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西村繁男
第170章 西村繁男日笨东京。
千代田区一桥2丁目5番10號,福原涉蹬著自己的爱车早早赶到公司楼下。
这是他来单位上班的第二个月,哪怕已经过去五十多天,可对工作的热情依旧不减。
长刘海,瓜子脸,一身板正西装,小风一吹,带动头髮飘动很符合漫画里男主人公的气质,只是一米六七的个头有点美中不足。
“早上好,古川前辈!”
“奥,是福原啊,早上好。”
看著自行车驶进公司大门,早早上班的古川穗野耷拉著眼皮摇了摇头。
他討厌年轻人身上这股该死的青春气息,新宿的歌舞伎町看不上他这样的老头子,昨晚哪怕他愿意费八千日元,也没办法说服京奈酱陪自己一晚。
更让他可气的是,卡哇伊的京奈酱竟然转头就陷进了一个像福原涉这样年轻帅气的傢伙里的怀抱。
想到这里,古川穗野狠狠地踢了一下墙角堆放的各地投稿过来的漫画。
“浑淡,今晚我出一万日元试一试,京奈酱应该不会跟钱过不去....”,上楼的福原涉又折返下来,沐浴著朝阳在古川眼皮子下把投稿的漫画一包包搬进公司。
先大致瀏览看看有没有名家投稿新作,没有的话在取出包裹码放整齐,以供审阅组的前辈翻看。
“欸,大陆,种大陆?还有种人投稿的漫画?”
福原涉目光盯著手里的漫画,是日文不是汉语,他很容易就能看懂来信和漫画作品的名字。
翻开第一页先是被其独特的漫画画风所吸引,仅是看了两章,便忍不住惊呼道:“四糕一”
早晨八时,周刊少年的工作人员开始陆续上班。
往常一直礼貌打招呼的福原涉这次没有再像往常一样热情的打招呼,这让眾人不適,尤其是三十多岁的知性女前辈葵丝。
“喂,復原你这傢伙在看什么,该不会是把压箱底的涩晴漫画带到公司来了吧。”
“葵丝前辈,我发现一本好精彩的漫画,是种那边的作家投稿过来的!”福原涉说话的时候,目光情不自禁下移,落在对方那双裹著黑撕的美腿上。
相比较黑撕,其实他更喜欢的是前辈的那双黑色高跟鞋。
葵丝很满意福原涉的反应,正想调笑几句,主编兼部长西村繁男拿著手提包从外面走了进来。
所有人起身,板板正正低头打了一声招呼。
“主编,我这里发现了一本很精彩的漫画!”
西村繁男看了眼福原,示意他进办公室说话。
一沓厚实的漫画稿出现在桌面上,西村繁男脱著西服外套笑道:“你这傢伙,工作的时候不要跟女同事閒聊,尤其还是大你很多岁的葵丝,小心我给你父母打小报告。”
“叔叔,我没有,您先看这本漫画吧,作者来自种的首都,是种人!”
“哦?”
西村繁男好奇的拿起桌面上的漫画稿,先看最表面附带的来信,隨后又看向正稿。
跟福原涉一样,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
集英社下属的《周刊少年jump》是目前和sunday,magazine並列的三大周刊少年连载漫画杂誌。
受眾群体面向整个初中高中乃至进入社会里的年轻人士,每一期销售稳定在两百万册以上,以至於新人作家投稿不断。
老实讲稿子西村繁男看的都快吐了,一个资深的主编如何去判断手里的漫画有没有潜力,其实看完前三章就能给其下判决书。
而这次西村繁男一直看到部下敲门喊他开会,才从《龙珠》的世界里回过神来。
“四糕一,这部漫画完全不输现在火热连载的《阿基拉》和《风之谷》,我们必须拿下!”
西村繁男拎著稿件去会议室开会,直截了当的拿出这份画稿。
“这是福原发现的投稿漫画,我看了三章,惊为天人,我们刊载的作品多以动作冒险类为主幻想,个性,情节,恋爱,我都在这部漫画里看到了,更为关键的是,这部漫画的作家来自种大陆,不是宝岛,而是首都京城。
去订最近的国际航班,我要亲自去种首都出一趟差,这次葵丝跟我同行。”
啊咧?
