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唐枭贼 > 第170章 兵进衢州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0章 兵进衢州

    第170章 兵进衢州
    绕过杭州城后,义军渡过钱塘江,进入浙东地界。
    浙东观察使崔璆已沦为草军阶下囚,草军一路长驱畅通无阻。由越州向西南而行,衢、婺两州位于群山间的河谷平原上,兵力空虚,又无天险倚凭,易攻难守,很快被攻克。
    江东种稻,一年两熟,亩产也高于麦粟。攻克府库,义军缴获资粮颇多,极大纾解了军粮缺乏的难题。
    入冬之后,大雪封山,官军出兵困难。即使刚被调任镇海节度使,接替裴璩的雷帅高骈,也只能先安抚浙西诸将,重建浙西军备,没法继续对草军组织追杀。
    草军少有地得到一个能好整以暇休憩的冬天。
    原来的衢州刺史因为贪暴,已被黄巢下令处死。小师妹段红烟兴致勃勃地坐到衢州刺史大堂上审案,仿佛草军要长期治理此地。
    她不大懂刑律,就将崔璆节度使请过去,暂代她的幕僚。本来崔璆投降之后,已是草军的贵客,但黄巢向来宠爱段红烟,也就任她施为。
    一位美貌少女穿着刺史袍冠,端正坐于衙门上头,已足令衢州百姓议论纷纷。而昔日掌管浙东大权的崔节度,竟屈身于少女麾下做一个小小幕僚,更令州内的官吏公人战战兢兢,无不尽心奉法。
    段红烟冰雪聪明,遇有不懂之处,就向崔璆节度使细心咨询。崔璆身为败军被俘之将,哪敢像往日里一样疏懒颟顸?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过十数日间,“段刺史”就将衢州一年以来的积案处理得一干二净,判罚无不以“抑豪强,扶贫弱”为要旨,百姓欢悦万分。
    段红烟精力过剩,又让小吏将旧日的卷宗取出来,一桩桩一件件探赜索隐,复核下果然发现不少冤狱,勘察出衢州上下官吏许多徇私枉法之行。
    虎狼般的青玉都兵士,执法起来比衙门的公人高效得多。管你什么高门子弟,得势豪绅,一旦被查出不法之行,捉到大堂之上,三木之下,只求速死。
    一时间,衢州城杀得人头滚滚,砍下的首级高挂在城墙上。百姓对草军的拥护之声却日益高涨,称呼段红烟为“女青天”。
    只有兰素亭微带忧虑之色:“段姊姊遇有士绅豪贵犯法,不论轻重,尽数处死,若是穷苦人,就设法减免其罪。如此作风,岂不是像史书上的酷吏?”
    朱温用手指刮她琼鼻,宠溺地道:“小笨蛋,还真当咱们要在这边长住?今冬一过,就要走人的事情。”
    兰素亭一点就通,顷刻露出恍然之色。
    朱温续道:“百姓们就是如此,就爱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人坠到泥里,跌个粉身碎骨。咱们今天杀了裴璩,杀了衢州的官吏豪绅,他们一片叫好,他日我朱温若被官府捉住杀了,他们也一样叫好。”
    “所谓酷吏,只是君王手里的一把裁量之剑。权大于法,法无轻重,最后必然带来徇私。然而酷吏们的权力是君王给的,得民意则用之,失民意则弃之,无非是帝王心术罢了。”
    兰素亭轻叹道:“帝王心术这东西,属于法家申不害一派,素亭实在很不喜欢。”
    “小师妹的做法,不可为长久之计。”朱温道:“短期内却能为咱们谋取美名,诛杀官吏豪绅还能抄没上来一大笔资财。师傅对此洞若观火,才听任她这么做。”
    “若是长久之治呢?”兰素亭眨着纤秀的眼儿问道,修长的睫毛轻轻打着颤。
    “长久之治,一上来也需要这么一番雷霆手段。后边,就是依法办事,该怎么办怎么办了。”
    再怎么说,段红烟的酷吏手段,旨在抑强扶弱,比起现下大唐大多数地方腐败的官场,要好得多。
    朝中罕见的良臣刘允章,在先皇唐懿宗年间,就曾经上书指出国有九破——
    “国有九破,陛下知之乎?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懿宗皇帝得书,并不恼怒,而是叹息良久,嘉奖其忠言,却不能有匡救之举。
    经过两百年风雨的大唐,从头到脚,已经烂透了。帝国机器只是一艘外表华丽,内里锈蚀破败不堪的老旧巨舶,但在它真正沉没之前,船上的人都可以欢歌醉舞,得过且过。
    大唐四帅南征北战,不过是给帝国缝缝补补。拯救这个世道,除了打碎旧局,另起炉灶,再无他法。
    朱温一开始还去衢州府衙帮衬下段红烟,但他不像对方那样精力旺盛,做了几天就感觉没趣,找个借口逃了回来。
    入冬渐深,雪越来越大,野地里积至半人深。在室外,人嘴里哈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成冷雾。
    城池当中,每天都要扫掉大量的雪,人们才能出行。上街的百姓,身上裹着厚厚的衣衫,仍是脸上冻得通红,不时打着颤,只有披着皮裘的极少数人,才显得不怕冷一些。
    但他们脸上都挂着欢悦的神色。
    草军来了之后,减免了税赋,又诛杀了一批高门士族,土豪劣绅。百姓的日子眼见地好过起来了。
    有人也曾私下里提出问题:衢、婺两州,无法长期负担数万大军所需。草军现下能施如此善政,靠的是抄没府库和士绅家财。待富人那边挖尽了,税赋岂不会变得比朝廷更重?
    立即有人说,义军驻扎此间,也就这个冬天,雪融之后,他们自然会离开。
    前边那位又道:“等朝廷回来了,若找咱们追讨欠赋,甚至责我们从贼,又如何是好?”
    听到这话,众人只是无奈地笑出声来。
    江东已经是鱼米之乡,但值此季世,无尽的税役,仍令百姓过得十分辛苦,卖儿卖女之事,屡见不鲜。
    两税之外,各种苛捐杂税,又是正赋的数倍。加上盐铁官营的搜刮,使得百姓吃盐,买农具,价格都十分高昂。
    现下的大唐,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就是个巨大的苦海。四个字来描述——生民多艰!
    被朝廷说成贼的草军占据此地,反而让百姓们缓过一口气。
    至于往后,哪里还有心情想往后?今天能笑,就开口笑好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