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16章 被迫低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6章 被迫低头

    第616章 被迫低头
    穆里根说的是真话,这点是没问题的。英国满世界殖民时期,开始都是民间商人的行为,后来政府根据利益来决定是否介入。
    以鸦片战争为例子,就是一群商人在国会推动的结果。
    当然贸易逆差的问题是很现实的,现在英国政府还没感受到压力,以后可不好说。
    以后的问题贾琏也不在意,毕竟英国走上巅峰的标志一个是印度,一个是通过战争打开了大清的国门。
    现在别的不敢说,英国是绝对不敢对华动物的,非但不敢,还担心周帝国对印度起了觊觎之心。
    印度那个地方,贾琏除了商业利益之外,别的毫无兴趣。毕竟那些土王是真有钱啊!
    “我本人是愿意尊重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的,针对贵国商人的不法行为,贵国政府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因此影响了两国友好关系,这是贵我两国都不愿意看见的结果。今天请阁下来,就是再次重申两国友好条约的原则,并阐明我方的态度。作为全权处置此事的特使(钦差),有义务将我国的态度告知贵方。并严正声明,后续产生的结果,错在贵方并有贵方负全部责任。”
    贾琏的声音不大,很有节奏,不疾不徐的说完这番话。
    穆里根从贾琏的语气和表情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似乎从平静的水面,感受到了来自水下蕴含的力量。
    作为一个中国通,多年驻守广州商务区的代表,穆里根知道这是最后通牒,眼前的这位周帝国最显赫的贵族,耐心不多了。
    “请公爵大人放心,您的意见我一定会及时的转达国内。还请贵国保持克制,以免双方出现不必要的摩擦。”穆里根心里发慌,尽力的安抚。
    贾琏摆摆手:“我还有其他公务,不送了!”
    这就是不想继续谈的意思了,穆里根很失望,他不想走,但是站在面前的两个壮汉用肢体语言告诉他,必须走。
    回去的路上,穆里根骂骂咧咧的,诅咒沙逊这个该死的家伙。
    可惜,他的诅咒不会有任何效果,鱿鱼在英国已经站稳了脚跟,未来会一点一点的侵蚀,直至宿主死亡。
    贾琏可不打算炒这鱿鱼,他可不会忘记,有那么一群人,被这个国家大度的接受,一千多年后他们还不认为是这个国家的人。
    对于这个自认为是天龙人的群体,贾琏的感官极其恶劣。
    澳门方面经过多次的努力,连续碰壁,发现事情无法挽回时,总督马杜罗召集会议,宣布了努力失败,是时候撤离了。
    会议现场瞬间乱做一团,几乎所有商人都在破口大骂那些大烟贩子,进而演变成了一场围殴。数个参与到大烟买卖中的商人,被一群其他商人活活打死在会议现场,总督马杜罗平静的坐着,看着他们被打死。
    情绪发泄之后,一切还要继续面对。商人们开始收拾家当离开。只能说周帝国还是比较宽厚的,给了他们一个带着家产离开的机会。
    个别在澳门有巨大利益的商人,依旧很不甘心,他们选择了搬离澳门,入住广州的海外商务区。
    有钱的人说走就能走,没钱的人则很难做到,他们本来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的人。
    这些人想留在内陆是不可能了,在南洋找一个差事,倒不是太难,毕竟到处都要人。当初大批的西班牙战俘,都能在南洋各地生存呢。
    留在南洋生存的欧洲人,要说难也没多难,南洋事务总理衙门对于土著之外的人口,一直都是欢迎的。要说容易呢,也不容易,尽管没有被系统性的歧视,昔日那种面对土著做人上人的体验是没有了。
    澳门方面的撤离开始后就停不下来了,陆陆续续的船只离开,带走了多年积攒的家当。
    澳门总督提出要求,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全部撤离,算是给澳门当地的殖民者最后争取一下利益,尽一点总督的本分。
    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遭遇看在眼里,葡萄牙人丝毫没有反抗的勇气。反抗意味着失去一切!
