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1977俗人重生指南 > 第152章 这铁壳子吃人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2章 这铁壳子吃人啊!

    第152章 这铁壳子吃人啊!
    “谢导。”
    “方堃啊,最近怎么样?”
    谢普起身迎了迎,先是握手,紧接著就是拿烟。
    这一招是老爷们儿之间见人打招呼,拉近关係最好的手段,最怕的就是碰上不抽菸不喝酒的。
    嗒~
    “就那样唄,吃嘛嘛香,睡觉也瓷实,脑袋一碰枕头那是倒头就睡。”
    “你啊,”谢晋指著笑道:“我年轻的时候睡眠质量也不错,当初下农场,白天干活儿晚上九点不到眼皮子就打架,尤其是吃了饭以后,困得厉害,现在是不行了,晚上十二点睡,早晨五点出头就能醒。”
    “您把工作减少点儿,睡眠质量自然就提上来了。”
    “我倒是想,等退休以后再说吧,”谢晋摆了摆手,转移话题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
    “没有,我这脑袋里面现在就剩水了,晃悠的快些,能搅合成一团浆糊,一点儿灵感也没。”
    101看书 海量好书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寻 全手打无错站
    方堃这话,谢晋是不怎么信的,《人生》《牧马人》《高山下的环》三年三部作品,隨便拎出一部都是抗打之作。
    这小子现在才二十二岁,这话谁听了都不会信,而牧马人的成功,也让谢晋看到了方堃小说的价值,他现在都能回忆起文化部领导的谈话。
    “《高山下的环》项目要正式启动了,剧组我们已经搭建好了,这是剧本你看看,李淮有事现在还在沪上,今天晚上才能过来。”
    方堃接过边看边笑道:“给我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剧本和小说还是有很大区別的,而且我也很相信李哥的实力。”
    “你就別谦虚了,你的这部小说不同於之前的牧马人,主要是里面的內容涉及的太敏感,不光要表达出来,最后还得顺利通过审核搬上银幕,挺难的。”
    方堃看了他一眼:“您这表情可不像是犯难的表情。”
    谢普笑道:“领导已经跟我谈过话了,上面是支持拍摄这部电影的,毕竟社会反响很热烈,老百姓喜欢我们就拍嘛,不能因为有些阻碍就退缩了,电影人该有的觉悟还是要有的,不过小说原著里面的一些台词对话得改改,你先看看,作为原作者能不能接受。”
    方堃细细看著,这个时代的影视审核力度从一定角度看是很宽鬆的,现实主义,反思思潮,根本不用避重就轻。
    李淮的剧本改编水平,他还是信得过的,文学和影视不同,搬上银幕落在观眾的耳朵眼睛里感觉自然也不同,方堃看著是挺满意的。
    “不错,挺好的,”方堃的確看不出什么毛病,外行人就要有外行人的觉悟,瞎指指点点只会显的掉价。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小说我是反覆的阅读揣摩,整个故事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的,每一句台词也得反覆推敲,方堃啊,你就不要谦虚了,有意见一定要提出来。”
    几人在办公室里坐了將近一个钟头,八一製片厂现任厂长张京华闻风而来。
    方堃现在是块儿宝啊,北大学生,京城户口,那就是自家人嘛。
    能连著两部小说的影视改编落在沪上製片厂头上,说出去都是他们的工作失职。
    一伙人中午直奔饭店,张京华也不为別的,先把《人生》的电影版权拿下来再说,他们八一製片厂別的不多,就是优秀演员多,最缺的恰恰是好剧本。
    推杯换盏,光交错。
    正式选角定在了后天,这两天谢晋给所有试镜的演员提了一个要求,回去必须把高山下的环小说从头到尾看两遍,写一份读后感上来。
    方堃到时候同样参加提供指导意见,其实对他自己来说存在可有可无,现在的导演,编剧,和前世一模一样,选角九成九的机率还是那些人。
    而方堃也没想过,自己率性使然一把,看哪个演员顺眼就从中插一缸改变这些人的命运轨跡。
    就比喻皇帝专业户,方堃前脚刚结束饭局,第二天在自家门口就对上了那张白嫩的不像话的帅脸。
    “方先生,你们这是要出门?”
