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大唐双龙传(襄阳见闻 完)
老掌柜一听是刚投效的将军,神色立刻更加恭敬了几分,双手接过军牌仔细验看后,笑容更盛:“原来是徐将军!老夫失敬!确有军籍优惠之规,您这三册书,自然可买,还可打八折!”
徐世勣心中一动,没想到军籍还有此等优待。他付了钱,却又看向旁边那一迭迭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的毛边纸和线订本,心中痒痒。他夙来有抄录笔记、绘制地图的习惯,对好纸张需求极大。
“掌柜,不知这纸张…”
老掌柜会意,笑道:“将军,纸张亦然。凭军籍,每月可额外购买毛边纸四十张,或线订本十册。价格亦是官价八折。您需要多少?”
徐世勣大喜,稍作计算便道:“那便再要四十张毛边纸,五册线订本。”这些足够他用上一阵子了。
“好嘞!”
老掌柜利落地清点纸张和本子,用厚厚的草纸包好,又以细麻绳熟练地捆扎结实,最后将书和纸包一起递给徐世勣:“徐将军,您收好。欢迎常来。”
徐世勣接过这沉甸甸的一包,心中竟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远比获得金银赏赐更为充实。他郑重地向老掌柜和那年轻执事道了谢。
走出书坊时,外面天色已近黄昏。王伯当和程咬金正在门口好奇地张望,见他出来,还抱着这么大一包东西,都笑了。
“老徐,你这是要把书坊搬空啊?”程咬金打趣道。
徐世勣脸上难得地露出畅快的笑容,掂了掂手中的书纸:“皆是难得之物,价格不足外界一成,且军籍还有折扣。伯当,知节,你们若有兴趣,也该进去看看。”
王伯当眼中亦有心动之色,程咬金却挠头道:“俺老程认得的字加起来不到一箩筐,就不去受那个罪了。不过纸倒是好纸,拿来擦屁股肯定得劲!”
“暴殄天物!”
徐世勣闻言,哭笑不得,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心中却因购得心仪书纸而畅快,也不与他计较。
离开书坊,走不多远,便听到一片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空气中弥漫着煤炭和金属的味道。一条街上,竟连着开了七八家铁匠铺,生意都十分红火。
与寻常铁匠铺多是打造刀剑兵器不同,这些铺子里,悬挂展示的多是各种样式新颖的农具和厨具。
程咬金好奇地凑近一家最大的铺子,只见墙上挂着一排犁头,形状与他惯见的曲辕犁完全不同,犁铧更窄更尖,闪着幽蓝的淬火光泽,不由看向那铁匠:
“掌柜的,这犁咋长这样?”
掌柜是个赤膊的壮汉,浑身肌肉虬结,闻言笑道:“几位爷是外地来的吧?这是盟里‘匠作监’推广的新式犁,叫‘襄阳犁’!犁头又尖又窄,入土深,阻力小,一头壮牛就能拉得飞起,比老式犁省力一半,翻地还更深!如今乡下都快抢疯喽!”
他又指着旁边一堆奇形怪状的铁器:“还有这,铡草刀,带滚轮的,省力!这,新式锅铲,不容易糊锅!这炉子,比烧柴省多了,还没那么大烟…”
王伯当拿起一把新式柴刀,只见刀身弧度流畅,刀背厚重,刃口却薄而锋利,柄木也打磨得十分光滑,显然极其实用。
“这些…都是盟内工匠所造?”
“大部分是!”
掌柜自豪道:“盟主说了,好铁不能光打成刀片子杀人,也得让老百姓过日子得劲!匠作监那帮大师傅,鼓捣出不少好玩意,俺们跟着学,打出来就好卖!”
徐世勣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波澜再起。将优质的钢铁和精湛的技艺优先用于民生,而非用于征战,这份胸襟与远见,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再往前走,便是喧闹无比的市场区域。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蔬菜瓜果、禽肉蛋鱼、布匹杂货…琳琅满目。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个排着长队的摊位。
一股奇异的、略带清香的皂角味飘来。一个摊位上,摆着一块块方方正正、颜色微黄的东西,招牌上写着“净衣皂”,旁边还有一小堆颜色更白、甚至带着淡淡香的“洁面皂”(香皂)。许多妇人围在那里,啧啧称奇。
“这东西真比皂角好用?”
“好用多了!搓两下泡沫就多,油渍一下就没了!”
