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唐而皇之 > 第90章 番邦使臣的幻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0章 番邦使臣的幻想

    太极殿中,文武官员纷纷附和。
    殿內的气氛从之前的激烈爭论变成了对李长青计策的讚嘆。
    李长青站在殿中,听著眾人的讚嘆,心中感慨万千。
    贞观时期的大唐,当真有种所向披靡的感觉。
    对外战爭几乎就没有怎么输过。
    朝堂上站著的这些官员们,大都参与过灭国大战。
    后世甚至有戏言,在大唐不灭一两个国,都不配称为大將。
    也因此,李长青更加惋惜日后大唐的衰落。
    若不是內部不断有人拖后腿,大量精力用在勾心斗角上。
    就凭大唐的兵峰之盛,別说控制西域,就是统一西域也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
    若不是香积寺这场內战,直接將大唐的国力给打垮了,那些兵力打到大食帝国都有可能。
    李长青既有对歷史上大唐的惋惜,又有无限的期待。
    李世民看著李长青,眼中满是讚赏,他缓缓说道:“既然诸卿都赞同太子的提议,那此事便按此计行事。”
    “玄龄,你负责草擬文书,派遣使者前往焉耆,许以通商之利,说服焉耆王修復楼兰古路。”
    “药师、敬德,你二人负责加强玉门关与河西的军备,以防高昌与西突厥异动。”
    “臣等遵旨!”眾人齐声应道,声音鏗鏘有力。
    李世民又道:“太子,今日大朝,朕诸事繁忙。你且代表朕宴请番邦使臣,玄龄、辅机还有叔玠作陪。”
    ……
    与此同时。
    番邦使臣所等候的偏殿当中。
    高昌使臣便迫不及待地压低声音问道:“禄东赞,你吐蕃此次朝贺是假,与大唐和亲才是此行真正的目的吧?想必还有其他要事吧?方才在宴席上,您提及和亲之事,虽被太子殿下拒绝,可依我看,赞普大人定不会就此罢休。”
    吐蕃,对西域诸国而言,亦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小霸王。
    倘若大唐和吐蕃结成秦晋之好,那实在太可怕了。
    禄东赞没有理会高昌使臣,看了眼突厥使者,眼神中带著几分复杂:“不瞒诸位,赞普的確有和亲之意。不过话说回来,吐迷度,你们突厥此次前来,怕也是另有目的吧?”
    突厥使臣吐迷度哈哈一笑,手中的酒杯晃了晃:“都说你禄东赞精明,果然如此!我此次前来,想与大唐商议扩大互市的规模。”
    百济使臣闻言,也凑了过来:“要说互市,我们百济也想参与。大唐的瓷器、药材对我们来说极为珍贵,若是能与大唐建立稳定的贸易往来,我国百姓的生活定能改善不少。”
    “不过,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个目的。想求大唐派遣工匠前往百济,帮助我国修建水利工程。百济多山地,粮食產量不高,若是有大唐工匠相助,定能解决灌溉难题。”
    新罗使臣连忙点头:“我国也有此意!除了工匠,还想求大唐派遣文士,传授大唐的律法与文化。新罗百姓对大唐的文化向来十分敬仰,若是能学到大唐的治国之道,我国定能更加繁荣。”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了起来,都快要將大唐当成许愿池了。
    突然,一个矮小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不知此次朝贺,大唐会回以什么礼物。”
    此人,正是倭国使臣。
    提及回礼,使臣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新罗使臣满脸期待地说道:“大唐向来慷慨,每次番邦来朝,都会回赠丰厚的礼物。上次我国来朝,大唐回赠了丝绸千匹、茶叶万斤,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此番我了大价钱,才得到出使大唐的机会。若能带回去大量钱財珍宝,回国后不但能为自己谋些好处,日后在国內的地位也能更稳固些。”
    禄东赞也露出嚮往之色:“若是吐蕃能与大唐达成和解,即便和亲不成,大唐也定会回赠不少礼物。黄金、丝绸、茶叶自不必说,说不定还会有大唐的名贵药材。
    吐蕃地处高原,许多疾病难以医治,若是能得到大唐的药材,定能拯救不少百姓的性命。”
    百济使臣更是激动:“若是大唐能派遣工匠前往百济,再回赠些瓷器、药材,那便是最好的回礼了。有了这些,我国国王定会对我大加讚赏,说不定还会赏赐我大片土地与奴隶。到时候,我便能在家中安享荣华富贵,再也不用四处奔波了。”
    看到眾使臣满脸市侩的模样,倭国使臣心中不屑一顾。
    钱財珍宝虽然重要,但哪里能与诸子百家这些文化珍贵。
    就在眾人畅想未来之时,新罗使臣却轻轻嘆了口气,目光中满是羡慕:“说起来,我此次来长安,最大的感受便是长安的繁华。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綾罗绸缎、奇珍异宝隨处可见。
    白天,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不绝於耳;
    夜晚,宫灯明亮,酒肆茶坊热闹非凡。
    这般景象,在新罗是根本见不到的。若是能此生常驻长安,不用再回国,那该多好啊。”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使臣的共鸣。百济使臣点点头:“是啊,长安实在是太繁华了。我在长安住了几日,每日都去街上閒逛,看到的新鲜事物比在百济一辈子看到的都多。
    大唐的百姓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官员们也都彬彬有礼。若是能在长安定居,即便没有丰厚的回礼,我也心甘情愿。”
    吐迷度也感慨道:“突厥的草原虽辽阔,但也太荒凉了,远不如长安这般繁华热闹。
    长安的宫殿宏伟壮丽,百姓的生活丰富多彩,还有吃不完的美食、看不完的美景。
    若是有机会,我真想在长安买一处宅院,娶一位大唐女子为妻,就此定居下来,再也不回突厥了。”
    禄东赞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长安虽好,可我们终究是番邦使臣,身上肩负著国家的使命。即便再嚮往长安的繁华,也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国家。不过,若是吐蕃能与大唐永远保持友好关係,日后或许能有更多机会来长安,甚至在长安居住一段时间。”
    眾人听了,大都撇撇嘴,很是不以为意。
    吐迷度更是在心中惋惜,当年突厥怎么就被隋朝分裂了!
    如若不然,怕是早已经杀进长安,占据中原这繁华地带。
    突厥的子民,就能在这繁衍生息,他也不用在草原受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