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0章 撬动资本
第1790章 撬动资本世界,安静了。
所有吐槽所有攻击所有诅咒,所有羡慕嫉妒恨,全部被掐灭,鸦雀无声,任何一点声响都没有了。
黑粉,喷子,反对者们,集体陷入绝望,那种滋味就好像……他们骂得多凶,专辑销量就冲得多狠,如果他们再继续骂下去,不得不开始担心“黎明破晓”的北美销量是否能够在三个月之内突破一千万。
那……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于是,一切嘈杂和噪音全部安静下来,即使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几乎就要引爆胸腔,他们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乖乖闭嘴,眼不见为净,转过身逃之夭夭,拒绝再继续看下去,否则下一步就是吐血身亡了。
继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位两次单周销量突破百万之后,“黎明破晓”再接再厉,成为历史第一位三次单周销量突破百万的专辑。
不仅展现匪夷所思的爆发力,而且耐久与后劲兼具,安森再次颠覆规律打破传统,推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北美唱片市场居然还具有这样的能量?
此前媒体纷纷表示,也许安森能够成为扭转北美唱片市场的英雄,这一观点遭遇强烈反噬和围追堵截,漫天漫地的攻击、嗤之以鼻的嘲讽不绝于耳;但现在,事情一百八十度颠倒,局面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安森确实正在改变市场,并且展现人们从来不曾发现的未知领域。
甚至比电影市场更加神秘。
毕竟,在电影市场,“泰坦尼克号”曾经书写辉煌,“蜘蛛侠2”只是复制奇迹,在巨人肩膀上稍稍前进一小步而已,安森字面意义上地完成唤醒市场的任务;现在唱片市场,“黎明破晓”的每个脚步都是全新的——
不曾发生的、不曾出现的、未知的、陌生的、首次的。
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全新世界,正如当年“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的景象,整个产业里里外外全部陷入震惊。
一直到第四周,“黎明破晓”单周销量终于回落,连续单周百万的记录脚步暂时停下——
七十七万。
市场,依旧倒吸一口凉气。
本来还以为,“黎明破晓”发行第四周的专辑销量终于回归常态,但所谓的常态依旧是摧枯拉朽的七十七万,这一成绩在2004年发行专辑的单周销量里……排名第三,仅次于亚瑟小子和诺拉-琼斯的首周销量。
所以,“黎明破晓”第四周的销量依旧能够超过市场里99%的单周销量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回归常态吗?
最终,“黎明破晓”发行第一个月累积销量七百二十万。
一组数字,具有难以置信的力量,以横扫千军的姿态瞬间爆发瞬间释放,浩浩荡荡地唤醒整个市场。
从种种迹象来看,超级男孩当年“不求回报”这张专辑在自然年内销量止步九百九十万、遗憾没有能够突破一千万的壮举,即将得到圆满,北美大陆在唱片市场全面低迷的时代背景里重新迎来一线曙光。
所以,这就是全部了?
不,在进入十二月之后,假期来临,虽然今年圣诞专辑和圣诞单曲缺少一些话题,没有爆发出能量,但唱片市场依旧迎来喜人的收获,购买专辑作为节日礼物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还是“黎明破晓”这张专辑。
不管是安森的超高人气,还是彩虹向日葵的潜在可能,又或者是年轻学生之间全面掀起的时尚潮流,一切都让“黎明破晓”这张专辑成为礼物的优秀选择,这应该看作流行文化蝴蝶效应的扩散余韵。
于是,在“黎明破晓”发行的第七周,单周销量再次回暖,卖出一百一十九万张,让所有媒体彻底词穷。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整整四次,“黎明破晓”单周销量突破百万门槛,当其他歌手总销量冲击五十万销量都吭哧吭哧费无数心力的时候,安森单周突破百万却如同吃饭喝水般稀疏平常不足为怪。
在北美大陆唱片市场历史上,没有人能够做到两次单周销量百万的壮举,安森不仅做到了,而且还是四次。
在这样的声势之中,就连黑粉和喷子都已经彻底放弃躺平,生无可恋,拒绝再发动毫无意义的攻击。
然而,对于唱片公司来说,以环球音乐为首的竞争者们却截然不同,第一时间为安森送上喝彩和祝福,甚至比华纳唱片更加积极主动,在羡慕之余,他们全部举起双手双脚欢迎安森继续创造历史。
死气沉沉、阴云密布的实体专辑市场,终于在2003年和2004年迎来全新气象,尤其是在今年的特殊节点。
安森和itunes合作前后发行两首单曲,数字音源合法化正版化的趋势正在成为行业热门话题,种种迹象显示,曾经熟悉的实体专辑市场已经半死不活毫无生机,唱片公司应该全面转入数字音源市场开启全新旅程。
但现在,同样是安森,又在传统唱片市场展现不同可能,实体专辑拥有更多潜力等待他们展开挖掘。
喜气洋洋,眉飞色舞,严严实实笼罩在头顶的阴霾似乎稍稍散开,阳光重新洒落下来。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未来的转折。
如果真是如此,竞争对手们不仅不需要打击阻扰“黎明破晓”,甚至还要摇旗呐喊,希望这位先锋能够爆发出更多能量,为他们开拓一个更加广阔也更加光明的未来。
真正的业内高层人士都能够看到这一点,不会局限于一张专辑的成败。
这一点,唱片产业和电影产业一样,高层人士都看到了曙光,并且双双因为安森而产生全新的灵感。
这就是安森在整个娱乐产业的能量。
现在,安森的一举一动都具有惊人的力量,翻云覆雨、撒豆成兵都不是问题,他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成为牵动资本流动的关键动力,尽管他依旧不是资本,但他已经初步具备支配资本的资格条件。
一个悄无声息的动作就是,接洽卢卡斯-伍德并且希望为森林影业注入资金的势力,从风投到私人资本应有尽有,森林影业在好莱坞成为站在风头浪尖的大红人。
伍德兄弟确确实实撬动了整个行业。
恐怕,索尼哥伦比亚也没有预料到这一幕,心有余悸,忽然一阵后怕,迈克尔-林顿当初到底干了什么,所以他们现在算是死里逃生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