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红楼:我,贾环,九龙夺嫡第一功 > 第167章 老十三遇事,贾环献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7章 老十三遇事,贾环献计

    第167章 老十三遇事,贾环献计
    只听得那头贾环声音传来,惜春低垂著脑袋,抿了抿唇,眼神颇有些躲闪,无措中多了一些难言的慌乱,仿佛在贾环面前,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倒是入画见到四姑娘这般,好笑之余,难免在心底感慨:
    四姑娘素日里,在寧荣两府的长辈哥嫂面前,几乎都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模样,浑身上下,便是半点人味儿都不沾。
    只是谁又能想到,如今在將军府的环三爷面前,惜春却才出现了几分烟火气,瞧著这个人都不似飘在云端一般。
    入画於是就抿嘴而笑,於是就半是调侃开口:
    “三爷来了,姑娘还吃什么药?要是奴婢来说,三爷在这儿,就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四姑娘瞧见了三爷,那是吃什么都有滋有味儿,便是睡觉,都比往常安稳。”
    惜春听到这话,表情似乎还是跟寻常一般,只是低著头,淡淡地抿著唇,可贾环隔著一道帘子,瞧著不大真切,旁边的入画瞧得真真的,四姑娘那隱藏在髮丝中,露出的那一截耳尖尖,殷红的仿佛能滴出血来似的。
    *
    惜春的事儿解决了。
    寧国公府里的贾珍,这些日子还在榻上躺著,脸颊肿的跟被马蜂扎了似的,丝毫不敢出门见人,便是尤二姐那边派人来说些什么,也不见贾珍有什么动静。
    只因为—贾敬如今,还在府中,尚且未曾回到玄真观中去。
    至於荣国公府,反正据打著串门的幌子,实则看热闹的赵姨娘所说,自打贾宝玉回来后,荣国公府更是一片闹腾。
    因著夏金桂拿钱打点,才把贾宝玉捞出来,於是顺理成章的,夏金桂便又拿到了管家权,日日和太太对著干,便是贾母有时候,都只能对她暂避锋芒,王夫人气得三天两头,就是请府医,说头风发作了。
    这一唱一和的,好不热闹,连带看整个荣国公府,儼然跟戏台班子似的,唱念做打。
    却说这日,自打雍亲王离了京,前往直隶河北等地,去疏浚河道,乃至修筑堤坝,办差事的时候,十三爷同样也在忙前忙后,上下打点。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十三爷的差事,还是四爷分给他的,至於忙的是什么,自然也是水泥。
    只是同四爷用水泥浇筑堤坝不同,十三爷要做的却是一一铺路。
    因著水泥事大,目前铺路的差事,暂时还在京畿周遭施行,想要见一见其中的成效,再慢慢铺展开去,交给周围几个县的县令,推广此事。
    可当贾环和十三爷碰面吃茶的时候,不曾想,才刚拿到差事,兴冲冲办了一段时间的十三爷,
    这会儿见面的时候,脸色阴沉的都要滴出水来,眉宇间,更是仿佛有阴云密布。
    贾环瞧见十三爷这样,还不等他问出口,那边老十三就气势汹汹地拿起茶桌上的茶盏,对著微凉的茶水,就一仰脖子,一口气吞入腹中。
    贾环看著他这样,就忍不住笑道:
    “十三爷这是在外头吃亏了?”
    老十三看了贾环一眼,猛地呼出一口气,接著就一屁股坐在金丝楠木椅上,语速极快地开口:
    “我受不受委屈,那又算得了什么?这天底下,能给我受委屈的人不多,我便是受了一两次,
    又有什么妨碍的?但我就是想不通,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这帮蠢囊却只想著党派之爭,愣是推三阻四,阳奉阴违!”
    “这大乾的江山,不单单只是我们庆家的江山,更是天下万民的江山!如此罔顾大局,只为朝堂蝇营狗苟之事。我只要一想到位置上的,都是这般尸位素餐之人,便觉得心中似有油煎!”
    贾环算是听明白了。
    这是办差事的时候,遇到推三阻四的老油条了。
    他有心问,庆祥有心说,於是一来一去,两人居然聊得爽快,等好不容易將这些天办差事遇到的难事儿说了,庆祥纵使事情没解决,心中也舒泰了许多。
    倒是贾环听完后,手中茶盏里边的茶水,不知什么时候微凉,他转而露出深思的神情来:
    “十三爷的意思我明白了。如今夺嫡態势扑朔迷离,太子被废,朝中八爷、大爷独大,四爷朝中势力不显,连带著您办差事,也因为陷入党爭,被推三阻四。其中各县之中的县令之官吏,更是阳奉阴违。”
    听到贾环这么说,庆祥才有些好转的神色,便又淡了下去,只是嘆了口气。
    贾环思付间,食指轻叩在茶桌上,突然冒出个念头:
    “十三爷可曾想到,那些富户?也就是所谓的商贾。”
    庆祥先是不解,凝眉,旋即顺著贾环的思路细想,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著就掖掌大笑开口:
    “这个主意妙啊!”
    贾环见庆祥明白了这个意思,於是就又笑著补充自己的想法:
    “士农工商,其中商贾位之末流。对於商贾之家,江南巨富,那些个走南闯北的晋商徽商而言,若是以银钱诱之,让他们帮忙铺路,只怕效果不大。”
    “可若是让富户捐赠银钱,出钱出力,帮忙铺路,铺路之后,便在道路始末两端,竖立石碑,
    刻上捐钱出力的富户商贾姓名。这法子,非但省了银钱靡费,顺带也补充了人力物力。”
    本朝商贾资產之多,可以说,远超普通人想像。
    当初圣上南巡之际,扬州曾有盐商一次性捐银一百万两,广州十三行处,更有潘姓商贾,年贸易额超三百万佛郎机银元,利润率超过四成,约合白银二百一十万两,超过广东省一年的赋税。
    除此之外,更有茶马贸易、江南丝织巨贾、山西票號商人若是真能吸引富户商贾出手,不过是几条水泥路罢了,对於这些人而言,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事儿罢了。
    这一刻,老十三看向贾环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然而正当贾环从茶楼出来,准备去汤山温泉庄子的时候,不曾想,那边却传来一个消息。
    汤山的温泉庄子里,多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