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明:让你死諫,你怎么真死啊? > 第199章 老朱:不听你的,咱大明要亡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9章 老朱:不听你的,咱大明要亡了?【

    第199章 老朱:不听你的,咱大明要亡了?【求月票】
    偏殿內,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將至。
    百官们三五成群,低声交谈,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闪烁著不安和猜忌。
    张飆那个【匿名举报箱】的阴影,仿佛无形的梦魘,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他们既庆幸皇上推迟了朝会,给了他们喘息之机,又恐惧著即將到来的风暴。
    “王大人,您说……那箱子里,会不会已经有人……”
    一个绿袍小官声音发颤地问旁边的同僚。
    “嘘!慎言!慎言!”
    王大人脸色发白,赶紧捂住他的嘴。
    同时,眼睛警惕地扫视四周,仿佛每个人都有可能从袖子里掏出小纸条塞进那个想像中的箱子。
    就在这时,云明像地府里钻出来的白无常,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口。
    唰!
    所有声音瞬间消失,百官们齐刷刷扭头,动作整齐得像训练过的军队,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探究。
    云明清了清嗓子,面无表情地宣旨:
    “皇上口諭:朕躬已安,大朝会照常於奉天殿举行。”
    “今日增议,『藩王俸禄及约束事』。诸臣工即刻前往奉天殿候驾,不得有误。”
    旨意一出,满殿皆惊!
    增议藩王事务?!
    在这个张飆刚刚喊出『审计藩王』、立起举报箱的当口?!
    皇上这是要顺水推舟?还是引蛇出洞?
    一些心思灵敏的官员,如袁泰等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们明白了,皇上非但没有被张飆的疯狂举动激怒而退缩,反而要藉此机会,將藩王问题正式摆上檯面。
    这意味著,张飆那看似作死的举动,阴差阳错地,为皇上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切入点和舆论氛围。
    而另一些与藩王利益牵扯较深,或是本就对藩王尾大不掉感到忧虑的官员,眼神中则闪烁起复杂的光芒。
    【或许……这是个站队表忠心的机会?】
    【趁机踩某个不对付的藩王一脚?反正有匿名箱……】
    无论如何,老朱的反应,远超他们的预料。
    这不是息事寧人,这是要迎风起浪。
    “臣等遵旨!”
    百官怀著各异的心思,躬身领命,如同潮水般涌向奉天殿。
    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知道今天这场朝会,註定不会平静。
    奉天殿內,庄严肃穆,百官依序而立。
    老朱高坐於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甚至看不出刚刚经歷了一场足以让任何帝王暴怒的闹剧。
    只有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偶尔扫过丹陛之下,带著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隨著鸿臚寺官员的唱喏,大朝会正式开始。
    短暂的寂静后,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地,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手持玉笏,率先出列。
    “臣,袁泰,有本奏!”
    他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决绝。
    作为言官之首,在皇上明確要议『藩王约束事』的当口,他必须站出来。
    这既是职责,也可能是『投名状』。
    “讲。”
    老朱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听不出喜怒。
    “臣弹劾御史张飆!”
    袁泰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其於承天门外,咆哮宫禁,摆摊叫卖,行同商贾,蛊惑人心!”
    “更妄言『审计藩王』,私设『匿名举报箱』,此等行径,骇人听闻,动摇国本,藐视皇权!”
    “其罪一,大不敬!”
    “其罪二,扰乱朝纲!”
    “其罪三,居心叵测!”
    “臣恳请皇上,严惩张飆,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这是预料之中的弹劾。
    不少官员暗暗点头,期待地看著皇上。
    然而,龙椅上的老朱,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语气平淡:
    “张飆行事狂悖,咱已知晓。”
    “然,其『反贪局』乃咱亲口所准。至於审计之事,咱已有旨意,未得咱命,不得擅动。”
    “袁爱卿所奏,咱知道了。”
    【知道了?就只是知道了?!】
    袁泰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当场表演一个原地去世。
    他感觉自己拼尽全力的控诉,就像一记重拳打在了上……不,是打在了皇上那不知何时变得如此『宽厚』的脸皮上!
    就在这时,魏国公徐允恭,骤然站了出来:
    “臣,徐允恭有奏!张飆虽行事不当,然其所言藩王之事,並非全无依据!”
    “如今各藩王府,护卫逾制者有之,侵占军屯、与民爭利者亦有之!”
    “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臣以为,皇上增议『藩王约束』,正当其时!当明確王府护卫定额,严查侵占田亩,规范俸禄支出,以安社稷!”
    徐允恭这话,如同在滚油里滴入了冷水,轰然炸响。
    就连老朱,都不禁对徐允恭刮目相看。
    要知道,徐允恭的姐姐徐妙云,可是燕王朱棣的王妃,按理来说,徐允恭应该是最支持藩王的。
    毕竟燕王朱棣是所有藩王中,最有实力的。
    作为小舅子的他,没理由不支持自己姐夫。
    然而,徐允恭的发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立刻引发了更大的波澜。
    “魏国公此言差矣!”
