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024 嘉庆皇帝的赐宴
等到理藩院尚书庆溥来了,正式的接待工作也开始了。赐宴这一块,确实也是招待的颇为丰盛,就是女眷也是单独列席了一桌,单独的放在一边。
直隶总督一般办事都是在天津府,这个时候的天津在海河的北面都不算,那边此时归顺天府管辖。
而且海河,那是以后的称呼。
另外就是宝坻口音的,此时都归顺天府管,也难怪那都是评戏。
在赐宴以前,还要把嘉庆皇帝的御影,也就是画像给抬上来。
其实嘉庆的身材,大概也是个大白胖子,和皇太极类似,算是缩水的版本。
从画像上也能够看出来,而且放下来以后,理藩院尚书庆溥也宣读了诏书。
虽然庆溥是钦差,不过这会儿也只需要听好了旨意,要各国使者对画像谢恩,是涉及到跪拜礼节的。
本着要把事情办成,而且仅仅是个下跪,又没有其余的要求,索洛维约夫和内伊商议过了,其余的使者也没有意见。
而且对于中国的礼仪,俄法两国知道的也比较多,荷兰人每一次来觐见,那都是参拜大礼的,法国国内也清楚。
拿破仑当初组织公学会,还特意有个汉学会的年轻会长雷慕沙,也能够明白这都是怎么回事。
总之,法国皇帝虽然喜欢拉拢盟友,不过总是要先用武力手段,都形成了路径依赖,也是他失败的根源所在。
索洛维约夫是带头下拜,毕竟这套礼节,除了他以外也就荷兰人练过。
而且他还带着儿子下拜,算是让大家理解了,什么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看到这一幕,庆溥也庆幸,这一次的差事得亏是遇到了懂行的洋人,要不然也得像是前任一样办砸了。
“既然使者知礼,这里还有皇上的第二道诏书,听完了就可以起身。”
嘉庆显然也做了点新预案,既然泰西八国使者能够接受跪拜礼,那么他这里就要有所表示。
在一串之乎者也,只有索洛维约夫和雷慕沙两个人能够听懂的诏书过后,也就有了下文。
意思也很清楚,就是各国使节,既然已经熟悉礼节,那是朕心甚慰问。赐宴过后,除进京人员以外,在天津府和大沽口各自安置,赐宴以及招待,都是由直隶总督方受畴负责,工部左侍郎苏楞额协办。
而进京的使者,特赐游览圆明园,并且赐内城居住,听候皇帝诏命,然后在紫禁城朝拜皇帝。
至于之后的事情么,嘉庆也都给安排了。
他知道俄国的姻亲大国法国、瑞典和荷兰算是和俄国都要通商的,其余几个小国是“仰慕天朝威名”,还有给亲家助阵而来的。带来贡物,回头也要给些赏赐。
通商的这几个,才是重点。
诏书里还特意强调了,俄国和法国夙来是大国,又叙述了从康熙以来和法国的友谊,顺治以来和俄国的关系,后续有什么外交议题,都由理藩院尚书庆溥来负责应对。
既然嘉庆是明白的,那么证明他身边的法国传教士虽然是王党和耶稣会系统的,但总是能够让中国皇帝明白当前的情况。
而今后的各项事宜,这就要看外交使团自己的努力了。
最差的保底结果,也是因为朝贡带来的东西太多,导致嘉庆皇帝不得不含泪大撒币,要赏赐不少宫中存放的器物给各国使臣。
要是最理想的结果,就是索洛维约夫心心念念的通商章程能够通过,在广州能够开设俄国商馆,以及他本人面对嘉庆皇帝的时候,能够谈到一些重要的议题。
尤其是反对英国的一个同盟,算是要缔结防御协定。
一旦英国远渡重洋对大清来一个大开门,俄国和法国这边就根据密约对英国采取行动。
而且鸦片贸易这个玩意儿,主要就是英国人倾销的孟加拉烟土,以及美国人从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引进的劣质烟土。
想到这里的时候,索洛维约夫自己都要挠头。
怎么一下子,变成了缉毒战争?