“这带香味的咋卖?俺家闺女想要…”
另一个摊位,则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上面摆着的,竟是洁白如雪、细腻如沙的…!真正的白!而非常见的赤褐色的饴或石蜜!旁边还有雪白晶莹的精细食盐!
程咬金眼睛都直了,口水差点流出来:“白…白?!这得多少钱?”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两个摊位虽然围的人多,但真正能买走白和食盐的,都需要出示那份小小的户籍证,并且购买的数量也有限制。掌柜的大声吆喝着:“街坊邻居们看好喽!上好白沙,凭户籍证,每户每月限购一斤!精盐限购三斤!价格公道,绝无二价!”
执事低声道:“此二物乃战略物资,亦为民生之本。盟主严令,由盟内专营,平价限量售于本城登记户籍之民,一是为防奸商囤积抬价,二是确保人人可得,三是吸引流民落户。至于那肥皂、香皂,倒无限制,乃工坊新品,颇受欢迎。”
王伯当看着那些拿着户籍证,小心翼翼称走一小包白或食盐,脸上洋溢着满足笑容的普通市民,心中感慨万千。白、食盐,这些在以往多是富贵之家才能享用的奢侈之物,或是被大商人操控牟取暴利的商品,如今竟能如此“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限量,却已是开了千古之先河!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襄阳城染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三人站在熙攘的街口,望着眼前这片车水马龙、生机勃勃的景象,久久无言。
军营的严整肃杀,书坊的墨香四溢,铁匠铺的叮当作响,市场的喧嚣热闹…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远比战场厮杀更复杂、更宏大、也更令人心潮澎湃的画卷。
程咬金砸吧着嘴,最终嘟囔道:“奶奶的…又是好兵,又是好书,又是好犁,还有吃…这天道盟…好像真他娘的不一样啊!”
徐世勣目光深远,缓缓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盟主所得,又岂止是人心?”
他所见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从制度到器物、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革新与强大向心力。
王伯当重重地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令牌,望向城市中心那座巍峨的太守府方向,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
夕阳彻底沉入西山,天际只余下一抹绚烂的橘红晚霞,映照着襄阳城鳞次栉比的屋顶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喧嚣了一日的城市并未沉寂,反而在暮色四合中,点亮了另一种生机。沿街店铺纷纷挂起灯笼,晕黄的光晕连成一片,与天边霞光交相辉映。
那年轻执事看了看天色,恭敬地对仍意犹未尽的三人道:“三位将军,时辰不早,再过一个时辰,城门即将落锁,营门亦将关闭,需得返程了。”
程咬金正盯着一个卖胡饼的摊子流口水,闻言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嚷道:“哎呀!光顾着看,肚子早造反了!回去吃营里的饭怕是赶不上了,咱们找个地方祭祭五脏庙再回去?”
王伯当和徐世勣也觉腹中饥饿,且对这襄阳城内的饮食充满了好奇,便点头同意。
执事笑道:“三位将军既有此意,前方不远便有一家‘临江仙’酒楼,颇有名气,可去一试。”
“临江仙”酒楼坐落于一条较为繁华的街道转角,是一座三层木石结构的建筑,飞檐翘角,气派不凡。门前车马停了不少,进出的食客衣着光鲜,显然生意极好。门口伙计眼尖,见四人气度不凡,尤其是程咬金那彪悍体型和徐世勣的儒将风范,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四位贵客里面请!雅间还有一间临江的,景致最好!”
步入酒楼,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酒气与人声的热浪扑面而来。一楼大堂几乎座无虚席,猜拳行令声、谈笑声、伙计清脆的唱喏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复合香味,并非单纯的油脂和调料味,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能极大刺激食欲的鲜香气息。
伙计引他们上了三楼,进入一间果然临江的雅间。推开雕木窗,可见远处汉水在暮色中波光粼粼,渔火点点,江风徐来,带着水汽的清凉,顿时将楼下的喧嚣燥热驱散了几分。
雅间布置清雅,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山水,角落还有一盆翠绿的兰草。四人分宾主落座。
伙计递上做工精致的菜单。程咬金一把抓过,只看了一眼,眼睛就瞪圆了:“俺的娘!这菜名起的,里胡哨的,看都看不懂!这‘金玉满堂’是个啥?‘凤舞九天’又是个啥?还有这价钱…嘶…”
看着上面的标价,他倒吸一口凉气,指着其中一道菜:“这玩意儿够俺老程在瓦岗寨吃一个月了!”
