴酋皇太极十有八九是死了。”
“为啥?”拓殖专区驻金州商馆负责人徐计先问道。
“刚才的塘报你们也看了,当时韃子一万余骑兵围住了曹变蛟那七千余步卒,眼看著就要將其一口吃掉。”张友功说道:“可结果呢?他们居然撤兵了,將到嘴的肥肉就这么放跑了。还有,袭扰洪承畴主力的万余韃子骑兵说撤就撤,丝毫不做恋栈。”
“你们说,除了奴酋皇太极的病亡,还有什么事能让韃子这般著急忙慌地撤兵而走?八旗各部將领分明是急著回瀋阳爭夺权力去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会让韃子做出这般举动!”
“嘶,如此说来,韃子这是要生內乱了?”郑大元诧声说道。
“或许吧……”钟明辉晒然一笑,然后靠在紫檀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扶手的雕,眼神飘向窗外。
雪粒正打著窗欞,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诉说著什么。
他脑子里忽然闪过后世看过的那些辫子戏,记得有一段剧情,皇太极死后,豪格和多尔袞爭得你死我活,豪格本来占著优势,却偏偏说了句“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就这么一句自谦的话,愣是让多尔袞抓住了把柄,转头就立了六岁的福临当汗王,自己当了摄政王,把豪格耍得团团转。
可现在的情形,跟戏里演的、跟史书上写的,差得也太远了。
首先便是松锦大战清虏没有完全贏下来,反而因为持续对峙相持,使得清虏的状况极为糟糕,不仅损兵折將,而且还將自己耗得“弹尽粮绝”,几无多余的存粮过冬。
再下来就是,皇太极好像死得有点早了,这对满清內部的政治格局会不会產生巨大的影响呢?
要知道,在原有歷史时空里,皇太极凭藉松锦大战的辉煌胜利,不仅完成了对大明军事战略层面上的一次重大“破局”,更是对八旗权力结构的一次深度重塑。
他通过一场辉煌胜利將“军功利益”与“个人权威”牢牢绑定,让八旗军功集团形成了“依附皇太极=获取利益”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在他死后,也隨之转化为对其长子豪格的支持。
皇太极死后,豪格能获得大批支持,本质上是“松锦大战红利集团”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这些人依附皇太极,並非单纯出於“忠诚”,而是因为皇太极能带来胜利和利益。
当皇太极死后,他们自然会选择最能代表“原有利益格局”的豪格,而非可能打破既有格局的多尔袞。
可现在呢?
松锦大战只取得了相当有限的战果,而且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战死的甲勒额真、梅勒额真、固山额真等中高级將领不下三十人,就连武英郡王阿济格也殞於阵中,可谓一场彻头彻尾的军事战略失败,皇太极的“天聪汗“的神话怕是也就此被打破。
那么,在八旗內部,对权力的爭夺也將更为激烈,那些没有捞到好处的八旗军功集团多半会出现分化,支持豪格者有之,犹豫观望者怕是数量也不会少,甚至不乏有投靠多尔袞的投机之辈。
在这种情况下,想来豪格也不会再说什么“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之类的谦虚话语,只能抄起刀子跟多尔袞拼命了。
那么,韃子会干起来吗?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