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锦衣卫来人
第91章 锦衣卫来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洪承畴的一番分析,明显要比范文程的更上档次。
多尔袞听得止不住点头。
“明廷企图在练兵,企图以东为江南屏障。”
“那洪先生以为,我们,要不要把江南的屏障打碎?”
洪承畴:“能打碎,固然是好的。”
“不过,臣以为,最好还是等山西的军情传回来再做定夺。”
洪承畴十分清楚自己在清廷的定位。
多尔袞是带兵之人,对於战爭的形势有著自己的判断,不是被人三言两语就能影响的。
自己在清廷,远不如范文程受信任。
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该说的话应该说到什么份上,洪承畴心里有谱。
多尔袞的野心很大,江南他肯定是要灭的。只是他还不清楚李自成的成色。
等山西的战况传回来,多尔袞自己就有了打算,用不著別人多说。
届时,恐怕是要兵发两路,一路灭顺,一路灭明。
多尔袞:“那就依洪先生之见,等山西的军情传回来,我们便再根据实情做判断。”
“不过,对山东的袭扰不能停。”
“山东同北直隶接壤的地区那么多,明军兵力有限,不可能处处都如德州那般。”
“就算不占领山东,也不能让明军好过。”
“再或许,等明军恢復山东的生產后,还可以源源不断的为我大清提供钱粮呢。”
范文程、洪承畴齐声道:“摄政王英明。”
“对了。”多尔管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事。
“据礼部奏报,明廷派了使团前来,想要祭拜崇禎,顺便和我大清洽谈。”
“祭拜不祭拜的,到时候再说。不过,人家既然来了,我们就要好好招待。”
“范先,这件事情,你就多费费吧。”
范文程狡黠一笑,明廷的使团来了,这就代表著情报来了。
“臣明白。”
这是关寧军的军营。
因崇禎皇帝降旨,令吴三桂放弃寧远,领关寧军勤王。
寧远一带的五十万百姓,尽皆被安置在了北直隶的永平府一带。
寧远百姓皆是关寧军的家眷,因此,军营周边,常常有百姓往来。
在这里见到士兵、见到百姓,不算稀奇,唯一令人感到稀奇的是,一儒士打扮的男子,常常往来於此。
此人姓方,名光琛,字廷献,南直隶歙县人。
其父名为方一藻,曾任辽东巡抚,后加衔一直加到兵部尚书。
方一藻在辽东巡抚任职期间,吴三桂就拜在其门下。
方光琛与吴三桂,更是形影不离,关係好的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崇禎十二年,方一藻因对清方略得不到朝廷认可,忧愤成疾,遂辞官回乡,不久后病逝。
在那以后,方光琛就投靠了吴三桂,为吴三桂的幕僚。
方光琛此人,素有韜略,吴三桂遇事,往往都同方光琛商议。
三藩之乱时,方光琛更是出了为吴三桂大力气。
此刻的方光琛,刚刚从外面回来,踏入军营没多远,就有一个士兵追上来喊住了他。
“方先生,营门外有一个人找您,说是您父亲有遗物寄存在他那里,现在他来还给您。”
方光琛一愣,“我父亲的遗物?”
“来人是这么说的。“
“把他带到我房间吧。”
“是。”
方光琛迈步继续朝著自己的房间走去,不过,他又特意绕了一个弯,找了一个人。
“曹百总,你带人去我房间一趟——”
方光琛的房间布置的很俭朴,分內外两室。
里面是休息的臥房,外面是待客等用途的厅房。
倒不是吴三桂不捨得给方光琛安排好的住处,而是在军营里,条件有限,方光琛本人也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追求。
他就觉得这样反而简单、合適,比那些里胡哨的强多了。
回到房间的方光琛从橱子里翻出一把短銃,放在了桌子下。
他本人,就坐在桌子旁。手,隨时都可以碰到短统。
很快,敲门声响起,“方先生,客人带到了。”
“请客进来吧。”光琛回应。
“是。”
接著,有一中年男子推门进。
“可是歙县的方廷献方先生?”
方光琛点点头,接著问:“还不知贵驾是?”
“是先生的同乡。””听贵驾的口音,可不像歙县人。”
“先生好耳,我的確不是歙县人。”中年男子很痛快的承认了。
方光琛:“我虽然离开家乡久了,可家乡话还是能听得出来的。””人什么都能忘,就是不能忘本吶。”
“说吧,你究竟是什么人?”
中年男子:“大明人。”
方光琛玩味的点了点头,“你说这话,我信。”
“怪不得你说和我是同乡呢。”
“不过,要照你这么说,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户籍在册六千万人,全都是我的同乡。”
“我,怕是还没有那么好的缘吧?”
中年男子笑了,“倒也未必。”
“说吧,你到底是什么人?”
“先生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猜测。不然,门外也不会有几十把刀对准这里。”
方光琛微微一颤,右手不自觉的摸向桌子下的短统。
“贵驾,还是位高手。”
中年男子不卑不亢,“高不敢当,混口饭吃而已。”
“另外,我劝先生还是直接將桌子下的东西拿上来,不然,怕是来不及。”
对方已经看穿,方光琛索性將短统握在手里。
“贵驾的这个混口饭吃,恐怕饭下去,就能盆满钵满。”
“我只是来送令尊遗物的。”
“什么遗物?”
中年男子一字一顿,“忠义。“
“令尊司马曾巡抚辽东,满腹韜略,为国,更是因辽左病。”
“令尊的这份忠义,我看先怕是忘了,所以特意来送。”
方光琛就这么直直的看著对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藏著掖著可就没意思了。”
“还请贵驾坦诚相待。”
中年男子也不再含糊,“锦衣卫、东司房僉书、都指挥僉事,王朝相。”
方光琛脸上不见任何惊讶,缓缓起身,一拱手,“上差。”
接著以礼相让,“上差请坐。”
王朝相一摆手,“多谢先生好意,坐就不必了。”
“那,上差有事就请直说吧。””我想见平西伯。”
>