徐世勣接过菜单细看,也是微微挑眉。菜价确实不菲,远非寻常百姓所能消费。但许多菜名后面都标注着小小的“秘制香料”、“提味仙粉”等字样。
执事低声解释道:“三位将军见谅。盟内虽大力平抑米粮布帛等民生必需之价,但对于酒楼美食、精酿酒水等享乐之物,并未过多限制,尤其是其中用了盟主所提供的‘特制香料’和‘味之精华’(味精)的菜肴,因成本及工艺原因,价格确实高昂。此亦为增加税赋之一法。”
王伯当恍然,看来盟主也并非一味追求低价,而是区分必需与享受,张弛有度。
最后,由徐世勣做主,点了几个价格适中却标注使用了“提味仙粉”的招牌菜:一份红烧江鲤、一份香煎豆腐、一份清炒时蔬、一大盆粟米饭,外加一份肉糜羹。
点完菜,自然少不了酒。伙计又捧来一份酒水单子。
这酒单更是让三人大开眼界。酒水种类繁多,名字也起得风雅别致,但价格差异极大。
最便宜的是一种叫做“麦醴”的低度浊酒,价格亲民。稍好一些的是各种果酒,如“桃溪春”、“梅子酿”、“桑葚醉”等,价格适中。
而真正昂贵的,是那些标注为“蒸馏法”、“高度烈酒”的品类。如“襄阳烧”、“汉水醇”、“三蒸烈”等,价格竟是麦醴的十数倍甚至数十倍!旁边还有小字标注:“官府直营,限量发售”。
“蒸馏法?高度烈酒?”
程咬金舔了舔嘴唇,眼中放光:“这啥玩意儿?听着就带劲!伙计,这‘襄阳烧’给俺来两斤!”
伙计吓了一跳,连忙道:“这位爷,这‘襄阳烧’性子极烈,可比寻常酒水厉害多了!寻常壮汉,半斤下去就得趴下!您要两斤…?”
程咬金把眼一瞪:“咋?怕俺老程付不起钱还是喝不起?就要两斤!快去!”
王伯当相对谨慎,便要了一壶中度左右的“汉水醇”。徐世勣伤势未愈,便与执事一样,点了一壶温和的“桃溪春”果酒。
伙计不敢再多言,连忙下去准备。
等待上菜的工夫,执事便为三人解释起来:“此高度烈酒,亦为盟主所带来的新法所酿。传统酿造酒,酒精度…呃,即酒力有限。盟主提供了‘蒸馏器’之图样,将酿造出的酒浆再次加热,收集其蒸汽冷却,可得酒力远超原酒之‘烈酒’,其性如火,入口如刀,故产量稀少,价格昂贵。盟主下令,此等烈酒酿造之法复杂,耗粮亦多,故由官府直营,严格控制产量与流向,一则保证质量,二则防止民间私酿浪费粮食,三则亦是重要税赋来源。”
徐世勣听得目光闪动:“蒸馏…收集酒汽…竟有如此妙法!盟主真乃天人也!”
不多时,酒菜陆续上桌。
那菜肴色泽鲜亮,香气扑鼻,尤其是那股奇异的鲜香,让人食指大动。程咬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大块红烧鲤鱼放入口中,只觉鱼肉鲜嫩无比,滋味层次极其丰富,咸鲜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极致鲜美,完全掩盖了鱼肉的些许土腥味,令人回味无穷!
“好吃!真他娘的好吃!”
程咬金含糊不清地赞道,筷子舞得飞快。
王伯当和徐世勣尝过之后,也是惊叹不已。他们并非没吃过美味,但这种鲜味,似乎超越了过去所有的烹饪体验,仿佛将食物的本味激发到了极致。
“此乃‘味之精华’(味精)之功,”
执事笑道:“亦是盟主所赐神物,只需少许,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如今襄阳各大酒楼,皆以能用此物为荣。”
徐世勣看着眼前这位办事干练、言谈清晰得体的年轻执事,心中颇有好感,不由开口问道:
“还未请教执事尊姓大名?今日劳烦执事陪同解说,受益匪浅,却不知如何称呼,实在失礼。”
那年轻执事闻言,立刻端正坐姿,拱手谦逊道:
“徐将军言重了,此乃在下分内之事。在下姓苏,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能为您与程将军、王将军引路,是在下的荣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