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和李世民唱双簧
番邦小国献上贡品之后,便在几名宦官的带领下离开了太极殿,到一旁的偏殿等候。外人离开之后,五月朔朝会也正式开始。
朝会之上,万国朝贺的喧闹尚未完全散去。
官员们依次上奏国事,从地方的收成到边境的防务,从各地官员匯报上来的州县情况,到京城九品以上官员的述职。
大大小小事情一箩筐。
李长青认真地听著,时不时在心中思索对策。他知道,太子的身份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今的大唐虽然强盛,但仍面临著诸多挑战:北方的突厥虽已臣服,却仍有不稳定因素;西域的一些小国还在观望,试图在大唐与西突厥之间寻求平衡;国內的民生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將近三个时辰过去后,尚书左僕射房玄龄、礼部尚书王珪以及民部尚书唐俭,联名上奏以文化入侵的手段对付番邦小国。
李世民听完之后,脸上满是震撼。
他难以置信的盯著李长青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嘴角露出笑容,“蕞尔小国,贪婪成性,假借朝贡之名,索取天朝钱財,当真可恶至极!文化入侵之事,交由太子全权督办!”
李长青心中大喜,如此一来,他的权利將得到进一步扩展,起身出列恭敬回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龙椅之上,李世民微笑点头,隨后突然飆起了演技,长嘆一声。
“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那些蛮夷表面上敬重,心里却各种盘算,实在是令朕失望啊。”
正当其余官员甚至包括李长青在內,都以为李世民只是正常感慨之时,长孙无忌却接收到了一道李世民隱晦的眼神。
他眼睛一转,当即出列,声音中压著愤怒:
“启稟陛下,高昌近年来非但私自加征商税,还与西突厥暗通款曲。根据探子探得的情报,西突厥似有通过高昌阻断丝路商队之心。”
话语落下,满朝文武的脸色立马大变。
隨后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破口大骂。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著龙椅扶手,目光扫过殿內,沉声道:“丝绸之路乃我大唐税收重地,更繫著万国对我大唐的敬畏。如今高昌王麴文泰仗著扼守北路要衝,与西突厥互相勾结。长此以往,恐有损丝绸商,更让西域诸国心思蠢动。如此情况,诸位有何良策?”
话音刚落,尉迟恭便大步出列,他声如洪钟:“陛下!高昌蕞尔小国,也敢捋我大唐虎鬚!末將请命,率三万大军出玉门关,三月之內必破高昌都城交河城,擒获麴文泰献於陛下!届时西域诸国见我大唐兵威,必不敢再与西突厥勾结!”
尉迟恭的话音未落,立功心切的侯君集立刻附和:“敬德所言极是!高昌近年依仗西突厥撑腰,越发骄横,去年竟纵容部眾劫掠我大唐商队,杀死护卫三十余人。”
“此等恶行,若不加以惩戒,西域诸国必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届时丝路恐將彻底断绝!末將愿与敬德一同出征,荡平高昌!”
隨后,李靖、李道宗、苏定方等一眾武將,纷纷上前请战,目光中满是战意。
大唐立国之初,便是凭著铁骑横扫四方,如今国力鼎盛,对付一个高昌,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然而,文官队列中却传来不同的声音。
房玄龄缓步走出,手中笏板轻轻一叩,语气沉稳:“陛下,眾將士勇武可嘉,然用兵之事需三思。”
“高昌虽小,却地处吐鲁番盆地,城郭坚固,且交河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西突厥与高昌暗通款曲,若我大唐贸然出兵高昌,西突厥极有可能出兵相助,届时我军將陷入双线作战之境,恐生变数。”
虞世南紧接著说道:“玄龄公所言甚是。再者,征討高昌需从河西调粮,河西近年虽有收成,但路途遥远,粮草转运耗费巨大,恐加重百姓负担。”
“依臣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高昌,晓以利害,同时遣使西突厥,许以好处,令其与高昌断交。若高昌仍执迷不悟,再议出兵不迟。”
“此言差矣!”侯君集立刻反驳,“高昌与西突厥勾结已久,岂是几句言辞便能离间?麴文泰近年来阳奉阴违已不是一次两次。若再姑息,只会让他越发肆无忌惮!”
“將军莫要衝动,”房玄龄耐心解释,“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大唐如今虽强,却也需爱惜民力。若能通过其他手段解决,何必让將士流血、百姓受累?”
尉迟恭性子急躁,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麴文泰那廝见我大唐使者,竟说『唐距我七千里,沙磧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大军岂能至?』此等狂妄之言,若不给他点顏色看看,我大唐顏面何在?”
双方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文官们顾虑粮草、外敌与民生,主张谨慎行事;
武將们则看重大唐威严与军事威慑,力主出兵。
殿內的气氛愈发紧张,双方看向彼此的眼神都快要喷出火来。
而始作俑者长孙无忌却老神在在,似乎一切与他无关一般。
同样,李长青也没有急於开口,而是暗中打量李世民和仿佛事不关己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个老阴逼,明显不对劲。”
“史书上大唐要灭高昌,要在四年后啊。特么的不会高昌此时压根没有与西突厥暗通款曲,一切都是这两人自导自演吧?”
“其目的,就是找个藉口,把高昌给做了!”
对大唐而言,高昌的確是个棘手的存在。
它位於丝绸之路北路的核心节点,东接玉门关,西连焉耆、龟兹,南邻鄯善,北靠西突厥,堪称“西域门户”。
麴文泰凭藉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垄断了北路商道,不仅向过往商队徵收重税,还时常劫掠那些不愿屈服的小邦商队,將所得財物一部分据为己有,简直富得流油。
想到此处,李长青当即出列,他也要和李世民唱双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