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966章 大唐双龙传(指点 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66章 大唐双龙传(指点 下)

    刀堂内的决议,迅速席卷了整个宋家山城。
    当宋缺以阀主令谕,将加入天道盟、结军事同盟、以及人事任命等核心决策明确下达时,整个山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种混合着震惊、振奋与肃杀的气氛弥漫开来。
    宋鲁没有丝毫耽搁,在接到命令后,立刻挑选了数名心腹高手和精通文书传递的能手,亲自带着盖有宋缺印信和易华伟天道盟盟主印鉴的盟书副本,以及宋缺对雷士猛亲笔所书的信函(内容无非是表达对同盟的重视、对雷士猛的信任,以及宋阀上下将全力配合之意),登上了一艘早已准备好的、轻快如箭的宋阀快船。
    “扬帆!全速!目标,巴陵!”
    宋鲁立于船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声音斩钉截铁。快船如同离弦之箭,劈开浑浊的江水,逆流而上,直扑巴陵方向。他必须尽快将这份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盟约,亲手交到雷士猛手中,并协调后续的军事整合事宜。
    与此同时,宋智与宋师道也迅速完成了交接。宋智将山城日常政务暂时移交可靠族老,他本人则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腰间悬着象征智囊身份的玉牌。宋师道则褪去了世家公子的温润外袍,换上了宋阀特制的精良战甲,虽未经历战火洗礼,但眉宇间已多了一丝坚毅。
    两人带着数十名精挑细选的宋阀核心幕僚与亲卫,乘上另一艘坚固的江船,紧随宋鲁之后,目标则是长沙。
    宋缺处理完事务,换上了一身相对轻松的青色常服,身边跟着一个少女。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穿着一身鹅黄色的劲装,钩勒出青春活力的身段,乌黑的长发用一根银簪简单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灵动异常的大眼睛。她好奇地打量着易华伟和单婉晶,眼神清澈,带着世家贵女特有的明丽,却又没有太多骄纵之气。
    “先生,婉晶姑娘,”
    宋缺介绍道:“这是小女玉致。”
    宋玉致闻言,落落大方地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清脆如黄莺:“玉致见过易先生,见过婉晶姐姐!”
    目光在易华伟身上停留了一瞬。这就是让父亲都心悦诚服,亲口承认“虽败犹荣”的神秘强者?
    从小到大,父亲在她心中就是无敌的象征,是岭南的天,是刀道的极致!可如今,父亲竟坦然承认了“败”,并且对这位易先生心折至此?这让她对易华伟的好奇瞬间拔升到了顶点。
    只是,他看起来……好年轻,也好普通啊?除了那双眼睛,深邃得仿佛能把人的魂魄吸进去。她心里嘀咕着,脸上却保持着得体的笑容。
    单婉晶对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气质灵动的少女也颇有好感,微笑还礼:“玉致妹妹好。”
    易华伟目光温和地落在宋玉致身上,微微颔首:“宋姑娘不必多礼。”他的声音平和,听不出任何波澜,却让宋玉致心头莫名一跳,感觉像是被春日暖阳轻轻拂过。
    宋缺脸上难得地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对着易华伟和单婉晶道:
    “山城粗鄙,无甚景致,然岭南风光亦有野趣。宋某略尽地主之谊,陪先生与姑娘在这左近盘桓三日,看看这岭南的风物人情如何?”
