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5 章 未开路在何方
录音室的空调还残留著设备运转后的余温,混音台的指示灯暗成柔和的橘色,空气中漂浮著淡淡的金属质感。儘管张玲瓏的新单曲录製早在上午就已圆满收尾,但她仍然和经纪人吴琼,吃好午饭后继续来到了录音室。
“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张玲瓏目光落在隔音门內那个身影上,“正好看看星辰老师如何指点张木歌王演唱歌曲的,他是如何把最后几段副歌的情绪稳住的,顺便也再听听星文老师写的旋律,越听越有味道。”
吴琼笑著应下,她太清楚这位歌后的性子,对音乐有著近乎执拗的执著,更何况这首《吻別》是李星文根据中文歌曲改编的。
隔音门被轻轻推开时,张木刚摘下监听耳机,脸上还带著录製结束后的红晕,眼神亮得像淬了光。
看到歌曲已经录製结束,吴琼也走上前来,笑著说:“星辰老师,晚上我做东,大家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就当是感谢你的指导。”
说这话时,吴琼心里打著小算盘。
中午张玲瓏录完歌曲时,张木的经纪人曹亮抢先邀请星辰老师用餐,让她懊恼了好一阵子。
李星文如今在乐坛的地位早已不同往日,从幕后创作人一路逆袭,写出的歌首首爆款。
他不但能霸榜国內音乐市场,创作出来的几首英文歌曲在国外也广为流传,这样有才华又肯用心的创作者,多拉近关係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晚上这顿饭,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错过了。
李星文刚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眼神里掠过一丝迟疑。
他向来不擅长应付这种刻意的应酬,比起推杯换盏的饭局,更寧愿回到自己的公寓里面安静的呆著。
“吴琼姐,这……”他刚想开口婉拒,话到嘴边却被张玲瓏的声音打断。
张玲瓏上前一步,走到李星文身边,脸上带著真诚的笑意,语气温和:“星辰老师,你就別推辞了。我和张木这次录完歌,公司很快就要安排我们去国外发展了,具体的行程还没定,但估计短时间都未必能回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身边的张木,眼底闪过一丝不舍,“这次能有幸唱到你写的歌,又能和你这样厉害的创作者共事,真的特別难得。
以后隔著万水千山,想再聚一次可就难了,今天也谢谢你为我们写了这么多好歌。”
张木在一旁用力点头,脑袋点得像拨浪鼓,脸上满是期待:“嗯嗯!星辰老师,你就答应吧,我还想趁这个机会,再向您请教一下歌词里那几句转音的处理呢!”他的眼神纯粹又热烈,带著对前辈的敬仰与崇拜。
李星文看著眼前真诚的眾人,张玲瓏的恳切、张木的期待、吴琼眼中的热忱,让他原本到了嘴边的拒绝之词再也说不出口。
他轻轻嘆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无奈又温和的笑容,缓缓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太好了!”吴琼立刻喜笑顏开,连忙招呼眾人收拾东西,“我早就订好了一家私房菜,环境特別安静,菜也做得地道,保证不耽误大家聊天。”
一行人很快收拾妥当,有序的走出了录音室。
他们这一行人,说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李星文是公认的“曲神”,笔下佳作无数。
张玲瓏金曲奖的歌后,唱功与口碑双绝;张木也是新生代的歌王。这样的阵容,自然不受公司考勤制度的约束,一行人直接驱车前往吴琼预订的私房菜。
车子行驶了三十多分钟,最终停在一处隱於老城区巷弄里的院落前。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爬满青藤的围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囂。
推开朱红色的木门,院內种著几株桂树,此时虽已过了期,但空气中仍残留著淡淡的甜香。
私房菜的老板是吴琼的老朋友,早就候在门口迎接,笑著將眾人领进了二楼的包厢。
包厢布置得古色古香,梨木的桌椅擦拭得鋥亮,墙上掛著几幅水墨山水画,角落里放著一台老式留声机,正缓缓流淌著舒缓的古典乐。
此时才刚过五点,离约定的用餐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吴琼徵求了李星文的意见:“咱们要不要先坐下喝会儿茶?老板这儿有刚泡好的明前龙井,口感特別鲜爽。”
李星文点了点头,他向来喜欢喝茶,尤其是龙井的清香,能让人瞬间静下心来。
张木也连忙应道:“好呀好呀,我正好趁这个时间,再跟星辰老师聊聊歌的事。”
眾人纷纷落座,老板端上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沸水注入茶壶,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清香四溢。
吴琼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茶,茶汤清澈透亮,入口甘醇,带著淡淡的兰香。
几人端著茶杯,一边细细品味,一边隨意地聊著天。话题从最近的乐坛动態,聊到各自喜欢的音乐风格,气氛轻鬆又融洽。
聊著聊著,张木忽然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茫然与期待交织的神情,语气带著几分不確定:“说起来,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公司要派我们去哪个国家发展呢。”
他转头看了眼张玲瓏,又看向两位经纪人,“是去欧美那边,还是日韩呀?也好让我早做准备,比如学学语言,了解一下当地的音乐市场。”
他的声音带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澈,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
张玲瓏闻言,指尖轻轻摩挲著茶杯边缘,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林姐和吴琼对视一眼,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似乎对这个问题也不甚清楚。
包厢內的气氛微微一顿,只有留声机里的古典乐还在缓缓流淌,带著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悵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