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其他小说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996章 019 沙俄法国和大清都不喜欢的国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96章 019 沙俄法国和大清都不喜欢的国家

    这次的阵仗很大,確实也让广州人大开眼界了。
    而且洋人女子,也不怕拋头露面,就算是卡佳这样少女时候整天练舞的,一看也是“天足”那一类的。
    芭蕾舞鞋,在欧洲可能算是比较板脚的了,但是损害也比缠足差的远了。
    这样安排住下,蒋攸銛也只好安排十三行这边多做准备。
    十年前俄国的探险队曾经来过广州,当时十三行的人,以及广东巡抚衙门的官差,以及一些还在任的道府州县的官员,是有些印象的。
    只不过他们来的快,去的也快,几天时间就回到海上,不久又扬帆而去。
    住在官商家里,也难免会引起周遭人物的围观。
    但到了陆地上,总比在海上漂著要好很多。
    卡佳也是有些乏了,她一路上路途劳顿,在巴达维亚休息的时间就算很长,又在澳门住了两天,这会儿就给接到广州来。
    看样子丈夫和清朝总督的商谈还是很顺利的,要不然也不能安排到官商的住宅里来居住。
    虽说米赫丽玛一个伺候她们娘仨就足够了,但这边还是派出了两个丫鬟来。
    当然了,这种粗使丫头,也都是不缠足的。
    索洛维约夫这会儿,又去了总督衙门叨扰。
    他最初住的是馆驛,现在又要安排到官商家里住下,却不住夷馆,其实也算是开了特例了。
    毕竟也拦不住什么,蒋攸銛和董教增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聪明难缠的洋人对手,也好在对方只是来朝贡的,而且也愿意按照天朝礼仪来办事。
    甚至还说明了欧洲那边的规则都是什么。
    把那些信息都过滤出去,也就是威斯特伐利亚一直到维也纳的这些外交规则,和明清两朝的朝贡外交,已经是两个体系了。
    “索郎不免要入乡隨俗,既然来到大清,自然要按大清的规矩来办。”
    “制台所言甚是,不过將来泰西诸国,难免会有朝贺建交之事,若是制台还在广州,难免也要遇上。”
    “此言甚是。不过英夷傲慢无礼,俄君又如何应对?”
    蒋攸銛是不知道欧洲发生什么事情的,一不小心就精准踩雷。
    对於索洛维约夫来说,那先帝都是被英国人唆使的亲英大臣给谋害的,这个对於近卫出身的俄国军人来说,虽不能说是耻辱,但也会心生芥蒂。
    但有的事情,还是可以在这种双方官员见面的时候讲的,比如说打仗的事情。
    “八年之前,我以三等將军总兵官之职,率军两万攻打瑞典国时,曾与英军大战,战阵之上,数战皆胜。波罗的海舰队提督乌沙科夫,於海上也曾打破英舰,不过英吉利向来舰船炮利,我军也不过是占了天时地利,才能够大胜彼军。”
    “索郎是不怕英夷了?”
    “当然不怕,打仗以外,也要交往,说起来符腾堡国的先君夫人,还是英王之女,英国太子胞妹,和我国君上,也是亲戚。”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此作何解?”
    “我国太后,乃是符腾堡先君胞妹,今君之姑母,乃是君上表弟,又是君上妹夫,先君长女,也下嫁於彼国,自然是亲上加亲。”
    “原来如此,想必也是一段好姻缘吧。”
    “確实。”
    “如今所来各国,如索郎所云,皆姻亲之数耶?”