    他此举用意颇深。一是对易华伟这位足以让他心折的强者表达亲近与敬重;二是让女儿宋玉致与单婉晶这位同龄的东溟派少主接触,建立情谊,为未来可能的合作铺路;三也是想借此机会,近距离观察易华伟的为人处世,或许能再得一些指点。
    单婉晶眼睛一亮,她对这迥异于琉球和中原的岭南风光本就充满好奇,立刻看向易华伟。易华伟微微一笑,颔首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有劳阀主与宋姑娘了。”
    于是,接下来的三日,岭南雄峻的山林、奔腾的江河、奇特的民俗,在易华伟四人面前徐徐展开。
    宋缺显然对岭南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带着众人,时而攀上云雾缭绕的险峰,俯瞰如巨龙般奔腾的珠江支流;时而深入湿热葱郁的雨林,辨识各种奇异的草树木,甚至亲自采摘野果品尝;时而又走入依山傍水的僚人村寨,观看他们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祭祀舞蹈,品尝风味独特的竹筒饭和酸辣鱼脍。
    宋玉致性格活泼跳脱,如同山间的精灵,对单婉晶这位来自海外的同龄少女充满了好奇和亲近感。两个少女很快便熟络起来,宋玉致叽叽喳喳地向单婉晶介绍着岭南的种种趣事和传说,单婉晶则分享着海外岛屿的风光和见闻,银铃般的笑声时常在山林间回荡,为这趟旅程增添了许多亮色。
    易华伟则始终气度从容,步履悠然。他很少言语,静静地观察着岭南的山水地貌、物产资源、交通状况以及沿途所见的民生百态。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仿佛能洞悉一切。
    行至一处依山临江、规模颇大的墟市(集市)时,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木材、药材、兽皮、香料,以及从内陆运来的布匹、铁器、瓷器,听着商贩们夹杂着官话和俚语的讨价还价声,易华伟停下了脚步。
    “岭南物产丰饶,尤以木材、香料、药材、珍珠、玳瑁、象牙、犀角等为著,皆是中原乃至海外紧俏之物。”
    易华伟看着繁忙的码头,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宋缺耳中。
    宋缺点头:“确是如此。然岭南湿热,瘴疠横行,道路崎岖,运输艰难。且与中原腹地相隔甚远,大宗货物转运,成本高昂,利润往往为沿途关卡与中原大商所盘剥。虽有水道之利,但大船难以深入支流,小船运量有限,效率低下。”
    这是困扰宋阀多年的老问题,也是限制岭南财富积累的关键。
    “阀主所言,乃表象。”
    易华伟目光扫过那些堆积的货物,语气平淡却带着指点江山的意味:“岭南之困,非在物产,而在‘流通’二字。”
    “流通?”
    宋缺眼神一凝,宋玉致和单婉晶也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其一,流通渠道单一。”
    易华伟指向码头:“货物出岭南,主要依赖此等沿江大埠,靠船运。然如阀主所言,大船难行支流,小船效率低。何不广设小型中转集散点于各支流交汇处?以轻便快船穿梭于支流,将山货汇集于集散点,再由大船统一转运。此可极大缩短山民运输距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宋缺眼中精光一闪,这思路简单却有效!
    “其二,流通方式原始。”
    易华伟拿起摊位上几块粗糙的锡锭和一块品质不错的沉香木:“此等粗锡,价值有限。若能在岭南本地设坊,精炼提纯,或打造成器,其价何止倍增?此沉香木,若不经切割炮制,直接以原木出售,亦是暴殄天物。宋阀坐拥资源,为何不延请能工巧匠,就地加工增值?既可吸纳流民就业,又可获取更高利润,更能提升岭南物产在中原乃至海外的声誉。”
    宋玉致忍不住插话道:“对呀!爹!咱们家的沉香都是整根整根卖出去的,太亏了!我听说洛阳那些贵人,一点点上好的沉香屑都能卖上天价呢!”
    她显然对商业也颇有兴趣。
    宋缺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他过去专注于军事与武道,对经济民生虽有重视,但细节上远不如易华伟这般洞悉入微。
    “其三,流通结算落后。”
    易华伟目光落在那些用铜钱甚至以物易物的交易上:“大宗交易,动辄千贯万贯,携带铜钱或实物,笨重且危险。何不效仿中原‘飞钱’之法,由宋阀信誉担保,在岭南各主要市镇设立‘柜坊’,发行可在宋阀控制区域内通兑的‘岭南票’?商人只需在出发地存入钱帛,凭票据即可在目的地提现或购买货物。此可极大便利商旅,加速资金周转,更能将岭南的金融命脉,牢牢掌握在宋阀手中。此乃‘经济之刀’,其利,不下于阀主掌中之刀。”
    “经济之刀!”