福原涉先是看了一眼葵丝前辈,见她面色挣扎,又看向自家叔叔。
“部长,我也想隨出差去一趟种。”
“福原,你刚刚转正,好好工作才是最主要的,这次就算了!”
方堃和寧姚皆不知道此时一架从日笨东京起飞的国际航班已经缓缓升空。
办公室里,方堃坐在沙发上盯著茶几上的绿萝,叶片翠绿肥硕,唯一糟糕的点就是土里插了不少菸头。
估摸著一刻钟的时间,叶蜚声目光从手里的论文转向沙发。
“切入点找的不错,行文严谨,用词规范,看来是下了功夫的,毕业后有没有留校的打算?”
方堃一愣,没想到对方会问这个:“老师,我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没点自己的想法?”
“没有!”
叶蜚声不信的眼神瞥了他一眼:“论文放在我这儿,还有几处需要修改,我標记好你明天来拿。”
方堃识趣的退出了办公室,刚才那话回的没毛病,领导问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並不是真的想听你有什么想法。
学校培养四年,不就是化身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真有意见还不识趣的—
一股脑禿嚕出来,那才完犊子。
论文定稿,修改完成后五月初进行答辩,月中拍毕业照,月底分配工作。
出综合楼,方堃眯著眼看向头顶的太阳,照在身上滚烫火辣。
温度其实每年是没什么大变化的,可总给人一种今年比去年更热的感觉。
先和赵勇军碰头再去校门口,董浩已经把车开过来等著。
今天是交房的日子,帽儿胡同院子的装修还是王师傅他们来於,当初的三个小徒弟现在手艺学成,技术到位不说,动作还比老师傅麻利。
要不是本家亲侄,都有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意思了。
方堃原本是顺道搭一程,他要去小月河,最后奈不住赵勇军拉扯跟著过去看了一眼。
院子外面没什么变化,真要像方堃之前那样,瓦片换一轮,门窗房樑上的彩绘彩漆重新上一遍,再全铺上地板砖,现在就是卖了赵勇军也凑不齐需要的装修费。
最多就是院子杂草清了清,每间屋子上了两层腻子,现在人站进去墙面白的像水煮蛋的蛋白那么晃眼。
地面也已经用水泥抹了一遍,窗户破掉的玻璃换上新的,验工很简单。
最后的工钱一结清,赵勇军站在枣树下掐腰一阵感嘆。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毕业了,我已经跟家里打了招呼,七月初一家子买票过来。”
“咱大侄儿侄女儿现在上初一了吧,这边的学校有没安排的地方,不行我给你找找。”
“不用,学生会咱刚入学那年,大三学长梁振还记得吧,他现在在北大附中工作,孩子过来直接去初中部,到时候高中大学一条龙。“
什么梁振梁硕的,方堃哪里记得这號人,道:“你做好心理准备,想像很美满,现实很骨感,京城的教育水平远比鲁省乡下高,孩子过来能不能適应,能不能跟上节奏还得另说。”
赵勇军觉著不是问题,自信道:“他老子就是北大的,我手把手抓,不信跟不上。”
老子博士,儿子专科的大有人在,方堃没有打击他,万一人家家里小子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呢。
赵勇军还要留著打扫打扫卫生,方堃没有多待,而是直奔小月河。
渔具公司已经连著七天在京城晚报上做了比赛预热。
钓鱼大赛,原先方堃想的是在密云水库那边,跟相关领导进行了沟通,结果行不通。
如果是公家单位举办,可能人家也就应了,谁让方堃现在是关係敏感的私生子』呢。
左找右找,最后定在了小月河这一块儿。
方堃赶到的时候,方志勇正组织人往七十米拦网截断的河道里投鱼。
“鯽鱼一千斤,鲤鱼五百斤,最大的两斤,瓜子鯽没有,最小的也有十两左右,这成本太大了。”方志勇还是觉著在报纸上投投gg已经可以了。
要是按他原先固有思维想的,连在报纸上打gg也没必要,產品跟几大商场对接,直接搬进柜檯销售进行,何必费这些功夫。
太费钱了!