    董教增这么问,那索洛维约夫还得如实回答。
    一看全都是亲戚,就是在澳门开商馆的葡萄牙国,他们的太子也可能要成了俄君的女婿,也就知道各国的来意了。
    至於这一串谈话,也是明摆著给清朝这边送情报。
    也就是有点绕嘴,但董教增这老巡抚,也都能理清。
    至於法国和俄国打仗,两边还是姻亲,就是一不小心让原来的皇后变成了太后,甚至法国的先皇还在。
    听说了拿破崙,蒋攸銛和董教增,还有列席的大小官员,觉得这人第一次失败倒是有点像项羽被困垓下。至於第二次么,那就有些传奇了,国中兵將,竟然大部倒戈卸甲。这一次再失败,就是以一国而敌六国,不败才是怪事。
    索洛维约夫讲到此处的时候,其实蒋攸銛也能从他的言语里听出来,罗剎虽然和英夷也算是“合纵”,甚至此时还算盟国,但是两国关係並不是那么好。
    哪怕是索洛维约夫自称,英国太子的独生爱女,如今下嫁的郎君,还是俄君胞弟的小舅子,是他从中牵线做媒,最后才成为眷侣的,也能够听出来对英夷並不友好。
    而隨后要召见的,还有法国的使者。
    內伊也是法兰西帝国的元帅,按照他现在的身份,索洛维约夫给他翻译的官职名称也没有错。
    至於他做到这里的时候,確实和索洛维约夫不太一样。
    內伊咋说也是箍桶匠的儿子,就是大革命战爭期间从刀枪从中滚出来的,自然也没有什么丟份的地方。
    而且他这个身份,怎么说都是一品官,只能让他和广州將军还有水师提督那边,算是一组亲切友好的交流。
    索洛维约夫这边,还在客串翻译。
    內伊也是领教到了,皇帝为啥这么喜欢这个便宜外甥,这语言能力也不是盖的。
    一边帮著他做翻译,还要自己兼顾著和中国总督和巡抚的交谈。
    加上他行军打仗的本事,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还有特殊的本事。
    只是可惜,到了现在他才和自己因为是盟友,算是成了同僚。
    但皇帝已经去了新大陆,在圣多明各这么个地方发挥余热呢。
    索洛维约夫也在听著各方面的意见,他在中间来翻译,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各方的態度,也避免出现麻烦的事情。
    但法国人和英国打了二十多年,俄国也和英国打过,清朝也对於“英夷”颇为警惕,三家提到了英国,总是有高度警惕和防范的成份。
    其实索洛维约夫已经想到了,將来英国人那种蛮横的態度,多少会引发一次,像是美国独立战爭去期间,西欧各国直接动手,中欧和东欧各国来了个第一次武装中立,搞的英国当时非常被动。
    前提也在於,將来欧洲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对待英国。
    隔著个英吉利海峡,確实也让各国的陆军不容易打到他。
    以前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大概还是路易十五时期的詹姆斯党从苏格兰南下,但最后也是失败。
    就是成功了,也不过又换了一群英国人到那里去。
    爱尔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索洛维约夫看到爱尔兰人以后,也难免会有些同情。
    怪不得老登都那样了,他作为个爱尔兰人,也是免不了要去diss英国佬的。
    因此他也在盘算计划,如果能够从爱尔兰岛把爱尔兰人弄出来,把他们安置到俄国的殖民地的话,现在那几块地,哪个都是环境恶劣,而且更多是作为中转站。
    甚至都不如把爱尔兰人扔到法国人在印度洋上的那几个岛,这里也是作为中转站的,只是不知道他的外交努力,这一次能够成功多少。
    但三方的交谈,也总是要涉及到法国和俄国之间的关係。
    蒋攸銛也能够判断出来,虽然两边打过了一次,因为索洛维约夫是法国“元后”的外甥,继后父亲的贴身侍卫出身,两边他都能够说上话。
    而且两边的关係,並没有因为打了十年的大战而太坏。
    索洛维约夫对於法国人来说,还提供了不少帮助,因此內伊等人也不记恨他。
    另外就是,洋人都是一夫一妻的,索洛维约夫却可以事实上的有妾室,还有就是私德方面么,虽然他这人在大清的官僚面前还很討喜,可是私人的事情,也不能全往外说啊。
    “制台有何疑惑?”
    “索郎生的好面貌,果然颇得美人芳心,只是泰西都是一夫一妻,这样”
    “制台是说我在义大利时,与人私会所生长女,嫁给法王胞妹之子的事吧?”