但考虑到英国人就这样,美国人倒是因为烟土劣质,他们当中就分化出来了两批人:一批愿意做正经生意,另外一批就在做正经生意的同时,又要鼓捣这些玩意儿。
拉拢那些愿意做正经生意的美国人,大概也是个远期目标。
索洛维约夫的想法是很多的,但是先要过了宴会这一关。
等诏书宣读完毕,庆溥还把这道诏书交给了索洛维约夫。
“此次贵使来天朝供奉,皇上也是圣心大悦,特赐酒宴,也要各位勤习礼法,日后面圣也要如此顺利才是。”
“大人既然如此说了,我等也愿为天朝与欧洲各国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尽力,不会像是英夷那样无礼。”
“将军虽是武将,也读得圣人书,甚为难得。随从所来水勇随从,各自也都有恩赐的御酒,至于女眷各自赐簪和首饰。”
谢恩过后,宴会也就开始了。
索洛维约夫是来到了天津卫,不过也总是觉得缺少一些东西。
比如宜兴埠的煎饼果子,什么泥人张、蹦豆张和果仁张,还有亲爱的观众朋友
但那一出,在大清是万万使不得的。
在席间,庆溥也是多次来向索洛维约夫和内伊敬酒。
不过因为内伊这姓太短,大清的统一称呼就是“内元帅”。
而且中国还真的有“内姓”,而不仅仅是字面的“同姓”的意思。
至于索洛维约夫呢,他本人酒量虽然不行,不过御酒的度数不高,还能够应付一阵。
但这个酒桌上使用的器物,也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都是官窑器物吧?”
“官窑当中,除供奉宫廷,也有昔日高宗纯皇帝时,特赐宽宥的那些工匠,在民间出售器物。”
“从品相而言,也是不如宫中之物了?”
“将军虽是初来天朝,却下了功夫钻研啊。”
“在我国京城时,我也曾向君上说过,要熟悉天朝礼法,方能外交。也是皇上恩赐,许俄法二国‘皆为大国’,把‘朝贡’改成了‘奉献国礼’,也算是天恩浩荡。”
内伊听了雷慕沙的翻译,也有点皱眉头。
这个索洛维约夫,到了中国人的地盘上,居然如此熟悉,和那些中国官僚都快同化了。
没办法的事,在这么个地方,自然还是要靠商业互吹的办法。
不过在天津,也没让他写诗,就是吃饭期间,互相在交谈。
索洛维约夫会官话这点,对于其他使者来说,都是不可复制的优势。
庆溥也有嘉庆皇帝的上谕,俄国按照康熙雍正年间的旧例来招待,并不是朝贡国,这是圣祖仁皇帝时期就定下来的。
而且就是乾隆年间,先帝在时,双方一般也都是在恰克图谈判,只是涉及到双方的大小官员,又不涉及到礼节问题。
这也算是大清没有跟欧洲国家完全脱轨的例子,而且嘉庆因为俄国使臣这边懂官话识礼节,也特意放宽了要求。
相关的一些礼部和理藩院官员,还有乌里雅苏台将军,也就是赶上了好脾气的嘉庆,换个人大概都要该去宁古塔的去宁古塔,该菜市口砍头的拉出去砍头。
甚至清朝自己的外交档案当中,也能够找到使节团规模的原本记录。
这样下来,自然也没有能哄骗的,直接就打击到痛点,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至于俄国使者这里,他们也都是跟着为首的大国来走,既然中国皇帝愿意赏赐,而且还能够游览皇家园,这都是很好的。
因为礼节方面,需要扯皮的事情很少,索洛维约夫倒是也不用担心。
至于这会儿要赏月,也是例行公事。
与此同时,英国使团在路上的一个镇子,也在过节,只不过这个待遇差别很大。
嘉庆皇帝的第二道诏书,就是要看各国使节的表现,最后要拿出来的。
否则庆溥大概还要上一个折子,说明当时的情况。
要是再来个不懂规矩的,确实也是个麻烦事。
索洛维约夫也算是大获成功,他这边在天津安排住下以后,也要等待嘉庆皇帝这边的召见。
正式的召见,也必须是有仪仗的,而且多国使节一起前来,确实也是少见的大事。
那些珍禽异兽,次日方受畴和庆溥、苏楞额三人也去观看,索洛维约夫在他们面前,还秀了一把生物学的知识。
“可惜此次走海路,没有能够到摩加迪沙等非洲海岸,就是前朝郑和下西洋时,曾经去过的海岸,那里有长颈鹿,因为其外观,当时也被称为‘麒麟’,实际上却是讹传了。倒是长颈鹿有一近亲,在丛林之中隐匿,大概还更像麒麟一些。”
“居然还真有这等奇兽?”