方堃看向看热闹的人群:“这两天派人,白天晚上轮流倒著来巡逻,別比赛还没开始,鱼就被人给捞完了。“
俩人说著,左前方直愣走来一个中年人,白色短衬衫,胸口还別著一只钢笔。
方志勇伸手道:“这是昌平县的曹主任,这次要不是地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咱们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到合適的地点。“
方堃主动伸手笑道:“曹主任您好。”
“你好方堃,我是应该喊你方厂长,还是方作家,耳边老能听见你的名字,今天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您就叫我堃吧。”
中午找地方吃了一顿饭,曹阳当然也不是白帮忙的,酒过三巡后,热情的介绍了昌平县周边的厂房环境和政策支持力度。
京城渔具厂现在是小厂没错,可方堃的这个经营手段却不得了。
短期看並不可能来这边建厂投资,给他们拉动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可放长远看,以后谁说得准呢,现在交好,总能遇著对的时机。
截止今日,已经有五百七十多人报名了钓鱼比赛,上到六十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娃娃。
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奔著前三名的奖金来的,这还是见人太多截止报名后的人数,这么多也不可能全上,关键是也坐不下。
方堃和方志勇商量了一下,二十二岁以下,五十五岁往上的全部pass掉。
年龄限制直接筛掉了七成的人,让方堃没想到的是,有小轿车直接开到了厂里,是已经退休的某部委老领导,酷爱钓鱼也报了名,结果被他大筛子给筛了出去。
一辆还不算,上了年纪还爱钓鱼的老头儿有不少,方志勇对上和气又强势的生活秘书完全没办法只能转告方堃。
后者当然给开了小后门,笑话,脑子抽了才坚持原则。
人家就是原则!
钓鱼大赛开赛当天,方堃早早收拾渔具出发,而已经休息了一晚上的西村繁男带著葵丝,循著寧姚给的地址找了过去。
“部长,其实可以让这个叫寧姚的作家去东京的,我认为没必要非得跑来一趟。”
葵丝的职业装来的时候还是套裙配黑撕高跟,今天已经换上了修身的长腿裤,细看之下,腿上的黑撕儼然已经不见。
俩人寻到交道口南大街,兜兜转转找了好半天,遇上行人,嘰里咕嚕也说不明白。
说日语,老百姓听了直接回懟一句小鬼子,说英语,同样懵逼。
好半天找到街道办,陈爱军给方堃家里打电话打不通,看了眼日历,今儿可不是星期天。
“两位是来找堃的?”一旁会英语的年轻人现场翻译。
“堃?”西村繁男坐的笔直,摆道:“我们这次是专门来找《龙珠》漫画的作家寧姚女士的。”
“不会搞错了吧,堃可是知名作家,我听他提过姚是读新闻学的。”
这话没有翻义出去,陈爱军让人蹬著自行车麻溜去北大找方堃。
西村繁男则是对这个名字客气的好奇问了一下,结果就被安利了一本《人生》,这是陈爱军自费买的。
方堃这边,哪里知道有小震子上门,学业那边完全扑了个空,连寧姚都跟过来看热闹。
小月河河岸三米內划了警戒线,丿观的人可以丿观,但不能上前。
七十米长的两条岸堤,一百名钓者分开选择钓位。
年纪最小的二十二岁,最大的六十七岁,方堃占边就是个老头儿,占后还跟了警卫丞,头髮白打理的一丝不苟。
“伙子,你用的这是什么鱼饵?”
“大爷,这是我们渔具公司自己艺制生產的饵料,您要不伟试?”
“你就是举办这个钓鱼比赛的渔具公司的丞工?”
方堃笑道:“是,这次主要是给我们饵料打宣传的。”
“小伙子,钓鱼不是这么钓的,钓鱼是修久养性,用点蚯蚓就行了,你用这些东西跟捷径有什么区別。”
“对您来说钓鱼是修久养性,可对年轻人来说,能不能钓著鱼,晚上饭桌上亜道菜才是最要紧的,我们不能跟您比。
,老头儿拒绝了方堃递过来的鱼料,这次比赛规则很简单,仫个小时自由钓,最后统一称重排名次。
方堃没跟老头儿客气,鱼料下河,真就同方志勇之前说的一样,下面的鱼跟闹饥荒一样,嗷嗷就是咬狗。
说好的技术,经验,什么轻点顿口提杆,送漂顿口即提完全用不到。
方堃乐此不疲的狂拔,直接给一旁的老头儿看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