    “若是能纳妾,也要给人家名分才是。”
    “如果当时我求婚,孩儿她妈答应了,或许今日就不是一位郡主和我结为夫妻到这里来,头衔也不会那么长了。更何况,夫子出身,也不能多言。春秋之时,又不同今日,各处风俗,也不可一概而论。如英王那般,与王后育有子女十余人,恩爱如初的,毕竟也是少见。我国君上,先代两朝法王,也都是有宠爱贵女的。”
    大清的这些官老爷们,也只能摇头,毕竟洋人还算是“蛮夷”,但索郎这样的,如果生在国朝,如此风流,大概也会蓄养妾室,不至於情人子女散的到处都是。
    而且索洛维约夫说了欧洲风俗以后,蒋攸銛也大概知道了,欧洲虽然一夫一妻制,不过君王也会给一些子女名分,但生育这些儿女的夫人,也只能够获得宠爱和经济补偿。
    至於卡佳和米赫丽玛,他们也都知道那个看起来贵气的黑髮少妇,就是索洛维约夫的正妻;而一旁侍奉她的红衣棕发少女,竟然是女管家,对於罗剎人来说,也算是有名分的妾室。
    到了大清,远远望见的官员,也都说她生的十分美丽。
    米赫丽玛也是孩子她妈的事情,就不是那么让人震惊了,毕竟是正经有名份的。
    但洋人这样,確实也是他们居然还公开的讲这些事情,喜欢还不能纳妾,洋教果然也是有问题的!
    甚至封建礼教,都要用他们的方法来批判封建礼教了。
    蒋攸銛最后也只能说:“索郎何多情也!”就把这个话题给结束了,但三方接下来,还是更关注英夷的问题。
    嘉庆年间,英国人也不止一次这么干了。
    內伊表示他们一直都想要偷袭法国的海岸线,还在荷兰和比利时实践过,只不过是英国人一直都没有成功袭击过哪个港口,因为炮台都是严加防备的。
    这一点,蒋攸銛是记下来了。
    但他也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两国君主的旨意,你们在海上要怎么办?
    “制台可要知道,英夷甚为无礼,数袭法舰於海上,全靠隨机应变。”
    一直没吭声的冯·费尔森,也表示了瑞典一向和英国关係不错,有几次都差点打起来,要不是瑞典海军当时在外的分舰队船多,一定会出大事的。
    丹麦的使者没来,要是他们来了,就要说作为英王的实在亲戚,被两次偷袭的事情了。
    大清的官员们,听著都皱眉头,这样情绪效果是起到了。
    “將来难免会有衝突。”
    蒋攸銛以后还当了几年军机大臣,他还是有些见识的。
    而且年底弄不好就会遇上,英国人在他上任以前,已经多次这样,清朝方面,也拿他们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最有利的武器,大概就是英国人別想在我大清做生意,这种让英国人有时候真的会感到难受的办法。
    贸易壁垒,而且现在英国人也没有搞清楚清朝的实力到底是怎样的,毕竟乾隆让福康安翻过喜马拉雅山那一次,是让英国东印度公司都有点害怕的。
    那时候跟隨福康安翻山的一批將领,有的到现在还活著呢,而且作为老將还能打。
    乾隆那“十全武功”,虽然吹牛的地方多,但是这个调动一支军队的能力,以及此时清军还能够调动个几千人上万人大范围长距离行动,沿途还能够保证补给,这一点其实英国人只要在深入內陆就不太行。
    但说的不太好听,那就是此时的大清,可能更像是黔之驴里的那只驴,英国人倒是一副老虎的姿態。
    柳宗元还是有些超前了,这个版本不削能行么?
    但最后清朝方面的官员,和欧洲这几个国家的使者,他们都对英国人印象不太好。
    符腾堡刚去世不久的那位身高210的大力士国王,甚至因为在法国一方,都不被国王称为“我的女婿”。
    至於一向亲法还嫁女儿给俄国的巴登,向来和俄国人关係不错,但是和英国一般的几个小国,大体上也是这个態度。
    总之,英国人要是哪一天闹出了事儿,国王和內阁要是都不做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索洛维约夫这还很克制,还没有提到爱尔兰呢。(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