    一位与某位边塞藩王关係密切的武將立刻反驳:
    “藩王乃国家屏藩,镇守边陲,责任重大!若无足够护卫,如何抵御外侮?些许田亩用度,比起守土之功,何足道哉!”
    “守土之功岂能成为枉法的藉口?!”
    支持朱允炆的户部右侍郎卓敬,也加入了战团:
    “皇上定製,自有法度!岂容轻易逾越?若藩王皆可逾制,置朝廷法度於何地?!”
    “卓敬小儿!你懂个屁的边防!”
    一个满脸络腮鬍的武將跳出来,唾沫横飞:“没有王爷们镇著,北元蛮子早打到你老家了!”
    “莽夫!法度!法度还要不要了!?”一个瘦御史气得鬍子翘起老高。
    “王爷们也不容易啊!就那么点俸禄……”
    “不容易就能侵占军田了?!”
    “你这是污衊!”
    “你才是包庇!”
    “你离间天家骨肉!”
    “你吃藩王大米了!”
    很快,奉天殿瞬间变成了『菜市场』,文官武將吵作了一团,互相丟著眼刀子和口水。
    支持约束藩王的,多为文官和一些与藩王利益衝突的官员。
    反对的,则多是武將、勛贵以及与藩王有旧者。
    双方引经据典,互相攻訐,要不是在御前,估计早就擼袖子干起来了。
    龙椅上,老朱面无表情地看著下方的爭吵,手指依旧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吵吧,尽情地吵吧。】
    【把平日里不敢说的话,不敢摆上檯面的矛盾,都给咱吵出来。】
    【让咱看清楚,这满朝文武,到底谁在为国担忧,谁在为己谋利,谁又在暗中与那些好儿子们勾连不清!】
    张飆那个举报箱,是暗处的『鬼火』。
    而他现在,要把这『鬼火』引到明处,烧成一场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大火。
    他不需要立刻做出决断,他只需要倾听,观察,让矛盾和派系暴露出来。
    这场爭吵本身,就是他对朝局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清洗的前奏。
    就在爭吵愈演愈烈之际,老朱缓缓抬起了手。
    仅仅一个动作,满殿的喧囂瞬间平息。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望向那至高无上的存在。
    “藩王之事,关乎国本,非一日可决。”
    老朱的声音迴荡在大殿中,带著不容置疑的定力:
    “今日所议,咱已悉知。著翰林院、兵部、户部、宗人府,会同议定一个『藩王行为则例』草案,详定护卫、田亩、用度、监察等各项规制,报咱御览。”
    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將皮球踢了回去,让相关部门去研究具体方案。
    这既表明了整顿的態度,又没有立刻激化矛盾,留下了缓衝和操作的余地。
    “至於张飆……”
    老朱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那空著的御史行列位置:
    “其行事乖张,罚俸一年,以示惩戒。然,『反贪局』既立,亦不可无所作为。著其於三日之內,上一道条陈,详述反贪局运作章程及审计之法,咱要亲阅。”
    罚俸一年?
    对於张飆那种滚刀肉来说,这惩罚简直如同挠痒痒!
    上条陈陈述审计之法?
    这哪里是惩罚?这分明是布置作业!
    百官们彻底懵了。
    皇上的態度,曖昧到了极致,也高明到了极致。
    他既安抚了弹劾张飆的一方,又稳住了张飆和他背后可能代表的『改革』诉求,更借著这场风波,成功地將『约束藩王』这个敏感议题正式启动了!
    张飆扔出的炸弹,非但没有炸伤皇帝,反而被皇帝巧妙地拆解、利用,变成了整顿朝纲、敲打藩王的工具!
    这一刻,所有人才真正体会到,这位洪武大帝的政治手腕,是何等的深沉老辣,翻云覆雨。
    “藩王之事,既已有议,著各部遵旨办理。”
    在短暂的沉默后,老朱再次缓缓开口,將话题引向了最关键的方向:“今日大朝,还有一事,关乎国本,需与诸卿共议——”
    他顿了顿,刻意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皇太子標早薨,国储不可久虚。咱观皇孙允炆,仁孝聪慧,性资纯良,可堪造就。今日,便议一议这立储之事,眾卿,可各抒己见。”
    来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老朱亲口说出,尤其是明確点出朱允炆『仁孝聪慧』、『可堪造就』,其倾向性已昭然若揭时,殿內百官的心还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若是往常,尤其是刘三吾等浙东文官集团核心人物尚未致仕之时,此刻必然已有大批官员出列,引经据典,高声附和,盛讚皇孙允炆之贤德,请求皇上早定名分,以安天下之心。
    然而今天——
    寂静。
    一种近乎尷尬的寂静笼罩著奉天殿。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换间充满了犹豫、忌惮和更深层次的算计。
    不少人的目光,甚至不自觉地飘向殿外。
    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被张飆抱走的、散发著不祥气息的【匿名举报箱】。
    立储?在这个当口?
    张飆那疯子刚喊出『审计藩王』,摆明了要拿藩王开刀!