    “父母从老家过来看望,我们去车站接人,你有事儿?
    广,果强暗道来的不巧:“今年年初牧马人首映礼上,不是说好请你和姚小姐吃饭的嘛,老欠著,我这心里放不住事儿一直惦记..:”
    方堃笑呵呵的看著他:“改天吧,今天实在是不凑巧,改天我请你。”
    这老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月份到现在足足过了六个月,早不请晚不请,谢晋新电影开始试镜了,知道来请客吃饭了。
    对於赵蒙生的选角,根本不用考虑旁人,可以说果强就是赵蒙生本人,也是这廝摆脱奶油小生这个称號的开始。
    不过方堃也不打算提前告知,晾晾这傢伙。
    三人相跟著走到公交车站台前,看著两人上车,果强急啊,高山下的环是去年大热的作品,又是一部军旅剧,他可太想在里面拿到个角色了,最好还是男一男二这样的位置。
    果强想著想著,一愣神,方堃嘴上说是要去车站接亲人,虽然是笑呵呵的,有没有可能是委婉的找藉口拒绝自己的请客。
    要知道文人说话总是拐著弯儿的来,果强看著自己的双手,猛地一惊。
    来的匆忙了,他竟然两手空空就上门了!
    公交车上,方堃可不知道这傢伙脑补的那么厉害,寧姚低声道:
    “他不会是来请客,想从你这儿走关係的吧?”
    “不然呢,回头有空了,先宰他一顿。”
    俩人直奔火车东站,人数太多,骑自行车反而鸡肋,方堃也没小汽车,索性坐公交过去。
    京城现在街上有计程车,市面上只有首汽和北汽两家国营公司。
    车型也是进口伏尔加和拉达,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两外”,即外宾和外地人。
    其实主要还是前者,外地人进京要么分量足够有专车接送,要么就是紧巴巴的坐公交,没人愿意坐贵的离谱的计程车。
    老外就不同了,人傻钱多,关键是高兴了还给小费。
    运气好了收到的不是软妹幣,而是刀勒儿丝,美元外匯!
    要是再商量好价钱,带著去各大景点晃悠晃悠,一天下来可能半个月都不用开张了。
    方堃可太想有辆车了,他今天其实也能跟郑卫东开开口,看看有没有办法借辆车过来用个一两天。
    可这个想法也就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打过去。
    装逼的事儿以后再说,这种麻烦电话能少打儘量不打,最关键的是,都是自家人,从小穿开襠裤看看自己长大的,有什么好装的。
    与此同时,进京的一辆绿皮火车上。
    老方家一家七口人,眼瞅著要到站了,浑浑噩噩一天这时候也不困了。
    梁英侠和怀敏有些难受,头晕目眩有些想吐,也幸亏没吃什么东西。
    梁英侠女士直碎叨早知道就不来了,好端端的遭这个罪干嘛。
    先从村里到县城,再从县城进市区,然后从市区车站坐长途大巴到省城,晃晃悠再长途跋涉来首都京城。
    这是她,不光她,这是老方家所有人这辈子头一次出远门,而且还是这么远的远门。
    方汉民也不怎么好受,坐车长时间不能动弹的感觉太憋屈人了,不过还是道:
    “快到了你说这话,再坚持坚持。”
    火车稳稳进站,感觉不动了,几人跟著乘客起身,方汉民方汉升不断提醒几人包儿拿好。
    刚扶著把手站在车厢口准备下车,远远就看见方堃朝这边摆手。
    “爹!”
    一行人下车,看著首都车站,方海嘀咕道:“別说,是比咱们那边的气派。”
    方堃和寧姚上前,接包袱,打招呼。
    梁英侠这时候再难受,脸上也是笑看的。
    “爹娘,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我女朋友寧姚,寧姚,这是我爸妈,这是我小爸,这是我二哥方海嫂子怀敏,大侄儿方瑞泽,这是我小妹,方怡。”
    “叔叔阿姨好,二哥嫂子好。”
    梁英侠乐呵的上前握住手:“你好你好闺女。”
    心里准备好的腹稿,这一刻全忘光了,只知道乐呵呵的笑。
    不过梁英侠对著儿媳妇,真的是怎么看怎么满意,个头高,皮肤白,关键是还和儿子是大学同学。
    难怪他老歪高考完那阵老说,你家方堃考上大学进了城,吃上商品粮,那就是城里人了,找对象也是找城里的姑娘,哪里还看得上乡下姑娘。
    亏她当时还想在乡下找媒婆说亲,现在一看,真的没有可比性。
    方堃则是接过包儿,发现后面还跟著一个人。
    “谷材叔?你怎么也来了?”
