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长乐公主求见
承乾殿,乃李承乾出生之地。李承乾出生於此,又以此殿为名,只要不是瞎子聋子,都能知晓李世民对他的期待。
承乾二字,分明有承继大业,总领乾坤的意思。
如今,承乾殿正是李承乾的寢宫。
李长青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道:
“我住承乾殿?”
他当前的表情、情绪,完全没有任何演的痕跡。
住进承乾殿,虽然和住进甘露殿比不了,但本质上却没多大区別。
看著李长青难以置信中又带著惶恐的表情,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
“不错!如今本宫大业未成,怎能因脚疾而中道崩阻?”
眼下这大好局势,岂能不趁势而起?
如若让他因为会脚疾而暂时搁置,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若非如此,他堂堂储君,又怎么会刻意躲到东宫的一处偏殿修养,又怎么会冒大不韙让替身住进承乾殿?
无他,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不好好利用这大好局势,彻底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竖立太子的威严,他怎么也不甘心。
半个月的修养时间,他耽误不起。
李长青看出了李承乾內心的想法,心中狂喜。
让我住进承乾殿是吧。
那你沟槽的可別后悔。
孤要是不好好利用一下储君的身份,非得遭天谴不可。
下一刻,李长青脸上的惶恐之情加剧,眼中全是惊嚇和惧怕,忙不迭的摆手。
“不成,不成。承乾殿是殿下寢宫,草民岂能褻瀆。”
“殿下即便將草民砍了,草民也不敢听命。除了住进承乾殿之外,无论殿下让草民做什么,草民都绝无二话。”
好一条忠心的狗子!
好一条又忠心又敬畏皇权的狗子!
短短几句话,李长青將清朝盛行的狗奴才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李承乾心中越加满意,在此之前,他让李长青住进武德殿实属无奈,捨不得因为脚疾而中断眼下的大好局势。
心中始终存在一些担忧。
可现在,心中的担忧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
这么忠心耿耿的狗奴才,连住进自己的寢宫都认为是一种褻瀆,怎么可能会背叛自己,又哪里来的胆子背叛自己?
特娘的,真是让本宫越来越捨不得杀了。
“长青,你的忠心,本宫岂能看不见?”
“以你的聪慧,想必也知道目前的局势吧?”
“眼下这种大好局势,若不趁势而起,做一番大事业,你让本宫如何甘心啊!”
“你看看本宫的脚,难道你要让本宫忍著剧痛,丟下储君威仪,一瘸一拐的去朝堂上面对文武百官?去面对刚刚册封的明德殿十八学士?”
“若没有你,本宫即便丟了储君威仪,即便被他人暗中嘲笑,也只能忍受。”
“可本宫现在有你的帮助,你又怎能见本宫被人耻笑,落个顏面无存的下场!”
彩!
这演技,当赏!
李长青心中大为惊骇,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进过任何剧组。
周岁十七,虚岁十八的少年郎李承乾,竟然拥有这等影帝级別的演技。
看的李长青那叫一个心旷神怡。
即便经常与他演对手戏的唐国强、陈道明,也没有这么自然、丝滑。
超常发挥,他绝对是超常发挥!
身为少年太子专业户的李长青,岂能允许自己被同龄人比下去。
瞬间进入状態,双眼含泪,脸上表情似哭似笑,让人能从中看出感动、激动以及最重要的忠诚!
他右手握拳,重重的捶在胸口上。
“草民出身穷苦,久居深山,孑然一人,今得遇明主,实乃草民之幸。”
“承蒙殿下如此器重,草民感激涕零,铭感五內!”
“草民这八尺身躯,全凭殿下驱使!”
“不过,草民该如何面对太子妃?”
忠诚!
那几乎要从身体里溢出来的忠诚,李承乾感受到了。
这满满的忠诚,让他忍不住动容。
更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如此忠心之士,比之尉迟恭之於父皇,也不遑多让吧?
他强撑著身体,伸手扶起李长青。
“本宫有长青相助,可安矣。”
“至於太子妃,你且放心。本宫虽与她成婚一年多,但平日里与她说话也不多。”
“若无本宫传召,她也不会来承乾殿。”
“即便偶尔在东宫碰上了,便如上次那般,应付过去便可。”
“你且去吧,往后每日来此向本宫匯报一下即可。”
李长青闻言,重重点头。
“如此草民便心中有数,殿下好生休养,草民告退!”
说罢,李长青转身离开这处偏殿。
可安矣。
我当然要你安了。
孤要让你安葬,而不是安心。
离开偏殿之后,李长青独自一人来到了承恩殿。
坐在平日里听讲的位置,心中琢磨著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整个下午,李长青都待在承恩殿。
期间,还听了杜正伦接近两个时辰的讲学。
这杜正伦,的確有真材实料,比之张玄素强上不少。
魏徵就评价他才能古今无比。
难怪会是李承乾继李纲之后,最信任的老师。
不过此人也的確忠心耿耿。
连禁中语都敢泄露。经常把李世民私底下说的话,传递给李承乾。
事发之后,就被贬謫了。
被贬就算了,没过几年,又因为李承乾造反,受到牵连,惨遭流放。
其余之人,像魏徵、张玄素、于志寧等太子讲师,都啥事没有。
不得不说,有时候太过忠心,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不过此人也的確如魏徵所评价那般,才能非凡。
惨遭流放之后,还能东山再起。
李治登基后,杜正伦拜相,官至中书令。
“殿下,今日讲学完毕。”
杜正伦收起书籍,脸上带笑。
上午明德殿册封十八学士之事,早已满朝尽知。
他得到消息之后,笑得嘴都合不拢。
太子已然起势,往后必然会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日后顺利登基。
而他,作为太子最信任的老师,前途之光明,简直不敢想像啊。
不说其他,至少让他如今中书侍郎的官位往上挪一挪,还是很简单的。
面对这样一个有宰辅之资的老师,李长青的態度也很谦逊。
“老师辛苦了。”
“承乾日后,还得多多仰仗老师。”
紧接著,又向杜正伦请教了一下,该如何把握眼下的大好局势。
杜正伦一听,就不急著回中书省了,当即把朝堂局势、东宫的各方面优势、缺点,通通分析了一遍。
听的李长青大呼过癮。
这格局,这眼界,压根就不是李承乾区区一个太子所能比擬的。
两人畅谈许久,直到有宫人进来匯报。
“殿下,长乐公主入宫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