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红楼:我,贾环,九龙夺嫡第一功 > 第254章 封五品誥命,太宜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54章 封五品誥命,太宜人

    第254章 封五品誥命,太宜人
    说来也巧,正是贾环话语落下的剎那,宫中的仪仗————便浩浩荡荡而来。
    只听得一道宫中太监唱礼嗓音,便缓缓响起。
    只听得唱礼太监的口中:
    白鷳补服、珠翠五翟冠、云霞鸳鸯纹霞帔————
    听著听著,一眾族老以至於寧荣两府的眾人,便察觉出不对劲来。
    这听著唱礼的单子,怎么倒是不像给贾环的封赏,反倒是像————封赏誥命呢?
    这个念头才一生出,那边太监口中便缓缓念出圣旨內容:“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赵某氏,乃某省某官某某之母,秉心端肃,训子有方,慈范克彰,宜膺宠锡。兹特封尔为五品太宜人,锡之敕命。”
    此话一出,王夫人宛若晴天霹雳。
    五品太宜人?
    赵姨娘现在就成了五品誥命?
    那她靠著贾政,如今褫夺了誥命,见到赵姨娘,不还得低头?
    要知道,就算是在之前,没有因为印子钱事发的时候,王夫人靠著贾政,也不过只是五品宜人,可是眼下,当真是应了一句话,母凭子贵。
    就凭赵姨娘家生奴才这样的微贱身份,居然也能登上大雅之堂,博得一个誥命之位?
    王夫人不解,王夫人愕然,王夫人怒不可赦。
    若非宫中抬著礼箱的仪仗浩浩荡荡,王夫人甚至想要就这么质问出声,可是她张口欲要说什么的时候,贾母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过去,王夫人又不甘不愿地闭上了嘴。
    反倒是另一边,原本还说著赵姨娘不体面的贾家族老,这会儿瞠目结舌之余,都不由得訕訕闭上了嘴。
    而原本就犹豫不决的贾代儒,此刻更是眼前一亮,转而便露出一副欢欣鼓舞之色,笑著开口道:“妙极,妙极,此番一来,环哥儿的生母,也有了誥命,可见我贾家兴盛,指日可待。政老爷,你也合该高兴些才是。环哥儿如今能够赵姨太太获封太宜人,將来未尝不能给贾家挣得几分荣光。”
    听到贾代儒的话,贾政脸色青白交加,並未因他这一番话好转。
    说到底,贾环或许晋封,对於贾家来说,是出了一个麒麟子,但是对於他贾政来说,有一个早早分房出去的儿子,於他而言,这赫然就是大大的耳刮子。
    这对於一向好虚名的贾政来说,如何能够忍受?
    他心中连连怒骂孽子,但是面上,却还不得不当著宫中首领太监的面儿,捏著鼻子,强笑著开口便道:“我是该高兴的,只是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出息的儿子,我想著我好歹也是他父亲,吃的盐比他吃过的米还多,在人情世故上,多少能够指点他一点。”
    说到这里,贾政微微一嘆,便开口道:“只是他如今骤然分家————我这个做父亲的,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贾政此话一出,贾环嘴角微微翘起,显露出几分讥誚,这话的真假————只怕人群中,只要不是傻子的,都能明白。
    只是他倒是还未来得及说话,那边宫中的首领太监,便皮笑肉不笑地开口便道:“奴才这次来,还奉了一句陛下的口諭,陛下言及,梳打分叉,儿大分家。
    兄弟分居,亦各爨炊。”
    “此乃是人之常情。便是陛下的眾多皇子,年纪到了,不也是分府別立了吗?”
    陛下的皇子们,怎么能同贾府的情形一样?
    此话在寧荣两府人喉尖翻滚了好几回,但始终却说不出口,碍於陛下的威势口諭,贾政就算心中再不甘心,此时也只能喉头哽塞,艰难道:“陛下————说得是。”
    此言一出,那边的赵姨娘,便宛若斗胜的公鸡,昂著下巴,环顾四周,脸颊粉红,艷若桃李,顾盼神飞之间,有著遮掩不住的得意。
    这会儿,王夫人心中钝痛,看向后头抓耳挠腮,假装没看到赵姨娘风光封赏,以此躲避自己眼神的贾宝玉,她的心中,顿时就有些微妙。
    都说母凭子贵,都说贾宝玉衔玉而生,可是————这通灵宝玉的霞光流霰、灿若明霞的光辉————她怎么就半点没有被照拂到呢?