    宋缺心神剧震!易华伟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盘活经济,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练兵强军!畅通的物流、增值的产业、高效的金融,这三者结合,足以让岭南这块宝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力量!这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争霸天下的坚实底蕴!
    他看着易华伟,眼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感激:“先生一言,价值万金!宋缺愚钝,今日方知何为真正的‘富国强兵’之道!此‘流通’三策,宋阀必倾力推行!”
    单婉晶若有所思,易华伟的话,对她执掌东溟派未来的商业运作,亦有极大的启发。
    宋玉致也听得美目放光,看向易华伟的目光充满了崇拜。她虽然年纪小,但生在宋阀,耳濡目染,并非对经济民生一无所知。
    易华伟的话,如同在她眼前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那些困扰宋阀多年的难题,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弊端,在他口中被剖析得如此清晰,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又是如此切实可行,甚至带着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宏大格局——“经济之刀”!
    看到父亲宋缺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一种被点醒、被震撼、被折服的激动。那一刻,宋玉致看着易华伟平静的侧脸,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这个人,不仅武功深不可测,连智慧也如汪洋大海!他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似乎就能改变岭南的未来!这比单纯的武功强大,更让她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和……崇拜。
    易华伟对她们两个少女的态度是温和的,带着长辈般的包容。偶尔会回答她们的问题,语气平和,甚至会在她讲解某个传说时,投来一丝带着赞许的目光,让宋玉致心头雀跃。
    然而,宋玉致也清晰地感觉到,在那温和之下,是一种难以逾越的距离感。那深邃的眼眸里,仿佛沉淀着无尽的岁月和智慧,让她这个年纪的少女,本能地感到自己在他面前如同溪流之于大海,渺小而稚嫩。这种温和的距离感,反而更增添了他身上神秘而强大的魅力。
    三日时光,转瞬即逝。
    临别之日清晨,山城码头。一艘悬挂着天道盟旗帜的轻舟已准备就绪。
    宋缺亲自相送,宋玉致拉着单婉晶的手,依依不舍。
    “先生点拨之恩,宋缺铭记于心。岭南之事,先生尽可放心。”
    宋缺抱拳,郑重承诺。三日相处,他对易华伟的智慧与胸襟已是心悦诚服。
    “阀主言重。岭南乃同盟根基,未来可期。”易华伟微笑还礼,目光扫过这片即将焕发新生的土地,又转向宋玉致,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玉致姑娘聪慧活泼,心性纯良,是块璞玉。岭南未来,亦需你们这一代用心经营。”
    他的语气,如同长辈对出色晚辈的期许。
    “是,玉致谨记先生教诲!”
    宋玉致连忙应道,俏脸微红,心头却因为这句肯定而涌起一股暖流和莫名的悸动。
    “婉晶,我们该走了。”
    易华伟对单婉晶道。
    “是,师父。”
    单婉晶恭敬应道,又对宋玉致道:“玉致妹妹,后会有期。”
    “婉晶姐姐,一定要再来岭南玩啊!”
    宋玉致用力挥手。
    易华伟与单婉晶登上轻舟。船夫解开缆绳,长篙一点,轻舟缓缓离岸,顺流而下。
    看着易华伟与单婉晶登船,轻舟缓缓离岸,融入浩渺烟波。
    宋玉致站在父亲身边,用力挥手,直到那青袍身影再也看不见。心中那股复杂的感觉却久久不散——对强者的敬畏,对智慧的震撼,对那温和却遥远气度的好奇,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了的、少女情怀初动的怅然。她知道,这个人的身影,连同他带来的改变,已经深深烙印在她,以及整个岭南的记忆里。
    宋缺立于码头,青衫在江风中猎猎作响,目光深邃。
    岭南的命运,宋阀的命运,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都将随着这艘轻舟的离去,驶向一个风云激荡的新时代。而他宋缺,已不再是困守岭南的孤高天刀,而是执刀立于时代潮头,为那“天道”开路的先锋!
    轻舟远去,宋家山城渐渐隐没在青山绿水之后。而“天刀”宋缺加入天道盟,岭南与巴陵结为军事同盟,以及易华伟那如同神迹般折服宋缺的传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如同惊涛骇浪,席卷了整个天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