    贾琏收到请求后同意了,半年作为最后期限,从发起通知之日算起,到期军队将开入澳门。
    此举在海外商务区的欧洲商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因为帮助了大烟贩子的行为,葡萄牙失去了一块存在了三百年的租借地。
    这个惩罚可以说是定格的!也充分说明了,周帝国对于大烟买卖的坚决打击的态度。
    一些欧洲商人,将此事写信告诉国内,商务代表更是以最快的速度送信回国。
    至于说到欧洲的反应,那当然是没反应。现在的欧洲,正在忙着团结起来,对付法国。
    法国大革命给欧洲带来的影响太大了,列强们根本顾不上别的。即便是沙俄,也暂时顾不上土耳其,注意力转移到法国。
    奥斯曼帝国可没有忘记两国之间的恩怨,新帕夏开启了变法,并且向周帝国提出一系列要求。
    也就是贾琏在处置澳门事务,以及针对性的打击内地大烟买卖的时候,易卜拉欣的船队抵达了广州,得知贾琏就在广州,大喜过望。
    面对易卜拉欣的求见,贾琏还算热情的接待了这厮。
    面见贾琏时,易卜拉欣想了很多,怎么都没想到,贾琏冷笑的一张脸,似乎下一刻就要把他装麻袋丢海里。
    “盆友!您这是怎么了?难道不欢迎我么?”易卜拉欣慌乱不堪,两腿颤抖。
    贾琏当然对他没好脸色,这厮都干了多少坑蒙拐骗的事情了。
    “现在你是贵国使者的身份,所以我留你一条命,以免破坏了两国关系。坐下说吧,有什么事情非要见我。”
    死里逃生的易卜拉欣眼珠子一阵乱转,他知道贾琏生气的原因,作为帕夏最倚重的外交商务大臣,他确实多捞了一点,伤害了朋友的利益。
    “我的朋友,我带来了帕夏的最新意志,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和贸易往来,给您带来更大的生意。”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看着这厮狡黠的眼神,贾琏表情越发的冷了,坐在椅子上懒洋洋的摆摆手:“如果继续说废话,请离开,我没精力应付你。”
    一看这阵势,易卜拉欣不敢继续拿着架子了,赶紧掏出一份翻译好的文件,递给贾琏道:“阁下请看!”
    贾琏接过文件,随意的打开看了看,渐渐的表情缓和了,坐直了身子,将文件摆在茶几上仔细的看了起来。
    内容很多,但核心思想如下。两国签署进一步的友好合作协议,奥斯曼帝国希望得到周帝国全面的军事援助,包含派出军事代表团,协助奥斯曼帝国编练新式军队,更大的军事采购计划,一笔多达五万支线膛燧发枪,二百门野战炮的采购单,以及生产工艺。还有一笔来自海军的采购订单,各种口径的舰炮二百门,并舰炮的生产工艺。
    不过怎么说呢,民间贸易往来有点难度,主要是奥斯曼帝国没有强大的海军,自身是很难保证海上安全的,只能借助周帝国的商船运输。
    看完文件之后,贾琏抬头时表情温和多了,只是略带疑惑的询问:“贵国的海军为何不直接采购战舰呢?”