    *
    夜。
    当赵姨娘被封了五品太宜人这消息传来的时候,隔壁的將军府,也有不少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儿。
    原本是王夫人赐给赵姨娘的两个俏丽丫头,这会儿愈发死心塌地了。
    原以为,到了將军府,必然是一桩苦差事。
    但饶是她们千算万算,都未曾算到,环三爷一路引吭高歌,而赵姨太太更是成了五品誥命。
    这要是他们在之前听到这消息,只怕都不敢相信。
    难不成,当今圣上竟如此看好贾环,纵容他至此,以至於贾环的生母不过是一个妾室,康帝居然也能册封她为五品誥命?
    想到这里,这两丫鬟愈发后悔,自个儿是从王夫人手下过来的,要不然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像是晴雯和香菱一般,成了贾环的妾室,就算做不成正头太太,可就算只是一个妾室,对於他们来说,也如同飞上枝头变凤凰。
    同一时间,薛宝琴也在同哥哥薛蝌说今日的事情。
    兄妹两人说起来的时候,都不免震惊,谁能想到,好好的一个分家,最后————居然真能被环三爷办成?
    况且,办成也就罢了,贾环居然还真给赵姨娘挣来了一个誥命。
    现如今他还只是个举人,都能挣来五品誥命,將来要是真入了官场,封王拜相,那赵姨娘岂不是能上天?
    不止是薛宝琴和薛蝌如此觉得,薛宝釵也速速给薛姨妈还有薛蟠写去一封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
    赵姨娘都是五品誥命,且环兄弟瞧著圣眷正浓,且应该让母亲好生相处一番才是。
    再不济,也不能傻到像是王夫人那般,不討好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著和赵姨娘撕破脸,以至於两边闹到了分家的地步。
    正当薛宝釵奋笔疾书的时候,赵姨娘此刻正在房中哈哈大笑。
    她抚摸著康帝赏赐的五品誥命翟冠上的五翟鸟,以及鸟喙处,衔有的珍珠五颗,还有珊瑚、蜜蜡朝珠,象徵著体面和尊贵。
    银鎏金、青缎朝服————
    这些都是往日里,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虽说贾环总说,要给她挣一个誥命,但赵姨娘只把这话当做是安慰之语,便是贾环再有能耐,难不成还能给她一个姨娘挣誥命不成?
    只是赵姨娘不晓一个道理,皇恩浩荡,天威难测,尤其是对於康帝这般大权在握的暮年帝王来说,对於这种“小事”,他早已习惯说一不二了。
    不说旁的,单说前朝海大人的妾室,就被册封过七品孺人誥命,程颐更是曾为亡弟聘妾,死后追封为“安人”。
    真要说起来,贾环这桩给生母姨娘求封之事,非但不显得荒唐,反而显露出他的几分真实、纯孝乃至————软肋。
    这样血肉真实,有瑕疵,有软肋的人,对於康帝这样多有猜忌的帝王来说,用起来才更加放心不过。
    而给赵姨娘加封一事,也就顺理成章,顺带————也能给行事越来越荒唐的寧荣两府,敲响一个警钟,轻轻扇上那么一巴掌。
    也就是这一会儿,赵姨娘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在府外等候。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探春。
    听到探春的时候,赵姨娘脸上的笑容就缓缓收敛。
    对於这个女儿,赵姨娘要说不疼爱————那都是假的。
    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她虽然是家生奴才出身,后来抬作贾政的妾室,但是一双儿女,探春为了自个儿的前途,几次三番轻贱她这个亲姨娘,甚至说出只认“太太老爷”、“没有赵家舅舅,只有王家舅舅”这样的话来。
    赵姨娘只是刻意忽略,不再回想,只是再次想起的时候,难免还是有一种钻心的疼痛感。
    相比之下,环哥儿因为从小跟著她这个姨娘,没有体面日子能过,甚至府中的丫鬟婆子,都能轻易给他冷脸,甚至有些厉害角色,还要当面骂他一句“下贱胚子”。
    如此种种,都是探春从未见识过的。
    可偏偏就是如此,环哥儿愣是儿不嫌母丑,硬生生以一己之力,將她这个姨娘,托举到了五品誥命的地步。
    她赵姨娘究竟何德何能,上辈子积攒了多大的福气,才能有这么一个儿子?