    薛谷材跟在眾人后面,出了熟悉的小山村,到了陌生的大城市,薛谷材拘谨的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老子方汉民解释道:“这不建军过年也不回家,知道我们要来,非要跟著过来看看,你咋了?”
    “啥咋了,我没事不用管我,”薛谷材抹了抹汗:“方堃,建军在哪儿呢?”
    方堃这才注意到,几人穿的都是他给买的秋冬季的衣裳,就这么一会儿,方汉民一个劲儿的抹汗。
    “好傢伙,现在眼瞅著都要入伏了,你们穿这身儿干嘛。”
    “还不是怕给你丟人,家里没有补丁的衣服,翻来翻去就这么一件,穿打补丁的过来不给你丟人!”
    薛谷材看了眼自己,他可没老方家条件好,身上真就打了补丁,和周围的人一比较,这下话更少了。
    方堃无语道:“要体面不要温度啊,这有啥好丟人的。”
    父母几人说的都是地方方言,寧姚费力的听著,不过她一直在打量几人。
    从面相和握著的手就能感觉出来,粗糙有力,一看就是作农活儿的。
    可胜在热情,未来的公公婆婆,只要不冷场比什么都强。
    方堃拎著包儿,换洗的衣服不存在,都是从家里带过来的吃的。
    小米儿,大枣儿,生,两只捆著腿儿,奄奄一息的母鸡..:
    方堃无言,主动扛肩上。
    出车站在路边口喊了两辆伏尔加计程车,没有起步价加里程费的说法,就是十块钱十公里。
    听著价格老两口直摇头,“这铁壳子吃人啊!”
    方堃则给他们推进了车里,火车东站到交道口可不近,靠两条腿也能走回去,可那太费劲了。
    汽车没有路过天安门大街,只是远远能看见个影子,这让几人望眼欲穿。
    来京城最主要的是看孩子,可对天安门,对教员却是心心念念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没想到还能亲自过来看看。
    方汉升掏著口袋,给副驾驶的方堃递过一张纸条。
    “方堃啊,等安顿好,你带我去这个地方找远明,指望我一个人找不到道。”
    “行小爸,咱们先回家休息休息,反正来都来了,也不用太著急。”
    “矣,这首都是不一样啊,你看看这街道,你看看这楼,这么高!一二三...”
    不用方堃应,司机师傅单手握著方向盘,颇为自豪的介绍道:
    “这块儿是王府井大街,那是百货大楼,里面吃的喝的用的想要什么都能买到,听你们口音普省过来的?”
    京城口音能听懂,不过开口还是操著方言,方汉民和方汉升应著,“同志你也是老乡?”
    “我啊,您就听我这口音也不能是老乡吧,晋省我去过,以前跟著领导有一次出差去过太原,你们那儿的麵食是真地道,我最喜欢吃那个刀削麵和猫耳朵。”
    方汉民吶吶来了句:“首都没有刀削麵?”
    司机乐道:“首都有炸酱麵,您来一趟也不容易,安顿好四处逛逛,尝尝我们京城的美食。”
    司机老哥侃天侃地,地方话的意思讲的快了多半只能听个大概,可依旧不妨碍几人对答如流。
    到地方,下车,司机著这地段更热情了,愣是留了个公司前台电话。
    “哥们儿,记住我的车牌號,这几天要是用车有需要了,就打电话联繫我,我带大家好好逛逛。”
    方堃没有拒绝,贵是贵了点,可有车出行是真的方便。
    梁英侠一直握著寧姚的手,返程路上,家是哪里的,几口人,哥哥姐姐结婚了没,基本家庭情况已经问了个遍。
    听著寧姚是家里小闺女,头顶有三个哥哥,而且已经全部结婚,心里是一阵吸冷气。
    这自家儿子可不能乱欺负人家,三个大舅哥,娘家人撑起腰来,顶不住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