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我把修仙文明上交给了国家 > 第54章 技术储备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章 技术储备

    时间要追溯到一周前,林承刚从避难所返回,而后应邀来到了【问道部】下属的实验室。
    这里的气氛,比指挥中心更加焦灼。空气中瀰漫著一股臭氧和金属烧蚀的混合气味。
    隨处可见熬得双眼通红、头髮凌乱的科研人员,他们有的在激烈地爭论,有的则趴在堆满图纸和零件的桌上短暂休息。
    林承的到来,並未引起太多波澜。在这里,没有总顾问的头衔,只有“解决问题的人”和“暂时没解决问题的人”。
    当时,【问道部】的核心任务主要有两项。
    其一,是文明的备份。
    这是部长带头负责督办的大事。
    在全球灵气潮汐將导致所有精密电子元件大规模失效的预言下,从最尖端的航天发动机图纸到最基础的农业耕种技术,从浩如烟海的歷史文献到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
    人类文明的所有知识,这些几乎全部以0和1的形式储存在硬碟、光碟与伺服器中的文明结晶,面临著被一键“格式化”的灭顶之灾。
    “在这方面,我们启动了一项最高优先级的工程。”
    技术人员带著林承,进入了一间更深处的实验室。
    在那里,林承看到了几台外形奇特的精密仪器,正用一种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能量束,在一块巴掌大小、通体漆黑的特殊合金板上进行著微观雕刻。
    “这是我们压箱底的技术储备之一,原本是为了应对核冬天级別的文明毁灭而准备的。”
    技术人员的语气中带著一丝自豪,
    “我们將人类文明所有的核心知识,转化为最基础的编码,然后用物理方式蚀刻在特种记忆合金上。这种合金,理论上可以抵御上万度的高温、强辐射、强酸腐蚀,並且在微观层面极其稳定,保存期限……至少是十万年。”
    他拿起一片成品,递给林承。
    那块合金板入手极沉,表面光滑如镜,但在特殊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上面布满了亿万个比病毒还小的凹坑。
    “一座大型国家图书馆的全部藏书,我们可以浓缩到这个手提箱里。”
    技术人员指著旁边一个不起眼的金属箱子,
    “我们正在不计成本地生產,並会將其深埋於国內数百个最安全的战略要地。就算地表的一切都被抹平,只要能挖出其中一个箱子,文明……就不会断绝。”
    林承摩挲著手中的“石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
    永远的底线思维,永远的未雨绸繆。
    许多技术储备,或许当时看来完全派不上用场,甚至会被不理解的人认为是浪费资源。
    但这些,在真正需要用到时才开始准备,往往是来不及的。
    文明备份的计划,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时间上是充裕的。
    但另一座大山,就没那么容易了。
    隨后,林承被带领著来到了“超常规通讯技术攻关部”。
    这里,是通讯难题的攻坚前线。
    实验室中央,摆放著一台外形极其古拙、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的机器。无数粗大的线缆连接著巨大的玻璃管,管內闪烁著橘红色的光芒。
    “这是我们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老古董——真空管技术。”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向林承解释道,
    “按照我们的设想,灵气潮汐对精密半导体是毁灭性的,但对这种傻大黑粗的真空管,影响应该会小很多。理论上,它能抵御最强烈的电磁脉衝攻击,或许……也能在灵气环境中倖存。”
    这是科学家们基於现有理论,能想到的最可靠的復古之路。老大哥在冷战时期发展的科技,或许能在新的末日中派上用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在林承的帮助,实验开始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铅盒中取出一块从洞天福地带回的灵石残余,林承从中牵引出少量的灵气,缓缓注入到屏蔽室中。
    几乎就在灵气接触到那台真空管机器的瞬间,所有闪烁的橘红色光芒尽数熄灭。
    显然这条路也走不通。
    所有科研人员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与茫然。
    “我们尝试了所有方案。”
    “从次声波、中微子,到量子纠缠……所有依赖於我们现有物理学框架的通讯手段,在灵气干扰下,要么彻底失效,要么信號衰减到毫无实用价值。”
    林承陷入沉思。
    他想,这些信號本身或许不一定会受到致命的影响,但是发射和接收装置方面,实在是避不开大量的现代科技,这应该才是问题的根本。
    简直是陷入了死胡同。
    此刻,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號实验基地”那宏伟山腹內的景象,尤其是那套覆盖了整个地下城市的、简单到极致的气动管道通讯系统。
    “各位同志。”
    林承开口了,他试图用一种轻鬆的语气来缓和气氛,
    “我刚才就在想,要是我们也能跟一號基地那套气动管道一样,『嗖』一下,就把写著情报的纸条从中央送到边疆,那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他这话完全是开玩笑。所有人都知道,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铺满数百万公里的气动管道,那是天方夜谭。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根本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然而,就在这一片苦笑声中,一个略显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
    “等一下……”
    眾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角落里一位看起来三十岁不到的年轻技术员。
    他其貌不扬,因为长期熬夜而脸色苍白,但此刻,他的眼中却闪烁著一种异样的光芒,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的线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那名技术员似乎有些紧张,他推了推眼镜,快步走到林承面前,语气带著一丝不確定和一丝兴奋地问道:“总顾问,我……我想请教一个修行领域的问题!”
    “请讲,我们现在是集体攻关,任何想法都弥足珍贵。”
    “就是您刚才提到的那个玩笑……它提醒了我。”
    技术员的呼吸有些急促,他几步衝到一块白板前,抓起记號笔,双手因兴奋而颤抖,但他画下的线条却清晰无比。
    “气动管道的原理是什么?是利用空气这种介质,通过施加压力,来传递信標筒这种物理实体。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介质和物理实体,如果这套逻辑可用的话——”
    “我们总想著如何对抗灵气,如何用我们现有的技术去绕过灵气的影响,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灵气本身,当做一种介质呢?”
    “我们现在已知的,能在灵气环境中稳定存在的、具有信息传递能力的力量是什么?”他重重地在白板上写下两个大字。
    “神识!”
    “按照总顾问的说明,神识是一种可以被主观控制的思维场。那它,能不能作为我们新的物理实体?”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
    比起曾经假定光的传导需要介质还要更为缺乏根据的设想。
    但却不知为何,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技术员猛地转向林承,目光灼灼地问道:“总顾问!以您的经验,神识在穿过不同物质时,它的传导效率,或者说衰减程度,是一样的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