    易卜拉欣听了摇摇头:“不是没有想过,实在是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太大了。”
    贾琏示意上茶后道:“仔细说说。”
    易卜拉欣这才确定,今天不会被丢出大门了。
    “阁下有所不知,我国自身有一定的造船能力,缺的是先进舰炮制造技术和工艺。所以,海军内部提出了采购一部分舰炮,获取生产工艺的想法。在我看来,他们的想法非常的天真。如果可以出售先进的生产工艺,都不要找贵国,英国人就有……。”
    易卜拉欣说的是实话,现在的欧洲还处在技术爆发的积累阶段,进入十九世纪后,欧洲的其他方面都上来了,才有了一百年的技术爆发。
    拿破仑战争时期玩的还是燧发枪,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后装步枪,马克沁,后装大炮,铁甲舰,军事科技的集中爆发,令人眼缭乱。
    现在的情况,无疑周帝国走在了前面,这个是挂逼的缘故。欧洲因为内部的战争,各国对于周帝国充满了警惕。
    奥斯曼帝国的想法,无疑暗合了贾琏搅屎棍的想法。一个不弱的奥斯曼帝国,对于整个欧洲而言,都是巨大的牵制。
    第六次俄土战争结束了,靠着周帝国的军械,奥斯曼帝国居然能打成一个平手,这给了奥斯曼帝国上下不小的惊吓。本以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奥斯曼军队将取得一次伟大的胜利。结果就这,差点要输掉一场战争。因为法国革命的爆发,欧洲各国下场调停,才有了双方停战的结果。
    记住,只是停战,不是合约。
    土耳其不是不想继续打,而是看到了继续打它打不过。
    认识到军事上的孱弱后,奥斯曼帕夏清醒了,决定对国家进行变法,主要针对的是军事变法。
    怎么看待这次变法呢,可以看做是一次奥斯曼版本的洋务运动。
    只不过这次的奥斯曼帕夏找上了东方帝国,原因也很简单,东西好,距离远,没有地缘利益上的冲突。
    非要说地缘上的利益也不是没有,就那片沙漠地带,本身也没多大的利益。况且,对面的波斯人也不是啥好鸟。当地的土著有事没事还造个反。
    奥斯曼帕夏再三叮嘱,一定要千方百计的向东方帝国推销那片沙漠,强调一下那片沙漠在地缘上的价值。反正那片沙漠的土著不服管,名义上奉帕夏为主,实际土著酋长们才是当地的掌控者。如果价钱合适,奥斯曼帕夏并不介意,出让整个半岛的宗主权。
    现阶段的东方帝国的商人,他们的商船并没有深入到欧洲,只是抵达了波斯湾,交易对象还是以奥斯曼为主,并没有丢开奥斯曼商人,直接与南欧各国直接开战贸易的举动。
    易卜拉欣很清楚,东方帝国的商人不是没有能力绕过好望角,进入地中海,直接抵达欧洲的能力。
    没有这么做的缘故,大概还是考虑到了与欧洲各国的友好关系。即便如此,东方商人还是迈出了一大步,直接与奥斯曼帝国进行贸易,甚至开启了与波斯人之间的贸易。后续进入地中海,也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奥斯曼帝国必须抓住这个时间窗口,争取与东方帝国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通过自身的地缘优势,获取更大的利益。
    奥斯曼帝国的智囊们判断,东方帝国愿意出售先进的武器,这个举动的本身,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商业利益。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了易卜拉欣带着一支友好访问团队,寻求军事合作的计划来访。
    易卜拉欣说了很多,该说的都说了,不停的说了半个小时左右,才算停下来。
    贾琏很耐心的听他说完,知道他隐瞒了很多,完全是从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出发。
    对此,贾琏并不在意,甚至有意识的装糊涂。
    “我个人对于与贵国的军事合作很有兴趣,这不等于能说动帝国内阁。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国丧,新君的态度决定了贵国能否达到目标。”
    易卜拉欣立刻打起精神来了,知道贾琏的态度对于后续谈判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知道,阁下的态度很重要,请问我国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贾琏笑了笑,摇摇头:“你对我国的了解还差的很远,我国内部存在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反对对外扩张,更在乎内部的治理,以及国家的稳定。这股力量对于对外的扩张近乎变态的抗拒,本质上是他们无法从对外扩张中获利。千万不要小看这股力量,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可不小。”
    易卜拉欣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冷静下来后,小心的问了一句:“那么阁下,我该做点什么?或者说,代表团能做点什么?”
    贾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你一点,现在我与内阁的矛盾很大,因为这个原因,我被短暂放逐到了这里,名义上是处理欧洲商人非法贩卖鸦片的行为,实际上是内阁方面把我支开,我的存在妨碍他们影响陛下接受他们的观点。”
    一番话给易卜拉欣干懵逼了,东方帝国内部的斗争,他可使不上劲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