    赵姨娘想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即便她心中不愿承认,她的心中,对於这一双儿女,也已经有了偏颇。
    或许,她不算一个真正的好母亲,可是平心而论,赵姨娘已经做到了极致,装疯卖傻,撒泼打滚,护著这一双儿女长大,更是给了贾探春庶出女儿不曾有的尊荣。
    可是————她的心,也是血肉做成的。
    她的心,也会钝痛。
    她,也不过只是一个最平平无奇的后宅姨娘罢了。
    赵姨娘定了定心神,垂下眼帘,转而口吻是从未有过的冷淡:“夜寒风大,让三姑娘早些回去歇息罢。我这里一切都好,不需要她来伺候。”
    *
    將军府外。
    当听到传话人口中,那一句“不需要她来伺候”后,贾探春的身形一晃,脸色有一瞬间的煞白。
    很快,她的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是了,她早该想到的。
    锦上添容易,雪中送炭难。
    贾探春如此精明,怎么能不知道此刻赵姨娘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只是————
    千金难买早知道,谁又能想到,赵姨娘会有今日呢?
    贾探春拢了拢身上的坎肩,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来,喉头有些发堵,但仍然涩声开口道:“我————我知道了。还请姐姐回去告诉姨太太一声,近来入了冬,天气转凉,京城里雪天路滑,偶有霜冻,还望姨娘多加保暖,切莫贪图一时痛快,伤了身子。”
    站在门口的丫鬟,不是旁人,正是王夫人送到赵姨娘身边的。
    她对於王夫人身边的这位三姑娘,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眼下瞧见三姑娘对於赵姨娘的这副態度,她心中吃惊,面上却依旧是笑吟吟的模样:“三姑娘且宽心。且不说旁的,单说这数九寒冬,西山的无烟煤炭,还有环三爷的一份儿。十四爷去青海前,刚让人修缮了一番將军府的火墙,这整日里都在热热地烧著呢。”
    “且冬日里的时新菜蔬,三爷城外的温泉庄子也都备好了,还有城外施粥的粥棚,三爷也是一声不吭,借著给四爷、陛下还有赵姨太太祈福的名义,都早早地备著呢。眼下,怕是白天里,城门口早就开始布施粥棚。”
    这丫鬟口舌伶俐,说话脆生生的,每句话说出来,愣是没有一个字眼在指责贾探春,但偏偏却让贾探春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是了。
    相比起默不做声,鲜少承诺,只会一心干著实事的贾环,她贾探春,也就只能嘴上嘘寒问暖一下了。
    甚至就连这所谓的嘘寒问暖,都是迟来的。
    雪。
    开始下了。
    *
    京畿。
    自藏地青海凯旋的军队,一路前行,眼瞧著京城就在前方。
    此次藏地平乱中,功臣眾多,三路大將,不分伯仲,其中值得一说的是,柳湘莲虽然並非是什么靖逆將军,但因著一身武艺高强,枪凌厉,加之反应迅捷,燧发枪命中的时机,总是恰到好处,更是擒拿小策凌敦多布这样的悍將。
    一时之间,柳湘莲顿时就成了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眼下。
    老十四庆正同柳湘莲交谈,言语之际,笑声不断,显然柳湘莲的脾性和他相投,加之还有贾环这层关係在,两人相处更是添了几分话头和熟稔。
    此时,谈及柳湘莲倾慕的女子时,庆的言语中,便带上了几分调侃:“湘莲,依你这么一说————你这次来藏地平乱,就是为了荣国公府的二姑娘?我瞧著你如今也算是青年才俊,年纪也到了,这次回去,也合该跟那位二姑娘提亲吧?”
    柳湘莲脸上出现一抹红晕,但同时还有几分啼笑皆非。
    十四爷年纪比他小,但是说起话来,倒是意外的老成,听这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长辈呢。
    只是————
    老十四话锋一转,想到京中传来的消息,突然对这位手下的爱將提亲之路,有了几分担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