“也只是相似罢了,而且非常罕见,我也只是道听途说,那里毒虫猛兽甚多,去了也是耗费钱财。”
“皇上一向勤俭,不会行此等空耗钱粮之事。”
苏楞额其实也算是个有些本事的官员,他给嘉庆的上奏当中,已经提到了此时清朝的白银外流,只不过更具体的事项,还要等到后续的清朝官员,像是林则徐等人,列举鸦片的危害,才能够发现问题所在。
除此以外,还有些别的事情。
索洛维约夫是知道,茶叶贸易这一块,因为英国人使用机器,在加工阶段已经开始陆续具备了优势。
在中国还是传统的工艺,哪怕是茶叶的品种和产量都超过印度和锡兰那些地方,可是也要在日后被追上甚至超过。
而清朝此时流出白银,也不光是鸦片输入导致的,还有茶叶贸易这个传统优势项目,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白银流入少而流出多也是问题所在。
此时给英国人通风报信的一些商人,在福建也有着不少茶山,不过他们也没有引进机器来进行加工,以后在贸易上逐渐失去了优势。
可能剩下来的,还算是独占优势的,也就是在台湾府的樟脑贸易,到了19世纪又兴盛一时,这个岛还接续了几十年的经济繁荣时期。
但现在对这些官员说,用处也不大,他们该装死的还是会装死。
必须要见到皇帝本人,不光是嘉庆,还是智亲王的道光,找到他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的清朝,也还是在中央集权的巅峰期过后,皇帝只要愿意,他还是能够通过军机处和朝廷的六部,向各地督抚传达指令的。
虽然铁路的风水问题不好解决,但是一些地方使用机器的问题,还是可以讲明白的。
而珍禽异兽,也不过是敲门砖。
庆溥也知道,以前福康安还在的时候,每打到一个地方,总是带回来一些当地的动物回来。
不见得是猛兽,就是收集起来了不少。
这些献上的动物当中,哪怕是大清“富甲四海”,确实也是没见过。
至于什么比国内老虎小了这么多的,大概武松一个能打俩,在笼子里也还算驯服。
但钱终究是多了,都是银子要流出,苏楞额也是明白的。
“但将军也知道,这些都是空耗银两。”
“然而也不是没用,若是开办动物园,收起门票,让百姓观赏,也算是一种与民同乐。”
然后,索洛维约夫还引用了孟子见梁惠王的段落,又补充道:“皇上也是爱民的仁慈之主,虽然是要付了铜钱银两,但也能够观看珍禽异兽,这不也是与民同乐么?”
苏楞额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但是这样引用孟子经典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是不知道,以前后燕的那几个慕容,是不是就弄出点暴论来,甚至是南辕北辙,不知所云。
索洛维约夫引用的,至少还是逻辑自洽的,而且还能够带来一些收入,算是可行,但是这也要议一个章程的。
苏楞额是能够看到问题,他可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索洛维约夫呢,他此时知道问题,但是不知道苏楞额和一些清朝官员的奏章。
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大概他是能够想到的。
只是不管怎样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见到嘉庆,不见面是谈不成事情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