    皇上虽然暂时压下了,甚至顺势启动了『藩王约束』的议题,但这潭水已经浑得不能再浑了!
    此刻表態支持允炆殿下,会不会被解读为『攀附未来君主』,甚至……会不会被某些与藩王关係密切的势力,或者被张飆那个疯子,视为眼中钉,然后一封匿名信投进那箱子里?
    支持允熥殿下?那就更危险了!
    谁不知道张飆那疯子跟允熥殿下走得近?
    皇上刚才对张飆那般『轻拿轻放』,还让他上条陈,简直天心难测啊!
    此刻支持允熥殿下,岂不是明目张胆地站队『反贪局』,跟藩王集团对著干?
    风险和不確定性,让所有人都变得格外谨慎。
    老朱坐在龙椅上,看著下方这群平日里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臣子,此刻却如同锯了嘴的葫芦,眉头渐渐锁紧,心中的不悦开始堆积。
    他要的,是百官一致拥戴,是万眾一心的场面。
    以此来向天下昭示新储君的合法性与眾望所归,从而弥合之前因为朱標之死,大开杀戒的裂痕,稳定朝局。
    可现在算怎么回事?
    连『立储』这样的国家大事,都没人热衷了?
    眼见老朱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礼部侍郎董伦,硬著头皮站了出来,他斟酌著词句,小心翼翼地道:
    “启奏皇上!”
    “臣以为,皇孙允炆殿下,仁厚孝友,聪颖好学,深肖其父,若……若立为皇太孙,实乃合乎礼法,顺应民心。”
    他这话说得乾巴巴的,缺乏应有的感染力,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老朱听后,不仅没有丝毫欣慰,反而更加糟心了。
    而其他眾臣,见老朱闭口不言,又有两三名品阶不高的文官出列,附和了几句。
    “臣也觉得,允炆殿下仁孝,当为储君不二人选!”
    “不错,允炆殿下挺好的.”
    他们的声音十分微弱,毫无气势,与往日刘三吾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別。
    至於那几个与常家关係密切,或是本身就看好朱允熥背后潜在军事力量的年轻勛贵子弟,互相使了个眼色,也有人出列道:
    “皇上,臣以为,皇孙允熥殿下,乃常氏所出,嫡子身份更为正统,且英武果毅,或……或亦可考量。”
    他们的发言同样谨慎,不敢过分鼓吹,生怕触怒了明显倾向朱允炆的皇帝,也怕被捲入更深的漩涡。
    这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甚至隱隱形成对立的两派发言,让老朱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这非但不能凝聚人心,反而凸显了分歧!
    他要的是一锤定音,是眾口一词的拥戴!
    而不是这样一场畏首畏尾、毫无气势、甚至可能引发后续爭议的『討论』!
    【该死!都是张飆那个疯子!】
    【若不是他搞出『审计藩王』和『匿名举报箱』这摊事,让百官人人自危,心思浮动,怎会如此?!】
    【他这哪里是在反贪,他这是在拆台!拆咱立储的台!】
    老朱心中怒火翻腾。
    他几乎可以肯定,张飆选择在今日大朝会前闹这一出,绝非无意,其背后必然有著阻挠立朱允炆的深层目的。
    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洞悉张飆的全部意图,但这搅局的效果,已经是確凿无疑。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朝著与预期完全相反的方向滑去,老朱知道,不能再让这『討论』继续下去了。
    再討论下去,只会让分歧公开化,让朱允炆尚未確立就陷入爭议的泥潭。
    这对他,对大明,都极为不利。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震得所有人心头一跳。
    “够了!”
    老朱打断了下方零星的发言,脸色铁青,语气中带著压抑不住的怒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立储之事,关乎社稷,咱自有考量!今日所闻,咱已悉知。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
    他几乎是跳起来的,拂袖而去,脚步快得像后面有狗在追。
    徒留下满殿的官员面面相覷,心里五味杂陈,既有点庆幸躲过一劫,又对未来的不確定性充满了恐惧。
    【皇上.居然被气得连立储都搁置了?】
    【张飆这疯子,恐怖如斯!】
    老朱没有理会眾臣的心思,他气冲冲地就往华盖殿方向走,感觉肺都要气炸了。
    上一次立储,张飆搞了个『猪头肉討薪』,这一次立储,他又搞了个『审计藩王』和『匿名举报箱』。
    他就这么看不起允炆!?还是不信咱的眼光?!
    亦或是,咱就必须要听他的?!
    老朱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杀人。
    云明跟在他后面,一路小跑,胆战心惊。
    “云明——!”
    老朱最终还是没压住自己的怒气,冷不防地吼道:
    “去!去给咱把那个混帐东西拎来!咱倒要问问他,是不是不听他的,咱大明要亡了?!快去!”
    “是是是……奴婢这就去,这就去……”
    云明脚底抹油,一溜烟儿地跑了,心里叫苦不迭。
    【得,这下又有得折腾了,只希望张大人今天能说点人话,別再气晕皇爷了.】
    求月票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